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变形监测设计书

合集下载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2)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2)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实时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将介绍监测技术的原理、设备选型、安装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监测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二、监测技术原理工程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基于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通过测量工程结构的位移、变形、应力等参数来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常用的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测斜仪、水准仪、应变计等。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

三、设备选型根据工程的需求,我们选择了以下设备进行工程变形监测:1. 全站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三维坐标,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移监测。

2. 测斜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倾斜角度,能够监测工程的倾斜变形情况。

3. 水准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高程变化,能够监测工程的垂直位移。

4. 应变计: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应变变化,能够监测工程的应力情况。

四、安装布置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监测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安装布置方案:1. 全站仪:根据工程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全方位监测工程的位移情况。

2. 测斜仪:根据工程的倾斜方向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倾斜角度。

3. 水准仪:根据工程的高程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垂直位移。

4. 应变计:根据工程的应力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应变变化。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1. 数据采集:通过设备连接电脑或数据采集器,实时获取监测数据。

2. 数据处理:利用专业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存储在可靠的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制使用。

六、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是工程变形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报告的编制:1. 数据分析: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实验报告标题:变形监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变形监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变形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3. 了解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光纤变形监测仪器来检测材料在加载条件下的变形情况。

光纤变形监测仪器利用光纤传感器测量变形波长移动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材料的变形量。

三、实验器材和试验材料:1. 光纤变形监测仪器;2. 不同材料的试样;3. 荷载机。

四、实验步骤:1. 将试样固定到荷载机上;2. 连接光纤变形监测仪器,并进行校准;3. 施加不同的荷载,并记录试样的变形量;4. 分析并比较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

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材料的变形量随荷载的变化情况。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变形监测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光纤变形监测仪器的使用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在不同荷载下具有不同的变形特性。

在实际工程中,变形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材料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七、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试样的变形规律,以及不同材料的变形差异。

八、参考文献:1. XXX. 光纤传感与测量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 XXX. 材料力学实验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以上是变形监测实验报告的范文精选,供参考。

根据实际实验内容和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变形监测技术报告

变形监测技术报告

时代广场项目变形观测
技术报告
辽宁科技大学测绘教研室
2010年11月
报告编写人:***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
1.1工程概况
基坑尺寸约100x100m。

该工程主体建筑由辽宁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楼24层,其余范围均为全地下室,地下室计3层,设计±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7.950m,地下三层各部分的楼板标高均有错位,基础底板板面标高分别为-13.050,地下二层板面标高分别为-9.850,地下一层板面标高为-6.650,地下室顶板标高分别为-1.850。

主楼基础的承台厚度一般为2m,底板厚度0.9m;其余范围基础的承台厚度一般为1.55m,底板厚度0.8m。

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自然地坪及周边道路人行道的绝对标高在6.670m~7.770m之间变化,设计分别取7.100m及7.800m 作为设计室外地坪标高,综合考虑地下室基础及垫层厚度后:该基坑设计开挖深度分别为13m、13.55m、13.9m、14.25m。

为有效控制基坑的变形,沿竖向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1.2 周围环境
本工程地下室南侧部分地下室外墙距离千山路道路边线最近处约18m,千山路下埋设有大量的市政、电力、煤气管道,但距离基坑均比较远。

基坑东侧为千山街,地下室距离千山街道路边线约13m,路下埋有电缆、煤气、自来水、雨水、污水等管线。

基坑西侧为小学教学楼,4层框架,地下室距离学校建筑最近处约13m,距离学校围墙约11.6m。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4)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4)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1.1 项目背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变形监测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设计合适的变形监测技术,以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1.2 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套完整的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布置方案、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等,以满足××工程的变形监测需求。

二、监测设备选择2.1 变形监测仪器针对××工程的特点和监测需求,我们建议选择高精度的全站仪作为主要的变形监测仪器。

全站仪具有高度测量精度、数据采集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要求。

2.2 传感器选择在全站仪的基础上,还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用于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议选择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进行综合监测,以获取全面的变形数据。

三、监测布置方案3.1 监测点布设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在关键位置设置监测点,以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到工程结构的特点和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2 监测点数量和密度监测点的数量和密度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关键部位应设置更多的监测点,以获取更详细的变形数据,其他部位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点的数量。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4.1 数据采集变形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定期进行,以获取工程变形的实时数据。

采集频率应根据工程的变形速度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一般建议每天进行一次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变形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变形情况。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对比、数据分析等步骤,可以借助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五、监测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5.1 监测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分析结果应与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工程是否存在变形超限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211-36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实验要求:应用全站仪对科技楼楼顶避雷针进行变形观测2.实验过程:首先认真理解前方交会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静态控制得出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架在其中一个控制点A上,另一个控制点B架上反射棱镜,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定向,然后置零,转动照准部对准避雷针顶端C,记录角度,然后盘右观测,一站观测两个测回,得出夹角α将全站仪与反射棱镜互换位置,同样方法测得夹角β,根据已知A,B两点坐标可求得避雷针顶端的平面坐标,然后在另一已知点D上架全站仪,A点架上反射棱镜,以A点做后视定向,观测A,D两点间夹角,盘左盘右观测两个测回γ,同时观测竖角β,量取仪器高,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进行比较检核。

3.实验已知数据:A点坐标 X 3525052.175Y 527483.758B点坐标 X 3525047.348Y 527412.793D点坐标 X 3524903.239Y 527259.5584.实验观测数据:α=76°22′05″,β=80°37′19″,γ=88°39′44″(检核角)竖角θ=37°24′03″5实验结果:C点坐标:X 3524875.2304Y 527453.3827Z 75.066检校误差3″6.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在变形监测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仪器操作还不是很熟练,以后应该多加练习,理论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滑坡变形监测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滑坡变形监测

收稿日期:2020-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53)。 作者简介:张文旭(1997—),男,辽宁朝阳人。 通讯作者:李巍(1965—),男,辽宁鞍山人,教授。
· 136 ·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第 44 卷
SBAS- INSAR 与 传 统 D- INSAR(Differential intere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相比,
1 SBAS-INSAR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
1.1 SBAS-INSAR 技术原理 小基线技术可以得到监测目标 cm 甚至 mm 级
的形变情况 。其 [12-13] 原理就是在所有基线的组合 中进行筛选,选取时间和空间基线相对较短的像 对,分别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再进一步通过奇异值 分解(Single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解决 数据解算过程中出现方程秩亏产生无穷解的情 况,从而有效解决失相干等问题,利用相位信息观 察捕捉到微小的地表形变量,最终生成形变时间 序列图。
(1.辽宁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2.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 要:针对传统滑坡监测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以祁连县牛心山 2018 年 1 月 07 日-2019 年 9 月 23 日 Sentinel-1
数据为数据源,利用 SBAS-INSAR 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滑坡的累积形变量图、形变时间序列折线图,建立监 测成果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 技术可以应用于滑坡的变形监测,且非常高效。
(4)对成功配对的干涉对进行差分干涉,去除 模拟地形相位,得到差分干涉图。差分干涉相位 包括地表形变、DEM 高程误差相位、大气相位、轨 道误差相位、以及噪声相位等。将差分干涉图通 过处理去除平地效应并滤波、相位解缠,使干涉像 对连通。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篇1一、工程概况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莞城内,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6平方,现状场地较平整。

基坑开挖深度为3.25~6.90米,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城后路,距基坑约15米,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米。

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

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粘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米。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方式。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

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

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

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⑴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模板封面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模板封面

XX市轨道交通X号线X期工程XX路站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专业:测绘工程班级学号:1202601-02学生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年月日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观测标布设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水准基点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工作基点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沉降观测标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课件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课件

如倾斜仪、应变计等,根据不同的监测需 求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01
02
03
04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1mm或更高 精度。
垂直位移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1mm或更高 精度。
倾斜角度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0.1°或更高精 度。
应变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0.0001或更高 精度。
变形监测的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法
卫星定位测量法
利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如全站仪、 水准仪等,对变形体进行定期的观测和测 量,以获取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如GPS、GLONASS等 ,对变形体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获取 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摄影测量法
其他方法
利用摄影技术,如航空摄影、地面摄影等 ,对变形体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和测量, 以获取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提高工程质量
通过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结 构变形,可以及时调整施 工工艺和方法,提高工程 质量。
促进科学研究
变形监测提供的数据可以 用于科学研究,深入了解 工程结构的变形机理和规 律。
变形监测的应用领域
土木工程
桥梁、大坝、高层建筑 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变形
监测。
地质工程
边坡、隧道、地下工程 等地质结构的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数据收集
根据监测项目需求,收集相关 变形数据。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 格式转换,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
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 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结果输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 等形式呈现,便于分析和解读

辽宁科技大学检测技术指导书.docx

辽宁科技大学检测技术指导书.docx

《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辽宁科技大学电信学院本实验指导书是在原CSY传感器系统实验仪说明书的基础上改编的。

在编写上我们力求有较大的适应面便于学生独立操作而深入思考。

CSY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上采用的大部分传感器虽是教学传感器(透明结构便于教学)但其结构与线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

希望通过实验帮助广人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知识,从实验得到的结果、现象分析中学会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当然,由于编写者时间、水平、精力所限,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 热切期望您的赐教!2005年3月10日前言 (I)目录 (I)第一章产品说明书 (1)第二章实验指导 (4)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研究 (4)实验二差动变压器性能研究 (6)实验三热电偶原理及现象 (7)实验四霍尔式传感器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 (9)实验五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 (10)实验六热敏电阻演示实验 (12)第一章产品说明书一、CSY传感器实验仪简介实验仪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安装台、显示与激励源、传感器符号及引线单元、处理电路单元。

传感器安装台部分:装有双平行振动梁(应变片、热电偶、PN结、热敏电阻、加热器、压电传感器、梁自由端的磁钢)、激振线圈、双平行梁测微头、光纤传感器的光电变换座、光纤及探头小机电、电涡流传感器及支座、电涡流传感器引线03.5插孔、霍尔传感器的二个半圜磁钢、振动平台(圜盘)测微头及支架、振动圜盘(圜盘磁钢、激振线圈、霍尔片、电涡流检测片、差动变压器的可动芯子、电容传感器的动片组、磁电传感器的可动芯子)、扩散硅压阻式传感器、气墩传感器及湿墩元件安装盒,具体安装部位参看附录三。

备注:CSY系列传感器实验仪的传感器具体配置根据需方的合同安装。

显示及激励源部分:电机控制单元、主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V—±10V档位调节、F/V数字显示表(可作为电压表和频率表)、动圈毫伏表(5mV-500mV)及调零、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15V不可调稳压电源。

《变形监测实训》任务与指导书

《变形监测实训》任务与指导书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Hydroelectric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变形监测实训任务及指导书(供工程测量专业使用)系部:水利建筑工程系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写单位:测量教研室编写教师:张凌___编写日期:2 0 1 6 年 6月第一部分测量仪器使用一、仪器借领与使用1、借领时,各组成员依次进入室内。

先在登记表上填写班级、组号及日期,借领人签字后将登记表交管理人员;然后,在指定地点清点、检查仪器和工具。

2、实习过程中,各组应妥善保护仪器、工具。

各组间不得任意调换仪器、工具。

若有损坏或遗失,视情节照章处理。

3、实习完毕后,应将所借用的仪器、工具上的泥土清扫干净再交还实验室,由管理人员检查和验收。

二、测量仪器与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1、领取仪器时必须检查1)仪器箱盖是否关妥、锁好背带、提手是否牢固。

2)脚架与仪器是否相配,脚架是否完好,脚架腿伸缩连接螺旋是否滑丝。

2、打开仪器箱时的注意事项1)仪器箱应平放在地面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将仪器摔坏。

2)开箱后未取出仪器前,要注意仪器安放的位置与方向,以免用毕仪器,再装箱时因安放位置不正确而损伤仪器。

3、自箱内取出仪器时的注意事项1)不论何种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放松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制、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

2)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抓仪器。

3)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杂草等不洁之物进入箱内。

还要防止搬动仪器时丢失附件。

4)取仪器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物镜,以免玷污,影响成像质量。

不允许用手指或手帕等物去擦仪器的目镜、物镜等光学部分。

4、架设仪器时的注意事项1)伸缩式脚架三条腿抽出后,要把固定螺旋拧紧,但不可用力过猛而造成螺旋滑丝。

要防止因螺旋未拧紧而使脚架自行收缩而摔坏仪器。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实习报告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变形监测综合实习》是《变形监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内容的实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内容。

《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放样基本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方法,了解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分析,进一步熟悉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二周 2、地点:校内三、实习组织根据仪器设备情况,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和考勤,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与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1、实习期间,实习时要按时出工,不得无故不随小组出工。

实习要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提倡互相讨论研究,把不懂的弄懂。

实习时要集中精力,不得在仪器旁打闹,以防发生仪器事故。

2、爱护仪器,人人有责。

操作仪器工具要求方法正确,防止发生丢失、摔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切忌潦草.外业记录不能改动。

五、实习任务及其要点(一)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a 、观测校区北面河岸的沉降。

(1)沿河岸找出沉降缝,在沉降缝中打入钢钉,钢订露出地面半厘米,并用红油漆标记编号,作为沉降监测点。

点数15~20个。

(2)高程控制:在河岸两端选取两组高程控制点,每组两个,每组两点之间以一站距离为宜。

两组控制点间按二等水准要求测出它们间的高差,往返高差闭合差mm L f h 4 。

假设其中一点高程H1=10.000米,计算其它各控制点的高程。

(3)监测点观测:从一端已知控制点开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按三级水准要求观测各段高差,最后附合到另一端控制点上。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模板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模板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变形测量的内容1.1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位移监测,在建筑物、筑物竣工后即应有计划地进行变形观测,在同一基准点上测定变形点的坐标,依据不同时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其较差在剔除测量误差后即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水平位移值,可根据所测成果的坐标值绘制出相应的点位,分析出点位的偏移方向和偏移值以及偏移的规律和速度。

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1.2 垂直位移监测(即沉降监测):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在施工开始时即应有计划地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在同一基准点上测定变形点的高程,依据不同时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其较差在剔除测量误差后即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垂直沉降值,可根据所测平差成果的高程值绘制出相应点位高程,分析出点位的下沉量和下沉的速度;观测数据要有阶段性和数据的连续性,才能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结构桥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示意图测量基准点示意图1.3 挠度变形监测:主要用于桥梁、隧道的扭曲变形监测,在桥梁、隧道的顶层进行平面位置和垂直沉降观测,测定扭曲变形数值。

观测点布设示意图(1)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一般采用独立网,如需要求与城市网联测时,只在初期将基准点与城市网进行高精度的联测,并进行一次布网,固定基准点坐标;(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变形观测点:平面位置特征点是桥梁面跨度支撑顶点和跨中,高层建筑物四边顶点,隧道内顶点等;垂直变形观测点是两侧桥梁柱支点,高层建筑墙基;挠面变形观测点定在桥梁面和隧道顶容易扭曲部位。

基准点观测墩示意图深埋双金属管基点标石深埋钢管基点标石1.5 变形观测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科技大学设计题目: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沉降监测技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2011-2班学生姓名:***学号: ************ 任课教师:***成绩:目录一、图书馆的地理概况 (4)1.1图书馆的坐落 (4)1.2图书馆的文化 (4)二、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4)2.1监测的目的 (4)2.2监测的意义 (3)三、监测的方案 (3)3.1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3)3.2监测的确定 (4)3.3监测方案规范依据 (4)3.4监测测区资料 (4)3.4.1控制资料 (4)3.4.2高程基准 (4)3.4.3方案概括 (4)四、基准点与观测点 (5)4.1基准点 (5)4.1.1基准点的埋设要求 (5)4.1.2基准点的选择 (5)4.1.3基准点的埋设 (5)4.2观测点 (6)4.2.1观测点的埋设要求 (6)4.2.2观测点的选择 (6)4.2.3观测点的埋设 (6)五、根据允许变形量确定观测精度 (6)5.1变形量的等级与精度要求 (6)六、观测等级与观测仪器的确定 (7)6.1图书馆监测的等级与观测仪器的确定 (7)七、外业实测方法与要求 (7)7.1外业实测的方法 (7)7.2外业实测的要求 (7)7.2.1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7)7.3设置测站 (7)7.4间歇与检测 (8)八、观测周期的确定 (8)8.1观测周期规定 (8)8.2观测周期的选择 (8)九、变形网平差计算方法 (8)9.1变形网平差原理 (8)9.2变形网平差计算方法 (8)9.2.1准基点的平差计算 (8)9.2.2沉降观测点的平差计算 (9)9.2.3权的确定 (9)9.2.4误差方程及法方程 (9)十、变形量的计算 (9)10.1变形量的计算与比较 (9)十一、沉降与倾斜曲线 (10)11.1沉降曲线的绘制 (10)十二、上交材料 (11)12.1上交的内容与分析 (11)一、图书馆的地理概况1.1图书馆的坐落图书馆坐落于千山北麓,毗邻鞍山市高新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千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图书馆,历经数十载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兼顾社科、管理等学科文献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

目前馆内现藏书刊总量123万余册,电子图书25万余种、电子期刊2.6万余种、图1.科大图书馆各种光盘1.7万余张,以上资源几乎涵盖了学校目前所开设的全部专业,基本上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

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提供24小时网络服务。

1.2图书馆的文化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

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

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的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

二、监测的目的与意义2.1监测的目的(1)分析和评价图书馆的安全状态,了解图书馆变形状况;(2)验证图书馆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图书馆施工的质量;(4)研究正常图书馆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2.2监测的意义在于获得图书馆变形观测过程中有关变形大小的一切资料,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可以监视图书馆地表变形和图书馆的运营状况。

以便及时了解图书馆的变形,保证科大学子放心读书。

三、监测的方案3.1监测的内容与方法对于图书馆,监测主要内容为沉降监测。

地基的下沉量、楼体的下沉量。

沉降的主要监测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液态静力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1)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图2.几何水准原理图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

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2)液态静力水准:静力水准仪利用连通液的原理,多支通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液罐的液面总是在同一水平面,通过测量不通储液罐的液面高度,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相对差异沉降。

假设共有1…n个观测点。

各个观测点之间已用连通管连通。

安装完毕后初始图3.液态静力水准部分图状态时各测点的安装高程分别为Y01…Y0i…Y0j…Y0n,各测点的液面高度分别为h01…h0i…h0j…h0n。

(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原理:是通过观测测站点至照准点的竖直角,再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取此两点间的距离,根据平面三角公式计算此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它特别适于高差较大而不便用水准测量时传递高程,以及进行跨越山谷、河流的高程测量和实现陆地与岛屿或岛屿与岛屿之间的高程连测。

当测距和测角的精度达到必要的精度,图4.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原理并采用必要的观测措施时,此法已可达到四等、甚至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3.2监测的确定根据图书馆的设计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比较好,精度高,适用于图书馆监测地形,因为地形起伏不大,监测方案很好设计。

3.3监测方案规范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3.4监测测区资料3.4.1控制资料建立独立高程系统,也可以联测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与国家高程接轨。

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3.4.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系或独立高程系统。

3.4.3方案概括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在施工影响范围外布设水准基点,在图书馆主体承重墙或者承重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观测。

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监控网拟布设成由3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编号为BM1~BM3高程测量采用国家高程系统。

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图书馆外固定地址上水准基点。

观测水准基点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图书馆筑物上。

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均布于图书馆建筑物上。

四、基准点与观测点4.1基准点4.1.1基准点的埋设要求基准点可分为两级:固定基准和工作基准。

固定基准点一般选择3个以上,如图5所示。

距建筑物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1.5倍建筑物高)当有3个点时,除某两点的连线与主要轴线平行外,另一点应跨过建(构) 筑物且对其长边基本构成等腰或三个基点基本构成直角三角形;当点数多于3个时,除应满,图5.基准点的埋设足以上条件外其余的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建(构)筑物的四周,距离可偏远一些。

工作基点选择在地势相对稳定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在离建筑物30m 以外150m 以内地势稳定的地方选择和埋设水准点。

4.1.2基准点的选择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础,基准点一般要求绝对稳定,在位置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位置要选在变形范围以外;(2)地势稳定;(3)深埋;4.1.3基准点的埋设(1)尽量利用城建部门建立的水准点和各级平面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2)在该区域内有修建年代较长、基础稳定的建筑物时,则可在该建筑物上设置墙上水准点。

在墙上凿一个长约200mm 的洞,将直径为20mm、长约250mm 的圆钢嵌进洞内约200mm,露出墙外约50mm。

向上弯的标头呈圆形用水泥将洞填满,洞口抹齐与墙面平。

(3)建立浅埋水准点。

该点应选在较隐蔽而且通视良好保证安全的地方。

首先挖长1150mm、宽110mm左右的小浅井,地面整实。

用直径20mm、长约117mm 的螺纹钢上部凿成半圆形,下部焊成十字。

将焊成的十字型螺纹钢放入井内,直接灌注混凝土,露出地面约60mm 左右,顶部要砌筑保护盖。

图6.基准点的埋设4.2观测点4.2.1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数量足够、点位适当。

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又与建筑物的大小、荷载、基础类型和地质条件有关,并且要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点的选择还应便于建筑物基础沉降的现场观测,易于保存,并不受损坏。

4.2.2观测点的选择图7.观测点的埋设(1)通常在建筑物的四角点、中点、转角处等能反映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布设沉降观测点,点间距一般为10m ~ 20m;(2)对于设有后浇带及施工缝的建筑物,应在其两侧布设沉降观测点;(3)对于新建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应在其两侧的承重墙或支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4)对于一些大型工业厂房,除按上述原则布设沉降观测点外,还应在大型设备四周的承重墙或支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4.2.3观测点的埋设(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3)要保证能在点上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五、根据允许变形量确定观测精度5.1变形量的等级与精度要求表1.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一等±0.3 ±0.1 ±1.5 二等±0.5 ±0.3 ±3.0 三等±1.0 ±0.5 ±6.0 四等±2.0 ±1.0 ±12.0412620—30辅分划或黑、面所测高程较差㎜0.7六、观测等级与观测仪器的确定6.1图书馆监测的等级与观测仪器的确定虽然外业观测采用的是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但是外业观测技术指标不能完全采用与其相同的技术指标。

根据工程的精度、使用的仪器及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技术指标标尺采用条式因瓦水准尺;仪器采用DS05精密水准仪和国家二等技术指标。

七、外业实测方法与要求7.1外业实测的方法对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均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1)往测: 奇数测站采用后—前—前—后; 偶数测站采用前—后—后—前观测顺序;(2)返测: 奇数测站采用前—后—后—前; 偶数测站采用后—前—前—后观测顺序;(3)对沉降点的观测时尽量采用测站固定、人员固定和一个后视几个前视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