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df04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1.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教案名称:《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内容:1. 同学将通过故事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例如找寻、早上、下午等。
2. 同学将学习如何听取信息并与他人交流。
3. 同学将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1. 同学将能够对某件事物进行察看并提出问题2. 同学将能够理解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并能用这些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3. 同学将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来更改故事的结局并探讨结果教学过程:1. 导入A.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告知孩子们今日要讲一个故事,并激励他们参加故事中的角色。
B. 手里拿着两个老鼠玩具,一个大的眼睛、一个小的眼睛,让孩子们看看他们一起玩或者陪他们去找寻他们的伙伴。
C. 通过引领的形式,帮忙孩子们内心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
2. 故事阅读A.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让孩子们跟随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反复听故事并使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来解释。
B. 在叙述故事时,最好将老鼠玩具带上,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实物的呈现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3. 阅读理解A. 故事阅读后,让孩子们共享他们理解故事的方式。
可以做一个小组讨论,把孩子们分成几组,一起讨论孩子们认为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
B. 还可以在小组中询问孩子们是否理解了某个特定的单词或短语,以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和词汇。
4. 角色扮演A. 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
例如,让孩子们分成两组,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
B. 让孩子们本身演绎故事中的情节,独立地策划情节、表达角色的情感。
并激励他们相互表演,相互倾听和沟通。
5. 可以通过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来记录和表达孩子们的故事6. 反思A. 在课堂的结束前,请孩子们说出今日的学到了什么,予以嘉奖或反馈。
B. 老师将对课程效果进行总结,发觉教学中的不足和促进学习的有效措施。
C. 同时也要开展家园互动,把故事和其他材料带回家中和家长共享,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c454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7.png)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力,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大老鼠和小老鼠手偶。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老鼠和小老鼠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课件讲述《大老鼠找小老鼠》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大老鼠和小老鼠的互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类似故事情境,让幼儿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进行角色体验。
5.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大老鼠和小老鼠。
2. 作业要求:幼儿能观察并描述出找到的大老鼠和小老鼠的特征。
3. 提交方式:下次上课时,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大老鼠和小老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作业提交、同伴评价。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名称:老鼠家族聚会2. 活动目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老鼠家族的成员,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活动内容:教师带来老鼠家族的各种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每个成员的特点。
4. 活动步骤:a.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b. 幼儿轮流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老鼠成员。
c. 教师总结,强调每个老鼠成员的特点。
八、家长沟通1. 沟通目的: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庭作业的要求。
2. 沟通内容:教师向家长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方法。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531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5.png)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和文字找到大老鼠和小老鼠。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学会关爱小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和文字找到大老鼠和小老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图片。
2. 环境:安静的阅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大老鼠和小老鼠。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画面,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让幼儿找到大老鼠和小老鼠。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的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4. 故事延伸: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象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故事。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大老鼠或小老鼠。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画出独特的大老鼠或小老鼠。
3. 作业展示:让幼儿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观察幼儿在完成作业时的表现,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独特的大老鼠或小老鼠。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在故事讨论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小动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设计(三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e0eaf7d1f34693daef3e6e.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设计(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设计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学设计及反思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兔找太阳》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3、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简单排序,学习词“越来越小”。
活动准备:1、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
2、五只小动物图片3、大老鼠手偶。
教学过程:一、教师以房子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房子)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1)教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2)教师:那第一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们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间住的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们把它放在最后面,那么这里还有三间房子我们也来排一排,谁来?(请一名幼儿来排一排)房子这样排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越来越小)。
三、巩固故事内容小朋友,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的呢?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小熊摇摇头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第三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啊?请谁来学学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请三名幼儿)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吧,谁走出来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在里面呢?(小鸭子)谁来敲敲门呢?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时候经过了那几个小动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鸭),最后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呢?(哦,这个小老鼠学的真好,再请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1fed9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7.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形容词描述老鼠的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大小老鼠,并使用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感受,如:喜欢、不喜欢等。
4.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练习正确发音。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故事情境
老师拿出一只小老鼠玩具,让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并用形容
词来描述老鼠的特点(如:小、灰等)。
继续引入大老鼠、小老鼠的
概念,并告诉小朋友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大老鼠和小老鼠的。
第二步:讲故事
老师边讲故事,边模仿老鼠的声音,引导小朋友共情,理解故事情境。
过程中,小老鼠不见了,大老鼠四处寻找,期间遇到一只猫,孩
子们可以理解猫对老鼠的危险。
第三步:让孩子角色扮演
老师分别让三个小朋友扮演大老鼠、小老鼠、猫。
通过角色扮演,
让小朋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动物及其关系,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沟
通能力。
第四步:学习歌曲《大老鼠找小老鼠》
老师给小朋友带着唱歌,通过歌曲练习押韵、语调及正确发音。
第五步: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找到隐藏在教室里的小老鼠,并用语
言描述老鼠的位置和特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老鼠的描述非常丰富,而且虽然仅仅是三个人的角色扮演,但是孩子们很踏实地完成了,互相配合的也很好。
但是,我在故事的开始没有预告今天教学的中心和目标,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以后教学中,我需要提前规划并好好准备,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db4b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e.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大老鼠找小老鼠》,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故事角色:大老鼠、小老鼠、猫、狗等。
2. 学习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3. 学会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说、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学会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角色扮演道具、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挂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角色,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解释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进行故事表演。
(2)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子进行对话。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2. 重点词汇:大老鼠、小老鼠、猫、狗、找、害怕、高兴等。
3. 重点句子:大老鼠问:“小老鼠在哪里?”;小老鼠说:“我在这里!”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用故事中的句子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1)幼儿复述故事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帮助他们回忆故事情节。
(2)角色扮演时,教师可参与其中,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故事,增强亲子互动。
小班语言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ce3d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2.png)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正确使用动词“找”、“发现”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会正确使用动词“找”、“发现”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 正确理解故事中“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关系。
2. 使用正确的动词描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故事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大老鼠、小老鼠等。
3.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b.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角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述故事:a. 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b. 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大老鼠在找什么?”、“小老鼠在哪里?”等。
3. 情境体验:a.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体验。
b. 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堂讨论:a.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如“大老鼠为什么会找不到小老鼠?”、“小老鼠为什么会躲起来?”等。
b.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手工制作:a. 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大老鼠、小老鼠等。
b.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提高动手能力。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小班语言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cc27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2.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互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让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法: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故事的主题。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小老鼠手偶等。
2.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观察过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图片,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提问。
3. 讨论故事: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如大老鼠为什么找不到小老鼠,幼儿们是如何帮助大老鼠的等。
4. 情境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亲身实践故事中的情节,感受故事主题。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友谊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大老鼠和小老鼠,并拍摄照片,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听懂故事内容,并对故事中的情节产生浓厚兴趣。
在讨论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情境实践环节,幼儿们能主动扮演角色,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尚有困难,特别是在讨论和情境实践环节,这些幼儿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拘束。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认为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关注和引导,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90d1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7.png)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短句“咚咚咚,请问这是xxx的家吗?”3、让幼儿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大象、小熊、小羊、小鸭、小老鼠的图片,大老鼠手偶,礼物一份,幼儿礼物、音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快看,李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房子)哦,是房子。
今天,李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新授故事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故事先讲到这里)2)教师提问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我们一起来说说。
(二)巩固故事内容1)师:宝宝们这是第一间房子(教师指大象的房子),这是谁的家呀?(大象)大老鼠是怎么敲门问的呀?谁来学一学?哦,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小手伸出来,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教师做敲门的动作轻声带领幼儿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学一学?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一起说)2)师:这是第二间房子,这是谁的家呀?(小熊,(教师翻图片)大老鼠是怎样敲门问的?(教师做敲门的动作轻声带领幼儿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熊摇摇头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伸出手来,“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了。
”3)师:那第三间房子里会是谁呢?(小羊)我们也一起当大老鼠来学一学,伸出小手来,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羊摇摇头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12d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9.png)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和文字理解故事内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角色头饰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歌曲或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教师使用课件和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题,教育幼儿要关心和帮助他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 家长协助幼儿绘画一幅故事场景,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2.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情感。
3. 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的表现,包括复述故事和绘画作品。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
八、教学拓展:1. 相关书籍推荐:向家长推荐与《大老鼠找小老鼠》相似的绘本,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阅读。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参加与动物相关的社区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扩展幼儿的视野。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c05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7.png)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习生词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1. 正确发音和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大老鼠找小老鼠》。
2. 生词卡片和图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谜语或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教学:1. 老师讲述故事,让学生注意听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 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生词教学:1. 老师出示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分组游戏,巩固生词。
3. 学生用生词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句型教学:1. 老师出示句型卡片,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2. 学生角色扮演,运用句型进行对话。
5. 总结与扩展: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述故事。
2. 学生用生词和句型编写自己的小故事。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的掌握情况。
2. 记录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对话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2.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3. 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故事分享会,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17b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4.png)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大老鼠和小老鼠的互动过程。
2. 能够正确地模仿和表达故事中的对话。
3.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能够模仿和表达故事中的对话。
难点:1. 帮助幼儿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发言的勇气。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大老鼠找小老鼠》2. 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手偶3. 教学卡片4. 音频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动物朋友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课件展示故事情节,边讲边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如:“大老鼠为什么要找小老鼠?它们在寻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大老鼠和小老鼠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彼此的过程,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4. 情景表演: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进行情景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5. 语言游戏:教师设计一个语言游戏,如“大老鼠和小老鼠捉迷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故事中的对话。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故事内容,并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进行对话。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人面前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持续更新中,请随时关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表演等环节。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话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复习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参与故事讨论和语言游戏。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教学成果和幼儿的进步。
3. 开展课后亲子活动,如家庭故事会,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故事。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9cb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7.png)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习生词:大老鼠、小老鼠、桌子、椅子、床、被子等。
3. 培养幼儿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和想象的能力。
4. 教育幼儿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教学难点:学习生词,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大老鼠找小老鼠》2. 生词卡片3. 画有桌子、椅子、床、被子的图片4. 音频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大老鼠找小老鼠》,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根据课件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
3. 学习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幼儿认读、跟读,并尝试运用生词到句子中。
4. 图片猜测:教师出示画有桌子、椅子、床、被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猜测这是大老鼠找小老鼠的地方。
5. 总结故事主题: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教育幼儿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道理。
五、作业:1. 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生词卡片进行复习。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教师准备彩色纸张和剪刀,指导幼儿剪出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形状,并鼓励他们用彩笔给老鼠们画上喜欢的颜色。
2.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头饰,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教室环境中重现故事情节。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积极性、课堂互动等。
2. 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的掌握情况。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计划教授故事《小猫咪找朋友》,提前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https://img.taocdn.com/s3/m/e66fda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0.png)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标题: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目标:1. 听懂并理解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境朗读课文。
3. 学会询问并回答有关物品位置的问题。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听懂并理解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
2. 学会询问和回答物品位置的问题。
教学准备: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的图片、小老鼠的玩偶、大老鼠和小老鼠的颜色贴纸、位置指示牌、课堂环境布置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准备一个大老鼠和一个小老鼠的玩偶,并让学生猜猜它们是什么动物。
2. 打开一张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导他们猜测这是一幅关于什么故事的图片。
Step 2: 故事欣赏1. 准备好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给学生朗读故事。
2. 老师可以用适当的语音、语调以及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 讲解故事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Step 3: 理解故事1. 确保学生已经理解故事的大意。
2. 通过问题和讨论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例如:“大老鼠找小老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小老鼠最后在哪里找到了?”等。
Step 4: 学习语言点1. 引导学生学习询问和回答物品位置的问题,如:“Where is the…?”、“It’s in/on/under/near/next to…”。
2.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教授这些语言点,并做一些练习。
Step 5: 练习交流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的角色,复述故事并询问并回答物品位置的问题。
2. 每组表演完后,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给予鼓励和建议。
Step 6: 巩固作业1. 带领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复述故事并询问家里某物的位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并学会了询问和回答物品位置的问题。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8dc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3.png)
《大老鼠找小老鼠》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的基本情节,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友谊。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学会关爱、互助和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的基本情节,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友谊。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图书、实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帮助幼儿巩固故事内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c.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3. 延伸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大老鼠或小老鼠,你会怎么做?培养幼儿的关爱、互助和分享意识。
b.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c. 展示环节:每组幼儿表演完毕,向全班幼儿展示,让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课堂所学,让幼儿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
![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ef8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d.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以及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手偶、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手偶,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边播放边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观察并认识大老鼠和小老鼠。
3. 讨论故事: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如大老鼠为什么找不到小老鼠,幼儿能否想到帮助大老鼠的方法等。
4.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大老鼠和小老鼠,进行情景扮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5. 结束活动: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讲述故事情节。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大老鼠和小老鼠,增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3.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听取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发言,评估其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3. 观察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讲述故事、关心帮助他人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相关故事:推荐类似主题的幼儿故事,如《小猫找朋友》、《狼和小羊》等,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友谊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活动延伸:开展以“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主题的手工、绘画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参与,激发其兴趣和积极性。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https://img.taocdn.com/s3/m/953220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一、教学目标本次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动物名称和部分形容词;•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表达;•培养学生对语言环境的敏感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在进行本节课教学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1.准备课件或图片展示动物的图片,如老鼠、猫、狗等;2.准备教材《大老鼠找小老鼠》;3.准备字卡,上面写上动物的名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启发•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引导学生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例如说出狗大、猫小等特点,初步引导学生认识形容词。
2. 教学新知•利用教材《大老鼠找小老鼠》进行故事讲解,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故事情节。
3. 启发思考•提问学生在故事中都出现了哪些动物,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动物的特点;•提问学生故事的起因和结局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字卡,上面写上动物的名称;•教师给出一个形容词,要求学生根据形容词找到相应的动物字卡,进行配对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帮助学生巩固动物名称和形容词的记忆和使用。
5. 游戏与练习•设计动物形容词抓阄游戏,将动物的图片、动物名称字卡和形容词字卡混合放入袋子中;•学生依次从袋子中抽取字卡,说出抽到的动物名称和一个形容词描述该动物;•鼓励学生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教师可适时提供一些句型模板供学生参考。
6. 总结与反思•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要点;•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教材《大老鼠找小老鼠》为基础,通过故事讲解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动物名称和形容词。
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字卡配对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https://img.taocdn.com/s3/m/ae13a39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e.png)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背景小班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因此,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语言优质课,是小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次语言优质课《大老鼠找小老鼠》,是在一周的教学贯通活动——“小老鼠的一天”中,针对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的一次针对性教学。
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调动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了解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在快乐的游戏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老鼠的名称、习性,掌握常用口语;2.通过本次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调动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主动参与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小老鼠生活的认知。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2.通过游戏中的体验和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敬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通过幼儿喜欢的小老鼠角色扮演,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2.介绍本次课程主题及目标,引导幼儿进入课堂。
第二步:正文1. 故事课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讲述一则有趣的故事:大老鼠在找小老鼠,因为小老鼠不见了。
并在课堂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调动能力,在给定的情境中,根据细节、场景等提示,描述小老鼠的一天。
2. 小老鼠寻宝游戏通过寻找场所,选择幼儿心目中的小老鼠,帮助大老鼠找回小老鼠,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3. 语言游戏设计以“小老鼠”为主题的常用口语,让幼儿身临其境、吟唱、跟读。
如唱一遍《小老鼠钻进枕头》,并引导幼儿重复。
第三步:总结1.小老鼠的名称、习性,在游戏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小老鼠”为主题的语言游戏,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调动能力;3.寻宝游戏,深化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课堂反思通过本次《大老鼠找小老鼠》活动的开展,我得到了如下收获:1.巧妙地通过故事引入,让幼儿心情愉悦、思维敏捷;2.游戏环节丰富多样,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调动能力,让教育变得有趣;3.课堂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