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2输电线路纵联保护解析
输电线纵联保护
1
2
3
k
C 闭锁信号 D
4
5
6
思考题:为何设KA1、KA2两个启动元件? 为何设t1、t2两个延时?
Y1
Y2
t2 0
跳闸
&
&
KW+ KA2 KA1
TV TA
0 t1
停收 启信
结合电容器
第四节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1. 工作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
M IM
k1 IN N k2
Im
KD Ir
启信
TA
3)区外短路
结合电容器
2 KA1启信 闭锁 KW+ 不停信
4)单电源区内短路
本节课内容总结
1. 两侧电气量故障特征 2. 纵联保护的概念及优点 3. 纵联保护的分类(通道、原理) 4. 纵联保护的信息通道
载波通道的构成、工作方式、信号性质 5. 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工作原理
A 闭锁信号 B
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Pilot Protec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s
第一节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一、电流、距离保护的缺陷
M1
k2
2 N3
k1
反映:一侧电气量 缺陷:二段有延时,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220kV 难以满足稳定性要求。
二、输电线路两侧电气量定值电流元件 起动发信
KA2: 高定值电流元件 停信
3. 故障时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A 闭锁信号 B
1
2
3
k
C 闭锁信号 D
4
5
6
1
Y1 1
Y2
什么是纵联保护
目前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基本上都配置有双套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主保护一般为纵联保护。
按照保护动作原理,国内常使用的纵联保护有闭锁式方向或距离、允许式方向或距离保护以及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对于纵联保护,故障时线路两侧电气量特征为:内部故障:两侧电流均从母线流向线路;外部故障及正常运行:一侧电流从母线流向线路,另一侧从线路流向母线。
根据两侧比较内容的不同,即联系通道上传输内容的不同,纵联保护可分为:
(1)方向比较型:通道上传输的是表示方向的信号;两侧保护分别判断流过本侧的功率方向,并将判断结果以信号的形式通知对方。
分为闭锁式和允许式,闭锁式:由功率方向为负的一侧负责发闭锁信号,闭锁两端保护;允许式:由功率方向为正的一侧负责发允许信号,开放两端保护。
如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正负序综合分量)负序方向,零序方向等;
(2)电流相位比较型:通道上传输的是向对侧提供的本侧电流相位信号;
(3)电流差动型(比较电流的幅值和相位):通道上传输的是向对侧提供的本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信号(采样点)。
如光纤纵差保护;
(4)纵联距离/纵联零序(带方向):实质上和方向比较型的原理相同。
纵联距离为距离II
段+高频通信;纵联零序(带方向)为零序II 段(带方向)+高频通信。
如高频距离保护,高频零序(带方向)保护。
浅谈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浅谈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摘要:本文首先就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概念、分类进行了介绍,而后进一步深入,对纵联差动保护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了剖析。
关键字:纵联保护;故障;光纤纵联差动保护一、纵联保护(一)基本原理纵联保护是将线路两侧测量信息进行判断实现全线速动保护,其基本原理有如下三种:(二)概念和分类将线路两侧测量信息传到对侧进行比较构成的全线速动保护,称作线路纵联保护。
线路纵联保护不需与其他保护配合,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不反应系统震荡,有良好的选择性。
通常用高频通道组成的纵联保护称高频保护,用光纤通道组成的纵联保护称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二、纵联差动保护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措施(一)纵联差动保护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输电线路电容电流的影响电容电流是从线路内部流出的电流,因此它构成动作电流。
由于负荷电流是穿越性的电流,它只产生制动电流。
所以在空载或轻载下电容电流最容易造成保护误动。
2、外部短路或外部短路切除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外部短路或外部短路切除时,由于两端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不一致、暂态过程中由于两端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不一致、二次回路的时间常数的不一致产生不平衡电流。
3、重负荷线路区内经高阻接地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4、正常运行时电流感器(TA)断线造成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误动作正常运行时当输电线路一端的TA断线时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都等于未断线一端的负荷电流。
由于差动继电器的制动系数小于1,起动电流值又较小,因此工作点将落在比率制动特性的动作区内造成差动继电器动作。
5、弱电端拒动的问题当线路有一端背后无电源或为小电源时该端称为弱电端。
6、输电线路两端保护采样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的问题引起两侧采样不同步的原因:(1)两侧装置上电时刻的不一致;(2)一侧数据传送到另一侧有通道时延和数据接收时延;(3)两侧装置晶振存在固有偏差;(二)解决措施1、防止电容电流造成保护误动的措施(1)提高差动继电器比率制动曲线中的起动电流Iqd的定值来躲电容电流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第四章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希望不动)
方向元件 阻抗元件 电流相位
一侧为正 一侧为负
一侧动作 一侧不动作
相位差 180
如何应用这些特征?后面陆续予以介绍。
纵联保护:用某种通信信道将输电线 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 一端电气量(电流、功率方向等)传 到对端进行比较,判断故障在本线路 范围内还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 切除被保护线路。 可以实现本线路全长范围内任意一点 故障的零秒切除的保护。 纵联保护没有后备保护功能
(3) 微波通道 是一种多路通信通道,频带宽,可传送交流电 的波形。是理想的通道,但保护专用微波通道 是不经济的。 (4) 光纤通道 •采用光纤作为通信通道,目前超高压线路在 架线时已同时架设光纤通道,所以,已被越来 越多的超高压线路采用。
B. 按保护动作原理分:
(1)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两侧的保护装置将本侧的功率方向、测量阻
继电保护通信通道的选择原则
优先考虑采用光纤通道
其他……
4.3 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一、概念
以正常无高频电流而在区外故障时发 出闭锁信号的方式构成。此闭锁信号 由短路功率为负的一侧发出,这个信 号被两端的收信机所接收,而把保护 闭锁,故称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高 频闭锁方向保护)。
两侧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
纵联保护按通道类型分类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 1 )以导引线作为通信通道:纵联差 动保护 ( 2 )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方向高 频保护,相差高频保护),其中方向高 频保护又包括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高频 闭锁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 3 )微波:微波保护,长线路,需要 中继站;
(2) 耦合电容器(滤波、隔工频) 耦合电容器与连接滤波器共同配 合,将载波信号传递至输电线路,同时 使高频收发信机与工频高压线路绝缘。 由于耦合电容器对于工频电流呈现极大 的阻抗,故由它所导致的工频泄漏电流 极小。
线路保护-(纵联保护)
3.纵联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1)稳态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在系统图中,设流过两端保护的电流、以 母线流向被保护线路的方向规定为其正方向, 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以两端电流的相量和作 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该电流有时也称作差动 电流、差电流。另以两端电流的相量差作为继 电器的制动电流。
差动门槛值
差动电流
3.功率倒向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1号保护 F+动作 情况 功率倒向前 功率倒向后 √ × F-动作 情况 × √
2号保护 F+动作 情况 × √ F-动作情 况 √ ×
如果纵联方向保护在35ms内一直不动作(收信时间满35ms) ,那么纵联方向保护再要动作的话要另加25ms的延时。
4.远方启信的作用和通道交换的过程。
电流、电压、零序电流和距离保护都是反应 输电线路单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这种反应 单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从原理上讲都区分不 开本线路末端和相邻线路始端的短路 。
凡是反应单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都做成多 段式的保护,其中瞬时动作的第Ⅰ段保护, 其定值都要按躲本线路末端短路(其实质 是躲相邻线路始端短路)来整定。这类反 应输电线路单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它的
2.允许式光纤纵联方向保护
1.允许式纵联方向保护的简化框图:
保护启动
正方向元件动作 反方向元件不动作
有对侧允许信号
保护启动
&
出口
正方向元件动作 反方向元件不动作
&
向对侧发允许信号
保护启动 开关任一相分位 且该相无流
&
向对侧发允许信号
有对侧允许信号 开关任三相分位 且三相无流
&
向对侧发允许信号
2.允许式光纤纵联保护的通道
(2)如果高定值起动元件起动后,又收到了任 一相相跳闸位置继电器都动作的信号并确认该 相无电流时立即停信。这停信通常称作“位置 停信”。 在起动元件起动后本断路器又单相或三相 跳闸了,这说明本线路上发生了短路,本端保 护动作跳闸了,所以采取马上停信措施后有利 于对端纵联方向保护跳闸。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4.两端的测量阻抗的特征
M IM UM
IN N
k1
UN
正常负荷时测量阻抗 位于II段保护范围外;
区内故障时两侧的测 量阻抗都落在本段的II 段保护范围内,两侧II 段同时启动;
外部故障时有一侧保 护为反方向,不启动。
4.1.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流和的特征可以构成纵联差动保护。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
4.1.1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结构如下图所示:
~
~
继电保护装置 通信设备
通信通道
继电保护装置 通信设备
一套完整的纵联保护包括:两端保护装置、通信设 备和通信通道。
3.通信通道的分类
导引线通信:通过敷设电缆传送电气量信息。 电力线载波通道:以电力线作为通信通道。 微波通道 光纤通信:经济、容量大、不受干扰,是目前主流。
4.1.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3.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由于测量误差和输电线路
分布电容的影响,两端电流的 不动作区 实际电流的相位差不可能恰好
等于0°或180°。所以保护的
动作区和不动作区如图所示。
动作区
4.1.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4.距离纵联保护 构成原理和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相似,只是用方向阻抗
传传送送的的是是判电别气的量逻,辑信量息,量信较息大量,较并少且,要但求对两可侧靠信性息要同求步较采高集。,对 通道要求较高。
4.1.2 输电线路短路时两侧电气量的故障特征分析
纵联保护是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气量在内部故障与非故障 时的特征差异构成的。
线路发生内部故障与其它运行状态(外部故障和正常运 行)相比,电力线两端电流波形、功率方向、电流相位以及 两端的测量阻抗都有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可以构成不 同原理的纵联保护。
纵联距离保护的原理及优缺点
纵联距离保护的原理及优缺点1. 纵联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纵联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主要用于保护输电线路或配电线路上的设备和电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和设定的保护范围来判断故障是否在保护范围内,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纵联距离保护通常由保护装置、线路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通信系统等组成。
保护装置通过线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获取电流和电压信号,并通过保护算法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
保护装置上设置了故障类型、故障距离以及保护区域等参数,通过比较故障距离和保护范围来判断故障是否在保护范围内。
当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会判断故障距离,若故障距离小于保护范围,则认定故障在保护范围内,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如切断故障线路,以保护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
通常,纵联距离保护采用的是故障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计算故障距离。
当故障发生时,纵联距离保护计算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并与设定的保护范围进行比较。
常用的故障距离计算方法有:1.阻抗比较法:将故障电流与故障电压之比与事先设定的特征阻抗比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距离。
2.主导阻抗法:通过采集线路两端电压和流过线路的电流,计算出线路的纵阻抗,再与设定的阻抗比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距离。
3.移相法:通过采集线路两端电压和流过线路的电流,计算出线路的移相角,然后通过事先计算出的移相系数来判断故障距离。
2. 纵联距离保护的优点纵联距离保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快速性:纵联距离保护的动作速度非常快,通常可以在几毫秒内完成动作。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并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靠性:纵联距离保护在判断故障是否在保护范围内时,通过比较实际的故障距离和设定的保护范围来进行判断。
这种保护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差动保护来说更为可靠,可以减少误动作的可能性。
•适应性:纵联距离保护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故障,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以及其他类型的故障。
通过设定不同的保护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故障的保护。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
•
•
I N
I N IμN nTA
4.2 导引线纵联保护
•
式中 I M
、
•
I
N
——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
Iμ
n
M
T
A
、—I• μ —N 两—侧—电两流侧互电感流器互的感变器比的。激磁电流;
•
•
•
IM
IL
IN
•
I k1M
k1
M
•
•
M
IM
IN
•
I k1N k2
M
N
KD
图4.2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4.2 导引线纵联保护
流入差动继电器(或称为差动回路)的电流为
•
•
••
•
Ir
IMIμM nTA
INIμN nTA
由于
•
•
IM IN
所以
•
•
•
Ir
IμM IμN nTA
•
Iunb
4.2 导引线纵联保护
•
式中 I u n b ——不平衡电流(下面将详细说明)。 当情况线相路同外,部流发入生差短动路继(如电k器2点的)时电,流电仍流为互不感平器衡一电次流和,二但次因电为流此的时方一向次与侧正电常流工为作短路的 电流,比正常时的负荷电流大得多,所以此时的不平衡电流要大得多。
a 如果只用一个电流启动元件,在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而短路电流接近启动元件动作值时,近短路侧的电流启动元件可能拒动,导致该 侧发信机不发信; 没有高频信号则构成不跳闸的充分条件”。 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可按下式来确定 为了适应各种高频载波设备的需要,已有多种阻波器投入运行,其中包括单频阻波器、双频阻波器、带频阻波器和宽带阻波器等。 没有高频信号则构成不跳闸的充分条件”。 此时,两侧方向元件2KW均动作,延时 秒后,经禁止门2作用于跳闸。
简述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
简述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方式,用于检测和定位输电线路的故障。
其原理是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差值,来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并且能够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
具体而言,纵联差动保护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分流器原理设计的。
在一条正常工作的输电线路中,线路两端的电流是相等且方向相反的。
如果发生了线路故障,比如短路或接地故障,会导致电流产生偏差。
纵联差动保护通过监测线路两端的电流差值来判断故障的存在。
纵联差动保护通常由保护继电器和电流互感器组成。
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线路两端的电流,并将测得的电流信号传输给保护继电器。
保护继电器会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差值,如果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判断为故障发生。
纵联差动保护不仅能够检测到线路上的故障,还能够定位故障的位置。
当故障发生时,保护继电器会通过测量电流差值的大小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如使用方向元件或差动比率定位等。
总的来说,纵联差动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差值来检测和定位输电线路上的故障。
它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保护系统中。
纵联保护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纵联保护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纵联保护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重要保护装置,其作用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纵联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详细探讨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纵联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纵联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系统中的电气参数变化,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当这些参数超出了设定的范围或达到了预警值时,纵联保护装置将自动动作,发出信号,切断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纵联保护装置通过监测系统电气参数的变化,实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以便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做出响应。
当系统出现短路、过负荷、地线故障等情况时,纵联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动作,切断故障区域,并发出警报信号。
这样可以保护系统设备不受损坏,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纵联保护的特点1. 快速动作:纵联保护装置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实现快速切除故障区域,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和运行。
2. 多功能性:纵联保护装置具有多种功能,能够实现对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故障。
3. 自动化控制:纵联保护装置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动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抗干扰能力强:纵联保护装置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干扰进行抑制,保证其稳定的运行,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5. 易维护性:纵联保护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易维护性,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三、纵联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纵联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如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起着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在发电厂中,纵联保护可以对发电机、变压器等重要设备进行保护,保障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变电站中,纵联保护可以对变压器、断路器、电缆等设备进行保护,防止变电站出现故障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23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环流法的稳态不平衡电流分析
不平衡电流主要受励磁电流 影响
• CT铁芯越饱和,励磁电流越 大,随之增加二次电流的误差;
• 一次电流确定时,二次负荷越 大,铁芯越饱和;
• 二次负荷确定时,一次电流越 大,铁芯越饱和;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24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20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6.输电线纵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
复数比特性
两端电流的复数比描述保护动作特性;
•
保护的动作量=
f
(
I
•
M
)
使保护动作的方程I N
•
f
(
I
•
M
)
0
IN
圆外为动作区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21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7.影响输电线纵差动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是最简单的一种用辅助导线 或称导引线作为通道的纵联保护。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6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3.元件的环流法纵联差动保护
一次侧电流的正方向为从母线流向被保护的线路;
两侧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的正极性均置于靠近母线的一端, 二次回路的同极性端子相联接;
差动继电器并联联接;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对CT的要求
纵差保护的二次负荷一定,铁芯饱和程度主要受一次电流 影响;
当发生故障时,一次电流较大,铁芯饱和; 内部故障时,继电器必须动作,无需考虑不平衡电流的影
1.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的缺陷
互感器传变的误差、线路参数值的不精确性以及继电器本 身的测量误差等原因,可能将被保护线路对端所连结的母 线上的故障,或母线所连接的其它线路出口处的故障,误 判断为本线路末端的故障而将被保护线路切断。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纵联保护是一种电力系统故障保护方式,通过在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之间建立起纵向保护通路,可以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快速检测和隔离,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特性和信号传输原理。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例如短路故障,故障点附近的电流和电压会发生异常变化。
纵联保护装置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布置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在纵联保护装置中,通常会设置多个保护点,每个保护点都与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相连。
当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会接收到与故障相关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首先,保护装置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然后,保护装置会发送信号到相应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将故障隔离,以防止故障向其他部分传播,从而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 信号采集:纵联保护装置通过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采集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2. 信号处理:保护装置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这一步通常涉及信号滤波、特征提取和故障定位等算法。
3. 故障判断:根据处理后的信号,保护装置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
如果发现故障,保护装置会进一步确定故障的类型,例如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
4. 故障隔离:保护装置会发送信号到相应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将故障隔离,以防止故障向其他部分传播。
同时,保护装置会发送报警信号,通知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及时检测和隔离故障,纵联保护可以防止故障扩大,减少系统停电时间,保护电力设备免受损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纵联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保护方式,它通过建立纵向保护通路,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检测和隔离。
纵联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特性和信号传输原理,通过信号采集、处理、故障判断和故障隔离等步骤,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基础知识讲解
. 缺点是保护性能和投资受导引线长度影响。线路越 长,安全可靠性越低,投资越大。
14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 . 输电线路用来作为载波通道时,必须在输电线路上装设专
用的加工设备,将同时在输电线路上传送的工频和高频电 流分开,并将高频收、发信机与高压设备隔离,以保证二 次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 电力线载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频收、发信机通 过结合电容器连接在输电线路两相导线之间,称为“相—相” 制;另一种是高频收、发信机通过结合电容器连接在输电 线一相导线与大地之间,称为“相—地”制。 “相—相”制高频 通道的衰耗小,但所需加工设备多,投资大; . “相—地”制高频通道传输效率低,但所需加工设备少,投 资较小。目前,国内外一般都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
. 这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中难于满 足系统稳定性对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 实践表明,反映线路两侧的电气量可以快速、可 靠地区分本线路内部任意点短路与外部短路,达 到有选择、快速的切除全线任意点短路的目的。
3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 将线路一侧电气量信息传到另一侧去,两侧的电 气量同时比较、联合工作,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 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以这种方式构成的保护称 之为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 (1)正常无高频方式。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发信,故障期 间由保护启动元件启动发信。为了确知通道完好,采 用手动和自动定期检查的方法检查通道。
. (2)正常有高频方式。正常工作条件下处于发信状态。 通道处于监视状态。增加了对其他通信设备的干扰; 外界对高频信号干扰时间长,抗干扰能力要求高。
. (3)移频方式。正常工作和故障条件下分别发不同频率 的高频电流。能监视通道工作情况,提高通道可靠 性,抗干扰能力强。但占用频带宽,通道利用率低。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第二节 输电线纵联保护两侧信息的交换
载波保护或者高频保护
应用载波技术,以输电线本身作为通道,将线路两侧工频电气量 〔或两侧阶段式保护中测量元件的判别结果〕调制40k~500kHz 的高频电波上,沿通道互相传送;两侧保护收到此高频电波后,再 将其还原为工频电气量〔或判别结果〕并在各自的保护中比较这 些量,以判断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
第 4章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
第一节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一、引言
1、反映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 ∴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原因: 〔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 〔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 〔3〕线路参数不准确. <4>LH、YH有误差. 〔5〕短路类型不同. 〔6〕运行方式变化等.
收不到高频信 号是跳闸的必 要条件.
高频信号是跳 闸的必要条件.
跳闸信号:
保护
跳闸
信号
1 跳闸 高频信号是跳
脉冲 闸的充分条件.
三、纵联保护动作原理
〔3〕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利用两端电流相位的特征差异,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关系构成电流
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两端保护各自将本侧电流的正、负半周信 息转换为表示电流相位并利于传送的信号送到对端,同时接收对 端送来的电流 信号并与本册的相位相比较.
〔4〕距离纵联保护 构成原理与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相似,只是用阻抗元件代替功率方
高频保护是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复杂网络的主要保护方式.
高频保护由继电保护部分、高频收、发信机和通道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按工作原理分为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讲教师:刘青电自教研室第六章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6.1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一、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
•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二、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的概念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就是利用通信通道将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在区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单端电气量保护:仅利用被保护元件的一侧电气量,无法区分线路末端和相邻线路的出口短路,可以作为后备保护(三段式)。
纵联保护:利用被保护元件的各侧电气量,可以识别:内部和外部的故障,作为主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TA TATVTV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结构框图在设备的“纵向”之间,进行信号交换通信设备通信设备通信通道三、通信通道的类型1.导引线通道----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它只适用于< 15-20公里的短线路。
它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保护中应用得更广泛。
2. 电力线载波通道----载波(高频)保护利用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通道在工频电流上叠加载波信号(30~500kHZ)传送两侧电气量的信息。
3. 微波通道(150MHZ~20GHZ)--微波保护频带宽,需采用脉冲编码调制,适合于数字式保护,不经济。
4. 光纤通道----光纤保护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光信号不受干扰。
四、高频通道的构成高频收发信机接入输电线路的方式有:✓“相-相”制:连接在两相导线之间;✓“相-地”制:连接在输电线一相导线和大地之间。
电气量继电保护发信机收信机收信机发信机继电保护电气量通道高频保护由继电保护、高频收发信机和高频通道组成。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输电线“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阻波器并联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为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000Ω----将高频电流限制在被保护线路以内。
对工频电流:Z≈0.04Ω----工频电流可畅流无阻。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结合电容器结合电容器的电容量很小,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
对高频电流则阻抗很小,高频电流可顺利通过。
结合电容器与连接滤波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只允许通带内的高频电流通过。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连接滤波器连接滤波器是一个可调空心变压器。
在其连接至高频电缆一侧的线圈中串接有电容器连接滤波器与结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使所需频带的高频电流能够通过。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高频电缆将位于主控室的高频收、发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波器连接起来。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保护间隙保护间隙是高频通道的辅助设备,用它保护高频收发信机和高频电缆免受过电压的袭击。
GFX GSX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接地刀闸接地刀闸也是高频通道的辅助设备。
在调整或维修高频收发信机和连接滤波器时,将它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
GFXGSX 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高频收发信机用来发出和接收高频信号。
GFX GSX(1) 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短期发信方式)短期发信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发信机不发信,高频通道中没有高频电流通过。
只有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发信机才由起动元件起动,高频通道中才有高频电流通过。
信号短期发信方式(2)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长期发信方式)长期发信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发信和收信工作状态,高频通道中始终有高频电流通过。
信号长期发信方式(3)移频方式移频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发信机长期发送一个频率为f 1的高频信号,其作用是闭锁保护和对通道进行连续检查。
在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控制发信机移频,改为发送频率为f 2的高频信号。
信号移频发信方式1f 2f 1f六、高频信号的应用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
(1) 跳闸信号跳闸保护元件跳闸信号≥1(或)六、高频信号的应用(2) 允许信号跳闸保护元件允许信号&(与)六、高频信号的应用(3) 闭锁信号跳闸保护元件闭锁信号1(否)七. 两侧电气量的特征讨论特征的目的是:寻找内部故障与其他工况(正常运行、外部故障)的区别、差异——>提取判据。
1、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何一个节点中,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按照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指向被保护元件。
则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修改为:在任何一个节点中,流入的电流之和等于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53241I I I I I++=+053241=---+I I I I I改写为:表明: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0。
按照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得:0I I I I I =++++54321 ()0t i 0Ij j =∑=∑或 1I 1I 2I 2I 3I3I4I4I5I5I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拓展:将节点拓展为一个封闭域。
()00=∑=∑j j t i I或,仍然有:时,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 K j I I =∑内部短路时,存在:二者区别很大,就构成了继电保护原理——电流差动。
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
被保护设备K I1I2I3I 4I5I,应当是:电流和保护。
即:从负荷(或外部短路)电流的特征看:0=-'N 'M I I “电流差动”名称的来历:——电流差按继电保护规定的正方向(或计算原理)()00=+=∑NM j I II但是,习惯成俗,仍然称为:差动保护。
被保护设备L I'MI MN'NI ——>有电流差,就动作M IN IM NM N2、两侧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1、正常运行2、外部短路3、内部短路MNK+MP+MP-NP-NPK+MP+NPL I3、两侧电流相位的故障特征1、正常运行MNL i Mi LN i i -=的相位相反与n m i i 2、区外故障类似L IM IN I2、区内故障mi ni 接近于同相位与n m i i δ3、两侧电流相位的故障特征MNM IN IK与两侧电势角度相关联→MNK4、两侧测量阻抗的故障特征1、正常和区外故障一侧阻抗可能动作,另一侧阻抗不动作。
2、区内故障两侧阻抗均动作。
MI NIM 侧阻抗区域N 侧阻抗区域MNKMI NIM 侧阻抗区域N 侧阻抗区域八、纵联保护的分类按照信息通道类型的不同分为:导引线纵联保护;载波保护(高频保护);微波保护;光纤保护;八、纵联保护的分类√按照保护动作原理分为: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内部短路时,2.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3.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0=∑I kI I =∑√还可以将通道类型与动作原理结合起来进行称呼。
如:光纤电流差动(简称:光差),方向6.2 电流纵联差动保护依据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set n m j I I I 0I≥+=∑ ,得:由影响。
误差、分布电容等因素考虑TA I set MNR .m IR .n I()n m I I+反映了——动作门槛m In I依据两侧电流相量和(瞬时值和)的故障特征,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set n m j I I I 0I≥+=∑ ,得:由影响。
误差、分布电容等因素考虑TA I set MNR .m IR .n I()n m I I+反映了——动作门槛m In I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等仍然适用****IM1I N1I M2I N2I K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N1M1I I -=N2M2I I -=0I I I N2M2r =+= 不动作rI****I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M1I N1I M2I N2I K区内故障:动作rI LH k LH N1M1N2M2r n I n I I I I I //)( =+=+=setI >二、影响纵联差动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输电线路的分布电容电流;•通道传输电流数据(模拟量或数字量)的误差;•通道的工作方式和可靠性能****I不平衡电流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影响M1I N1I M2I N2I K区外故障时,由于TA的传变误差使M2N2I I ≠- r M2N2I I I 0unb I =+=≠ rI为了保证纵差保护的选择性,其整定值必须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
由于不平衡电流越小,则保护的灵敏度越好。
因此,为减小不平衡电流,对于纵联差动保护应采用型号相同、磁化特性一致、剩磁小的高精度的电流互感器,如TPS或TPX级,T表示考虑暂态的影响,P表示用于保护,S和X表示不同的变比误差等级。
max.k np st max .unp I K K .I 10 外部短路最大电流(二次值)非周期分量系数TA 同型系数(同型取0.5,不同型取1)10%误差二次电流一次电流理想最大误差10%误差max.k np st max .unp I K K .I 10 外部短路最大电流(二次值)非周期分量系数TA 同型系数(同型取0.5,不同型取1)10%误差二次电流一次电流理想最大误差1)不同型时,最大误差:10%10%误差2)同型时,考虑都有误差,最大:0.5×10% =5%max .unb n m II I≥+ 程为:这样,最安全的动作方考虑到:电流互感器的传变误差是随着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
为此,更科学的方案是:制动量为浮动的。
动作量制动量在所有电流差动保护中,研究内容之一:制动量如何选择?()⎪⎭⎫ ⎝⎛+-n m n m resn m res n m res I I cos I I K I I K I IK Λ0.80.5K res ~一般取:考虑各种因素后,—制动系数。
—常用的制动量为:n m res n m I -I K I I≥+常用动作方程修改为:进一步考虑到:电流较小时,误差会使得上式误动。
因此,再加入一个最小电流的限定:OP n m I I I≥+ ⎪⎩⎪⎨⎧≥+≥+OP n mn m res n m I I I I -I K I I 合并为:动作区I I-n m I I+n m res n m I I K I I-=+OPI影响电流差动保护的因素及其对策:影响因素同步问题互感器误差分布电容负荷电流的制动不平衡电流对策设法同步定值考虑定值考虑补偿(利用电压)增加故障电流差动识别饱和6.3 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12kMI NI 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短路电流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