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羽毛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颤抖的羽毛阅读答案
《颤抖的羽毛》阅读原文:
①记得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流行踢毽子的游戏。

一开始,只看谁踢得多;后来又看谁会踢花样儿;再后来,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

②我踢毽子的技巧在班上属于中等,单脚踢还可以,双脚踢就不熟练了;“里踢”还可以,“外拐”就很差。

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

③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毛在阳光照耀下变换着不同的色彩。

我要用它的翎毛为自己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④这一天,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我们摆好了包围圈,慢慢地缩小着、缩小着。

大公鸡似乎早已预感到了危险,它伸长了脖子,竖起了羽毛,好像要和我们决斗一场。

当我们扑向它的时候,它腾空而起,从我们的头顶飞了过去,逃出了包围圈。

⑤我们再次摆开了阵势。

当我们慢慢地缩小包围圈的时候,那只公鸡还想像第一次那样腾空飞起。

但是我们一窝蜂似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

公鸡“咯咯”地叫着,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使出了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挣脱了我们,又一次腾空飞起来。

⑥大概是因为它的冲劲过猛,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水池。

鸡是不会游泳的,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即使它勉强扑腾到池边,也无法爬上围墙。

⑦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挣扎,心里很着急。

我们找来了长长的竹竿,想让它攀着爬上来。

谁知它一见我们的竹竿,以为我们要打它,吓得逃到了池子的另一个角落。

⑧我们又找来一根绳子,系上一个活扣儿,打算套住公鸡的脖子把它拽上来。

可是我们刚把绳子放下去,它就吓得扑腾起来。

⑨我们都不会游泳,谁也不敢下到水里。

⑩我们在心里暗暗央求着那只大公鸡,请它飞上来,保证不再拔它的毛。

可是它浮在水面上,向我们眨着不信任的眼睛。

那只大公鸡在水里泡了很久,浑身的羽毛都湿透了。

它有气无力地闭上了眼睛,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

它再也无力反抗了,我们找来一根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

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微微喘着气。

同学们见它要死了,很害怕,都悄悄地走了。

我独自一人守护着我的公鸡,给它端来食物和水,可是它连眼睛都不睁。

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

同学们都围了上来,
纷纷夸奖我的毽子最漂亮。

可我望着手中的毽子,感觉到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后来,我家的那只大公鸡还是慢慢地站了起来,又开始吃东西,“咯咯”地叫起来。

我总觉得对不起它,所以每天放学总是约上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去郊外草地上给大公鸡捉蚂蚱。

开始它总是躲着我,好像对我很有戒备心,不肯凑上来吃我喂的蚂蚱。

渐渐地,它又恢复了对我的信任,一见到我放学回家,就“咯咯”地叫着跑过来。

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

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见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读者·校园版》2018年15期)
《颤抖的羽毛》阅读题目: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表现了孩子的虚荣心理,为故事发展做铺垫。

B.为了救大公鸡,我们先后找来了竹竿、绳子,最后用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

C.第段写大公鸡奄奄一息的样子,反衬出我们惴惴不安的内疚心理。

D.“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委婉地表现了“我”对公鸡羽毛的喜爱。

2.参照下面的表述,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4分)
①? →包围公鸡,拔毛制毽→?②?→为鸡捉虫,弥补亏欠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1)但是我们一窝蜂似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

(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我们在心里暗暗央求着那只大公鸡,请它飞上来,保证不再拔它的毛。

(品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品读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此刻的心理。

(3分)
可我望着手中的毽子,感觉到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5.文章以“颤抖的羽毛”为题有哪些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颤抖的羽毛》阅读答案:
1. (3分)D 【解析】D项中结合全文内容看,这句话委婉地表现了“我”对拔鸡毛做毽子的后悔心理。

故选D项。

2.(4分)①踢毽技差,决定制毽②鸡落水池,寻法打捞
3.(6分)(1)(3分)示例一:动作描写。

运用“扑”“擒”“拔”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我们捉鸡拔毛的动作,写出了我们对公鸡的伤害。

示例二:运用比喻,将我们捉公鸡的状态比做一窝蜂,表现出我们的急切心情。

(2)(3分)“央求”指我们此时请求大公鸡宽恕我们的做法,形象地刻画出我们的害怕以及深深的后悔之意。

4.(3分)作者感觉手中的毽子“瑟瑟颤抖”,但毽子本身是不会发抖的,作者眼里看到的是毽子,心里想到的其实是被拔毛的公鸡。

作者感觉那只被粗暴对待的公鸡此时因害怕在颤抖,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荒唐,深感后悔和内疚。

5.(6分)以“颤抖的羽毛”为题,暗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显得新颖别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颤抖的羽毛”中“颤抖”一词巧妙地揭示了我们对公鸡的伤害,以及“我”对自己行为的自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