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工作目标提升教学质量针对特殊教育的学生个体差异,本计划旨在通过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包括:•定制化课程设计: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其发展的课程内容。
•专业教师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
•先进教育技术应用:探索和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如辅助沟通工具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计划着重于提升特殊教育学生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力。
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
•生活技能培养:组织日常生活技能工作坊,如个人卫生、购物、烹饪等,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社会实践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和社交的平台。
改善学习环境为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本计划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无障碍设施升级:检查并改善学校设施的无障碍条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舒适和安全地学习。
•心理支持服务:增设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
•家长参与机制:建立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工作任务教学改革•研究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设计并定期评估定制化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计划相吻合。
教师发展•组织定期的教师专业培训,涉及最新的特殊教育理论、教学技巧和辅助技术应用。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创新项目,提升其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
学生支持•开展学生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训,通过模拟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社区互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舞台。
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计划内容和结构。
任务措施教学资源整合•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经验等。
《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解读
《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解读转载自政策百科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高等学校要依法积极招收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多种形式安排所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收义务教育《实施意见》提到,在总体目标上,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经过3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中民族地区达到8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其中,我省将以多种形式安排所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
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
此外,落实视力、听力、智力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方案。
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深化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2016年底前人口30万以上县(市、区)建成特教学校并招生实施意见》提出,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
2014年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工作总结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是为了改善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而制定的一项工作计划。
通过一年的实施,我认为以下是这项计划的工作总结:1. 完善教育政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第一步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教育政策。
我们对现有的特殊教育政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些政策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特殊教育资源的配备等方面,旨在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提高教师培训水平:特殊教育教师对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和服务至关重要。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培训等,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是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重要场所,我们致力于加强这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修建新的学校建筑、提供设备和资源、培训学校管理人员等方式,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4. 改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特殊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影响特殊教育质量的一大障碍。
我们加大了对特殊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设立经费、购置教学设备和教材等,以提高特殊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5. 加强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我们积极开展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增加家长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提高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的来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在政策制定、教师培训、学校建设、资源配置和社会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师培训和特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等,需要继续努力和改进。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范文(五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范文指导思想: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
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为深入____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
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
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
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效益为中心。
以“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抓手,努力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进一步增强课程管理意识,确保开全、开足、教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进一步增强过程管理意识,按照科学、高效、规范的要求,关注每一个细节;三是进一步增强制度管理意识,完善考评机制,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严把集体备课关。
严把课堂教学关。
严把作业批改、讲评关。
周密安排日常教学管理。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6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6篇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1新学期的开始,预示着我们爱心学校的德育工作,又要以一个崭新的姿势,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一、指导思想以第22个全国助残日暨学校喜迁新校址为契机,以学校创建高中部、创建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双高普九全面达标为动力,在学校总体德育工作要求指导下,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
面对新的形势,针对学校听力智力两类残疾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2、突出特殊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3、培养聋童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4、继续发挥共青团先锋骨干作用,突出共青团的特色工作。
三、工作内容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部门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建立表扬机制,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检查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部门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
积极检查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23•【字号】陕政办发〔2015〕7号•【施行日期】2015.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5〕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教育厅等部门制订的《陕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23日陕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近年来,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规模和随班就读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逐年提高,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同步发展,残疾学生学习条件在各级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是,我省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尚不平衡,还存在教学康复设备严重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短缺、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1号)精神,全面推动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从今年起经过3年努力,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等形式,实现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
建立义务和非义务学段相衔接、普职融通、教育与康复并重、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发展改革、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共同支持,公办与民办共享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第一、工作目标1.1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我们将通过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更加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2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我们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使之更加完善。
这包括完善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完善评估体系,使之更加公正、合理。
1.3 加强特殊教育研究我们将加强特殊教育研究,通过研究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科学、有效。
第二、工作任务2.1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为了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我们将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我们将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2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强教师的培训。
我们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使他们更加了解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3 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为了使特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我们将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
我们还将完善评估体系,使之更加公正、合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第三、任务措施3.1 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为了落实个性化教学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他们的需求。
3.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2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供最新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
3.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8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8篇第1篇示例: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近年来,特殊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特殊教育是一种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和有效的学习服务。
在过去,特殊教育往往被忽视,导致这部分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升,特殊教育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为了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质量,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应运而生。
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各种培训和支持措施,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1.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提升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助力其全面发展。
3. 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共同成长。
4. 倡导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包容性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教育环境。
1. 专业培训:定期组织特殊教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教学指导: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效果。
3. 资源支持:为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支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4. 家校合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研究探索:鼓励特殊教育工作者参与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特殊教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特殊教育两期提升计划比较
20170912 郑涛
比较的方面:
背景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 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 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 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 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 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 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 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 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 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 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 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 平有待提高。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
• • • •
(一)加强统筹规划。 (二)建立工作机制。 (三)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 验收。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三)营造关心和支持特 殊教育的氛围。 • (四)加强督导检查。
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 •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 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 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 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 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 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 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 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 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 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 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 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 2.加强条件保障。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5•【字号】晋政办发[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晋政办发〔2014〕5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7月15日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发展特殊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特殊教育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2014〕1号,以下简称“国家提升计划”)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集中力量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特教学校,到2016年,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成1所独立的特教学校,其他县(市、区)建起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班)为骨干的县域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网络,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作者: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07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1.提高普及水平。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学习心得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学习心得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个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学习,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个计划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在参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之前,我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浅显。
我知道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而设计的教育方式,但对于其中的具体知识和方法却了解甚少。
因此,我对于这个计划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关于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个别化教学、辅助技术应用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我对特殊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特殊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学习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莫过于对于个别化教学的理解和应用。
个别化教学是特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求真正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中,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了个别化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我逐渐明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要想真正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就必须要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我常常将学生的差异视为障碍,导致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而在学习个别化教学之后,我开始尝试将每位学生的差异视为资源和挑战,通过个别化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个别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因此,我将个别化教学理念、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巩固发展聋教育,大力发展学前康复教育和培智教育,加强随班就读指导,全面提升全县特殊教育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以内涵发展促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深化“智能校园、文化校园、幸福校园”主题建设,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建设省内外一流的特教学校。
主要工作:1、聚焦课堂教学,推进课改实验(1)推进“医教结合”实验项目。
基本配齐医教康复设备与资源;逐步完善师资配备,推动“医教结合”实验工作专业化;探索“医教结合”实验模式,推进个案研究;加强质态监测和效果评估,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工作。
(2)加强研究,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聚焦培智课程与教材建设,积极整合、开发校本教材,探索各类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标准。
加强聋部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测,扎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素质,为聋生升入高中打好基础。
2、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1)全程管理规范化。
进一步修订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方案、临聘人员考核方案、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和学生常规评比细则等。
重点完善教学制度,如巡课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杜绝问题课堂、推进课堂达标、打造优质课堂。
制订家长陪护与协助教学管理制度,做好重度残疾学生的安全管理与教学工作。
确保各项制度能规范执行,有效执行。
(2)项目管理精细化。
针对学校与部门重点工作,成立项目领导及工作小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执行项目监督、考评和奖惩,使项目实施有序推进。
核心工作项目,做到理念先进、制度完善、措施得力、资料齐全、成果扎实、总结凝练和宣传精美,展示学校软实力。
3、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发展(1)抓好师德教育,树立特教教师的良好形象。
____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特殊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使命;以校内外典型事迹感染人、凝聚人;开展教师交心交流活动,帮助教师心理减压,疏导教师职业困惑,协调教师职业交往;组织走访学生家庭,亲学生近家长,感受学生需要,理解家长期望,在沟通的基础上搭建家校情感桥梁。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参考范文(2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参考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_和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列为____年度省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定点康复机构和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康复机构,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县残联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康复语训工作。
1、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后勤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服务水平,并结合工作岗位职责和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效果,对后勤人员进行认真考核。
同时,继续加强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的考核方案,继续采取基本工资加浮动工资相结合的措施,做好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坚持科学管理,改进食堂工作。
依照《食堂管理方案》,结合师生建议,坚持科学管理,改进食堂伙食质量,增加食品花样,保障食品安全、卫生、营养,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同时,认真听取广大师生意见,接受民主监督,及时改进食堂各项工作,努力办成师生满意的食堂。
3、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舍务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舍务工作的领导和督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值班制度,履行值班职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解决偶发事件,加强宿舍公物管理,落实赔偿制度,确保宿舍工作安全有序。
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加强文明宿舍、文明学生的检查评选工作,综合考核学生纪律、卫生、出勤、秩序等方面的情况,培养文明校风。
4、坚持服务至上,做好后勤保障学校将根据经济状况和教育教学需要,适当采购部分办公用品、学生生活用品,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有序开展。
5、加强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结合办公室、教室和宿舍文化建设,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清除校园杂草,美化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同时,结合主题教育月和各种纪念日活动,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德育和文明行为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样本(三篇)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样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_和____为指导,以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____-____)》为契机,全面落实全国特殊教育会议和省市特殊教育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增强发展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强校、特色兴校”办学思路,有序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医教结合”项目,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个班级和关注每一个残童健康成长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函发展、科学发展。
二、工作目标1、学校工作总目标:平安和谐、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2、班子建设目标:继续打造一支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善于管理、乐于奉献、甘于清廉、团结协作的行政班子,达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3、教师发展目标: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有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学习意识,积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群体素质好、事业心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育团队。
4、常规管理目标:自主、规范、精细,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氛围。
5、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努力建设人文特校、平安特校、绿色特校,文明特校、健康特校、书香特校、和谐特校、幸福特校。
加强个性化的温馨教室文化建设,继续打造团结合作、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文明校园精神。
6、安全稳定工作目标: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各班的日常工作之中。
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兼顾对教职员工的教育。
以和谐保稳定,齐心协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三、具体措施(一)强化德才兼修,打造优秀团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新学期里,要继续全面推进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引导教师讲正气,讲奉献,讲业绩。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X—2020年)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县特殊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县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要持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要持续推进融合教育,保障每个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要持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残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基本原则(一)全面统筹推进。
普通学校与特教学校要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逐步形成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教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二)促进多元发展。
要以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保障力度。
要加大对残疾学生扶助和优先保障力度,坚持把发展特殊教育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优先发展,全面保障。
(四)全面落实责任。
要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加强统筹指导,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三、重点任务(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紧紧围绕残疾学生成长需要,因地制宜,加快完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拓展残疾学生成才路径。
合浦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
合浦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1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一、发展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发展模式,完善保障机制。
经过3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县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1.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普及水平。
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工作机制。
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扩大随班就读和设立普通学校特教班,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
完善特殊教育学校配套设施。
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两头延伸,增加残疾儿童少年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机会。
2.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
县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3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
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
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
2.加强条件保障。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
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
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
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
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三、主要措施(一)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
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
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
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可设立特教班。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
国家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要在2014年秋季开学前全部开始招生。
支持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类别。
组织开展送教上门。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
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
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
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高等教育。
各地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
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
目前标准高于每年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
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残疾学生提供交通费补助,纳入校车服务方案统筹解决。
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
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发展。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四)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规模。
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扩建教学设施,提高特教教师培养培训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
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
(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各省(区、市)要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承担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可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
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
各地要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
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
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将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划。
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
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
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
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六)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健全课程教材体系。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
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
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
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
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
四、组织领导(一)加强统筹规划。
各地要将发展特殊教育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要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复资源,切实解决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
各地要建立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计划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保计划如期完成。
教育部门要统筹制定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对承担特殊教育工作学校的指导,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信息监测服务和动态管理。
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财政部门要完善特殊教育投入政策,支持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生资助力度。
民政部门要做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抚育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和落实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政策。
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医疗与康复服务。
残联要继续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工作,加强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和辅具配发等工作。
(三)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
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验收,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等作为评估验收的主要指标,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县(市、区),不得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