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2年普通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化学试题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Cu 64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23592U和238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45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3HCO-)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6.已知2SO2(g)+O2(g)2SO3(g)∆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第Ⅱ卷本卷共4题,共64分。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泰来一中张国忠1.(2010天津卷∙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答案:B2.(2010重庆卷∙10)COCl2(g)CO(g)+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答案:B3.(2010安徽卷∙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2(g)+NO(g)+NH2(g)150−−−→℃催化剂2H3(g)+3H2O(g) ∆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答案:C4.(2010福建卷∙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答案:B5.(2010福建卷∙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D.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答案:B6.(2010江苏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答案:AC7.(2010上海卷∙17)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天津卷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解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

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低碳经济。

本题关注社会,密切联系实际进行了命题。

2、解析: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阵痛药,这是生活常识,A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B正确;铜和铁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C错;铅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D正确。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STES。

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3、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2010年高考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试题分析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答案】B 答案】
正答率:50.58%;53.70% 正答率
加成, 加成,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 加成 加成 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 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本题确有超纲之嫌,不可盲目扩展复习的范围 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在已有知识基 本题确有超纲之嫌 不可盲目扩展复习的范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在已有知识基 不可盲目扩展复习的范围 础上处理新问题! 础上处理新问题
− I3 +2e − 3I − → − 2TiO 2 /S+ + 3I − 2TiO 2 /S+I3 →
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 . 示意图。 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 料(S)涂覆在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 )涂覆在纳米晶体表面制成, 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 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 的反应为: 的反应为:
2010年河北省高考理综成绩分布情况 年河北省高考理综成绩分布情况
2010年河北高考理综成绩分布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1 0 -3 41 0 -5 61 0 -7 81 0 10 -90 112 110 114 130 116 150 118 170 120 190 122 210 124 230 126 250 128 270 029 0 0-
Si B.熔点: 3 N 4>NaCl>SiI 4
HClO 4>H 2SO 4>H3 PO 4 D.碱性: C.酸性: NaOH>Mg ( OH )2 >Al ( OH )3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002年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2年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2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 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9.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B 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C CH4(g)+4O2(g)=CO2(g)+2H2O(l)ΔH=-890kJ·mol-1D 1/2CH4(g)+O2(g)=1/2CO2(g)+H2O(l)ΔH=-890kJ·mol-1 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1.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AG的定义为AG=lg([H+]/[OH-])。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B 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C 在25℃时,岩溶液呈碱性,则pH>7,AG>0D 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12.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HCOO-]>[Na+] B [HCOO-]<[Na+]C [HCOO-]=[Na+]D 无法确定[HCOO-]与[Na+]的关系13.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14.用足量的CO还原32.0 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 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 FeOB Fe2O3C CuOD Cu2O15.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右: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

2010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选择题解析

2010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选择题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解析淮南一中张汉生⒎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⑴Li2NH和LiNH2中N的化合价均为-3,LiH中H的化合价是-1。

⑵,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⑶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大者半径小。

Li+和H-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Li+半径小于H-。

⑷此法储氢为化学变化。

钢瓶储氢为物理变化。

各种储气钢瓶【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判断、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等,需对这些知识内容达到“理解”的层次,难度中等。

⑵题材新颖,体现了化学与STSE的密切关系。

⑶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氢能开发利用乃大势所趋。

实现氢能经济的关键,一是廉价而又高效的制氢技术,二是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其中,开发新型高效的储氢材料和安全的储氢技术是当务之急。

⒏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mL NaOH溶液B.定容C.电解制Cl2和H2D.高温煅烧石灰石【答案】A【解析】A.图示滴定管构造像酸式滴定管,但注明“耐强酸、强碱的新型活塞”,可用于装碱液。

B.定容时,应“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图示液面距刻度线较远,此时应直接“注入”,而不应“用胶头滴管滴加”。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2和H2,阳极须用惰性电极。

图示阳极用Cu,错误。

D.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为400~500℃,最高可达800℃。

酒精喷灯“高温”,火焰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最高可达1000℃。

天津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天津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综科综合生物部分1.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一一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TGUB.UGAC.ACUD.UCU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 100 80平均种数(种数/米2))20 18 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000 900 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 49.1 78.0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 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B.13C.12D.347.(26分)Ⅰ.(14分)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

图中tet 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金银,BamHI、HindIII、SmaI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1全国Ⅰ卷化学结构特点2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2014~2018年高考全国卷I 化学试题考查点对比表3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命题趋势(1)化学基本理论的主干知识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虽然18年没有考查,但是仍旧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的综合性试题将再次出现。

2.元素及化合物的命题趋势预计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题目将会减少,重点会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命题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1)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相关类型的题目依然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将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相结合,可能会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碍的相关计算)和物质的除杂、提纯、检验等。

(2)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相关离子的检验和定量计算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19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试题会具有以下的特点:(1)考查的重点将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2)对物质性质的考查依然会出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设计,主要命题角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二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三是考查简单的有机实验,包括有机物的除杂与鉴别等;四是简单有机化工原料的制取方法及应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1)选择题依然会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等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查。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化学学科知识点分析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化学学科知识点分析

摘 要 :0 0年 高考 理科 综合 ( 国卷 ) 学试题 发 扬 了“ 21 全 化 立足教 材 、 活而 不难 ” 特 点 , 立足 的 既 于教材 的 内容 ,又科 学地 考 察 了考 生的应 用 和运 用知识 的能 力 。对 2 1 0 0年 高考理 科 综合
( 全国卷 ) 化学试题构成、 考点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透视 高考化 学命题 的趋势走 向 , 以让 广大 中学化 学教 师 更好地 研 究 高考 , 可 积极 改进 教 学策 略 , 住 重点 导 学 , 抓 为考 生知
3 9
北 京 教育 学 院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表 2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中知识点分布( 国卷) 2 1 全
题 号 6 考查 知 识 点 熔 沸 点 、 碱 性 的 比较 酸 赋分 6 总 分


无 机 元 素 及 其 化合 物 的性 质
离 子 方 程 式 的 书写



1 0 1 1
强 弱 电解 质 、H值 的表 示 P
新 型原 电池 、 电解 池 的 电极 反 应 式 和 原理 有 机 物 的 官 能 团 与性 质

6 6
1 08
1 2
1 3
两 种 物 质 混 合 的 化学 方 程 式 计算
晶体 网状 结 构 知 识


2 7 2 8
2 9 3 0
化 学 平 衡 图 像 、 件 、 应 热 与 计算 条 反 元 素周 期 表 、 机 溶 液 离 子等 物 质 的 推 断 无
综 合实 验 设 计 与 考察 ( O 、 1C C 2HC 、 O) 有 机化 学 知 识 的综 合 运 用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2010天津卷)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2010山东卷)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24-SO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解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故A错;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构偏高,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故D错。

答案:C(2010安徽卷)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B.定容C.电解制Cl2和H2D.高温燃烧石灰石答案:A解析:B滴管口不能伸入到容量瓶内;C铜电极应该为阴极才能制备出氯气和氢气;D选项坩埚不能密闭加热。

(2010重庆卷)9.能鉴别Mg、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HNO3 B.KOH C.BaCl2 D.NaClO9.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

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实验题的统计分析与比较

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实验题的统计分析与比较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实验提出的要求,还是三个版本高中化学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制中,实验内容部分所占的比例、内容选择和呈现形式等都较以前的教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010年是新课程高考实施的第四年,已有15个省市参加了新课程高考(除了2007年首次实施了新课程高考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2008年还增加了江苏实验区,2009年又新增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5个省市,以及2010年首次参加新课程高考的陕西、吉林、黑龙江、湖南和北京5个省市)。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新课程高考将全面实施。

那么,作为化学学科特征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重要途径的实验,在新课程高考中怎样彰显其鲜明的新课程特点,就成为了高中新课程化学改革顺利推进的导向和成败的关键因素。

所以,笔者通过对2010年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的实验试题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揭示出各自的命题特点,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试题的编制与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实验试题的结构分布2010年化学科高考全国共有15个省(区)使用了新课程卷,每一套试卷都涉及化学实验试题。

这些高考课程标准卷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分布趋向合理,题型稳定,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

具体结构分布见表1。

由表1可知,2010年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的实验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非选择题的赋分较重。

江苏卷、安徽卷、天津卷、浙江卷和北◇曾兵芳摘要:通过比较分析2010年10套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化学实验题的试题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出,2010年各套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实验题均有自己的命题特点,可以为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试题的编制与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试题分析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实验题的统计分析与比较表1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中实验题的结构分布注:辽宁、宁夏、陕西、吉林、黑龙江5省区共用同一套试卷,湖南省必做题与前5省(区)一样,只是选做题有点不一样,分析时看作为同一套试卷,所以统计时为宁夏卷,表2相同。

2010-2012天津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2010-2012天津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1、解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

答案:D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2、解析: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阵痛药,这是生活常识,A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B正确;铜和铁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C错;铅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D正确。

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STES。

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卷评析区分度明显

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卷评析区分度明显

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卷评析区分度明显一、总体评判2021的天津高考化学在试题内容选取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重视代表性题目的选取,期望考生更好地把握普遍原理,用以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问题;在试题的难度分布上,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明显;在题型分配上,今年的试卷做出了较为明显的调整,使得主干知识和差不多原理的地位更为突出。

相较于2021年,试卷的整体难度上稳中有升,是一份杰出的试卷,关于学生的选拔和教师的教学都有专门积极的作用。

二、近三年试题分布对比近三年天津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布202120212021第1题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第2题实验操作:常见物质的检验有机化学: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性质有机化学:官能团的性质第3题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与能量第4题电化学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实验第5题电解质溶液中的平稳实验操作元素周期律第6题化学平稳反应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及溶液中的粒子浓度比较化学平稳第7题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引申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等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引申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等工业流程、元素化学及反应原理综合第8题有机合成推断有机合成推断有机合成推断第9题工业设计及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及实验探究滴定分析实验第10题以FeCl3净水为背景,结合天津污水处理的实际问题,考查溶液中的平稳、生疏方程式书写、平稳常数等以能源问题为背景,考查热化学、化学平稳、电化学等综合问题以空气净化为背景,考察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稳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稳和相关运算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认为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相较于往年有了专门大的改变,同学们的感受最为直截了当和深刻的应该是原本第七题会稳固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学的相关知识,是相对基础易得分的题目,然而今年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学的内容被前置到了选择题中进行考察,第七题一改风格考察了工业流程、元素化学和反应原理的综合题目,专门多同学会不适应送分题突然变成送命题的变化,导致整个答题节奏被打乱。

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Ⅰ卷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4.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 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p H=4.5的番茄汁中c(H+)是p 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 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 e C 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 e3+=Cu2+ + 2Fe2+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2N a+ + 2O H-+ 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l2 + H2O=2H+ + Cl-+ ClO-D.用浓盐酸酸化的K M n 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6H+ + 5H2O2=2Mn2+ + 5O2↑ + 8H2O2MnO4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O2(g)2S 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 M n 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C H3C 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参考答案:1.D2.C3.C4.B5.A6.B第Ⅱ卷7.(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及其规律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及其规律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及其规律(2010山东卷)9.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O 与182O 互为同分异构体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2O 和1.12L 182O 均含有0.1A N 个氧原子解析:A 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 错;B 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 错;之间的转化,16O ,18O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 错;1.12L 标准状况下2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含有氧原子数为0.1A N ,故D 正确。

答案:D(2010全国1)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 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PH 3;【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SiO 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B .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C .CO 、NO 、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解析: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A 正确,因为22322NaOH SiO Na SiO H O +=+, 2Na O 与2CO 反应生成23Na CO , 22Na O 与2CO 反应除生成23Na CO 外,还生成2O ,故B 错;NO 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2222NO O NO +=,故C 错;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 错。

201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太阳能B.煤C.石油D.天然气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酒精燃烧C.玻璃破碎D.西瓜榨汁3.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4.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无机盐B.水C.糖类D.维生素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空气C.海水D.生铁6.五氧化二碘(I2O5)可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B.+3C.+5D.+2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白糖C.纯碱D.食盐8.下列食盐操作中,不正确...的是9.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氯化钠D.浓盐酸1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1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B.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13.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氮化硅(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A.氮化硅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B.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140g氮化硅中含硅元素的质量为84gD.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g14.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共20分)16.(7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001年高考天津山西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1年高考天津山西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1年高考天津山西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答案:D10.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答案:D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答案:B12.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NaOH 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答案:A13.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超导材料K3C60答案:C14.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A.是①、②、③B.只有①C.是①和②D.只有③答案:C1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答案:C16.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气)+B (气)2C (气)若经 2 s (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 ·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 ·L -1·s -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 ·L -1·s -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 第Ⅱ卷(共15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O 16, C1 35.5, Ca 40, Co 5926.(25分)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2004-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

2004-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题及答案

05化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与D ,15O 与18O 互为同位素;H 216、D 216O 、H 218O 、D 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 .在SiO 2晶体中,1个Si 原子和2个O 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 ,所以HI 的沸点高于HFD .由IA 族和IV A 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酸性溶液Na +、K +、MnO 4-、Br -B .酸性溶液Fe 3+、NH 4+、SCN -、NO 3-C .碱性溶液Na +、K +、AlO 2-、SO -24、D .碱性溶液Ba 2+、Na +、CO -23、Cl-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g CO g NO +,/2.373);()(2122mol kJ H g CO g N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 .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3+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的少量O 2C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 .用盐酸除去AgCl 中少量的Ag 2CO 3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仅涉及消去反应类型A .反应Na 2O 2+2HC 2NaCl+H 2O 2为氧化还原反应 C . 10mL 0.22mol/L AgNO 3溶液与10mL0.02mol/L HC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2(设溶液总体积不变)D .10mL0.04mol/L HCl 溶液与10mL0.02mol/L Na 2CO 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12.金属有广泛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荣国翠
2010年的高考试题揭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考查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今年理综的主要方向,也是近年来考试的趋势。

天津高考理综(化学)试卷采取Ⅰ卷6道选择题,Ⅱ卷4道综合题的形式,共100分。

一、高考试卷考点解析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1、2、4、5、6、10.⑴⑵⑶⑷①题,共40分。

2.元素及其化合物:7题,共14分。

3.有机化学:8题,共18分。

4.化学实验:3、9题,共24分。

5.化学计算:10.(4)②共4分。

二、试卷特点
今年是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二年,从试卷分值上100分,题量Ⅰ卷6道选择题,Ⅱ卷4道主观题。

个人认为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卷难度属中等偏易,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化学的思维方法,注重实验知识的全面考查,紧紧围绕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命题思路清晰,体现了向新课程的过度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第6题的图像完全来自于课本,但恰恰是教师和学生的盲点。

高考试卷涉及知识点:(一)选择题1.低碳经济;2.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
3.阿司匹林的作用;
4.高温结构的陶瓷;
5.金属的防护;
6.离子的鉴别;
7.盐溶液的水解平衡及平衡移动;
8.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解平衡);
9.核磁共振氢谱;10.化学平衡常数图像;11.水解平衡的移动;1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13.平衡常数表达式;14.化学平衡移动;15.燃烧热表示;16.热化学方程式书
写;17.反应热的计算;18.能量变化关系图。

(二)7.无机推断。

题型:(1)根据周期表进行相关推断;(2)根据简单物质变化关系图推断。

涉及考点:元素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同主族元素性质类推;共价键;NH3电子式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双水解。

设计问题:元素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电子式书写;结构式书写;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燃烧热的计算。

8.有机推断。

题型:框图和信息。

涉及知识点:烃基烯基醚的水解反应;醇的氧化反应;醛的氧化反应;有机物相互转化的反应条件。

设计问题:分子式;分子名称;同分异构体书写;银镜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有机反应类型。

9.实验题。

涉及知识点:二氧化钛的相关知识。

设计问题:水解方程式;氯离子除尽的检验;粒子大小测定方法;仪器选择使用;中和滴定终点的现象;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质量分数的计算。

10.化学燃料。

涉及考点:煤的气化及污染气体的处理;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提高转化率;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高考试卷考点与《考试说明》考点基本一致,重点知识得到体现。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启示
1. 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重挖掘课本,研究考纲。

高考复习一定以《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研读,领会考点,以课本为基础,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

结合课本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注重夯实基础,避免过度扩大复习范围和知识难度。

2. 强调基础。

新课程注重培养能力强调学生要"学以致用“今年化学题里让学生根据工农业生产上真实存在的问题,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初衷。

”因此夯实基础是体现能力的前提,同时紧密围绕教材,尤其要从教材的“科学视野”中挖掘信息,提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适当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热点,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将大有裨益。

3. 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题是理综考试的重头戏,细看今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不难发现试题来自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但有些知识点却被师生忽略。

由此,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
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

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我们定会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