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上的效果分析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上的效果分析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上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雷贝拉唑,对照组添加奥美拉唑,而后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指标情况差异。

结果:在临床症状的消失速度上,观察组与对照组速度相近;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45%;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疾病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

结论: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雷贝拉唑在治疗恢复速度上更快,愈合情况更好。

【关键词】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属于常见胃肠疾病,发病率较高。

在季节上,一般在春、冬季节较为多发;在地域上,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

其发病还与生活压力、生活习惯、吸烟、心理状况有关。

其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对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降低其复发性和治疗速度。

而选择更高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1-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来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男性为45例,女性为35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高为78岁,平均年龄为(41.32±7.69)岁;病程时长范围从0.5年到12年,平均病程为(3.4±0.9)年;其中溃疡类型中,球部溃疡为65例,球后溃疡为15例。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嗳气、反酸、腹胀,同时被检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

排除了有严重性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女病患。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疾病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阿莫西林1g/次,克拉霉素0.5g/次,每天两次服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雷贝拉唑,每天1次,每次20mg,对照组添加奥美拉唑,每天1次,每次20mg。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2 结 果
用 ,对根治 幽门螺杆 菌有较 好 的疗效 。本 文选 用质 子泵抑 制剂雷 贝拉唑 与抗 生素 克拉霉 素及 替硝 唑三联 疗法 2周治 疗消化性溃疡计 10例 ,疼痛缓解率 10 ,溃疡愈合率 占 2 0% 9 % ,H 0 P根 除率达 9 .8 ,与 文献 报道相 似 ,值得 在 临 00%
的质子泵抑制 剂相 比 ,起效 更快 ,作 用更持 久稳 定 ,欧洲 的一组 多中心研 究发现 雷贝 拉唑 较奥美 唑更 能显 著降低 溃 疡疼痛 的发 作频 率和严重程度 J 。 雷 贝拉 唑与其它 质子泵 抑制 剂相 仿 ,与有 效抗生 素合
1 1 一般资料 .
全部病例均经 胃镜 确诊为 活动 性十二指 肠
溃疡 ,共 10例 ,年龄 1_7 ,且近 2周 内未用抗生 素 2 8 5岁 及抗 溃疡 药物 治疗 ,经快 速尿 素 酶 ( P T 和 Wati HU ) r n— h tr银染色显微镜检查 H ar P为 阳性 例为观 察对象 ,溃疡长 径 在 5— 0 m,溃疡 数 目 < 2r a 2个 。 12 给药方法 雷贝拉唑 4 m ,每 日 1次 ,早餐 前 口服 , . 0g 用 药 2周 ,克 拉 霉 素 0 5 ,每 日 2次 ,替 硝 唑 04 ,每 日2 .g .g 次 ;同时餐后半小 时口服 1 ,治疗期 间停用其 它药物 。 周 1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7 . d腹 痛 症 状 消 失 或 无 症 状 为 显 效 。 内 镜下观察 :溃疡 消失 并瘢 痕 形 成 ,周 围炎 症 消失 为愈 合 ; 溃疡消 失 ,周 围仍 有 炎症 为 显 效 ;溃 疡 面 缩 小 大于 5 % 0 ( 长 径 计 算 ) 或 溃 疡 个 数 减 少 为 显 效 。溃 疡 面无 变 化 或 缩 按 小 不 足 5 % 为 无 效 。H 0 P根 除 :1周 、2周 及 5周 后 内镜 检 查 ,距幽门 5 m 以内检取 胃窦粘膜 2 c _3块 ,先用快速 尿素 酶试验 ,然后送病理科采用 Wati —tr 染 色 ,两次检 查 r n ay h r 为阳性 ,定 为 H P感 染 ,二项 均为阴性定为 H P根除。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症状的短期疗效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症状的短期疗效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症状的短期疗效发表时间:2018-04-17T14:12:55.2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丁雄彪[导读] 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都对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效果,但服用雷贝拉唑药物患者恢复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 332400摘要:目的为更好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以及其他症状,探究分别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3~2015.4期间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雷贝组和奥美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雷贝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溃疡,奥美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溃疡,观察两组短期疗效以及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服药一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雷贝组高达75.6%,奥美组只有55.6%,雷贝组较奥美组疗效好,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雷贝组为15.6%,奥美组高达33.3%,奥美组较雷贝组不良反应多,P<0.05。

结论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都对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效果,但服用雷贝拉唑药物患者恢复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奥美拉唑;短期;雷贝拉唑;疗效十二指肠溃疡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属于消化性溃疡,有发作率高、病程长、复发程度不一等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为人体上腹局部部位出现周期性、节律性的“饿痛”或“咬蚀样”,还常伴有消化不良,其发病时间一般在用餐后的2~3小时。

有研究显示由于进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一般此病患者的体重会略高于常人[1]。

如若不及时发现及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治疗得到人们关注,本次我院对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采用雷贝拉唑坏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其短期疗效,发现雷贝拉唑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3~2015.4期间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雷贝组和奥美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意义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意义
他原 发性 疾病 或 者 精 神 病 病 史 。
1 5 统 计 学方 法 .
和冶疗组 , 照组2 例 , 疗组3 例子2 患者在年龄 、 别、 对 5 治 5 组 性 病 程 、 发 因素 方面 经统 计 学 处 理 ,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00 )具 诱 差 .5,
表 1 2 患者 在 开始 治 疗后 1 周后 的疼 痛 缓解 率 比较 (±s 组 ~2 )
肠炎2 , 例 出血 糜烂 型胃炎并十二指肠炎8 , 例 萎缩型 胃炎并 十二
指肠 炎 1 例 , 二 指 肠 炎4 例 。 6 例 患 者 按其 意愿 分为 对 照 组 2 十 8 将 O
年龄 范 围在 l ~8 岁之 间 ; ) 听 从 医 生 做好 各项 检 测 ; ) 其 0 0 (能 3 (无 4
t 进 胃排 空 , 少胆 汁反流 , 恶心和呕 吐 , 善体 内微 循环 , 治疗十 二指 肠炎 疗效显著 。 减 止 改 对 【 关键 词 】雷 贝拉 唑 十二 指肠 炎 黄连 素
【 图 分 类 号 】R 7 . 中 5 1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7 22 1 )3a- 0 6 0 文 4 0 4 (0 O () 0 9 — 2 6 Z
治愈 : 腹部 疼 痛 、 恶心 、 酸 、 反 食欲 减 退 、 化 不 良等 临 床 病 状 消 消失 , 消化 内镜 检 查正 常 。 效 : 要 临 床 症 状 获 得 很 大 改 善 , 显 主 消 化 内 镜 检 查 均 愈 合 程 度 较 好 。 效 : 要 临 床 症 状 有 明 显 好 转 或 有 主 减 轻 , 化 内镜 检 查 愈 合 程 度 一 般 。 效 : 药 服4 疗程 后 , 消 无 经 个 临床 症 状 如 前 , 至有 加 重 的现 象 , 化 内 镜 检 查 没 有 愈 合 或 加 重 。 甚 消 14 纳 入标 准 . () 合 《 1 符 中华 医学 会 胃肠 并 病学 会 议 确 定 的 诊 断标 准 》 () ; 2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 关键词 】雷贝拉唑 ; 奥 美拉唑 ; 十二指肠溃疡 ; 临床 效果
十二指肠 溃疡( D u o d e n a l u l c e r )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 的疾病 , 属 于消化 系统 疾病 , 该疾 病多发于冬春 季节 , 由于 患者 胃十二指 肠黏膜 自身 防御修复 因素与黏膜损害 因素之间失去平衡 , 从 而引 发病症 , 且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 增 加 了治 疗 难 度 , 严 重威 胁 着 患 者 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 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症 的治疗方法 和影 响 因素探究 , 以提高治疗效果 , 缓解患者的病情 。 临床上针对该病 症 的治疗 主要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控制治疗 , 本次试验研究 通过对 比的方式来 探究奥美拉 唑与雷贝拉唑治疗 十二 指肠溃疡 的效果 和特点 , 现将数据结 果报告如下 。 1 一 般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0 1 2 年6 月到2 0 1 4 年6 月期间从我 院接收并治疗 的十二指肠 溃疡患者 中抽取 的7 8 例进行 回顾性试验研究 , 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 9 例。 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 研究组应用雷 贝拉唑治疗 , 对 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症状消失时间与不 良反应发生率等。 所有病例均通 过了2 0 0 8 年W H O 制定 的 《 消 化 系统 疾 病 的 诊 断 与 治疗标 准》 确 诊为该疾病 , 并排 除了 胃炎 、 胃溃疡 、 脏器 官受 损和 1 . 9 岁 。 主 要 类 型 为 球 后 溃 疡 与 球 部 溃 疡 ,溃 疡 直 径 范 围 0 . 5 — 2 . 0 c m; 一 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性 ( P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程 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率过快或者心衰等表现 , 并 以此控制输 液速度与 总量 ; ( 5 ) 用药护理 , 严格按 照医嘱应用碘剂 、 心得安 、 丙 硫氧 嘧啶、 氢化可的松 、 他 巴唑 以及抗生素等药物 , 根据实 际情况 选择 胃管注入等方式 ,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过程 中的反应情况 , 定 期 监 测 患 者 的 肝 肾功 能 、 电解 质 、 血糖等变化情况 ; ( 6 ) 并 发 症 预防 , 护理人员需详细观察 患者有元腹 泻、 呕吐等并发症 , 及 时观 察 患者 的皮肤 情况 , 注意吸人性肺炎等并 发症的预防 , 对存在严 重腹泻 的患者做好肛 门周 围的清洗和护理 ,为患者涂抹紫草油 ; 及 时为患者 翻身 , 避 免压疮发生 , 定期清洗和更换床单 被套及患 者 的衣物 , 防止感染 等并发症发生 ; ( 7 ) 心理护理 , 护理 人员掌握 患者 的心理状态并 以此做好患者 的心理护理 , 加 强患者 的沟通交 流, 改善患者的焦虑 、 恐惧等不 良心理 。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作者:马晓梅陆军兰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

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雷贝拉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雷尼替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主要是一种消化系统性的疾病。

然而导致患者发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p)。

雷贝拉唑属于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也是目前唯一的不完全依赖细胞色素P2C19酶基因型的质子泵抑制剂。

为了研究雷贝拉唑临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我院对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主要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均为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和腹痛以及反酸等症状。

对其采用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Hp表现为阳性。

排除标准:排除有上消化道手术史、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有雷贝拉唑过敏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或者肠梗阻、胃镜检查为返流性食管炎等。

剔除标准:本组所有患者未按照医嘱服药患者,在治疗期间用过胃肠动力药物、制酸药等治疗酸的相关药物。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性有68例,女性有52例;年龄在26~59岁,平均为(35.0±2.0)岁;溃疡大小:0.69cm×0.95cm。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的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为33例,女性为27例;年龄在26~58岁,平均为(34.7±2.3)岁;溃疡大小为0.64cm×0.90cm。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的观察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的观察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的观察目的对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方法将XXX院的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进行治疗。

连续治疗4 w,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加以观察。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

两组进行比较,χ2值为0.190,P 值>0.05,因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

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1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

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耐受性较好,临床可以放心应用。

标签:雷贝拉唑;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是成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能够诱发该病的因素较多,如Hp 感染、吸烟、环境应激、饮食和非甾体抗炎药等[1]。

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具有解离常数(pKa)高,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十分显著。

我于(XXX院)参观学习期间,针对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相应观察,现将相关经验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XXX院)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且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内镜证实,处于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

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范围为18~27岁,平均为(23.7±0.5)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反酸、上腹疼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幽门梗阻和消化道出血患者。

根据随机原则,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表现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10 mg,1次/d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联合赛胃安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

雷贝拉唑联合赛胃安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77期 1630 引言突发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后患者会感到明显的剑突部位疼痛,疼痛还可呈胀痛、钝痛等多种表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进食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在半夜病发时患者可由疼痛致醒,并且具有规律性和反复性。

据有关报道显示此类疾病多数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的,通过抑酸类药物以及抗生素药物是能够有效治疗并且治愈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1]。

本次研究为了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将我院110例符合要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特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11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进行均分,每组各55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20~70周岁,平均(46.34±2.09)周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6.68±2.65)个月;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2~71周岁,平均(51.48±1.97)周岁,病程3个月至3.2年,平均(6.34±2.72)个月,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排除:(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者;(3)研究前30 d内服用其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药物。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止痛、胃粘膜保护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药物选择为济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生产厂商: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20;规格:20 mg×7粒),本药物为肠溶性胶囊应当随水整粒吞服,避免咀嚼和压碎。

每日用药剂量:1粒/次,1次/d,严重患者可将剂量调整为1.5粒/次,连续用药7 d。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赛胃安胶囊进行治疗,药物选择为亚泰赛胃安胶囊(生产厂商:福建省泉州亚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5020131;规格:0.87 g×27粒),本药物为胶囊制剂,应当在进食前空腹服用,增加药物同溃疡组织的接触。

雷贝拉唑用于治疗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112例体会

雷贝拉唑用于治疗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112例体会
结 果
特点 、 诊 断 和治疗 原则 【 J 】 . 老年 医学 与 保
健, 2 0 0 7 , 1 3 ( 1 ) : 3 — 5 .
1 1 2例 H P感 染 十二 指 肠 溃 疡 患者
中 ,男 9 6例 , 女 l 6例 ; 年 龄 2 0— 8 4
2 王建军, 朱峰, 李广鉴 . 内镜 与泮托拉 唑联合
进溃 疡愈合 ,还 能 降低溃 疡 的复发率 ,
达到彻底 治愈十二指 肠溃疡 。以质子泵
阿莫西林 及克拉霉 素分散 片 ,改为单一
用药雷贝拉唑 2 0 ag r / 日,顿服。经过治疗
4 周后 ,患 者 临 床 症 状均 消 失 ,且 患 者无 明显 不 良反 应 , 复 查 胃镜 了解 十 二 指 肠
抑制剂 ( P P I ) 为主加 卜 两种 抗生素是 目前
治疗 H P 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主流 。本研 究是用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分散 片三联疗法治疗 1 1 2 例 HP 感染十二 指肠 溃疡 患者 ,痊 愈率 8 6 . 6 %,总 有效
率 9 6 . 4 3 % 。 H P已 根 除 的 1 0 5 例
目前公认 十二指肠 溃疡与 幽门螺旋 杆菌 f HP ) 感 染有 密切关 系 ,传 统 的治疗 药物
逐渐被新 药代替 ,2 0 0 3 年2 月~ 2 0 1 3 年2
月采用雷贝拉唑i联疗 法治疗 H P 感染十
二 指肠 溃疡患 者 1 1 2 例 ,疗效 满意 ,安 全可靠 ,现报告如下 。
分散片 0 . 5 g ,2 次/ 日;治疗 1 周后 ,停用
临床 资 料 及 治 疗 方 法 、 效 果 。 结 果 : 经
过 治疗 4 周后 ,患者痊愈率 8 6 . 6 %,总有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对照组。

参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最后将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比较分析。

结果:参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其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差异性显著。

结论: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采取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具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疗效明显、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溃疡复发率低的临床效果。

标签: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十二直肠溃疡;效果对比在临床治疗上[1],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主要采用以质子泵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为主,治疗机理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通常使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三联方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其中左氧氟沙星可降低耐药性,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2]。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对照组。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情情况显示,经胃镜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十二肠溃疡(DU),研究对象的溃疡直径范围为(0.6~2.1cm),实行14c尿素酶呼气检测[3]为阳性,同时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感、反酸等症状。

参照组患者为28例,男患者为15例,女患者为13例,男女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75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3.51)岁;对照组患者为28例,男患者为16例,女患者为12例,男女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2~74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5±2.51)岁。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十二指肠炎中运用雷贝拉唑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十二指肠炎患者进行分析,将这92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两个小组分别治疗90天,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并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治疗十二指肠炎的过程中,雷贝拉唑能够发挥出较为突出的效果,能够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在患者的十二指肠处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十二指肠炎;雷贝拉唑;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75-01十二指肠炎是一类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患者的病程会延续到数十年,是一类普遍的慢性病。

十二指肠炎会导致患者的消化功能紊乱,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肠粘膜受损,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生。

十二指肠距离胃很近,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抑制胃酸的分泌[1]。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十二指肠炎的患者,对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十二指肠炎的患者,对患者进行诊断后,所有患者都确诊为十二指肠炎患者,将这92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在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岁。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针对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十二指肠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rab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uodenitis[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ab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uodenitis.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uoden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beprazol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number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ab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uodenitis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with high safety 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rabeprazole;Duodenitis;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 十二指肠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和继发性十二指,其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和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症状相似,例如腹痛、反酸、恶心呕吐等。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短期疗效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短期疗效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短期疗效
覃远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24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

方法:
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
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

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
较显著,不良反应少。

【总页数】2页(P48-48,50)
【作者】覃远
【作者单位】635206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涌兴镇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短期疗效 [J], 李红玲
2.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短期疗效比较 [J], 栾双梅;吕雪霞;张扬
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 [J], 何茜萌
4.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熊寒露;徐亚军;宋新平;
陈志清
5.短期应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J], 谢强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相对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能够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雷贝拉唑;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多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1]。

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春秋两季,且男性居多,并伴有上腹部钝痛、灼痛、胀痛等症状[2]。

目前,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但总体来说疗效欠佳。

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例,分析了雷贝拉唑的临床疗效,并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研究组分得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58岁,平均(37.68±5.19)岁,最短病程2.5年,最长7.8年,平均(4.88±3.26)年;常规组分得40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58岁,平均(38.05±5.64)岁,最短病程3.1年,最长7.7年,平均(5.03±3.16)年。

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研究组和常规组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7例疗效分析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7例疗效分析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7例疗效分析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容易反复,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

其诱发因素主要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此外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烟酒刺激、精神压力等有关。

其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的4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年龄15~63岁,平均(37.3±5.25)岁。

溃疡直径03~1.5 cm,其中03~05 cm 10例,06~10 cm 28例,1.1~1.5 cm 9例。

临床表现为:腹痛(以上腹部偏左或剑突下为主)、呈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

有时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

伴反酸5例、恶心呕吐3例、食欲不振28例、腹胀11例、嗳气20例等,其中有5例伴黑便,但无心慌胸闷、头晕冷汗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次,2次/d,早餐前服用,连续治疗一周,一周后改为1次/d。

再治疗3周。

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溃疡消失或变为陈旧瘢痕者为愈合;溃疡缩小超过50%者为有效;溃疡缩小不足50%或溃疡面积增大者为无效。

2 结果2.1 溃疡愈合情况愈合45例,有效2例,愈合率为95.7%,总有效率为100%。

2.2 腹痛缓解时间平均缓解时间(2.33±1.20)d,消失时间为(3.1±083)d。

2.3 副作用2例出现轻度腹泻、1例出现双下肢踝部轻度皮疹,均不需要临床处理,呈一过性,自行缓解。

3 讨论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通常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基础治疗或者称为一般治疗:禁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并且注意饮食卫生。

忌用浓茶、咖啡、戒烟忌酒等,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好予以清除。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实践思考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实践思考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实践思考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接受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2次/d,连续给药,第8d时改为雷贝拉唑单一给药,给药治疗4w后统计治疗效果。

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接受3w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9%(74/78),患者用药治疗后HP的清除率为83.3%(65/78),腹痛治疗有效率为91.0%,有5例患者在用药治疗中产生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消除。

结论: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疗效确切,过程相对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雷贝拉唑;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098-02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诱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治HP是强化溃疡愈合效果以及降低溃疡复发率的有效办法。

质子泵抑制剂(PPI)为DU治愈、HP感染解除的常用药[1]。

本文对雷贝拉唑在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做出如下归纳。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78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均确诊;所有病例主诉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活动性出血与幽门梗阻、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异常、妊娠期与哺乳期以及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4.5±3.7)岁;病程1.2个月~2.1年;平均病程(1.4±0.5)年;溃疡直径3~17㎝,平均(12.3±1.6)㎝。

1.2 方法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2次/d,用药1w,第8d起雷贝拉唑10mg,1次/d,治疗3w。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有效率分析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有效率分析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有效率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选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有效率。

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且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从中选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p根除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针对已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临床选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的药学价值显著,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溃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酸分泌过量所致,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寄生微生物,长期治疗会导致胃黏膜溃疡,甚至发生癌变风险,因此一旦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应尽快采取有效方式治疗,避免感染加重引发严重后果。

目前,临床有关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治疗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阻断剂,为了进一步分析临2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本文将推荐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具体治疗效果见下文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调查主体,抽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7~75岁,平均(51.23±5.43)岁,病史1~6年,均值(3.32±0.77)年;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52.53±5.51)岁,病史1~5年,均值(3.12±0.78)年。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作用、用途和注意事项引言: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是一种注射用药物,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的作用、用途和注意事项。

作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起作用。

它作用于胃黏膜上的质子泵,抑制酸分泌的过程,从而减少胃液酸度,维持胃肠道的酸碱平衡。

用途:1.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等消化系统的溃疡疾病。

它可以减轻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

2.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现代生活中高速的饮食习惯下更为普遍。

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缓解胃酸对食管的刺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用方法: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为注射剂,通常由医生或专业护士在医院中进行注射。

其剂量和注射频率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因此在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注意事项:1. 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是一种处方药物,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前应向医生详细咨询,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2. 在使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不可超量使用。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告诉医生。

3. 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请在使用过程中密切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告诉医生任何不适。

4. 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仅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不适用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如果您有其他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请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医生的指导使用。

5. 在使用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的同时,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减少压力等,以帮助药物的疗效。

结论:雷贝拉唑钠山东罗欣是一种有效的注射用药物,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并及时向医生反馈身体状况。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晚20mg,连续14d为一疗程,轻度患者1~2疗程,中度2~3疗程,重度3~5疗程。

结果治疗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后胃疼、胃胀、烧灼感消失,电子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碳14检测结果正常。

结论雷贝拉唑钠肠胶囊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防止病情恶化,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而认为雷贝拉唑钠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157-01十二指肠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

溃疡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常见,胃酸为强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在这些侵蚀因素的存在下,胃肠道仍能抵抗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

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形成。

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

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疡的产生,各种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损害十二指肠粘膜屏障是发病的常见原因[1]。

如何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门诊治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8例,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取得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述良
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

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雷贝拉唑治疗,使用黄连素辅助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60例患者,共有55例病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34人,其中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21人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有效率84%,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发现雷贝拉唑能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附着在细胞壁表面形成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膜,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止恶心和呕吐,改善体内微循环,对治疗十二指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雷贝拉唑;十二指肠炎;黄连素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1(a)-0000-0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病状是腹痛、恶心、呕吐等。

雷贝拉唑主要成份为雷贝拉唑钠,化学名为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主要作用为抑制胃酸分泌[1],联合黄连素抑制胃肠交感神经,缓解神经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除和缓解疼痛。

自从我院使用雷贝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十二指肠炎以来,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28岁,所有病人在入院前均有一定的腹部疼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状。

消化内镜检查主要为:充血、糜烂、黏膜下血管显露、黏膜粗糙不平等。

其中浅表型胃炎并十二指肠炎2例,出血糜烂型胃炎并十二指肠炎8例,萎缩型胃炎并十二指肠炎12例,十二指肠炎48例。

将60例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35例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诱发因素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35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黄连素,雷贝拉唑:晨服,20mg(2片),每日一次。

黄连素:饭前半小时服用(0.2g)。

对照组常规治疗。

每个星期两组患者均进行消化镜检查,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疗程4~8周。

1.3 疗效判定
治愈:腹部疼痛、恶心、反酸、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临床病状消失,消化内镜检查正常。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获得很大改善,消化内镜检查均愈合程度较好。

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减轻,消化内镜检查愈合程度一般。

无效:经药服4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如前,甚至有加重的现象,消化内镜检查没有愈合或加重。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胃肠并病学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范围在10到80岁之间;③能听从医生做好各项检测;④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统计其治愈率,P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治疗,60例患者,共有55人病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

治疗组(34/35)中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21/25)中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有效率84%。

治疗组两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治疗后痊愈。

对照组有三例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治疗后好转。

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讨论
如今十二指肠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工薪人群饱饥失常,饮食不健康;食物过于辛辣、因平时吃的煎炒炸的食品过多、长期饮酒,或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定、易暴躁等),都会导致患有十二指肠炎。

十二指肠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反映局限于十二指肠黏膜层的炎症,据统计男女得病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3]。

雷贝拉唑是抑制分泌的药物,系第2代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来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抑制十二指肠逆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止恶心和呕吐,可有效地改善体内微循环。

在口服雷贝拉唑(20mg)后一小时内发挥药效,并且可长时间抑制胃酸,初次服用二十三小时后可抑制胃酸量和食物刺激产生的酸。

雷贝拉唑的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黄连素能抑制胃肠交感神经,缓解神经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除和缓解疼痛。

发挥减轻十二指肠的炎症的作用。

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炎,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为十二指肠的良性循环提供良好的基础,雷内拉唑能附着在细胞壁表面形成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膜。

联合黄连素消除十二指肠的炎症,加快了十二指肠的好转,经对照比较,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炎治愈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董梅.幽门螺杆菌与小儿消化性溃疡[J].上海: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全国儿科感染暨抗感染学术会议专辑,2010,6:23.
[2] 田武汉,谭尚恒.ESWL后受冲击部位组织损伤不可逆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22(2):10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3安徽桐城,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9,24(2):127.
【收稿日期】2011-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