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过关检测试
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开展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小组。
在其中一节小组活动中
A.促进组员积极表达.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
B.应对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组员间的冲突
C.推动组员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
D.保持小组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答案】 A
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了解青少年对“快乐阅读”项目的满意度,设计了份调查问卷。
根据问卷设计原则,下列问题适合排在最后的是()
A.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几次“快乐阅读”活动?(1)0次(2)1次(3)2次(4)3次〔5)4次以上
B.你对“快乐阅读”的活动安排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
C.你对“快乐阅读”活动有何建议?
D.通过参加“快乐阅读”活动,你的阅读兴趣有何变化?(1)提高(2)不变(3)降低
【答案】 C
3、社会环境中各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交织。
这体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A.多样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变动性
【答案】 C
4、(2019年)老林因患肝癌,深受病痛折磨,每次医生查房时,他都反复诉说自己严重失眠,要求增加安眠药的剂量。
社会工作者小张发现老林根本没有服药,而是将安眠药积攒下来藏在枕头底下。
经过了解和初步分析,小张认为老林因难以承受病痛产生了自杀念头。
这时,小张首先需要做的是()。
A.稳定服务对象情绪
B.预估服务对象问题
C.通知家属前来探望
D.快速评估危机程度
【答案】 D
5、(2018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小李发放了20份问卷,回收后发现有一道题18人没有填写答案,于是小李重新设计了这道题。
小李的做法表明,该问卷设计处于()。
A.定稿和印刷阶段
B.试用和修改阶段
C.概念操作化阶段
D.设计问卷初稿阶段
【答案】 B
6、就读高中的志明近日沉迷网络游戏,常通宵达旦上网,成绩一落千丈。
他所在学校的社会工作者找志明面谈,下列社会工作者表述中,采用忠告技巧的是( )。
A.“你如果不改变上网习惯,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可能会留级被学校开除。
”
B.“有新闻报道,经常上网的人很容易患上颈椎病。
”
C.“我也喜爱上网,但最近发觉视力差了,睡眠质量也差了。
”
D.“你已是高中生,也曾答应我改变上网习惯,要加把劲啊!”
【答案】 A
7、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说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在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限制女职工生育的内容
B.用人单位应施行男女同工同酬
C.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D.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答案】 A
8、(2019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在某养老院开展了“幸福银行”老年活动项目,老年人积极参与院内的合唱、手工、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参与活动所得积分可用于院内消费,以此提升老年人参与热情,改善生活质量。
在上述服务中,小王扮演的角色是()
A.行政管理者
B.政策影响者
C.倡导者
D.治疗者
【答案】 A
9、问卷中问题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三种,下列问题中,旨在了解被研究者“行为”的是()。
A.你在哪个领域工作?(1)民政(2)教育(3)其他
B.你属于哪个年龄段?(1)20岁以下(2)20~39岁(3)40~59岁(4)60岁及以上
C.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1)0次(2)1~2次(3)3-4次(4)5次以上
D.你认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科目辅导老师的讲课水平?(1)不好(2)一般(3)好
【答案】 C
10、一次小组活动中,组员小李突然质疑组员小尹,认为他在小组中过于表现自己,让其他组员没有表达机会,小李的话立即得到其他组员的响应,纷纷指责小尹。
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做的是()。
A.处理抗拒行为
B.处理组员的不满情绪
C.结束小组讨论
D.及时制止争议,并请小尹回应小李的质疑
【答案】 D
11、社区居民家里发生火灾,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造成了财产损失。
在灾后重建中,小王为居民提供服务最主要的目标是( )。
A.激发潜能
B.促进发展
C.缓解困难
D.提供心理支持
【答案】 C
12、蓝蓝的父亲有酗酒的习惯,而且每次醉酒之后都会破口大骂其母亲,严重的时候还会动手,如果判断蓝蓝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异常行为,那么判定的标准是()。
A.行为适应性标准
B.主观评价标准
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D.统计学标准
【答案】 A
13、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提出的。
A.莫瑞
B.泰勒
C.阿尔德弗尔
D.马斯洛
【答案】 D
14、(2018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需要围绕机构目标,建立授权、协调、沟通和控制等一系列动态机制。
其中,建立授权机制的目的是()。
A.促进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B.确保机构发挥最大效率
C.加强各层级之间的互动
D.保证行政计划实施方向
【答案】 B
15、(2017年真题)李先生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要严格管教,不能由着孩子,因此孩子一犯错就打一顿,根据上述情况,李先生的教养模式属于()
A.专制型
B.支配型
C.骄纵型
D.放任型
【答案】 A
16、社会工作者为了了解无业少年状况,常常去网吧、台球室等无业青少年聚集的地方暗中观察,这属于哪种研究方法?
A.访谈法
B.间接观察法
C.参与式观察
D.非参与式观察
【答案】 D
17、在小组工作中,()使得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愿意和乐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A.相互尊重
B.个别化
C.接纳和肯定
D.保密
【答案】 C
18、小张和自己的丈夫与公公婆婆、弟弟弟媳居住生活在一起。
在生活中,小张不免与婆婆发生矛盾、妯娌矛盾,这让夹在中间的丈夫左右为难。
请问小张所处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矛盾家庭
D.主干家庭
【答案】 A
19、某社区居民下岗后获得了由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而面临同样情况的另一居民却没有获得此服务,另一居民到社区要求提供同样服务。
另一居民的需要属于( )。
A.规范性需要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答案】 D
20、(2019年)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主要负责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策划服务方案等工作,根据社会策划模式,小张扮演的角色主要是()。
A.技术专家
B.协调者
C.方案实施者
D.中介者
【答案】 A
21、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
A.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依托
B.以康复机构为基础,社区康复为依托
C.以机构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D.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答案】 D
22、小李最近心理压力很大,他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这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A.收集有关他的问题的资料,便于以后开展服务
B.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看他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C.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对其提供转介服务
D.与他签订服务协议
【答案】 B
23、社会工作者小马对服务对象说“听了你刚才讲的我对你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包括你什么时候出现烦恼,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你是怎么面对和处理的。
”从这段谈话中可以看出,小马运用的是( )。
A.心理诊断
B.缘由诊断
C.分类诊断
D.动态诊断
【答案】 B
24、下列陈述中,属于问卷结构中指导语的是()
A.本调査采用不记名方式.您的信息仅作研究之用,不会被公开
B.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随机抽样,您被选中参加本调查
C.选择答案“2”的,请直接跳至第5题
D.访问结束,谢谢您的合作
【答案】 C
25、社会工作者小刘的一位服务对象老周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老周不想让家人知道他的病情,因此,希望小刘为他保守这个秘密。
老周的妻子感觉到老周脾气怪怪的,整个人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她找到社会工作者小刘,希望小刘一定要告诉她老周的状况。
这种情况属于社会工作者( )伦理困境。
A.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B.保密问题
C.自我决定和家长制
D.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答案】 B
26、张太太今年50岁,她的先生一个月前刚去世。
她与张先生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她还处于极度伤心中,每天茶饭不思,难以入眠。
如果判断张太太的这种行为是偏差行为,那么是根据( )进行判断的。
A.统计学标准
B.个体主观体验
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D.行为适应性标准
【答案】 B
27、社会工作者在研究贫困社区贫困问题时,依托“人在情境中”的框架,探讨其个人与场境两方面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干预措施,协助社区摆脱贫困,提升贫困者自我能力。
这说明了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
A.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
B.研究者既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也可以是结果的应用者
C.体现社会工作伦理
D.采用整合审视的研究视角
【答案】 D
28、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最长不超过()。
A.6个月
B.12个月
C.8个月
D.24个月
【答案】 D
29、社会工作者老张正在主持一次居民会议,商量如何解决社区居民乱停车的问题。
居民田阿姨首先发言,提议要处罚那些乱停车的车主。
居民小梅立即表示反对,认为社区乱停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停车场地的规划不合理。
老张这时应该做的是()。
A.指出小梅的看法并不客观
B.表明自己对这两种观点的态度
C.让参会者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表决
D.让参会者对这两种观点发表看法
【答案】 D
30、小林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他近日因高考选专业的问题感到十分苦恼,父母希望小林学医,爷爷奶奶都劝他学建筑,老师和朋友又提出其他意见。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王最适当的做法是()。
A.劝说小林遵从长辈的-建议
B.鼓励小林选社会地位较高的专业
C.说服长辈听从小林的选择
D.协助小林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
【答案】 D
多选题(共20题)
1、某街道选调了三位社会工作者进入一个城乡接合部社区开展社区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发挥自助互助精神,共同解决社区面对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社区前的工作重点是()。
A.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
B.认识同事
C.推动成立居民小组
D.开展社区教育
E.培养社区带头人
【答案】 AB
2、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运用互助模式设计戒毒康复人员同伴互助小组,小王设计的下列小组活动内容中,符合互动模式实施原则的有( )。
A.“角色模拟”:在高危情景中学会拒绝
B.“巧舌如簧”:就尿检利弊问题展开讨论
C.“同伴示范”:同伴分享戒毒的心中历程
D.“授业解惑”:专家讲述戒毒过程中的生理反应
E.“回报社会”:重阳节组织组员为敬老院老人服务
【答案】 ABC
3、出生10天女婴,吐奶、嗜睡1周,有时惊厥。
体温37℃,反应低下,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前囟紧张,克布征(-),脑脊液检查未找到细菌。
下列哪项对确诊最有帮助( )
A.测脑脊液LDH值
B.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C.测脑脊液pH值
D.测脑脊液鲎珠溶解物试验
E.测脑脊液PPD-IgG,PPD-IgM
【答案】 D
4、医务社会工作者小张在为某服务对象开展服务时得知:该服务对象认为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医生的诊断失误,致使其留下残疾。
该服务对象私下搜集了很多“证据”,准备起诉医院及相关责任医生。
此时,小张面临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难题有()。
A.是否对医院保密
B.是否立即结案
C.是否对医生保密
D.是否立即转介
E.是否支持服务对象起诉
【答案】 AC
5、下面关于成长小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长小组一般运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
B.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
C.青少年法律意识培训小组属于成长小组
D.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属于成长小组
E.成长小组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
【答案】 ABD
6、关于个案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研究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
B.个案研究有利于中和极少数人的极端
C.个案研究有利于设计有效具体的解决方案
D.个案研究依托分析性概括辅助理论建构
E.个案研究有利于客观深入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需要
【答案】 C
7、社会工作者张某在社区进行家访时,有一名居民向他反映目前政府发放给他的低保金不能应付其家庭生活开支,加上他身体不好,需经常看病。
他还说最近天气很冷,而家中棉被不够。
张某发现社区中还有不少与这位居民情况相似的人,他决定尝试为这些居民提供服务。
在下述做法中,能够反映社区工作特点的有()。
A.张某自掏腰包替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B.张某向他们提供理财辅导和情绪疏导
C.张某向社区内所有低保户做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D.张某召开低保户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商讨解决办法
E.张某动员志愿者,为低保户募集旧衣物和棉被等生活用品
【答案】 BCD
8、李某,女,已婚,36岁,某外企工厂的职工,有一个上五年级的儿子。
近一段时间,李某因为夫妻关系和孩子学习的问题而苦恼,特来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
针对该服务对象,应该收集以下哪些方面的资料?()
A.李某的成长经历
B.李某丈夫的基本情况
C.李某儿子的基本情况
D.李某的社会交往情况
E.李某领导的家庭情况
【答案】 ABCD
9、对国际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的正确理解有()。
A.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
B.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C.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D.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应用个别化原则时没有区别
E.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应用个别化原则时应有所区别
【答案】 ABC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的有()。
A.受朋友的影响而参与服务
B.想获得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
C.填补心灵空虚,消减心里的寂寞
D.现在帮助别人,将来会“善有善报”
E.希望帮助别人,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
【答案】 A
11、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式有( )。
A.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B.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C.社区-学校社会工作
D.预防型学校社会工作
E.矫治型学校社会生活
【答案】 ABC
12、社会工作者小燕带领的“幸福家庭学习小组”进入结束阶段,她组织组员进行了自评。
下列属于小组自评的有()。
A.小组的效能
B.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
C.工作人员的技巧运用
D.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
E.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成
【答案】 AB
13、以下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待
B.各年龄段人士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同
C.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D.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E.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相等
【答案】 ACD
14、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A.小组动力学理论
B.精神医学
C.发展心理学
D.民主论
E.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
【答案】 AC
15、在传统文化保护项目中,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民中成立了“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小组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此阶段小组及小组组员主要特征有()。
A.小组的凝聚力增强
B.小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C.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D.对小组充满信心和希望
E.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增强
【答案】 ABD
16、1岁2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
查体:虚胖,毛发稀黄,面色苍黄,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表情呆滞,智力发育落后,肢体震颤,踝阵挛阳性。
A.血气分析
B.血沉测定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骨髓象检查
E.血常规检查
【答案】 D
17、社会工作者小杨为社区矫正对象小吴提供个案服务。
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小吴已同意签署一份正式的个案服务协议。
这份协议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A.服务执行的资金来源
B.服务内容和采用的服务方法
C.服务执行的理论基础
D.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E.服务时限、地点和次数
【答案】 BD
18、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的内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专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一般规则与标准
B.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C.清晰地告诉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D.以专业的价值观来具体体现,它们是就某种专业行为进行判断的是非依据
E.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
【答案】 ACD
19、张同学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他经常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由于网络游戏内容较为暴力,张同学深受影响,他经常在学校打架斗殴,上个月因为打架把另一同学打成植物人,被关入少管所。
张同学面临哪些问题( )
A.青少年性行为
B.家庭暴力
C.网络成瘾
D.校园意外伤害
E.青少年犯罪
【答案】 C
20、社会工作者通过()促成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A.开展环境重要性的讲座
B.改善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C.调动环境中的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D.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有能力应对来自环境的压力和挑战
E.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提高其应对来自环境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答案】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