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肾血流量受两种调节: 神经-体液因素调节 自身调节
入球
小 微A

球后

Cap.网
A
弓形A
—直小静脉
复习题
• 1.名词解释: 肾门 肾区 • 2.泌尿系统由 、 、
、 4部分组成。
• 3.肾位于

属于腹膜外器官。
• 4.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组成。
• 5.球旁细胞能够分泌 。
每天生成的原尿量:180L/d
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有效滤过压 肾血浆流量
(1)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滤过的结构基础
• 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 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如:肾病综合征
滤过膜面积减少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如:肾小球肾炎
肾性水肿
(肾2小)球有毛细效血滤管血过压压: :
直集 合管 乳头管
尿液生成经过的结构
(三) 球旁复合体
1. 球旁细胞 功能:分泌肾素
2 . 致密斑
特点:远端小管近血管极 的上皮细胞变成。
功能:Na+离子感受器
3. 球外系膜细胞
特点:肾小体血管极 三角区内C团。
功能:传递信息
致密斑 2
3
三、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肾A来自腹主A,血流量大;
90%血液供应皮质
(三)重吸收的方式 --主动和被动
主动:葡萄糖、氨基酸、 维生素等
被动:水、尿素
4.影响肾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1)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多尿、多饮呢?
小管液溶质的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就会阻碍水的重吸收,尿多。
渗透性利尿!
•(2)球-管平衡
近端小管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存在较稳定的关 系,重吸收量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叫球-管平衡。
• 尿液的pH介于5.0~7.0之间, 多偏酸性。
• 尿液成分:水、固体物质
尿液的运输、贮存与排放
一、输尿管
全长:25~30cm 管径:0.5~0.7cm 走行:
与于肾盂相续 开口于膀胱输尿管口
输尿管的三处狭窄
第②狭窄:小 骨盆入口,跨
越髂血管处
第③狭窄:斜 穿膀胱壁处
第①狭窄:肾盂 与输尿管移行处
血 管 球
血管极
出球 微A
肾小囊 壁层
近曲小管
尿极
肾小体扫描电镜图 (G 血管球 ↑尿极)
(2)肾小囊
壁层—单层扁平细胞 脏层—足细胞
脏层 壁层
肾小囊腔
(3) 滤过膜
有孔内皮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选择性过滤→原尿
血液 滤过膜
原尿
2.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1)近端小管 (曲部、直部)
功能:原尿重吸收的 主要部位。
(3)肾血浆流量:滤过形成原尿的物质
肾血浆流量减少,滤过率减少; 肾血浆流量增加,滤过率增加。
(二)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一).重吸收的部位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 都具有重吸收能力
近端小管(近曲小管) 重吸收能力最强
(二)重吸收的特点
① 有选择性 ②有一定限度
葡萄糖
把开始出现糖尿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正常肾糖阈为8.88~9.99mmol/L
(三)膀胱的构造 输尿管口
膀胱三角
尿道 内口
膀胱三角: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三、尿道
女性尿道的特点:
短直
长3-5cm
3~5cm
四、尿液的储存及排放过程
复习题
• 1.尿液生成的3个基本过程。 正常成人尿量?多尿?少尿?无尿?
• 2.解释肾小球滤过率。
•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醛固酮的作用是?
血液稀释 血浆晶体 渗透压↓
下丘脑晶体 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
ADH合成 和分泌↓
降低远曲小 管、集合管 对水通透性
水重吸收↓
尿量↑ (水利尿)
•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
大出血
心房处容量感 受器兴奋↓ 反射性
抗利尿激素
合成、分泌↑
肾远曲小管集合 管对水重吸收↑
尿量↓
尿崩症:下丘脑或下丘 脑垂体束病变时,引起 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 障碍,尿量显著增加, 每日可达10L以上.
复习题
4.输尿管有哪几处狭窄?有何意义? 5.膀胱可分为哪几部分? 6.解释膀胱三角,并说明其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血 流量的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 调节。 3.了解排泄的概念及途径;肾的位置、 形态和结构;肾的血液循环特点;肾 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 尿的贮存及排放。 4.学会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肾的位置、 剖面结构,输尿管的狭窄位置及膀胱 的位置。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 过压是 滤过的 动力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计算: (单位mmHg)
入球端
肾小球毛细 血管血压
45
血浆 胶压
25
肾小囊 内压
10
有效 滤过压
10
出球端
45
35 10
0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每分钟)由两肾
生成的原尿量。125ml/min
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其特 点是排泄的物质种类多、数量大。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
肾2 生成尿 输尿管2 输送尿 膀胱1 储存尿
尿道1 排出尿
第二节 肾的结构
一、肾的形态和位置和大体结构 二、肾的组织结构 三、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形态、位置和大体结构
肾的形态
•实质性器官。 •左右各一。 •形似蚕豆。 •分内外侧两缘、 前后两面、上下 两端。
肾乳头 乳头孔
二、肾的组织结构
肾的组织结构
滤过生成原尿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集合管
重吸收和分泌使 原尿变为终尿
(一)肾单位—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一)肾单位
1. 肾小体
入球
(1) 肾小球 -----有孔毛细血管 微A
有孔内皮+基 膜
• 6.详细描述尿液从肾小体滤过,
依次需要经过哪些结构才能排出体外?
第三节 尿液的生成过程
一、尿量与尿的理化性质 二、尿液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肾脏的功能
•排出代谢终产物 •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尿液的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思考:①夏天户外活动,大量出汗,没有补充水分, 尿量怎么变化?
②急性胃肠炎病人,上吐下泻,尿量变化?
大量出汗 剧烈呕吐 剧烈腹泻
血浆晶体 渗透压↑
下丘脑晶体 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
ADH合成、 分泌↑
提高远曲小 管、集合管 对水通透性
水重吸收↑
尿量↓
思考:当你大量饮水后,尿量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大量喝清水
肾的位置
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左高右低。
11胸椎下缘
上端
T11
12胸椎上缘
左肾 第2腰椎下缘
T12
L1
右肾
L2
L3
下端 第3腰椎上缘
肾区(肋脊角)
肾区(肋脊角)
肾的被膜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大体结构
肾实质
肾皮质
肾髓质
剖面结构
肾窦 肾小盏
7~8 肾大盏
2~3
肾盂
接输尿管
肾皮质
肾髓质
(肾锥体)
前言
•泌尿系统如何组成? •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如何产生和排出体外? • 尿液生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
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体内 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器 官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排泄的途径:
①肺:呼出CO2、少量水分和挥发性物质; ②皮肤:排出水、盐、尿素; ③消化道:排泄胆色素、无机盐; ④肾:大部分代谢终产物、药物、毒物。
• 尿量的改变主要取决于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受体液因素的调节。 • 抗利尿激素 • 醛固酮
一、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
1)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释放部位:垂体
血液
2)作用:提高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 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 吸收,使尿液浓缩,尿 量减少。
3)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
• 血浆晶体渗透压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1.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
(1)滤过膜的通透性: 取决于物质的分子量大小
(机械屏障)和所带电荷 (电屏障)。
(2)滤过膜的面积:
正常两肾全部肾小球滤过面积约1.5m2, 滤过面积大且稳定,有利于血浆滤过。
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 范围内变化时,由于肾血流量存 在自身调节机制,能使肾小球 毛细血管血压保持相对恒定,从 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血浆胶体渗透压
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肝肾疾 病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
滤肾过小压囊增内大压,滤过率增加,尿量增
多 当发生尿路梗阻时,如肾盂 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肿瘤压迫等, 可引起患侧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 压降低,滤过率减少。
3个狭窄
输尿管狭窄与输尿管结石
二、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底 前列腺
(二)膀胱的位置与毗邻
膀胱
男性
膀胱后面观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精囊、输精管壶腹、直肠 上方:腹膜、与小肠相邻; 下方:前列腺
(二)膀胱的位置与毗邻
女性
直肠
子宫
阴道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子宫颈和阴道 上方:子宫 下方:尿生殖膈(女 性尿道)
2)细段:单层扁平上皮
功能:利于水、离子通透
细段
3)远端小管 (远直小管、远曲小管):
功能: 吸收水、Na+ 排K+,H+,NH3
髓袢
近端小管直部 细段 远端小管直部
功能: 利于水合无机盐的重吸收
(二)集合管
集合管 ↓ ↓
乳头管 ↓ ↓
肾小盏
功能:吸收水,Na+, 浓缩尿液, 形成终尿
弓形集合管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1.分泌H+
2.分泌NH3 3.分泌K+
对维持体内酸碱 和电解质的平衡 有重要意义。
(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 • 高渗尿(尿浓缩):尿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 • 低渗尿(尿稀释):尿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 等渗尿: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 能严重减退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皮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五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量:
正常尿量:成年人每天尿量约为 1000~ 2000ml,平均约1500ml
多尿:每天的尿量长期保持在 2500ml以上
少尿:每天的尿量在100~400ml之 间 无尿:每天的尿量少于100ml
二、尿液的理化性质:
•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比重介 于1.015~1.025之间;
二、醛固酮
1.分泌部位: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2.醛固酮的作用: 保Na+ 保H2O,排K+ 3.醛固酮的分泌调节:醛固酮的分 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和血Na+、血K+浓度的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减少
分泌血管紧张素原
保Na+ 保H2O 排K+
肾素
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收缩
概念:1.肾门 2.肾蒂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
入肾的门户。


缘 外


下端
前面观
后面观
肾蒂:出入肾门的所有结构(包括肾动脉、肾静脉、
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概念:3.肾窦
肾窦:肾门向肾实 质凹陷形成的潜在 性腔隙称肾窦,内 含肾动脉分支、肾 静脉属支、肾小盏、 肾大盏、肾盂和脂 肪组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