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地球的公转共53张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 地球的公转(共53张PPT)
5、黄赤交角及其 影响
地球
赤道面 黄赤交角 23.5°
北极星 地轴
黄道面
黄赤交角:地球上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目前约为23.5°。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①黄赤交角
23.5°
“一轴、两面、三 角度”
②黄道面与 地轴的夹角
66.5°
③赤道面与 地轴的夹角
90°
思考:如何通 过光照图判断 节气?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值,北半球各地达 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 化
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
赤道上正午太阳 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其他地区 介于最大值和最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思考:填写表中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的分布范围。
夏
春 至秋
分
分
北回归
次年春 分
赤线 道南回归
冬
线
至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0.26°/天
(计算任意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每移动1°需要4天
5、黄赤交角及其 影思响考:如果地轴不倾斜,黄赤交
角为0°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黄赤交角为0°,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太阳
一 地球的公转特5征. 黄赤交角
观察思考:请比较地轴不倾斜和倾斜的“地球公转动画”中直射点变化 的差异?
长,黑夜越来越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 规律
春分/秋分
夏至
冬至
所有纬线上昼弧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和夜弧长度都相 纬度越高昼越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等故春分和秋分 北极圈内出现极 北极圈内出现极
(3)昼夜长短的计算
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公转湘教版PPT教学课件
2 公转的方向
2020/10/16
自西向东
3
3 公转的周期
周期一年 2020/10/16 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4 )
4 公转速度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 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亿km 57`/d 29.3km/s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2020/10/1七6 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5
一 地球的公转
• 1 公转的轨道 • 2 公转的方向 • 3 公转的周期 • 4 公转速度 • 5 绕转平面之间的关系---黄
赤交角 • 6 2020/10/1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
1 公转的轨道
远日点
太阳 地球
近日点
2020/10/16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 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月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日
)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2020/10/16
18
12 22
冬 至 日 ( 月 日 )
2020/10/16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19
北回归线 B
D
A
C
南回归线
D
2020/10/16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2020/10/16
H=90°-(40°+23°26)=26°34′
23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4张PPT)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三、地方时的特点
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地球的自转
2、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四、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和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地球的公转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h,经度相差1°,时 间地方时相差4min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当北京时间(120°E)为正午12时时,印度首都新德里 C (82.5° E)的时刻是 A.9时 B.10时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时 区 和 区 时
7.5° 15° 15° 7.5°
……
……
活动:
22.5°
7.5° 0° 7.5°
22.5°
112.5°
127.5°
172.5° 180° 172.5°
1、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中时区以东和以西,分别为哪几个时区? 2、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3、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为哪个时区?
地球的公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3
地球的自转
、 自 转 的
地球的公转
周 期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3 、 自 转 的
地球的公转
周期
太阳日 恒星日
自转的角度
360°59′ 360°
长度
24时0分 23时56分4秒
应用价值
昼夜交替 周期 真正周期
地球的自转
周 期
考考你:今天晚上8点钟在你头顶正上方的一颗恒
地球不透明、本身不发光;地球自转。
地球的公转
⑶ 昼夜交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湘教版 必修一1.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时3 课件(共46张PPT)
5、速度:
平均角速度: 59′/日≈1° /日
平均线速度: 30千米/秒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日期
公转速度
太阳直射半球
北半球季节
近日点
远日点
1月初
7月初
较快
较慢 远日点
南半球
北半球
冬季
夏季
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近日点
远日点 近日点
由快变慢 由慢变快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黄 赤 交 角
活动:
太阳直射赤道
66°34´ N 23°26´ N 23°26´ S
太 阳 光
全球昼夜相等
66°34´S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66°34´ N 23°26´ N 23°26´ S
太 阳 直 射 点
66°34´S
赤道 昼夜相等
南半球昼短夜长, 南极圈内极夜
太阳直射赤道
66°34´ N 23°26´ N 23°26´ S
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地球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1、定义: 2、公转轨道: 公转的路径 (近似正圆的椭圆) 围绕中心: 太阳 (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 南顺北逆侧西东
4、周期: 365日6时9分 恒星年 360°
365日5时48分 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南回归线
23.5°S
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回归年
公 转 周 期
“二分二至日” 图
春分日 (3月21日)
夏至日 (6月22日)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 地球的自转、公转、黄赤交角、意义(带动画演示全面)、自转和公转的意(90张PPT)
讨论
A
指出下列光照图中的晨线、昏线
S
1、判读方法: 沿地球自转方向 从夜进入昼为晨线 从昼进入夜为昏线 2、画法 晨昏线 垂直于太阳光线 并平分地球
B C
E
N
D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 晨 晨 晨 昏 线昏 线 线 )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 昏 圈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晨 线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昏 线
A
N
O
B
A
N
O
B
N
N
A
S
O
B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 为什么?
(三)时差
地方时
时区
区时
日期
一、地方时
1)地方时的概念:各地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
2)地方时的特点: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东边的地方时早,西边的时间晚 (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数值越大) 3)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差一小时
D B A
C
一、地球自转规律
内容 概念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相等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远日点(较慢29.3km/s)
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计算公式
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 )
(同减异加) (东加西减)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浙江专用)课件:1.3.2 地球的公转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 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表现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 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
季节
典型 地区
地球公转使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
12
“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教材图 1 16)、“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
意”(教材图 1 17)、“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教材图 1 18),读图应注意: ①在每一幅光照图中寻找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并按时间顺序想象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②在每一幅光照图中,先归纳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再总结某 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③在每一幅光照图中,先归纳此时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再总结某一点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④确定五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和极昼(夜)现象的范围;说出季节变化明显的 区域。
2.每年的 3 月 12 日为我国的植树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①向北移动 ②将要向南移动 ③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④位于赤
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3 月 12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并且向北移动。
答案:C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 3~5 题。
1 2 3-5 6-8 9-10 11
地轴方向的确定应结合冬至、夏至两日来判断。先在冬至日与夏至日 的位置处画一地球,再连接两球心,接着画地轴,使连线在冬至日处指向南半 球,在夏至日处指向北半球。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答案:如下图所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 地球的运动 (2)(共47张PPT)
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 北出现极昼。 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 以北出现极夜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 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 长,均为12小时。
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北半球)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极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 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
全球各地的昼 夜均等长。为12 个小时。
二分日(北半球)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太阳直射点
南回归线 南极圈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关系? 互余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相等
4.某点春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该地纬度的关系? 互余
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
互余 6.某点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的高度的关系?
相等
[例题]:
(1)把图中各点此时的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
热带
23.5°S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6现6.5象°S 南南寒极 带圈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 季 的 划 分
由于传 统的四季与 当地的气候 的递变不一 定符合,因 此北温带许 多国家运用 气候统计法 来划分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值,北半球各地达 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浙江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5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必修1
2.四季更替 (1)表现: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①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_较__大___的季节。 ②冬季:一年中白昼_较__短___、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③春秋两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典型地区:地球公转使_中__纬__度___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
【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据此回 答(1)~(3)题。
(1)该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8°
B.62°
C.90°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18°N B.28°N C.32°N
(3)次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0° D.52°N D.不确定
9.下列关于四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的 B.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 D.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短的季节
解析:选 A。四季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 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所致,低纬度地区季节更 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最明显;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2.其他变化规律 (1)_赤__道___终年昼夜等长。 (2)春秋分日:全球_昼__夜__等__长___。
三、五带的划分、四季更替
1.五带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地球公转过程中,_太__阳__直__射__点___
(1)依据南、 可北 能极 达圈 到: 的一 最年 南中 和因 最为 北地 的球 纬公 度转 位导 置致_昼__夜__交__替___ 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 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 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 (共54张PPT)
从天文含义看: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从气候变化看:
以北半球为例 春季:3、4、5月 秋季:9、10、11月
夏季:6、7、8月 冬季:12、1、2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是相同的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5、五带的划分
热带:有太阳直射的范围
A、划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线 寒带:有极昼极夜的范围
A为夏至日;B为秋分 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
D
A
E
F
C
B
练习:
1、12月22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B
A.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哈尔滨
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B
补充:1、晨昏线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晨昏 线过极 点),在二至日与极圈相切;
2、晨昏线与经线圈(这个经线圈必须与晨昏线 相交于赤道)的夹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地方时12时的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90°
° 晨昏线 0
直射 90°
(2)意义: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G H=15°
F H=60° E H=90°
日出、日落
太阳高度0°
太阳高度
h
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
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日 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
(c)确定房屋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d)计算楼距:
2021_2021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湘教版必修1(共55张PP
3.自转周期
即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其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有差异:
参照物
长度
意义
恒星日 恒星 23 时 56 分 4 秒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24 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4.自转速度
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如下表所示:
角速度
线速度
概念
地球表面的某一点单 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地球表面的某一点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略(逆时针箭头)。 (2)比较并且说明 A、B、N 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角速度:A、B 两点的角速度相等,均约为 15°/小时,N 点为 0。 线速度:A 点最大,B 点次之,N 点为 0。
(3)本图中当 A 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 _2_3__小__时__5_6__分__4__秒_____,被称为一个__恒__星____日。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一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1.自转轴(地轴) 自转的绕转轴为地轴,是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假想轴,其 北端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地轴的空间位置和指向是始终 不变的。
2.自转方向 侧视,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4) 坐 在 由 A 向 C 行 驶 的 飞 机 上 的 乘 客 感 觉 到 的 太 阳 日 ____短____(长、短、等)于 24 小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1)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北半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考查地球自转 速度的特点。(3)考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4)由 A 向 C 行驶的飞机运动方向与地球相同,因此感觉到的太阳日短于 24 小时。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 地球的运动(共26张PPT)
大小: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 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 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5°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远日点(较慢29.3km/s)
一、地球公转规律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7月初(远日点)的是? (元旦、儿童节、建军节、国庆 节)
二 、 黄 赤 交 角
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
B
C
A
D
图中A、B、C、D四点各代表了北半球哪四个节气?
近日点
远日点
北半球为例: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1、当地球运行到③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主讲人: 杭州高级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2、了解黄赤交角即由此引起的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在其一个焦点上。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2、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 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5°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远日点(较慢29.3km/s)
一、地球公转规律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7月初(远日点)的是? (元旦、儿童节、建军节、国庆 节)
二 、 黄 赤 交 角
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
B
C
A
D
图中A、B、C、D四点各代表了北半球哪四个节气?
近日点
远日点
北半球为例: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1、当地球运行到③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主讲人: 杭州高级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2、了解黄赤交角即由此引起的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在其一个焦点上。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2、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 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球的公转课件
图中位置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1月 初
A点
近日点
较 快
7月 初
B点
远日点
较 慢
微思考1(1)在北半球,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有何
变化?
(2)北半球夏半年的天数是186天,冬半年的天数是179天。这
种天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从夏至日到7月初,公转速度由快变慢;从7月初到冬
至日,公转速度由慢变快。因此,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公转速度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5°S)的正午太阳高度H=90°B、C两点纬度差=90°-(10°+23.5°)=56.5°。
下表是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住宅
冬至日
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
②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夏至日
大值; 南半球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冬至日
大值; 北半球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赤道 上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春、秋分日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与它所在纬线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重难归纳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
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纬度
分布
规律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为12小时。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1月 初
A点
近日点
较 快
7月 初
B点
远日点
较 慢
微思考1(1)在北半球,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有何
变化?
(2)北半球夏半年的天数是186天,冬半年的天数是179天。这
种天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从夏至日到7月初,公转速度由快变慢;从7月初到冬
至日,公转速度由慢变快。因此,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公转速度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5°S)的正午太阳高度H=90°B、C两点纬度差=90°-(10°+23.5°)=56.5°。
下表是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住宅
冬至日
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
②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夏至日
大值; 南半球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冬至日
大值; 北半球 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赤道 上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春、秋分日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与它所在纬线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重难归纳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
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纬度
分布
规律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为1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约 30千米/秒
1、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 B点 C、地球运行至 A点时大致是 1月初 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 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 1 恒星年
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大的是( A )
A、元旦
B、清明节
例如:太阳直射20°N,这 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20°N 向南北两侧递减。
那此时19°N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是?
H=90°—(20°N-19°N)=89°
求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同减异加)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概念
①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 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90°。
a1
a3 a2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 太阳高度 )
地面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 12点),称为 正午太阳高度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冬至
北回归线 次年春分 赤道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计算任意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0.26°/天 每移动1°需要4天
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思考:如果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 0°时会 产生什么现象?
黄赤交角为0°,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 5. 黄赤交角
观察思考:请比较地轴不倾斜和倾斜的“地球公转动画”中直射点变化的差异?
一、地球的公转特点
1、概念
地球在椭圆轨道 上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 的运动
公转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 太阳一般位于 右焦点上
2. 方向
N
公转方向
太阳
公转方向
从天北极 俯视
N
2. 方向
S
公转方向
太阳
从天南极 俯视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与公转地理意义的关系
自转:赤道
公转:黄道
黄赤交角 直射点的回归
地理意义?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7年6月,小亮的父母 在潮白人家购买了一套 一层的住房。
在18年1月全家入住后, 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 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 看房那天小院阳光充足, 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 就被挡住了呢?
春分 3.21
赤道
北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南
秋分 9.23
赤道
南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北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夜 南半球 :昼<夜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夜 南半球 :昼>夜
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实际应用;闰年)
春分
夏至 秋分
地轴不倾斜的公转
地轴倾斜的公转
答案:地轴不倾斜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地轴倾斜直射点有回归现象。
知识梳理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面
黄道面
黄赤交角: 23°26′
方向 轨道 速度
周期
自西向东 椭圆 近日点,快 远日点,慢
1 个恒星年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3°26′N—— 23°26′S (周期: 1 个回归年)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杭州高级中学
? 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3、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和应用; 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天文意义和划分。
比较鉴别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 自西向东 (从天北
看是逆时针 )
极看是逆时针 )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恒星年: 365日6
(转360°)
时9分10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平日均点约(15月9′初/)日较快 远日点( 7月初)较慢
思考:如何通过光照 图判断节气?
春分
3月D21日
6月夏2至2日A
9月B23日
秋分
C12冬月2至2日
3月21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白昼变长
极昼 白昼最长
极夜
6月22日
白昼变短
直射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白昼变长
昼短夜长 直射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极夜 白昼最短
极昼 白昼变短
9月23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日期 直射纬度 移动趋势 昼夜长短情况
a
规律1:
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 高度,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 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 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 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 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3.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天文学)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四季更替周期;太阳年)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公转方向
4、 速度
4、速 度
角速度 平均约59′/d
春分
线速度 平均30km/s
夏至
近日点 1月初
冬至
7月初 远日点
秋分
1近快,7远慢
从地夏球至公到转冬的至角期速间度,和地线球速的度公变转化速是度同如步何的变化?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思考:填写表中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分布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 极大值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 极小值范围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赤道以南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赤道以北
答案:极大值以回归线为界,极小值以赤道为界。
规律2:
与太阳直射点相差一度,正 午太阳高度角就减小一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教师节
D、国庆节
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
黄赤交角 23.5°
赤道面
北极星 地轴
黄道面
黄赤交角:地球上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为23.5°。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①黄赤交角 23.5°
②黄道面与地轴 的夹角
66.5° ③赤道面与地轴 的夹角
90°
“一轴、两面、三角度”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 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 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 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 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间。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 B点 C、地球运行至 A点时大致是 1月初 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 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 1 恒星年
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大的是( A )
A、元旦
B、清明节
例如:太阳直射20°N,这 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20°N 向南北两侧递减。
那此时19°N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是?
H=90°—(20°N-19°N)=89°
求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同减异加)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概念
①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 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90°。
a1
a3 a2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 太阳高度 )
地面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 12点),称为 正午太阳高度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冬至
北回归线 次年春分 赤道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计算任意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0.26°/天 每移动1°需要4天
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思考:如果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 0°时会 产生什么现象?
黄赤交角为0°,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 5. 黄赤交角
观察思考:请比较地轴不倾斜和倾斜的“地球公转动画”中直射点变化的差异?
一、地球的公转特点
1、概念
地球在椭圆轨道 上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 的运动
公转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 太阳一般位于 右焦点上
2. 方向
N
公转方向
太阳
公转方向
从天北极 俯视
N
2. 方向
S
公转方向
太阳
从天南极 俯视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与公转地理意义的关系
自转:赤道
公转:黄道
黄赤交角 直射点的回归
地理意义?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7年6月,小亮的父母 在潮白人家购买了一套 一层的住房。
在18年1月全家入住后, 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 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 看房那天小院阳光充足, 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 就被挡住了呢?
春分 3.21
赤道
北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南
秋分 9.23
赤道
南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北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夜 南半球 :昼<夜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夜 南半球 :昼>夜
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实际应用;闰年)
春分
夏至 秋分
地轴不倾斜的公转
地轴倾斜的公转
答案:地轴不倾斜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地轴倾斜直射点有回归现象。
知识梳理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面
黄道面
黄赤交角: 23°26′
方向 轨道 速度
周期
自西向东 椭圆 近日点,快 远日点,慢
1 个恒星年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3°26′N—— 23°26′S (周期: 1 个回归年)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杭州高级中学
? 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3、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和应用; 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天文意义和划分。
比较鉴别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 自西向东 (从天北
看是逆时针 )
极看是逆时针 )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恒星年: 365日6
(转360°)
时9分10秒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平日均点约(15月9′初/)日较快 远日点( 7月初)较慢
思考:如何通过光照 图判断节气?
春分
3月D21日
6月夏2至2日A
9月B23日
秋分
C12冬月2至2日
3月21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白昼变长
极昼 白昼最长
极夜
6月22日
白昼变短
直射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白昼变长
昼短夜长 直射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极夜 白昼最短
极昼 白昼变短
9月23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日期 直射纬度 移动趋势 昼夜长短情况
a
规律1:
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 高度,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 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 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 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 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3.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天文学)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四季更替周期;太阳年)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公转方向
4、 速度
4、速 度
角速度 平均约59′/d
春分
线速度 平均30km/s
夏至
近日点 1月初
冬至
7月初 远日点
秋分
1近快,7远慢
从地夏球至公到转冬的至角期速间度,和地线球速的度公变转化速是度同如步何的变化?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思考:填写表中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分布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 极大值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 极小值范围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赤道以南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赤道以北
答案:极大值以回归线为界,极小值以赤道为界。
规律2:
与太阳直射点相差一度,正 午太阳高度角就减小一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教师节
D、国庆节
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
黄赤交角 23.5°
赤道面
北极星 地轴
黄道面
黄赤交角:地球上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为23.5°。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①黄赤交角 23.5°
②黄道面与地轴 的夹角
66.5° ③赤道面与地轴 的夹角
90°
“一轴、两面、三角度”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 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 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 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 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 之间。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