报表审计 事务所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操作指南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操作指南第一章审计准备 (2)1.1 审计计划 (2)1.2 审计团队组建 (2)1.3 审计程序 (3)第二章内部控制测试 (3)2.1 内部控制了解 (3)2.2 内部控制测试方法 (4)2.3 内部控制评价 (4)第三章审计证据收集 (5)3.1 审计证据的种类 (5)3.2 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 (5)3.3 审计证据的评估 (6)第四章财务报表分析 (6)4.1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6)4.2 财务比率分析 (7)4.3 财务报表异常分析 (7)第五章存货审计 (7)5.1 存货盘点方法 (7)5.2 存货盘点程序 (8)5.3 存货跌价准备 (8)第六章应收账款审计 (9)6.1 应收账款确认 (9)6.2 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9)6.3 坏账准备 (10)第七章长期投资审计 (10)7.1 长期投资确认 (10)7.2 长期投资减值 (10)7.3 投资收益 (11)第八章固定资产审计 (11)8.1 固定资产确认 (11)8.2 固定资产折旧 (11)8.3 固定资产减值 (12)第九章负债审计 (12)9.1 负债确认 (12)9.1.1 负债的定义与分类 (12)9.1.2 负债确认条件 (12)9.1.3 负债确认审计程序 (13)9.2 负债偿还能力 (13)9.2.1 负债偿还能力的定义与指标 (13)9.2.2 负债偿还能力审计程序 (13)9.3 预计负债 (13)9.3.1 预计负债的定义与特点 (13)9.3.2 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13)9.3.3 预计负债审计程序 (14)第十章所有者权益审计 (14)10.1 所有者权益确认 (14)10.2 资本公积 (14)10.3 利润分配 (15)第十一章审计报告 (15)11.1 审计报告编制 (15)11.2 审计报告签发 (15)11.3 审计报告反馈 (16)第十二章审计质量控制 (16)12.1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16)12.2 审计质量评价 (17)12.3 审计质量改进 (17)第一章审计准备1.1 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导,为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团队在审计准备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案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案一.总体审计思路二.审计目标及任务三.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四.审计策略五.审计的重点内容六.行业和企业特点认知与审计策略七.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八.工作计划(日程表)九.审计的质量控制十.合理利用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十一.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招标人名称xx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代表签名授权代表姓名(印刷体)公章日期年月日审计方案通过对贵公司招标文件的认真阅读,我们深刻认识到:第一、地位高。
xxxx(以下简称“x”)创建于1952 年11 月,是。
第二、管理新。
x 根据投资控制公司经营管理特点,全面推进集团化、和专业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x 全面执行集团信息化管理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子公司的监控力度。
x 各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协调和服务职能,制定、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和流程,修订完善了决策流程,调整补充了子公司和控股投资企业管理要素,进一步明确了总部、子公司和控股投资企业的管理责任,经营秩序更加规范,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第三、财务强。
x 在年度业绩考核中,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
为提升集团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促进集团各层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定了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每年对各层级公司财务管理各项职能涉及工作流程的完备性及运行效果、集团各项财务工作要求的执行力进行评价,引导、督促各层级企业创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四、监管多。
x 在境内拥有上市公司,在境外还设有子公司、还存在外商投资的控股子公司。
因此,她的财务决算审计在满足国资委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还必须满足上市监管要求,特别是自年度起需要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需要审计师充分了解、熟悉和掌握监管政策、准则差异和信息披露要求。
第五、业务广。
x 通过技术成果与资本市场结合,先后组建了9 个二级控股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逐步形成集为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的发展格局。
基于我们对x 的了解和认识,我们采取了不同于常规审计的总体审计思路、审计策略、审计重点和质量保证措施,制定了以下审计工作方案。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2010年11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本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保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其他执业准则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特定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为实现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督政策的遵守情况而制定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本准则适用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运行特征以及是否是网络的一部分等诸多因素。
第六条本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本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以及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该目标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条本准则的目标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框架基础,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八条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对本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
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本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尽管应用指南本身并不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要求,但与恰当运用本准则的要求是相关的。
应用指南提供本准则所涉及的事项的背景信息,并包括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特殊考虑(如适用)。
这些特殊考虑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运用本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运用和遵守本准则要求的责任。
第二章定义第九条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第一部分:概论进入审计行业将近两年,辗转在3个事务所待过,也就接触过3个事务所的底稿,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模板有所不同,万变不离其宗”。
每个所的底稿模板都各有其特色,但实际的审计程序却是高度一致的,不一致也不行,准则规定了的呢。
说到编制底稿,首先要搞清楚编制底稿的目的。
个人认为,编制底稿其实就是记录自己所做的审计工作给别人看,给质控、合伙人、注协检查组看,反正就是给没有在现场审计的人看。
如果他们看得懂、看得清楚顺畅,觉得程序做到位了、问题说清楚了、可以确定报告上的数字了,那就OK了。
就财报审计底稿说,编制目的就是要说清楚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证明的方法就是你所实施的审计程序。
既然是证明过程,那就需要证明链条连贯,所以你看各科目实质性底稿基本都按照“总表→明细表→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这么一个程序来的。
但“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发生额、余额都去检查一遍,这就需要“对内控的信赖”、“重要性”、“审计抽样”这三个超级有用的武器了。
既然底稿编制是一个证明过程,那也就涉及到获取证据的效力问题。
总体来说,那就是“外部证据效力大于内部证据效力、纸质证据效力大于电子资料证据效力”这么一个原则。
所以对银行存款余额我们需要银行对账单、询证函来佐证,对应收账款我们需要外部单位的询证函来佐证,讲的就是一个证据效力问题。
外部单位的一句话确认,胜过企业内部人员的千万句解释。
第二部分:总体审计流程说了底稿编制总的原则,接下来要说说具体的底稿构成及编制方法了。
根据现在推行的“风险导向性”审计方法,一个项目的底程序可分为“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与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业务完成阶段”五部分,每部分底稿各事务所都会有模板,基本做了哪些程序把相应的表填好就是了。
所以与其说底稿怎么做,不如说审计要走哪些程序。
当然如果你按照模板都不会填,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流程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流程一、概述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它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二、业务流程1. 合同签订及规划阶段在接受客户委托后,会计事务所与客户签订审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项目规划,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同时,会计事务所还需了解客户的业务性质、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等情况,以便有效开展后续工作。
2. 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内部控制评价是会计事务所对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查客户的内部控制文件、流程和记录,了解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控制点,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3. 审计程序执行阶段审计程序执行阶段是核心工作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
这包括收集、分析财务信息,检查核算凭证,核对样本,确认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评估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在执行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还需与客户沟通,解决审计中的问题和发现的异常情况。
4. 审计报告编制阶段在执行审计程序后,会计师事务所开始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和意见陈述等内容。
审计师事务所需要根据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选择相应的审计意见,准确地概括出审计工作的结果和发现,并提出客观、准确的建议和意见。
5. 审计报告审核阶段审计报告审核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完成报告编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将报告提交给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审查。
审计质量管理人员会对审计程序、工作论证和审计报告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审计过程和审计报告符合相关规定和准则。
6. 报告签发及档案管理阶段经过内部审核后,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客户,并请客户确认。
确认无误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签署审计报告,并将其寄送给客户。
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和总结
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和总结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和总结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专项审计工作时所制定的具体计划和对审计工作的总结。
下面是一个详细精确的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和总结的示例:一、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1. 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审计的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的时间范围、审计的地点等。
2. 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审计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包括采集审计证据的方法、采用的抽样方法、审计程序的顺序、审计工作的安排等。
3. 审计资源和人员安排:确定审计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安排,包括审计人员的数量、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审计人员的分工等。
4. 审计风险评估:评估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财务报表的重大错误、内部控制的不足等。
5. 审计文件和报告:确定审计文件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撰写要求等。
二、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总结1. 审计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审计工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包括是否完成了审计的财务报表项目、是否按照预定的时间范围进行了审计等。
2. 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有效性:评估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有效性,包括采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抽样方法是否合理、审计程序的顺序是否合理等。
3. 审计风险的应对情况:总结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评估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包括是否发现了财务报表的重大错误、是否发现了内部控制的不足等。
4. 审计文件和报告的质量:评估审计文件和报告的质量,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等。
5. 审计工作的改进建议:提出审计工作的改进建议,包括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加强审计风险评估、提高审计文件和报告的质量等。
以上是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和总结的示例,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2010年11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本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保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其他执业准则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特定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为实现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督政策的遵守情况而制定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本准则适用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运行特征以及是否是网络的一部分等诸多因素。
第六条本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本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以及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该目标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条本准则的目标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框架基础,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八条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对本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
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本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尽管应用指南本身并不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要求,但与恰当运用本准则的要求是相关的。
应用指南提供本准则所涉及的事项的背景信息,并包括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特殊考虑(如适用)。
这些特殊考虑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运用本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运用和遵守本准则要求的责任。
第二章定义第九条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审计证据的技术程序
审计证据的技术程序审计证据的技术程序是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种证据,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审计证据的主要技术程序:第一,面谈程序。
审计师会与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财务报告的准备过程。
通过与内部人员的沟通,审计师可以获得关键信息,了解企业的风险因素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二,检查程序。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财务记录进行检查,包括账簿、凭证、银行对账单等。
通过检查这些财务记录,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财务报告的要求,以及是否存在错误或欺诈行为。
第三,计算程序。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以验证财务报表中的数额的准确性。
这些计算包括计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计算收入和费用的金额等。
第四,确认程序。
审计师会与企业的供应商、客户和金融机构进行确认,以验证企业报表中的交易和账户余额的真实性。
确认程序可以帮助审计师确认企业的交易是否真实发生,并验证企业与外部方的关系。
第五,分析程序。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这些分析包括比较不同年度的财务数据、比较企业与行业的财务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等。
第六,观察程序。
审计师会观察企业的实际操作,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有效性。
观察程序可以帮助审计师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
通过以上的审计证据技术程序,审计师可以获得充分的证据来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这些程序的目的是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各方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会计师事务所5101号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5101号准则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审计行业的声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特制定会计师事务所5101号准则。
本准则对审计报告的编制、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报告的审核、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档案的管理、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审计职业道德的遵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一、审计报告的编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审计报告,确保报告清晰、准确、完整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引言段、管理层声明书、审计意见段、重要事项段和其他信息段等必要内容,并在报告结尾处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名。
二、审计证据的获取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应当根据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应当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等多种类型,并应当经过验证和确认。
三、审计程序的执行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审计程序一般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程序、实质性程序等,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
四、审计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和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五、审计意见的形成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程序后,应当根据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和风险评估结果,形成独立的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应当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
六、审计报告的审核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严格的报告审核制度,对完成的审计报告进行多层次的审核,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合规性。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研究现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研究现状一、引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程序是否失当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投资者的判断以及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的现状,对理清问题症结、改进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的表现1. 审计程序缺失问题突出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审计程序设计不完善、执行不规范等问题。
审计程序的缺失导致了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从而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2. 缺乏审计程序的全面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着重关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审计。
这种片面性的审计程序设计,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遗漏和财务报告的失实。
3. 审计程序的流于形式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中,审计程序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工具,往往只是为了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进行,而缺乏对审计对象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
这种情况下,审计程序往往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仅仅是一种“应付审计”。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的原因分析1. 经验不足一些从业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不能充分把握审计程序设计的核心要点,导致审计程序的失当。
2. 理论知识匮乏一些从业人员在审计操作中缺乏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3. 原始记录不完备被审计单位的原始记录不完备和不规范,给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行。
四、改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失当问题的对策建议1. 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审计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其在审计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把控审计程序。
2. 完善审计程序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审计程序体系,保证审计程序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杜绝审计程序失当的可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薄、银行对帐单、税金申报表、主要供销合同、银行借款合同、实物保管帐、设备管理台帐、固定资产管理台帐;下面由利臻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家介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内容。
(一)会计报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合法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一贯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
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应出具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社会审计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
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应对审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二)验资企业资本验证,简称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收资本及其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验。
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两种基本类型。
设立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设立被审验单位的实收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验。
变更验资,是指被审验单位因合并、分立、发行新股、转让股权或被审验单位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一定比例,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时,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其变更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验。
注册会计师在承办验资业务时,应针对投资者不同的出资方式,采取相应的审验方法。
对实物出资和无形资产出资,注册会计师应以同国家主管行政机关认定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作为审验依据。
对不同组织形式或性质的被审验单位,如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等,在投入资本管理方面,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尽一致。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
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财务报表扮演着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镜子。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事务所的财务报表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以下是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
1. 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财务报表审计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师通过审计程序来验证企业的交易记录和财务报表,确保报表没有错误和欺诈行为。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相信财务报表所呈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2. 保护投资者利益财务报表审计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投资者通常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如果财务报表没有经过审计,那么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导致投资决策的错误。
通过财务报表审计,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可信的信息,减少投资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3. 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财务报表审计有助于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程序可以验证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原则和规范。
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会计事务所可以及时发现,并提出合规建议和改进措施,确保企业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4. 提供信任和透明度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是一个清晰、可理解的文件,可以通过与审计报告配套使用,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准确的财务信息。
同时,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也增加了报表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5. 预防和发现欺诈行为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帮助预防和发现企业的欺诈行为。
审计程序可以揭示潜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风险,从而提醒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审计,会计师还可以发现账目造假、虚报等欺诈行为,并及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综上所述,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对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利益、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提供信任和透明度以及预防和发现欺诈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年度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流程
公司年度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流程1. 引言1.1 概述公司年度审计是指对一家公司在一个财务年度内的财务数据、业务活动以及财务报表等进行全面审查和验证的过程。
作为公众持股公司或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是必要的、重要的,并且受到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监督。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执行年度审计工作。
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流程。
通过详细解释和分析,我们将系统性地介绍大纲中所提及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理解这一过程。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对本文进行简单介绍和概述。
- 公司年度审计流程概述:概括性地阐述了公司年度审计的基本概念、对象以及其目的与意义。
- 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背景分析:针对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背景下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法规要求和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 公司年度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流程详解:逐步展示了公司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过程中的决策流程、相关人员角色职责分工、审核条件和标准说明以及申请审批流程和时间节点安排。
- 结论与建议:总结回顾了审计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对公司未来审计工作的建议和展望,最后给出我们的意见与结束语。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公司年度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流程,使读者对该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
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读者将能够了解每个环节的目标、职责和要求,并掌握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过程所需的关键信息。
同时,文章还将提供一些结论和建议,帮助公司未来执行审计工作时避免潜在风险,并提升整体审计质量。
2. 公司年度审计流程概述2.1 审计概念公司年度审计是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检查、验证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年度审计,可以帮助公司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确保其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2 审计对象与重要性公司年度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和相关财务信息等。
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
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
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是指在审计机关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后,对审计报告进行验收,并确认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的一系列标准。
首先,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要求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内容进行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评估,包括报告的格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以确保审计报告能够清晰、明确地传达审计结果和意见。
其次,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要求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审计程序进行审查,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的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过程的评估。
审计机关要确保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过程符合相关审计准则和要求,能够充分获取所需的审计证据和信息。
再次,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要求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审计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的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等方面的评估。
审计机关要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不偏离实际情况。
最后,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要求审计机关对审计意见的表达进行评价,包括对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审计机关要确保审计意见的表达准确、明确和可理解,以便被审计单位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审计结果和意见。
综上所述,事务所审计报告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的评估,并要求审计机关保证审计报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和可靠的审计结果和意见。
同时,审计机关还需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表达准确、明确和可理解,以便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审计结果和意见。
会计事务所日常税务代理业务流程
会计事务所日常税务代理业务流程一、税务登记在开展税务代理业务前,会计事务所需要先在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指将企业的纳税人身份和税务相关信息登记在税务部门的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具体流程如下:1. 准备材料:企业必须提供相关的申请表格、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材料。
2. 申请登记: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税务部门,完成税务登记的申请手续。
3. 审核与核发:税务部门会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核实企业的真实性,完成审核后核发税务登记证。
二、税务申报税务申报是指企业依法在规定时间内向税务部门报送纳税申报表,申报其应纳税款的行为。
会计事务所作为企业的税务代理,在规定时间内为企业进行税务申报。
具体流程如下:1. 获取企业信息:会计事务所需要获取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
2. 汇总数据:会计事务所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按照税务部门要求,汇总企业的应纳税款和税务申报表。
3. 填报申报表:会计事务所根据汇总的数据,准确填报各类的税务申报表,并进行核对和校验。
4. 提交申报:会计事务所将填报完毕的税务申报表提交给税务部门,并保留相关的汇总数据和备份材料。
三、税务咨询与纳税筹划除了代理企业进行税务申报外,会计事务所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税务咨询和纳税筹划服务,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地减少税负。
具体流程如下:1. 收集信息:会计事务所需要收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信息,了解企业目前的税务状况和需求。
2. 分析与评估:基于收集到的信息,会计事务所进行税务方面的分析与评估,找出企业的潜在税务风险和优化空间。
3. 提出建议:会计事务所向企业提出相应的税务筹划建议,包括合理的税务结构安排、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等。
4. 实施和跟踪:根据企业的需求,会计事务所协助企业实施税务筹划方案,并持续跟踪和监控其效果。
四、税务审计与复议在税务代理过程中,会计事务所可能还需要为企业提供税务审计和复议服务。
税务审计是指对企业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审查,以验证其合规性和真实性。
事务所审计流程
事务所审计流程事务所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
审计流程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务所审计的流程。
1. 筹备阶段。
在进行审计之前,审计师事务所需要与客户进行初步接触,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规模、性质、行业特点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客户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政策和做法。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事务所还需要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重要性。
2. 计划阶段。
在了解客户情况的基础上,审计师事务所需要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指根据客户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
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3. 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事务所需要按照审计计划进行具体的审计工作,包括收集和分析客户的财务信息、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测试等。
在实施阶段,审计师事务所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判断力,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高质量。
4. 报告阶段。
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师事务所需要向客户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事务所对客户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和结论的书面陈述,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
审计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审计师事务所对客户财务报表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的意见,同时也需要说明审计工作的范围和依据。
5. 后续跟踪。
审计师事务所在提交审计报告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跟踪工作。
这包括对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价,确保客户在审计报告中承诺的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审计师事务所还需要与客户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财务情况和变化,确保审计报告的持续有效性。
以上就是事务所审计的流程,通过严格的筹备、计划、实施、报告和后续跟踪,审计师事务所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出具的一份正式文件。
审计报告通常包括报告封面、审计报告主体和审计报告附件三个部分。
报告封面通常包括审计报告的标题、报告日期、审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审计师的签名等信息。
审计报告主体主要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通常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不同类型。
审计报告附件则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如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等。
审计报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报告能够提供给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的依据,从而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度。
其次,审计报告能够帮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发现和解决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
再次,审计报告还可以为企业的税务申报、贷款申请和上市等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和证明文件。
除了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还会出具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核后所出具的一份文件。
审核报告通常包括报告封面、审核报告主体和审核报告附件三个部分。
报告封面包括审核报告的标题、报告日期、审核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审核师的签名等信息。
审核报告主体则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意见,通常包括合规意见、不合规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不同类型。
审核报告附件则对审核过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如审核方法、审核范围、审核程序和审核风险等。
审核报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核报告能够帮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升企业内部的治理水平。
其次,审核报告能够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内部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和证明文件。
再次,审核报告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增加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会。
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和审核后所出具的重要文件,具有保障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所得出的结论的书面陈述。
审计报告的目的是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的评价。
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的最终产物,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市场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报告通常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报告标题、审计范围、审计目的、审计方法、审计意见等。
报告的标题应明确反映审计报告的性质和目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或“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
审计范围部分说明了审计工作所覆盖的时间期间和审计的具体范围。
审计目的部分阐述了审计的目标,即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审计程序和技术,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测试、抽样、核对等。
审计意见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它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进行评价,并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事务所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应遵循独立性、公正性、保密性和专业道德的原则,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另一方面,审核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的书面陈述。
审核报告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核报告对于保护公司利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与审计报告类似,包括报告标题、审核范围、审核目的、审核方法、审核意见等。
报告的标题应明确反映审核报告的性质和目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报告”或“独立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
审核范围部分说明了审核工作所覆盖的范围和时间期间,包括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测试。
审核目的部分阐述了审核的目标,即评价被审核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审核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审核程序和技术,包括对内部控制的测试、抽样、核对等。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事务所审计是财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范围涵盖了诸多方面,旨在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事务所审计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核。
这包括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保报表中的数据准确无误。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事务所审计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
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旨在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以确定其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事务所审计还可能涉及到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访谈。
审计师会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交流,了解他们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看法,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运作情况,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事务所审计还可能会对企业的重大交易和事项进行专项审计。
审计师会对企业的重要交易和事项进行单独的审计工作,以确定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涵盖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细心严谨,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如上所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事务所审计是财务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相关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查,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确定审计的范围并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事务所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评估其设计合理性和运行效力,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年报预审工作内容
年报预审工作内容一、概述年报预审是指在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经行政部门审批机构审核通过后,再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评价、分析的工作过程。
年报预审工作是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风险情况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的重要工作。
二、年报预审程序1. 预审准备阶段在年报预审工作开始前,会计师事务所会首先与企业进行沟通,确定预审工作的范围、时间和费用等方面的事项。
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会计制度、财务报表编制的内部控制等信息,以便为年报预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数据收集与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将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结算单据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初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情况,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3. 内部控制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确定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4. 审计程序设计会计师事务所将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风险情况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包括审计测试程序、审计程序安排、审计工作计划等内容。
在设计审计程序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会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情况和风险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 财务报表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包括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将根据审计程序对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查,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合规、可靠。
6. 风险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将对企业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资金风险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规程
为了进一步规范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程序, 加强审计工作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事务所年度报表审计工作应参照以下工作规程进行。
一、审计准备阶段
(一)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二)首次接受审计委托,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与被审计单位面谈,讨论下列事项:
(1)审计的目标;
(2)审计报告的用途;
(3)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4)审计范围;
(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
(7)管理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
(8)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
(9)利用被审计单位专家或内部审计人员的程度(必要时);
(10)审计收费;
2.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予以记录。
3.征得被审计单位书面同意后,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三)连续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了解审计的目标,审计报告的用途,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等;
2.查阅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重点关注非标准审计报告涉及的说明事项,管理建议书的具体
内容,重大事项概要等;
3.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并予以记录;
4.考虑是否需要修改业务约定条款,以及是否需要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四)评价是否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完成业务承接评价表或业务
保持评价表。
(五)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适用于首次接受业务委托,以及连续审计中修改长期审计业务约定书条
款的情况)(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第1111号);
(六)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参考审计准则第1201号);
(七)安排审计任务、选派审计人员、组成项目审计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
(八)应在实施审计前,提前3日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
二、审计实施阶段
(一)召开审计进点会议,明确审计意图。
(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相应重大错报风险(参考审计准则第1211号);
2.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并记录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拟
采取的应对措施;
3.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执行穿行测试,记录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
中识别的风险,以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4.汇总风险评估结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大变化;
●重要审计事项和风险领域;
●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及发生错报的方式(参考审计准则第1231号);
●发生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参考审计准则第1141号);
●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参考审计准则第1221号);
5.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三)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各科目实施实质性测试:
1.查阅有关文件及会计资料;
2.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如存货监盘(参考审计准则第1311号),函证(参考审计准则第1312
号),分析性程序(参考审计准则第1313号),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参
考审计准则第1314号)等等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3.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的情况,参考审计准则第1401号处理;考
虑内部审计工作的,参考审计准则第1411号处理;利用专家工作的,参考审计准则第1421
号处理;
4.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参考审计准则第1621号处理;
5.按规定做好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对需进一步核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查、取证
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参考审计准则第1301号);
(四)如在审计过程中涉及下列内容,应参考相关审计准则进行处理:
1.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参考审计准则第1141号);
2.对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行为的考虑(参考审计准则第1142号);
3.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参考审计准则第1152号);
4.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参考审计准则第1323号);
5.持续经营(参考审计准则第1324号);
6.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参考审计准则第1331号);
7.期后事项(参考审计准则第1332号);
8.比较数据(参考审计准则第1511号);
9.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参考审计准则第1521号);
三、审计报告阶段
(一)分析、整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召开项目组会议,汇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审计差异,根据错
报的重要性确定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的事项,编制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
表、列报调整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草表。
(二)与被审计单位召开总结会,就下列事项进行沟通,形成总结会会议纪要并经双方签字认可:
1.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的措辞;
2.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以及试
算平衡表草表;
3.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4.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对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6.执行该项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三)获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账项调整、重分类调整和列报调整事项的书面确认;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
意调整,应要求其说明原因。
根据未更正错报的重要性,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
及如何反映。
(四)在就上述有关问题与治理层沟通时,提交书面沟通函,并获得治理层的确认(参考审计准则第
1151号)。
(五)编制正式的试算平衡表, 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评价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
如果识别出以
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应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分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
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六)将项目组成员间意见分歧的解决过程,记录于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中。
汇总重大事项,编制重
大事项概要。
由项目负责经理复核工作底稿,由项目负责合伙人复核工作底稿。
必要时,实施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参考审计准则第5101号)。
(七)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计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参考审计准则第1501号),并送
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八)向被审计单位适当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取经签署的管理层声明书,并确定其日期与审计报告的日
期一致(参考审计准则第1341号)。
(九)撰写审计总结,完成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核对表,完成业务复核核对表,正式签发审计报告。
四、审计底稿归档工作
工作底稿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大部分,应在出具审计报告后的两周内完成归档(参考审计准则第1131号)。
(一)当期档案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贯穿了重大错报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审计工作主线,主
要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风险评估工作底稿、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其他项目工作
底稿和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
(二)永久性档案包括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档案,其内容相对稳定,主要包括:审计
项目的管理,被审计单位历史改革与法律资料,组织机构,主要业务与技术资料,财务管理制
度,主要经济合同或协议,重要实物资产,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相关资料,中介机构报告,会
议纪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