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升华和凝华 学案 物理北师大把八年级上 (4)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9.关注个体差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0.教学评价,持续改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花、雾凇、衣物晾晒等,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与之前我们学习的物态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过程。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升华和凝华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规律,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对物态变化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特殊的物态变化过程,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物态变化,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往往不易被察觉,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他们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升华和凝华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第五节 升华与凝华
物态变化
化
液
凝固 熔化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到固态的过程。
讨论:
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 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普通灯泡的灯丝材料是钨, 在灯泡工作时,灯丝温度很 高,构成灯丝的钨在高温下 升华,导致灯丝变细;钨蒸 气不断在灯泡壁上凝华,导 致玻璃壁发黑。
冬天窗户上 的“冰花” 由空气中的 水蒸气凝华 而成
应用:人工降雨
在云层合适的情况下,可以用飞机 在云层上空播撒干冰,干冰升华过 程中吸收热量,促使云中的水蒸气 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在下落过程 中变成水滴,成为雨。
物态变化三角形
气
汽吸
升
凝
液化 化
吸
华
华放
液
固 凝
熔化
固
吸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学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2。
过程与方法知道升华可以获得低温,能解释有关升华、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事物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基础知识1.升华与凝华知识点升华凝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现象举例放在衣橱里的樟脑球变小了;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了冬天玻璃上的窗花、美丽的雾凇、霜等图示固态气态升华与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相互转化的现象,原则上,一切固态都能升华和凝华,但实际上很多固态、气态物质在常温下十分稳定,人们觉察不到物体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一般进行得较为缓慢,而气体又看不见,所以难于被直接观察到。
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如樟脑丸变小消失,冰冻的衣服变干等),间接分析推断这一过程。
【例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C.汽化D.升华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像熔化和汽化一样,升华也需要吸热;像凝固和液化一样,凝华也会放热.(2)探究分析:如图所示,认真观察碘的升华实验可以发现,用酒精灯给锥形瓶加热的过程中,固态碘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碘吸热升华了,停止加热,碘停止升华,这说明升华吸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1.4升华和凝华
四、升华和凝华课时:第1课时主备:总第9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掌握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尝试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习难点:升华、凝华现象的认识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思考并尝试了解下列问题:1.什么是升华、凝华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哪些?2.了解人工降雨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二、合作探究1.升华和凝华探究:⑴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会变小的原因是⑵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因为⑶“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说明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⑴碘吸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⑵盖烧杯的玻璃片上发生了什么现象?⑶该现象说明了什么?总结:升华: 。
凝华: 。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质要吸热或放热,熔化、汽化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过程要放热,那么升华或凝华过程是否要吸、放热呢?学生讨论回答:(提示:点燃酒精灯对碘加热时,才看到碘升华现象,碘蒸汽遇到冷玻璃时,遇冷才凝华成固态的碘,同时感觉到玻璃片变热。
)3.衔接生活: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下列现象形成原因。
⑴霜:⑵窗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⑶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头变黑的原因:⑷生产中引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的原因是:三、训练巩固1..冰箱冷冻室的壁上,常常附着一层白色的“粉”,这“白粉”是态,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2.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3.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
(填物恣变化的名称)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解析版)
第一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盛夏,烈日炎炎河水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冬天,寒凤凛凛湖水成冰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干冰或冰块对食品进行保鲜,这是利用了()A. 干冰熔化吸热B. 干冰升华吸热C. 冰块汽化吸热D. 冰块升华放热3.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
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升华4.下列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雾飘渺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雕渐小5.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A. 冻肉出冷库食肉里的冰熔化成水B. 肉进冷库时肉里的水凝固成冰C. 冻肉出库时冻肉周围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其表面D. 冻肉出库时冻肉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其表面6.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 冰雪消融B. 清晨的露珠C. 树枝上的雾凇D. 寒冬冰雕变小7.如图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 露珠的形成B. “雾凇”的形成C. 樟脑丸逐渐变小D. 河水结冰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冰B.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10.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雪月饼”的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中出现了“白雾”。
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A. 升华吸热B. 升华放热C. 液化吸热D. 液化放热11.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A. 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B. 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C.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D.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12.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B. “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C. “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 “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白炽灯的灯丝用久后变细了B. 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后变干了C. 将糖块放入水中后水变甜了D. 吃冰棍儿后人觉得凉快了14.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哪一措施( )A. 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B. 利用电风扇猛烈地吹C. 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D. 打开室内冰箱门以降低温度15.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干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物质,它在常温下不会融化成液态,而是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升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状态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两个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实验、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b.利用实验、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c.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升华和凝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b.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基本原理,让学生对这两个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1.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河水成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3.在上学路上,小皓观察到了不少情景,于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如下判断,正确的是()A.早上路面结冰,导致走路时有点滑,这是凝华现象B.同学之间打招呼,说话时会呼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树叶和车窗上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D.上周堆的雪人没有化成水就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4.生活中往往需要降温致冷,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B.为了保鲜,网上购买的食品包装盒里放有冰块C.有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往云层上撒干冰D.冬天,北方的地窖里往往会放上几桶水,防止储藏在其中的蔬菜冻坏5.北方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关于冰花说法正确的是( )A.是室内水蒸气放热凝固形成的B.是室外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C.是室内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D.是室外水蒸气吸热凝华形成的6.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7.下列现象描述中,与雾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太阳出来,大雾逐渐消失D.冬天,屋顶上出现白霜8.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B.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9.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A.公路上撒水车喷出的水被晒干——蒸发B.做饭时锅里冒出的“白气”——汽化C.刚从冷库取出的猪肉表面有一层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外表面上的冰花——凝华10.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
1.4 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物理观念:(1)了解升华和凝华。
(2)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科学思维: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3.科学探究:通过碘的升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
教学难点:人造雾凇实验。
试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碘、樟脑球、茶丸、挂图、烧杯、热水等。
新课引入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讨论。
知识点一升华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4-1,启发学生思考:下列的生活现象同学们观察过没有?(1)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2)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思考一下,它们都到哪去了。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
2.进行实验让各小组按照教材图1.4-2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试管密封要严,由于碘蒸气有毒性,碘蒸气溢出来,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引导学生观察:(1)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学生回答: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紫色的气体产生。
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碘。
教师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并重新解释教材图1.4-1的现象。
知识点二凝华1.完成上面的实验后,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交流。
2.学生小组总结: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
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碘。
3.仿照升华的定义,让学生自己说出凝华的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教材图1.4-3所示的现象。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回答: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凝华需要放热,因为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出现了固态碘。
四、升华和凝华__学科信息: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分析:
本题综合物态变化有关知识来进行解答。一支硬梆梆的冰棒刚 从冰柜里取出,小明看到的白花花的“粉”就是霜,它是冰柜 中的水蒸气在冰棒上遇冷凝华产生的;
一剥去纸,冰棒会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大量小水滴 组成的雾,它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把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这实 质上是大量小水珠,它是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被冰棒冷却了的 茶杯液化而成。
2。固态 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_吸__收_大__量____热 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仪器__降__温_,防止食 品腐烂变质。
3。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 _液_化__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 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__凝__华___而成的。
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本物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
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
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
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本物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7. 在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上可以结霜(冰花), 这是水蒸气__凝_华___现象。霜应结在玻璃___内___ (填:“内”或“外”)侧。
[分析] 霜(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玻璃窗
升华和凝华
结论
一、升华:
北师大版本物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1、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条件:升华吸热---升华制冷(因为在实验中我们
给碘加热了)。
二、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条件:(遇冷) 凝华放热(因为碘凝华时我们是把
它放在冷水中的)。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升华和凝华 教案2
教学
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了解升华吸热。
认识凝华现象,了解凝华放热。
重点
认识液华现象,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难点
对液华、升华、凝华现象的判认。
教学准备
演示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碘、水、乙醚、注射器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冰会熔化成水,水会汽化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能否再变回液态的水呢?学生举例说明
升华凝华
一、升华
1.什么是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升华吸热。
二、凝华
1.什么是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凝华放热。
——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后凝结成小水珠开成云,落回地面就是雨;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滴下,这也是锅内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锅盖凝结成的,可见,物质可以由气态变成液态,这是液化
学生举例
教学过程设计
升华和凝华
1.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物质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但物质能否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不出现液态形式?
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
——学生回答刚才看到的现象:固态的大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碘蒸气,停止加热,碘没有液华,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举例: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应用:贮藏食物;人工降雨等
小结:(利用板书)
练习:
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与作业
板书设计
2015秋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5秋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北师大版)科目物理课题1.4升华和凝华主备人审核人课型新授学案编号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升华、凝华2、理解升华是凝华的逆过程。
3、通过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知道升华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重点:升华和凝华现象分析难点:升华是凝华的逆过程学习流程:一.预习问题预习课本P26-P27,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2.列举两个升华的事例?3,列举两个凝华的事例4、升华过程中要热;凝华过程要热。
5、通过预习,未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二、课堂学习探究、疑难解答三、课堂达标检测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
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2、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个?()。
A.冬天水结成冰B.春天树叶上有露珠C.秋天的早晨有雾D.冰箱冷贮室里有霜3.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
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
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
4.用久了的白炽电灯泡内壁上微微变黑,这是()。
A.灯丝(钨丝)升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形成的C.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D.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铁器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6.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碘加热成蒸汽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C海面上的大雾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7..某次实验中,小华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铁屑混在一起,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将铁屑中的碘除掉,并说出其中的物理道理?四、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北京课标版) 四升华和凝华 省赛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张晓霜)【学情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教学要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再让学生进行观察时间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
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过程要吸热。
3.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了解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通过交流与讨论,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学习活动,能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2.通过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过程,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樟脑丸,碘锤,冰块,盐,气球,热水,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学生画出物态变化流程图。
教师提问: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生活中哪些物体放在空气中会渐渐变小呢学生思考、讨论。
演示实验:“树挂”实验,给樟脑丸粉加热,使其升华再凝华形成“树挂”。
板书课题。
第4节升华和凝华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升华和凝华活动一: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目的】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
【实验器材】密封少量碘粒的玻璃管、烧杯两只、热水、凉水等。
【实验步骤】(1)一只烧杯中装入热水,另一只烧杯中装入凉水。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2 1.4 升华和凝华 (2)
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过程与方法知道升华可以获得低温,能解释有关升华、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事物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学习指导1.升华(sublimation)和凝华(condensation)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例1】图中现象不属于升华的是()思路与技巧从图中情景可以看出a c d中物质“雪、冰、樟脑”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升华现象;而b图中则出现液态的“小水珠”属液化.【例2】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内,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如图),然后把它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思路与技巧卫生球常用樟脑这种物质制成,樟脑受热非常容易升华,遇冷也常容易凝华.当加热时樟脑升华成气体,停止加热后樟脑气体在树枝上凝华成白色固体.2.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例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点评人工降雨是利用科学知识实现人的主观意愿的典型例子.要判断一个过程中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析出物质的初态、末态各是什么.【例4】如图是小矾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形成.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为验证猜想采取的实验方法是.思路与技巧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那么,可以想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要检验是否放热,就要利用物质吸热后会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认识.探究体验问题情景干冰可以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如入仙境.干冰是怎样在舞台上形成“雾”的呢?试一试①将量筒中的干冰慢慢地倒在手上.干冰从态直接变成态.此时手感到且看到手的周围产生“雾”,如图所示;②用电扇轻吹,会看到风吹向哪个方向,雾就在哪个方向形成.议一议由上述现象可知:“雾”的形成首先是干冰(熔化/升华)(吸/放)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探究点拨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干冰倒在手上会冻伤手,因此,实验时应注意干冰应适量,实验中若用口吹气,会看到雾更浓.【例5】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他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冰棒,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下冒“白气”,如图.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分析上述三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空气冷却时会怎样.思路与技巧小明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棒,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包装纸上.剥去包装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冰棒放热降温,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附着在空中的浮尘上,即看到的“白气”;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的温度也随着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茶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茶杯外壁上,像是茶杯在“冒汗”.由上述三种现象可看出空气遇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和凝华现象.快乐套餐1.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B.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白炽灯的钨丝变细C.冬天的“雾凇”;水面上结的冰D.冬天上冻的衣服,通风处自然晾干;利用“干冰”人工降雨3.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舞厅包厢里、饭店里、厕所里、汽车里等,能有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作用,使您的居室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A.汽化B.升华C.凝华D.熔化4.对如图所述解释正确的是()A.结霜是升华现象B.结霜是液化现象C.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如图所示,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变成钨蒸气,然后遇冷在灯内壁.6.请你在图中的括号中填写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在横线上填写吸热、放热情况.7.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与右边物态变化名称用线连起来(1)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熔化(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凝固(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汽化(4)在寒冷的冬夜里,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液化(5)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升华(6)早晨的浓雾凝华8.你听说“升华干燥食品”吗?其方法是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进行速冻,然后把速冻过的食品放在真空干燥机中.由于食物上的冰在低温、低压下,便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掉.参考答案:例1:答案b.例2:答案卫生球受热升华,在树枝上遇冷凝华成固态.例3:解析干冰是固态的CO2,喷洒在空中,能迅速吸热升华,使周围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粒,是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凝华;冰粒变成雨滴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熔化.因此,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凝华、熔化.答案 A.例4:答案凝华凝华放热用酒精灯加热碘一段时间,再将水滴滴几滴在玻璃上表面,熄灭酒精灯.等一会儿会看见固态碘出现在玻璃内表面同时水珠不见了其原因是水吸收碘凝华放出的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例5:答案“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向下冒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茶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空气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或凝华现象.快乐套餐1.C2.D3.B4.D5.升华;凝华6.略7.液化(1)(2)(6);升华:(3);凝华:(4)(5)8.升华;蒸发。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 1.4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预习感知项目主要内容升华概念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特点升华要吸热凝华概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特点凝华要放热理解新知升华和凝化的理解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注意在此物态变化中并不存在液态这一中间环节,即升华过程中,物质经过的状态只有固态和气态,而没有液态。
例如冬天气温低于0 ℃,晾在外面的湿衣服全都结了冰,但这些衣服也会变干,其实就是因为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也没有经过中间状态——液态这一环节。
例如冬天看到的霜就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
跟升华一样,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只有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例题】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课堂练习: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C.汽化 D.升华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头会发黑,电灯泡用久了玻璃内壁会变黑,这都是因为钨经历了( )。
A.升华过程 B.先汽化后凝华C.凝华过程 D.先升华后凝华3.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4.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利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上喷射真实的烟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雾”5.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2.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3.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可以获得低温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1:问题引入2010年12月11日以来,内蒙古出现大范围降雪并遭遇大风降温天气。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低气温达零下45 ℃,创入冬以来最低气温。
室外行走的人的眉毛、胡子都挂满了白霜,这些白霜的形成属于什么现象?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物态变化?方案2:多媒体引出播放录像: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过去人们往往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赐,结果滴雨未下;而现今,用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下起了大雨。
学生不由产生疑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促使雨的形成?推进新课学生交流回答:这是凝华现象,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在高空投撒的是干冰,干冰升华吸收热量。
师生共同总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实验:碘的加热。
【提出问题】它们果真是直接转变的吗?【提醒】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
控制温度:需要缓慢加热。
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现。
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
在学生分组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询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没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学生,可以对操作、观察作适当指导。
【讨论】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烧杯内原来有一些固体物质,加热之后这些固体物质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中间过程中物质有变成液态的吗?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校
课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
二、展示预设(酌情预设)
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
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
三、学习内容
1、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A、升华B、汽化C、.蒸发D、熔化
5.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6.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1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1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
(5)水的三态联系,将书上P65右图填完整
四、总结提升(固定环节)
五、达标测试
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
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
A、升华、熔化B、汽化、凝华C、液化、凝固D、熔化、液化
4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2、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