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责任学校小街中学责任教师杨海燕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嫩.芽()霎.时()拆.散()
熬.过()分歧.()水波粼粼.()
2、词语解释。

各得其所:
分岐:
3、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注意圈点勾画。

边读边思考:
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点是:
C、散步的季节是: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4、通过读课文,我想知道这篇课文的(学习中的疑惑点):
二、探究学习
认真阅读这篇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下列问题:
1、假如您有一束美丽的花,请您把它送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并说说理由。

(提示:可以从事件、品质、性格等方面分析)
2、美点追踪: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三、巩固练习
(一)、联系课文,品味亲情:
你能根据《散步》一文的课文内容和文章主题写一副对联吗?
示例: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
(二)、联系生活,感受亲情
真情告白……
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大家谈谈
1、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

2、、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三)、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例:
家,是一杯奶茶,滋润着我们;
家,是
家,是
四、学习心得。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美,进而感悟文章的情感之美和生命之美。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得到家庭亲情的熏陶,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2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三.【课前预习并积累】1.作者介绍: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词语学习:信服\ 酷冬\熬\分歧\各得其所水波粼粼亲情的诗___________亲情的歌________亲情的文________四【教学过程】(一)浅吟低唱1.古诗中的亲情2.文章里的亲情联系以前所学的以亲情为内容的文章,完成填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哟……爱得放不下的是______;疼得舍不得的是_____-,痛得走不出的是______,亲得割不了的是________。

3.配乐朗诵课文《散步》,整体感知。

读完文章,回答问题:①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指导概括的方法——要素连缀法)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通过要素连缀,概括本文内容:②读完后你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请用恰当的词语阐述。

(注意评价的多角度)________的一家人;________的作者;________的文章……(二)且行且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自主学习。

①找出能体现一家三代四口之间家庭亲情的词语或句子。

你找到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③入体会家庭成员之间亲情内涵。

你体会到了亲情,其中蕴含着_______________④句训练:___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一个缩影。

《散步》导学案(学生版)

《散步》导学案(学生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理清叙事思路,体会叙事的曲折美。

2、文章语言平易朴实却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反复揣摩那些对称的句子,这些都很有情趣。

3、细读品味后,同学们还会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

【自学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嫩( )芽霎( )时桑( )树水波粼粼( ) 背( )起了母亲散 ( ) 步勉强( ) 我背( )上的……散( )文强( )壮(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②两全:③各得其所: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①“我”散步→②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④“我”决定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走小路。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合作探究】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3.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4.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5、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②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③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6、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除例句之外还能找出其他句子来谈谈吗)①“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③“……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7、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 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以小见大立意,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感情的写法。

3.培养自己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学习难点】学习以小见大立意,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感情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同伴互助、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15分钟)(一)知识回顾,了解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_____散文、______散文和______散文。

3.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近作者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著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三)初读课文,词畅句通(大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寻求同伴解决)1.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歧()一shà( )间 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2.下列加点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极短的时间)粼粼(水清澈的样子)B、分歧(岔路)熬过(忍受,艰苦支持)C、散心(排遣)危如累卵(重叠)D、平铺直叙(铺陈)蹒跚(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3.给下列句子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我的母亲虽然_______,然而很______,自然不算_______;儿子虽然很_____,毕竟_______,自然也________。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导学案(共3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导学案(共3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散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开门见山、细节描写和以小见大、结尾点题的写法,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5.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细读品味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对课文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答:意思+情感+作用。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6《散步》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过程】一、学名言感知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培根2.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比尔·盖茨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①霎.()时②chāi()散③委qū()④水波lín lín( ) ( ) ⑤各得qí()所2.整体感知)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呢?(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二、展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课文主旨:2.写作手法:【课后反思】6《散步》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弘扬这一美德,我市互联网信息办特招募拍摄团队想将《散步》这一名篇作为脚本,拍摄成公益广告届时在各大平台播放。

假如你是拍摄团队中的一员,请按照要求完成拍摄任务!情境任务: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任务二:拍摄镜头赏人物任务三:揣摩语言悟意蕴二、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请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脚本,了解作者、文体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梳理脚本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1、走近作者:请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莫怀戚(1951—2014) ,_______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篇小说《_________》曾获“四川文学”奖。

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________”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嫩芽()霎时()拆散()分歧()熬过()粼粼()②词语释义:任凭自己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散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散步》导学案

6.散步【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浓亲情。

2.揣摩文章的语言,品读精彩、含义丰富的语句。

3. 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培。

【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浓亲情。

2.揣摩文章的语言,品读精彩、含义丰富的语句。

【学习难点】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培。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熬.夜()咕.咕()分歧.()嫩.芽()拆.散()一霎.时()水波粼.粼()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母亲信服..的点点头。

(2)我决定委屈..儿子。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填空。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

略有改动。

作者,重庆人,代著名作家。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课中探究】(一)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5.“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解决的?6. 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7.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揣摩语言,品味精彩语句。

8.(1)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

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好处:(2)从A、B中任选一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B.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选句,作用:(三)探究思考艺术美9.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拓展延伸】10.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英国哲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检查预习字词辨析信服:相信佩服。

嫩芽(nèn)分歧(qí)取决拆散(chāi s àn)委屈水波粼粼(lín lín)一霎时(shà):顷刻间;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

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

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四、问题探究你认为:这是的一家人。

(温馨,和睦,和谐,尊老爱幼)五、语文活动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16095413756.《散步》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习重点】阅读课文,体会亲情,品味语言。

【学习难点】最后一段的理解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方法】品读感悟法讨论对话法合作探究法【自主预习案】1、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2、初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分歧()一sha( )间chāi( )散各得qi( )所委qū( ) 水波lin lin( )( )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2)、理解词义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3)、根据原文填空A、母亲_________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B、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_____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C、我的母亲又___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D、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______着,有的浓,有的淡;E、小家伙突然_________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F、我的母亲___________高大,___________很瘦___________不算重;儿子___________很胖___________幼小___________也轻。

但我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内探究课】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hellip;…众说纷纭。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杜牧及其代表作《散步》和《莫怀戚》2.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二、导学内容1. 诗人简介:杜牧(803-852),唐代闻名诗人,代表作有《秋夕》、《清明》等。

2. 诗歌赏析:《散步》和《莫怀戚》是杜牧的两首抒情诗,分别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3. 诗歌结构:《散步》为五言律诗,共六句;《莫怀戚》为七言绝句,共四句。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导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杜牧的简介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和诗歌风格。

2. 阅读分析:让学生分组阅读《散步》和《莫怀戚》,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诗歌中的重要词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仿写杜牧的诗歌风格,表达自己对自然或爱情的感悟。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教室收获,思考诗歌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杜牧的其他作品,拓展诗歌欣赏的视野。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3.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活动,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对《散步》和《莫怀戚》的阅读与理解,撰写读后感。

2. 仿写一首杜牧风格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收集杜牧的其他诗歌作品,做简要介绍和赏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杜牧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和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

3.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莫怀戚,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二、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

本文有两个写作契机: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出语机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来背儿子走小路,还有游都江堰时背母亲的经历;第二个是与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一敬老爱幼大加赞赏。

有感于生命的感慨一一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有感于成熟的生命(中青年人)的责任一一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遂有此文。

有道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文章王旨本文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来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

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四、写作特色1.构思巧妙,结构精巧。

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亲爱的关系。

首先点明散步对象,写“我”说服母亲出来散步,并多角度地交代了原因;接着写散步时一前一后两个“母与子”的组合,当出现意见分歧后,“我”权衡再三,终以服从母亲意见为重;进而写祖母顺从孙儿意见走小路,但结句仍落实到对儿子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最后特写“我”背着母亲走她“走不过去的地方”,以及妻背子的动人情景。

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写了“我”对妻儿的兼爱,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我的妻子” 对儿子的母爱,从而有主有次地展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关系。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1.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2.字词积累。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感到难过。

文中指儿子受到委屈。

3.题目的作用:4.阅读提示(1)音准;(2)句逗的停顿;(3)语气、语调的处理。

本文基调愉快而深沉;语调平稳,不亦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四自然段应快些,第六、八自然段应慢些。

5.小组讨论的问题:①记叙文一般包括散文和小说,本文属于那一种类型?②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具体指什么?③这些要素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6.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7.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分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8.后来是怎样解决这个分歧的?9.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10.语言特色:例句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一段简单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这一段话有怎样的作用呢?)例句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怎么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1.课堂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2.课后作业:(1)课后再次整理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预习。

①体会本课出现的四个人物形象。

②寻找文中是否还有像“世界”一样随语境而发生含义变化的词语?③思考本课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附加:用自己的话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课堂收获。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6.散步【学习目标】1.识记莫怀戚及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品味文中优美语言,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3.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培养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文中优美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学法指导】在朗读中揣摩语言,增强语感。

【自学互助】1.教材助读(1)作者: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名言积累★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德国歌德)★鸟自爱巢人爱家(英国)★家和万事兴(中国)★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俗语)★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美国爱默生)2.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②熬.():③拆.()散:④分歧.():⑤水波粼粼..():⑥各得其所:写一段话,尽量多用以上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抓住记叙六要素:包含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我的疑惑【展示互导】(请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自学互助”环节,确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质疑互究】1.预设问题(1)文中的四个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人?他(她)具有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你从课文哪个细节读出来的?面对分歧,这一家人谁的权利最大?(2)“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并说一说原因(可以从词语美,意境美,修辞美,句式美,情感美等方面品味)例:“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准备:1、复习第三单元的生词及相关语法知识。

2、预习课文,先基本认识文章:略读文章,把握大意。

3、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散步这个词的含义和相关表达,能描述散步的过程和感受,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做好课前心理准备:课堂上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课堂授课:Step1.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己尝试猜测散步的含义,并呈现散步的相关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

2. 整体阅读,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与散步相关的单词和短语,例如:“take a walk”、“a long walk”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短语的含义和用途。

3. 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其单独完成练习册中的“思考”环节,思考出对散步的感受和印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同时也可以和同桌进行思维激荡,沟通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Step2. 小组合作1. 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出一个小故事或者介绍散步的好处或其他相关事情,并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口语演讲。

2. 引导学生就其口语表达进行提问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Step3. 全班交流1. 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并引导全班进行总结,sumup 学生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强化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留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并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散步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拓宽英语知识面。

Step4. 课后复习1.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时,将学生完成的记录逐一提取,宋令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2. 课后进行课文的朗读,加深对散步意义的理解。

结语:一节好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学案的指导,帮助老师规划教学步骤,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的《散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学习方法。

2024最新-散步导学案 《散步》教案优秀11篇

2024最新-散步导学案 《散步》教案优秀11篇

散步导学案《散步》教案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不器文库爱岗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篇散步导学案的相关文档,欢迎阅读。

《散步》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是苏教版八年纪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片自读课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散步”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人生之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揣摩词句的含义。

(2)指导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之美四、教学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导入2、了解作者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找出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针对散步时发生的分歧作者解决的。

方式等,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4、研读课文,探究主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运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思考一些问题,如通过散步这件事,颂扬一种怎样的美德,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一种什么情感。

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并体会文章的亲情美、人性美。

5、课堂小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

同时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与家人共建美好的家园,最后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6、拓展升华,拥抱亲情联系实际,让学生描述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到的“浓浓亲情”和“生活之美”,把文章中体现出的浓浓亲情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从而达到与情感的共鸣。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XXX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散步》研究目标】1.快速阅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散步”这个小事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研究过程】一、研究名言感知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XXX2.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XXX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一)自主研究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①霎(shà)时②散(chǎn)步③委(wěi)屈④水波纹纹(lín lín) ⑤各得其所2.整体感知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研究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呢?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二、展示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评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文章主旨:传达孝敬父母的情感。

2.写作手法: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课后反思】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美好情感。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

《散步-莫怀戚》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散步/莫怀戚》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内容。

2. 掌握《散步/莫怀戚》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散步/莫怀戚》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4. 思考《散步/莫怀戚》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散步/莫怀戚》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创作的一首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鲁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擅长词文,是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蝶恋花》、《采桑子》等。

二、作品背景《散步/莫怀戚》是欧阳修的一首七绝词,描写了词人在散步时回忆往事、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感。

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心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三、作品内容《散步/莫怀戚》中,词人在散步时看到昔日故人的故居已成荒草,感慨时光飞逝,生命易逝。

他用“昔日”、“往事”等词语表达了对过去的依恋和怀念,用“岁月”、“流年”等词语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无奈。

四、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散步/莫怀戚》通过描绘荒草萋萋的故居和流逝的时光,营建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

词人的心里情感在这种氛围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读者也会随着词人的情感而感受到作品中的忧伤和感慨。

五、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散步/莫怀戚》通过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作品让人深思人生的无常和宝贵,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时光珍贵的感悟。

导学问题:1. 《散步/莫怀戚》的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2. 《散步/莫怀戚》描写了什么情感和意境?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词的?3. 你认为《散步/莫怀戚》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什么?4. 你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于词人的情感体验?请谈谈你的感受。

拓展阅读:1. 欧阳修的其他代表作品是什么?你对他的作品有什么看法?2. 你喜欢阅读古代词作品吗?为什么?你最喜欢的一首古代词是哪一首?为什么?导学活动:1. 阅读《散步/莫怀戚》,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词中的主题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导学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昌宁县大田坝初级中学王子和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未来,一只递给过去;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板书课题:《散步》。

(二)尝试学习1.自主学习与交流①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lín)②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a.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b.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③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合作与探究①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b.分歧是怎样产生的?【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c.分歧是怎样解决的?【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

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d.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a.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

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e.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

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这种永恒的情感。

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f.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交流点拨】因为一切取决于“我”。

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g.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交流点拨】“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h.这是怎样的一家人?【交流点拨】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

2.深层探究①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②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交流点拨】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岐”,“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③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

那么作者是怎样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交流点拨】通过散步,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

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

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

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

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3.语言品析①.写景的句子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交流点拨】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b.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交流点拨】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②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时时点评)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交流点拨】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交流点拨】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③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他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交流点拨】a.有的浓,有的淡。

b.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c.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d.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来儿子。

e.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下路有意思。

f.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年幼,自然很轻。

j.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④含义深刻的语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交流点拨】“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

“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4.写作技巧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交流点拨】生甲: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小词大用。

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则,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几处大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

母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大小路的分歧机器解决——“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

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音韵铿锵。

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

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不少句子言微意远,意在言外,含义丰富。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语意的对称和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这里。

(三)巩固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 ) 拆.散( ) 熬.过( )粼.粼( ) 桑.树( ) 一霎.时(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3)我决定委曲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4)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 )3.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忍受,艰苦支持。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形容水的明净。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意见不一致。

)(四)总结归纳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

同时指导学生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三、当堂检测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非也非也。

”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

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B.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

那么,在俗的世界,绳子指的是什么?金钱,全力,欲望?是,都是。

C.依赖感靠什么建立?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复杂的成分吧:比如城市、信仰、善良、默契、温情……等。

D.地震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