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四




缩写注意事项:
不能随意改变或增添内容;
保持主干,删除枝叶;
语言流畅,文气连贯;
不同文体,侧重点不同。
环节五




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300字左右。
提示: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
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语言要简明、通顺、流畅;不需要做评论或补充解释。
写作学习缩写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什么是缩写,掌握缩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分析例文、现场写作、修改点评,完成作品缩写。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汲取缩写作品中营养,陶冶情操。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学们,你们在看一部“大本头”时,是不是总喜欢看一看这本书前面的“内容简介”?为什么呢?你们一定会说它可以帮助你快速知晓书中的主要情节。是的,它其实就是这本书的故事概要,是对书中内容的缩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也尝试写一篇“缩写”,大家说好吗?
环节二




一、什么是缩写
缩写,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吕叔湘语)。常见的缩写有小说故事梗概、好书推荐、剧情简介、论文摘要等。
二、缩写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还有段落顺序,表达方法也都要维持原样。
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三,要衔接自然,首尾贯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三、缩写的方法
一是适当删减,也就是删去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二是适当概括,即把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这两种方法通常结合运用,在写的过程可以分三步走:
想知道我因什么而热泪盈眶吗?
那是因为我看见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们渐渐长大,童年也将渐渐离我们远去。
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是呀!多么的矛盾,但我们内心不就是这样的矛盾吗?既想长大又怕长大后生活的坎坷。原本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转眼间就变成成熟稳重的毕业生,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的矛盾呢?
第一步:缩写前要读懂内容,抓住要点。
第二步:缩写时要注意取材及连缀。
第三步:缩写后要对照检查。
缩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与原文一致,语句是否连贯。
环节三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顽皮的春风挑逗着我凌乱的头发,而我的眼眶中饱含泪水,想有“脱壳而出”的欲望。细眼看,怀里抱着一本《城南旧事》。
好想把时间停留住,可它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走了。散步的时候,日子从我懒散的步伐间跃过;休息的时候,日子从我的枕边流过;写字的时候,日子从我的笔尖跨过;回忆的时候,日子从往事中溜过。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写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快乐而略带忧愁的基调,多了些辛酸的味道,也多了些阳光明媚的色彩,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每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总不忘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但它总会告诫我珍惜时光。我现在把它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感悟。
点评:文章抓住原作中最感人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言行,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极富感染力地加以介绍,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不忘对作者、作品主要内容及作品的影响给予说明,虽是简介,但管中窥豹,让读者能得知精髓,达到了推荐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写作训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讲什么是缩写,再讲怎样缩写,然后通过欣赏范文,让学生认识缩写的一般方法,并借鉴别人的写法,最后现场写作,学生互改互评。这样一个流程,由易到难,逐步提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我们又何尝不是想念着童年生活中的一切;想把它狠狠地抓在手中,可它却像沙子一样,抓的越紧它溜得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