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唐璜》以“青春”阵容“尝鲜”莫扎特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020/8
现 场
LIVE
继
上海歌剧院献礼七一的原创歌剧《晨钟》演出获得成功后,7月24日至25日,由上海歌剧院、
上海大剧院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经典歌剧《唐璜》,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的执棒下迎来“首秀”。
上海歌剧院青年歌唱家窦乾铭、余杨、宋倩、黄俊鹏、王柏龄、熊郁菲以及特邀嘉宾“声入人心”第一季最终首席之一蔡程昱在完美演绎“青春版”歌剧的同时,还带
来了“青春靓丽”的歌剧观众。
许忠院长的那句笑谈“不管前浪后浪,我们都会让演出现场掀起热浪”,也在演出现场得到了印证。
精雕细琢创精品
歌剧《唐璜》作为莫扎特极其重要的歌剧作品,也是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频率最高的剧目之一,与莫扎特另外两部名作《魔笛》和《费加罗的婚礼》
OUTLINE /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the original opera Li Dazhao on July 1, Shanghai Opera House President Xu Zhong led the company in Don Giovanni on July 24 and 25 at th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上海歌剧院《唐璜》:
以“青春”阵容“尝鲜”莫扎特经典
Shanghai Opera House’s Don Giovanni :
Young singers’ edition refreshes a Mozart classic
文:
本 刊
7
2020/8
并驾齐驱,但相较威尔第、普契尼等人创作的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唐璜》在中国上演的频繁并不高,较少以完整版本在国内舞台上呈现,一般国内观众都较为陌生,中国的指挥家也极少有机会在国外指挥演绎这部作品。
“《唐璜》是歌剧指挥的入场券。
”2020年初,许忠作为首位登上悉尼歌剧院的中国指挥家,执棒澳大利亚歌剧院一连演出8场《唐璜》,赢得当地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乐评人评价:“首次与澳大利亚歌剧院合作的中国指挥家许忠与该剧院的乐团、合唱团配合十分默契,他带领乐团稳定而有效地呈现了莫扎特的音乐,节奏轻快、活泼而敏锐,处处释放着灵动和自由的气息。
同时,许忠对戏剧的解读是细腻而敏感的,他严密把握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并和他的乐队一起为戏剧加码、助力。
”
今年2月,遭遇疫情的各大艺术院团按下暂停键,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许忠不想让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创作停摆,计划将歌剧《唐璜》做成“云电影”
上: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摄影:齐琦)左页:音乐会版歌剧《唐璜》圆满谢幕(上海歌剧院供图)
进行“云直播”。
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上海歌剧院稳抓内功,早早进行了业务考核,并积极恢复排练。
为了让《唐璜》的呈现更加精湛,受许忠邀请,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的专业人员对演员们进行“云上指导”,从演唱语言、演奏音乐、舞台表演等方面细致打磨。
上海歌剧院希望在疫情之中努力工作,待恢复演出时能给歌剧迷和观众带来惊喜。
最终,在上海大剧院恢复开放的好消息中,《唐璜》也迎来了音乐会版的开票。
的确,《唐璜》的演出信息甫一公布,旋即在观众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展现了经典作品跨越时代的票房号召力。
开票瞬间,广大歌剧迷一度将上海歌剧院Vclub 与上海大剧院官方网站两个官方售票平台“攻陷”。
为了不让乐迷们失望,上海歌剧院展现了十足的诚意。
此次带来的音乐会版《唐璜》在尊崇历史渊源和艺术本色的基础上另具新意。
指挥、独唱、
乐队、合唱队同时置身于舞台,简洁的道具和适度
的表演,更为接近“半舞台版”,比一般的音乐会版更生动。
同时,许忠也希望通过《唐璜》的半舞台版制作,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创造走上舞台的机会。
许忠希望从乐池走上舞台的演奏家们与歌唱家一样光芒四射。
许忠深研《唐璜》的演绎脉络。
许忠说,在布拉格、维也纳两个版本之外,对于莫扎特作品的诠释在近现代主要有三种不同的风格呈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威廉·福特万格勒等指挥家的风格较为戏剧化,偏沉重;七八十年代,新巴洛克风格影响到了莫扎特作品的演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克劳迪奥·阿巴多又开始寻找全新的方式。
而上海歌剧院此版《唐璜》,许忠希望将这三种风格进行巧妙“勾兑”,最终呈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此次的音乐会版《唐璜》,不仅是上海歌剧院疫情防控以来排演的首部经典歌剧,亦是上海大剧院解封以来上演的首部经典歌剧,更是全国观众在特殊时期看到的首部全新制作的经典歌剧。
“近年很少有国内剧院排演完整的莫扎特歌剧了,趁着演艺市场相对清淡的‘空窗期’,回归到古典主义、精雕细琢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很有意义。
”许忠表示,音乐会版《唐璜》未来还将制作视频版本,供“云上”播放。
严格要求育新人
歌剧《唐璜》体量大,整部歌剧长达三个半小时左右;语言难,宣叙调多,音乐速度快;处理要求细致入微,重音、气口、装饰音与歌词间的微妙处理,皆有门道。
而音乐会版,因为去除了视觉方面的“干扰”,对音乐上的要求便更高了,对指挥家和歌唱家来说难度更大,也更具考验。
许忠说:“无论对歌唱家还是演奏家而言,莫扎特都不好演。
尤其对常年演出大部头作品的演员们来说,发声、音色、花腔或是弓法的处理,全都需要对抗惯性。
这也是我和他们近一期最核心的工作。
这个过程既是
折磨、也是享受。
”这版《唐璜》中的“80后”“90后”青年歌唱家为《唐璜》倾注了精力,尽管排演过程辛苦,但他们都表示收获更大。
唐璜对于男中音来说可谓试金石,虽然整个音域并不算太高,但是要很好地展现出莫扎特音乐的色彩、意大利语的特色非常难。
饰演唐璜的男中音窦乾铭虽说他是第一次演这个角色,也是第一次演莫扎特歌剧,他对唐璜这个角色也有自己的理解。
“莫扎特笔下的唐璜是一个非常放荡不羁的角色,但他毕竟是一个贵族,所以塑造这个‘渣男’的同时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气质。
”
为了演好《唐璜》中的唐娜·安娜,女高音宋倩整整“奋斗”了近两个月。
“排演《唐璜》的过程既是折磨、也是享受。
”宋倩说,咏叹调“别说我"情感丰沛、技巧丰富,演绎难度颇大;一幕尾、二幕末的重唱讲求连贯性、准确性,容不得一点失误。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作为一个女性其实不太喜欢这个角色;但是从音乐和剧中的人物塑造上,我还是非常投入。
唐娜·安娜这个角色稍微偏一点戏剧加抒情的女高音,但在第二幕咏叹调的时候又有花腔和宣叙调,在技术上结合的难度比较多,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收获。
”
饰演雷波莱罗的男低音余杨说,剧中他原本最喜欢的唱段是这个角色的咏叹调“夫人,请看这名册”,深入了解之后发现雷波莱罗是个矛盾的人,“他有自己的判断力、有很善良的一面,但又很贪财,同时比较搞笑幽默。
他虽然和主人是不同阶级,但他非常了解唐璜,能够读懂唐璜的命运,所以他对故事的发展有预示性作用。
”余杨说,在这次疫情期间的排练中,看到了上海歌剧院的同仁们对于歌剧的信念,希望今后还能尝试更多的歌剧作品。
饰演埃尔薇拉的女高音王柏龄和饰演采琳娜的女高音熊郁菲对自己的角色非常熟悉,但在排演的过程中,她们都对自己饰演的角色产生了新的认知。
现 场
LIVE
82020/8
“‘严师出高徒’,在许忠院长的严格要求下,大家的演唱和角色塑造都有非常大的进步。
剧组也都是年轻人,非常有朝气,大家在一起排演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
黄俊鹏饰演了司令官和马赛托两个角色,“司令官非常特殊,第一幕时是女主角的父亲,被唐璜杀害后第二幕变成了石像,审判唐璜并为自己的死复仇。
而马赛托是非常年轻的平民角色,因为在我接触的男低音角色中很少有这样的,很少有和年轻貌美的女性角色有感情戏,于我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
曾在《声入人心》舞台上闪光的男高音蔡程昱,此番在剧中饰演奥塔维奥一角。
对于蔡程昱的加盟,许忠直言,“我没有考虑过蔡程昱参加综艺节目、拥有大量粉丝,他只是靠声音打动了我。
”而对于许忠,蔡程昱则有些害怕:“每次见他我都会有点紧张。
因为许院长非常严格,稍微有一点差错,逃不过他的耳朵。
”对此,许忠笑言,对于好苗子,要求才会更高,“宁可此时严格,保证他舞台上的光辉,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
如此青春靓丽的阵容在欧美一线歌剧舞台上也难得一见,最终,“后浪”们在指挥许忠的带领下,呈现了一台近乎完美的音乐会版《唐璜》。
“希望上海歌剧院接受不同语种、不同音乐风格的歌剧挑战,为观众呈现更多元的歌剧演出”,这是许忠的良苦用心。
复演后的短短一个月里,上海歌剧院上演原创歌剧《晨钟》、经典歌剧《唐璜》,原创歌剧《田汉》也在紧锣密鼓的创排中。
《田汉》集结了多位在国内外舞台声誉斐然的大腕,主创团队曾多次召开创作讨论会,对作品的主旨、方向、风格进行充分研讨。
“创作不是急就章,我们只有尊重艺术规律,给艺术家们充分的自由,通过不断的探讨和打磨,才能真正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
”许忠表示,创排《田汉》,希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在民族歌剧的创作上做出新的探索与尝试。
”
歌剧《唐璜》主创亮相。
从左至右:黄俊鹏、余杨、宋倩、许忠、王柏龄、熊郁菲、窦乾铭、蔡程昱(摄影:齐琦)
9
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