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肿瘤螺旋CT诊断论文
卵巢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分析
敏感 性 、 特异 性 比较 高 的 影 像学 方 法 。尤 其分 期 的
作 用显得 尤为重 要 。也 易 为临床所认 可 。 3 1 卵巢囊 性肿 瘤 的 C . T表 现 3 1 1 囊 腺瘤 .. 根 据肿 瘤 内成 分分 为浆 液性 和 黏
盆腹 腔联 合积液 , 卵巢恶 性肿 瘤 的重要 间接征 象 。 是
液性两种 ; ①浆 液性囊 腺瘤[ : 】 为最 常见 的 良性 卵巢 ]
肿瘤之 一 , 占全 部 卵巢 肿瘤 的 2 . , 0 O岁 多 3 1 3 ~4 见 , 变 率 3 % ~ 5 。肿 瘤 体 积 一 般较 大 , 径 恶 O O 直 多在 5 1 c 左 右 。较 少 分 隔囊 , 房 多见 , 薄 ~ 0m 单 壁 且 均匀 一致 , 壁 内面光滑 , 内液 体 C 值近 似 于 囊 囊 T 水 。壁厚 不多 见 , 囊壁 可见 较小 软组织 突起 , 数囊 少 壁或软 组织 内可见 细 小砂 粒 体 , 是该 肿 瘤 的 一个 这 特征 。本组 资 料 中 , 房 5例 , 内 有 细 条 间 隔 2 单 囊 例 , 壁小结节 2例 , 砂 粒 体样 钙 化 l例 ; 黏液 囊 有 ② 性囊腺 瘤l : 见于绝 经后妇 女 , _ 多 2 ] 占全部 卵巢肿 瘤 的 2 . , 17 一般 比浆 液 性 大 , 径 多 大于 l c 直 0 m。恶 变 率 5 ~ 1 。肿 瘤囊壁 较 薄 , 不 均 匀 , 组织 乳 O 但 软
例 、 液 性 囊 腺 瘤 3例 ) 囊性 畸胎 瘤 3 , 腺 癌 8 ( 液 性 囊 腺 癌 3例 、 液 性 囊 腺 癌 5 ) 卵 黄 囊 瘤 4例 , rkn 黏 . 例 囊 例 浆 黏 例 , ku e — br eg瘤 l . 明 细 胞 癌 2例 。各 种 肿瘤 因其 性 质 ( 恶 性 ) 同 而 具 有 相 应 特 征 性 C 表 现 ・ 手 术 病 理 对 照 , 确 地 例 透 良、 不 T 与 准 定性诊断 2 4例 ( 5 7 ) 误诊 4例 (4 3 )准 确 定 位 2 例 ( 6 4 ) 错 误 定位 1例 (. ) 结论 卵 巢 囊 性 肿 瘤 的 8 . , 1 . . 7 9 . , 35 。 C T表 现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T对 卵 巢 囊 性 肿 瘤 的 诊 断 及鉴 别诊 断具 有 一 定 帮 助 。 C
多层螺旋CT在卵巢肿瘤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
1 0例均经手术 病理证实。 12 C . T扫描技术 : 全部 病例 均 采用 P IISB lac H LP rl e六排 ii n l 螺旋 C 6层 T机扫描 , 扫描范围 自闭孔下缘 至髂嵴连线 水平 , 肿块 巨大 时超过 髂嵴 连线 2 O一4 m。一般 扫描 条件 : Jm D 球管 电压 10k 电流 10m 单层扫描 的时间为 0 2 , 2 V, 4 A, . 6S螺距 为
Dig oi au fmu t —ly rd sr w n t e tm o v rip d n l e e ss a n s v le o l s i a e e c e CT i h u ro a i e u ce r v r e F NGWe—ha D p r n A i u ( eat t me
0 6 平均层厚 75m 层距 5ml 无 间隔连续扫描 , ., . m, i, l 保证 扫描
1 为单 房囊肿 , 例 6例为 多房囊肿 , 内密 度不 均 ( 1 , 为 图 ) 3例
囊实混合性肿块 , 内密度不 均 , 伴钙 化 、 脂肪 影 ( 2 。本 组 图 )
病例囊壁均匀增厚 , 度 35r n1 , 厚 . i 例 不均匀增厚 1例 , 于 a 连 瘤蒂一侧增厚 明显 , 处厚度达 1 m, 最厚 5 m 其余 8例连 于瘤 蒂
蒂扭转 的囊性 或囊实 混合性 肿块 均表 现为 圆形 、 圆形 椭
巨大肿块 , 大者大 小 为 1 . m×1. m×2 . m, 小 最 9 3c 13a 00e 最 者大小为 8 7c 7 7c . m× . m×72c 连 于右侧 附件 区 6例 , . m, 左 侧附件 区 4例 。9例压 于膀胱 上方 , 5例 压于膀 胱 、 宫上 方 子 偏左侧 , 4例压于 膀胱 、 子宫 上方偏 右侧 , 位于 子 宫右 侧。 1例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MPR)在其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5 例直径超过25 cm的巨大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MPR特征。
结果螺旋CT扫描MPR 重建能较清楚的显示囊肿的大体轮廓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结论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巨大卵巢囊腺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多平面重建;鉴别诊断The Value of MPR of Spiral CT Scanning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PR of spiral CT 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for huge ovarian cystadenomas.Methods CT images of MPR in 5 patients with huge ovarian cystadenoma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MPR can clearly show the outline of huge ovarian cystadenomas and the relation to adjent organs.Conclusions MPR of spiral CT scanning show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huge ovarian cystadenomas.Key words:Huge Ovarian cystadenoma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卵巢囊腺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但直径超过25 cm的巨大卵巢囊腺瘤则很少见报导。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摘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均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和浸润性癌。
自1973年国际卫生组织分类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着较多的争议。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本文通过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做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病理学;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生物学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以上皮细胞明显增生而无间质浸润为主要的病理特点。
自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议。
本文就关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表现1.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依据镜下组织学检查为主,病理学特点为无破坏性间质浸润[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定:(1)上皮增生,并且呈现复层、丝状以及筛孔状和微乳头状。
(2)细胞异型性,呈轻度到中度之间。
(3)分离的细胞簇。
(4)具有较少且程度不同的核分裂。
(5)缺乏破坏性的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呈囊性,囊内具有数量不等的赘生物,或者呈现出乳头的实性包块。
也呈现出囊实性。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坏死,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液体,肿瘤的进展和分级为I期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并且仅限制在卵巢囊腔的内表面,无任何的卵巢外蔓延[2-3]。
1.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发于年龄35岁到45岁的年轻妇女,平均的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4]。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有23%的患者无任何的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不适、增大和包块,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有些患者检查时为偶发[5]。
约30%~50%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双侧性,临床症状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发展较长,转移率低,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晚期复发率较高,很少发生恶性病变[6]。
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表现,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做CT扫描的120例卵巢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卵巢癌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高20Hu, 单侧性49例,占40.8%,双侧性71例,占59. 2%;来自于上皮的肿瘤88例,占73. 3%,来自于间质细胞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各8例,各占6.7%;其他16例,占13. 3%o结论:常规及螺旋CT扫描能显示卵巢癌的CT特征,对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有帮助。
【关键词】CT;螺旋CT;体层摄影术;卵巢癌[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CT in diagnosing ovary cancer,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for ovary cancer. Met hods: Analyze the CT results for 120 cases with ovary cancer who have conducted CT scanning in our hospital within recent years, and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Its of the operations. Results: Ovary cancer is mainly showed as cysticsolid or solid tumor and solid content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these phenomenon are more apparent after strengthened scanning・ The average CT data increases 20Hu, 49cases (40・8%) are unilateral tumor and 71cases (59・2%) are bilateral tumor; 88 cases (73.3%) are epithelial tumor, 8 case of interstitial cell tumor and 8 case of germ cell tumor, each accounts for 6. 7%;16 cases are othiers,accounting for 13.3%. Conclusion: CTand Helical CT scanning can show the CTfeatures for ovary cancer, and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diagnostic levelfor ovary cancer・[KEY WORDS ] CT; Helical CT; X 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Ovary cancer卵巢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卵巢组织来源复杂,包括上皮性、间质性、生殖细胞来源,上皮性来源占91.9%,其中CT具有良好的分辩率,对观察病浆液性囊腺癌占上皮性来源63%[1]O变组织的密度非常准确,特别是螺旋CT的容积扫描,可以任意角度和层厚进行重建,对卵巢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2]。
卵巢囊腺瘤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探讨
对卵巢囊腺瘤的敏感度 、 特 异度 、 阳性预 测值 、 阴性 预测值 ; 各分型卵巢囊 腺 瘤瘤 体 大小 、 形 态及 C T值 等影 像特 征 比
较。
2 结 果
不排除 向卵巢囊腺癌 转变 的可能 。早期 诊断是 降低 其癌 变 率, 提 高患者生 存质 量 的重要 措施 。随 着影 像诊 断 学 的发
例患者共计卵巢囊 腺瘤 7 O例 , 经C T双期扫描 , 除1 例单 纯
囊肿误诊为浆液性囊腺 瘤之外 , 其余 病例均成 功诊 出 , 符 合 率高达 9 8 . 6 %; 经计算 , 多螺旋 C T对卵巢囊腺瘤 的敏感度 、
特异度 、 阳性预测值 、 阴性 预测值 分别 为 1 0 0 %、 3 3 . 3 %、 9 8 . 6 %、 1 0 0 % 。具体结果见表 1 .
2 例; 经C T双期扫描 , 除1 例 单纯囊肿误诊 为浆液性 囊腺 瘤之 外, 其余 病例均 成功诊 出, 符合率 高达 9 8 . 6 %; 经计 算, 多螺 旋
C T对卵巢囊腺 瘤 的敏 感度、 特 异度 、 阳性预 测值、 阴性预测值 分别 为 1 0 0 %、 3 3 . 3 %、 9 8 . 6 %、 1 0 0 %。结论 : 多螺旋 C T对卵巢
3 ±7 . 1 ) 岁 。临床表现 : 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 , 部分患者表现为小腹 冷痛 和胀 痛 , 少数患者无 明显症状 。
1 . 2 检 查 方 法
1 . 2 . 1 仪 器 和参数
G E L i g h t s e e d 1 6层螺 旋 C T机 ; 电压
( 2 . 博 尔塔拉 蒙古 自治州精 河县人 民 医院
新疆
博 尔塔拉 蒙古
FOXO1、P53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FOXO1、P53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卵巢浆液性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卵巢癌,常常导致预后不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OXO1和P53在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病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FOXO1是一个转录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凋亡和代谢等过程。
研究发现,FOXO1的表达在卵巢浆液性癌中明显下调。
该下调可能与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凋亡能力增强有关。
此外,FOXO1的低表达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因此,FOXO1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能能够用于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P5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DNA修复等过程。
研究发现,在卵巢浆液性癌中,P53的突变频率很高。
这些突变导致P53功能的丧失,从而使细胞的DNA 修复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P53突变与卵巢浆液性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且与预后呈负相关。
因此,P53的表达状态可以作为卵巢浆液性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OXO1和P53在卵巢浆液性癌中存在相互作用。
FOXO1的下调可以通过调节P53的表达和活性,促进肿瘤的增殖和侵袭。
而P53的突变也会影响FOXO1的转录活性,进一步增强癌细胞的恶性特性。
总结来说,FOXO1和P53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FOXO1的下调和P53的突变会导致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因此,FOXO1和P53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然而,目前对于FOXO1和P53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
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
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时间:2009年1月5日下午,地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读片室。
参加人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超声室郝玉芝主任,黄苏里副主任医师,陈宇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朱利、王勇、常青,住院医师张蕊、唐威。
郝玉芝:今天召集全科医师对4例卵巢肿瘤病例进行讨论,这4个病例比较疑难,请大家从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特征方面进行讨论。
因为我院影像诊断科包括超声、CT、MIR多科室,我们对疑难、少见病例及许多常见肿瘤病例进行影像诊断时,不仅依据临床及超声图像,还紧密结合其他影像检查作出综合影像诊断或提示,这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将非常有益。
今天4个疑难病例讨论中都有超声及卵巢肿瘤CT图像,请参加讨论的医师踊跃发言,首先由常青医师简要介绍临床病史。
常青:例1女,61岁,发现腹部包块6年余就诊。
妇科检查:见宫颈中度糜烂充血,子宫后方一巨大肿块,约15cm ×12cm,表面光滑可推动,与子宫相连。
陈宇:患者为老年女性,超声扫查可见子宫前方充盈的膀胱,子宫后方见较大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楚,包膜光整,内见均匀点状回声,未见钙化;肿块右侧可见一较小乳头状回声。
CT图像可见充盈的膀胱,子宫受压,前移,子宫后上方可见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光整,周围肠管受压,肿块内部密度非常均匀。
首先考虑卵巢来源的肿块,可能为上皮来源的肿瘤。
因发现肿瘤6年,表明肿瘤生长较缓慢,考虑良性囊腺类肿瘤。
肿块体积巨大,瘤内点状回声非常均匀,应与卵巢卵泡膜纤维瘤鉴别,卵泡膜纤维瘤也有类似表现,但卵巢卵泡膜纤维瘤患者常伴阴道出血等症状,本例无阴道出血症状,因此不除外卵巢卵泡膜纤维瘤;尚需除外浆膜下巨大子宫肌瘤及阔韧带肌瘤。
唐威:从横断位CT图像上可见盆腔巨大肿块,病变特点为边缘较光整,周围肠管均呈受压的改变,平扫显示病变内部密度较均匀,矢状位上显示肿块体积巨大,平扫与子宫无明确分界,肿块密度较膀胱密度高,且密度较均匀,无明确钙化或低密度区。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survivin和COX-2表达的意义
中 图分 类 号 : 3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 8 (0 0 0 —8 50 R7 7 3 B 10 —5 5 2 1 ) 70 5 -2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1 年第 2 卷第 7 00 3 期
Ba 2 0 2 8 1 ) 2 — . o。 0 6, 2 ( 0 : 631
J d h o 8 P a o 2 , o 7 J l 0 0 e r L rc 1 3 N . ,u 2 1 Me T V .
85 5
卵巢恶性肿瘤 的发病率在女性 生殖道肿 瘤 中居第 3 , 位 但 由于缺乏典型 的临床症 状 , 早期 诊断 较 困难 , 死亡率 在 其
分 , 色深者为 3分 。( ) 2 两项乘积为其最后得分 : 着 1() o分为 阴性 ( , ~ 4分 为 弱 阳性 ( , ~8分为 中等 阳性 ( 一) 1 +) 5 +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特 征之间的关系 , 同时研究 二者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织 中的表达
见表 1 uv i 白阳性表 达 的染 色部位 主 。s ri n蛋 v
要位于肿瘤细胞 的细胞浆 中, 为粗细不 一的棕黄色颗粒 。在 4 6例正常卵巢组织 中均未发现 srii uv n的阳性表 达, 良性 v 在 选 用我 院 2 0 0 6年 1月 ~2 0 0 9年 6月病理 浆 液性肿瘤 5 8例 中,u r i 白阳性表达率为 1 . ( 1 sni n蛋 v 89 1/ 5 ) 在交界性浆液性 肿瘤 和卵巢 浆液 性癌 中,u r i 白 8, sni n蛋 v 的阳性表 达率 分别 为 5. ( 4 2 ) 7 . 3 ( 5 3 ) 1 8 1 / 7 和 3 5 2 / 4 。 C - OX 2阳性染色为 棕 黄色 颗粒 , 位 于 细胞核 周及 细胞 浆 定 内, 呈片状或颗粒状 分布 。4 6例 正常 卵巢组 织 中 C - OX 2蛋 白表 达为阴性 。在 5 8例 良性 卵巢 上皮 肿瘤 中 , OX 2蛋 白 C - 表达 阳性率为 2 . ( 7 5 ) 93 1/ 8 。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及卵巢 浆液 性癌组织中 C X 2蛋 白表达 阳性率 分别 为 7 . %(0 O - 4 1 2/
16排螺旋CT对卵巢恶性肿瘤术前分期的价值
浙江临床 医学 20 0 8年 9月第 1 卷第 9期 O
・
1 63 ・ 2
1 排螺旋 C 6 T对 卵 巢 恶 性 肿 瘤 术 前 分 期 的价 值
单 嫣娜 陈文 辉
卵巢恶性肿瘤起病隐匿 , 早期多无 症状 , 但在女性 生殖 统恶性肿瘤 中, 病死率 居首 位…。作者 对 自 20 05年 5月 20 08年 5月经手术 、 理检查证 实的卵巢 恶性肿瘤患 者 , 病 用 回顾 性分 析方法 , 价 1 评 6排螺 旋 C T对 卵巢恶 性肿 瘤
1 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 左侧 附件 区囊实性病灶 , 厚薄 不均; 壁 可见腹
,
检查手段 , 能为术 前病情估 计提供有力资料。
参 考 文 献
1曹泽毅 . 中华妇 产科 学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99 20 人 19 .9 .
2T m ayC Z uK Sl ma G,t 1Saigo i ̄ e pn M,o H,ie nS e a.t n f pt v g e h oai - vrnt a u
‘
,
肿 块 实 性 部 分 、 厚 的囊 壁 、 节 样 突 起 可 见 明显 强 化 ; 增 结
r 曲的供血 动脉 ; ) 向周 围组织 器 官侵犯 表 现及远 粗迂 (有 3
・
转移征象 。
文献报道 C T对卵巢 恶性 肿瘤分 期 的准确率 为 7 % ~ 0 9 % , 中 I 期的准 确率最 高【 C 0 其 I I 引,T可清 楚显 示伴 中 一大
C T分 期 情 况 : I
期6 、期 1 、 例 I I 0例 I Ⅱ期 5例 、 期 3 。病 理 结 果 证 实 的 Ⅳ 例
O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tumors , bots)是一类易引起认识上混乱的肿瘤,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良性或恶性。
bot为低度恶性肿瘤,一般不通过转移而发生卵巢外扩散(恶性肿瘤独有的特性),而是通过“种植”在盆腔内扩散,bot的种植为少量bot细胞脱落并种植到腹膜腔。
1 材料和方法复查鞍山市铁西医院1995—2010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
诊断标准按照上皮浆液性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
2 结果2.1 一般表现7例病理年龄为28-62 岁。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5例,腹涨2例。
2.3 病理特征 7例病理均为单侧,肿瘤直径8cm—15cm,7例患者中肿瘤囊内壁可见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单侧多见,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80%-90%。
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房,肉眼检查类似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单乳头分支较密,可种植腹膜,累积双侧卵巢机会较多。
镜下见乳头被覆上皮增生为3-4层,核的形态不一致,染色深,核分裂像每个高倍视野不多于1个。
没有瘤细胞的间质浸润,约25%肿瘤可见砂砾体。
约16%-59%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腹膜的浆液性细胞增生,它们是增生还是真正的种植,尚难以确定。
根据腹膜表面下的正常组织有无浸润,可分为浸润性种植和非浸润性种植两类,种植的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据报道,非浸润性种植50例中有3例死于肿瘤,而浸润性种植6例中有4例死于肿瘤。
种植灶内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像的多少与预后的关系较小。
3.2 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相关的几个问题:3.2.1 浆液性bot与伴微乳头型浆液性bot 一般认同这种微乳头型肿瘤是一种浆液性bot,而不是低级别浆液性癌。
2例卵巢巨大肿瘤CT表现及文献复习
整, 包膜破裂后可 引起腹膜播散 种植 及腹 水。
黏液性囊腺瘤主要 与 以下肿瘤 鉴别 : 1 浆液性 囊腺 瘤 () 鉴别 : 实性浆 液性 囊腺 瘤双侧 多见 , 相对 黏液 性囊 腺瘤 体积 较小 , 囊壁规 则 较 薄 , 腔 内容 物较 均 一 , 结节 和 钙化 多 囊 壁 见 。( ) 2 子宫平滑肌瘤 : 该瘤 一般边 界清晰 , 围脂 肪组织 周 显示较清 , 呈现 良性 肿瘤 的特征 , 宫分 叶状 增大 伴钙 化对 子
1 病例 介绍
例一 , 患者 , ,3岁 , 素 月经 规律 ,/ 5天 , 中 , 女 2 平 63 量 痛
经(一) 。近两年 来 自觉 下腹 部 增 大 , 一周 前触 及 腹 部包 于
块 。体检 : 下腹部 可触及 1 m× 7c 8c 1 m大小肿物 , 中等 , 质 边
界不清晰 , 表面较光滑 。肿瘤 系列 A P、A19 F C 9 (一) 。影像 学 检查 : 1 B超 显 示 : () 附件 、 子宫 前 方可 见 大小 约 为 2 m × 0c 1 l ×1 m的肿物 , 0CI 7c T 形态 不规 则 。上 界至 脐上 , 下界 至膀 胱 ;2 c 平扫 ( 1 见盆腔 内 巨大囊 实性肿 块 , ( ) T: 图 ) 大小 约为
异常 。
作者单位 :30 1山西医科 大学 0 00
通讯作者 : 康素海
图3 C T平扫盆腔 内巨大囊实性肿块 , 呈分隔样改变 , 形态不规则 , 密度不均 匀
2 讨 论
卵巢肿瘤按组织发生可分 为三 大类 : I 上皮性 肿瘤 , () 来
源于 卵巢表 面的体腔 上皮 。( ) 2 性腺 问质肿 瘤 , 源于原始 来 性腺 中的性 索及间质组 织 。( ) 3 生殖 细胞肿 瘤 , 来源 于 多能
卵巢囊肿病例讨论
谢谢!
预后
• 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年龄有 关。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肿瘤期别,初次 手术后残存灶大小。
预防
• • • • 口服避孕药 正确处理附件包块 卵巢癌筛查 预防性卵巢切除
随访与监测
• 易复发,应长期随访与监测 •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全身及盆腔检 查和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
病史回顾
组织学分类
• 一:体腔上皮来源 • 占50%--70%,恶性类型占85%--90% • 浆液性、粘液性、子宫内膜样、纤维上皮 肤瘤等 • 二:性索间质 • 占5% • 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等
组织学分类
• 三:生殖细胞瘤 • 占20%--40% • 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畸胎 瘤等 • 四:转移性肿瘤 • 占5%--10% • 原发部位:胃、肠道、乳腺、生殖器官
病史回顾
• 检查B超提示:子宫前位,形态饱满,内回 声增粗不均匀,以后壁明显,厚约32mm, 内膜厚4mm。左侧卵巢大小约34×10mm, 右侧卵巢显示不清。 右侧附件区见一无回 声暗区,范围约80×63mm,边界清,内 可见细光点漂浮。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子宫直肠窝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
查体
体格检查
T36.8℃,P70次/分,R19次/分,BP123/82mmHg。腹股 沟等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肝脾 肋下未及,右下腹压胀,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 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阴道内见中量白色 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可及 一约8cm的包块,囊实性,压痛,活动欠佳,左侧附件未 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 • • • • • •
二、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症状 偶感腹胀、腹痛、下腹肿块,腹水, 压迫盆腔静脉—下肢浮肿 功能性肿瘤:相应雌、孕激素过多症状 晚期:恶病质—消瘦、贫血、全身衰竭 妇检:双侧附件区及实性或半实性包块, 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直肠子宫陷凹 可及多个大小不等散在结节,并可及肿大 淋巴结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提高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共17个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其CT表现特点。
结果1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囊性为主,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的平均直径>5 cm,囊壁较薄而规则。
其中表现为单房12个,多房5个,其中一例双侧发病。
结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不难。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张家港市塘桥人民医院卵巢浆性囊腺瘤是卵巢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检出和诊断常有赖于影像学检查。
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本院经过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资料,探讨多排螺旋CT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要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本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6例病例,年龄25~65岁,平均42.1岁。
13例为妇女病普查发现,2例为下腹痛入院检查发现,1例表现为白带增多,病史1 d~10年不等,5例为左侧,10例为右侧,1例为双侧发病。
1.2 检查方法1.2.1 检查技术全部患者均采用SIEMENS公司Emotion 6层螺旋CT机作容积扫描。
造影前口服2%复方泛影葡胺2000L(内含甘露醇250 ml),患者通大便后(基本在1.5 h左右)开始扫描。
扫描范围:自髂嵴水平开始到耻骨联合下缘。
扫描技术:电压130 KV,电流150 mAs,层厚8 mm,层距8 mm,矩阵512×512,卷积核B41S,中等+,窗值,骨盆窗,动脉期30 S,静脉期65 S,常规1 mm静脉期薄层重建后行冠状位及失状位成像,观察与子宫关系。
扫描时膀胱适度充盈,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快速静脉团注法,流率3.0 ml/min,总量100 ml。
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诊断
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诊断(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张磊黎昕蓝博文曾裕镜曾金球【摘要】目的探讨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表现。
结果粘液性囊腺瘤16例,其中6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10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4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粘液性囊腺癌18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
结论螺旋CT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iral CT manifestations of mucous ovarian tumors,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ts. Methods Spiral CT findings in 38 cases of mucous ovarian tumor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38 mucous ovarian tumors,16 caseswere mucous cystadenomas,being unilocular(n=6) with wallthinness cysts and multilocular(n=10) with uneven wall cysts thinness;4 case were borderline,being multilocucar with uneven wall thickness tumors;18 cases were mucous cystadenocarcinomas,being multilocular with cystis and solid area. Conclusion Spiral CT is valuable imaging modality in the diagnosis of mucous ovarian tumors.[Key words] ovarian tumor;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卵巢是女性盆腔肿瘤的常见病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有重要影响。
女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MSCT表现及与粘液性囊腺癌的鉴别诊断
·13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UG. 2022, Vol.20, No.08 Total No.154【第一作者】余 璐,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E-mail:***************【通讯作者】余 璐MSCT Manifestations of Ovarian Mucinous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8月 第20卷 第08期 总第154期者病灶较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扩大扫描范围。
进行平扫完成后再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行,注射速率为2~2.5mL/s,注射对比剂后开始进行动脉期(25~28s),门静脉期(50~60s),平衡期(120s)三期增强CT扫描,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
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粘液性嚢腺瘤、粘液性囊腺癌患所得MSCT 图像进行分析了解两者CT征象。
CT征象包括:肿瘤边界、分房数目、软组织形态、出血、钙化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
2 结 果2.1 卵巢粘液性嚢腺瘤MSCT表现MSCT表现:肿瘤表现为多房,囊液黏稠,CT值常高于水,但低于软组织,约为12~26HU;可见肿瘤囊壁较薄,不均匀,边界清晰,囊内可见多个细条样间隔形成多个小囊;肿瘤较大直径>10cm,少数患者可见软组织有乳头状突起;增强扫描后肿瘤分隔表现为中度强化。
在本文研究中,47例患者均为肿瘤单侧发病,39例为多房,8例为单房,可见患者多房密度不均匀,有大房内套有子房现象,可见子囊,其子囊密度高低不一,肿瘤囊壁较薄常<3mm;47例患者平均CT值为21HU。
螺旋CT联合CA19-9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一
l8 一 6
放 牙 免 疫 学 杂 志 2 0 寸 08
2 1岱 2 Jo a imm n lw 0 8,1 2 f(do u oo 20 2 ( l i  ̄
了机 体内的氧化能力 , 进而促 进了 L L被氧 化修饰 成 O D X— LL D 。而 目前人们 对胆 红素降低 导致 人体病理生理改变 的机
o mt d c e s d r k fr e r f mi a o o a y a tr i e s . s c e e r a e s o a l a l l c r n r re y d s a e Are d i y i t-
参考 文献
[ ] cw r e 1 Sh et r n HA,JcsnW T l .A scao fo . cn ako G, o n G s i no l cn ̄ - a o t i w o
ha o f b l u i t n ras d rs f c r n r ie s . Cl e ' n o ii b n i t r l ice e k o oo ay dsa e 1 i i Ch m. n
过 氧化 增殖链 式反 应 的某一 个环 节 , 而抑 制 了 O 从 X—L L D 的形成 有关。
[ ] rie H,Wan m tc 2 Bem rL na eh G,E mhm a.S rm blu i e b i S, / eu irbn i
a d r k o s h mi e r ie s n mi d e — a e Br s n C i n s f ic e c h a td s a e i d l i g d i h m@ . ln i t Ch m.1 9 41 1 0 e 9 5, : 5 4.
C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C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1例,对以上所有患者行CT扫描后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参照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所有卵巢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病灶以实性成分为主,经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高20 Hu。
其中单侧性29例,双侧性42例。
以肿瘤类型区分,上皮肿瘤53例,间质细胞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8例,其他10例。
结论:卵巢恶性肿瘤采用CT扫描能较为清晰显示卵巢癌的CT特征,从而有效提高诊断水平。
标签:CT检查;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2-0049-02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卵巢恶性肿瘤已成为比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女性卵巢组织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包括上皮性来源、间质性来源以及生殖细胞来源[1]。
所有组织的来源中上皮性来源占据绝对比例,其中又以浆液性囊腺癌为主。
一般的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并无显著症状,常因各种妇科检查偶然发现。
如患者已产生症状则表现为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等。
在各类影像学检查中,C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其观察病灶组织的密度非常准确[2]。
故在临床及一般B超检查中有病症怀疑时,应立即进行CT检查。
笔者所在医院就对探讨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上作了专项研究。
将2007年3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因卵巢恶性肿瘤作CT检查的71例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1例。
所有患者资料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8.2±5.1)岁。
其中单侧性29例,占所有患者40.8%。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病史摘要】女性,43岁。
腹胀、腹痛、盆腔肿块2个月,实验室检查:癌抗原CA125:3937.0 IU/ml(参考值范围0.0~35.0 U/ml)。
图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影像所见】CT横断面平扫示子宫前方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实质成分为主,大小为10cm×8cm,囊壁厚薄不均,伴不规则分隔和大块状突起(图1A,B)。
CT横断面增强示肿块囊壁、分隔和突起强化显著,而囊性成分无强化,子宫明显受压,盆腔见液性密度影,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C,D)。
【分析和诊断】本例CT显示子宫前方囊实混合性肿块,肿块囊性和实质性成分夹杂,以后者居多,符合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
CT增强清楚显示肿块的囊壁、分隔和突起明显强化,提示该肿瘤血供非常丰富,这是卵巢恶性肿瘤的另一重要特点。
另外,盆腔内合并大量腹水也是卵巢恶性肿瘤较常见的合并征象。
故本例CT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癌可能大。
【误区防范和鉴别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浆液性囊腺瘤的主要鉴别点是肿瘤内实质性成分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如进一步发现腹膜、肝脏或肺部已有转移,则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基本成立。
至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黏液性囊腺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等其他上皮来源恶性肿瘤鉴别有一定困难,“金标准”为病理诊断。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超声和CT均可显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特别是多排螺旋CT,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还可同时显示与判断腹部其他脏器、后腹膜淋巴结、大网膜、肠系膜及胸部有无转移,对术前分期价值较大。
应注意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早期卵巢癌、区分卵巢癌组织学类型及显示小于1cm的腹膜转移灶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临床病理和随访】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评述】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占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85%~90%,而浆液性囊腺癌又是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99-01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浆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是女性盆腔肿瘤的常见病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有重要影响。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浆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2例病例,年龄16—62岁,平均40.3岁,病程 1.5周至6年不等,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下腹部隐痛,腹胀,下坠感,月经异常等。
2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7例为左侧,13例为右侧,2例为双侧发病。
1.2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其中19例作ct增强扫描检查。
采用西门子多排螺旋 ct 扫描机,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上缘至髂嵴区域,扫描层厚5 m m ,层距 5mm,病灶巨大者扩大扫描范围至扫描整个病灶为止,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碘海醇总量80
—100m l,注射速度2.5—3.0m1/s ,动脉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2 5 s ,静脉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 60 s。
2 结果
22例病例中,共发现25个浆液性囊腺瘤,其中位于左侧7例,位于右侧13例,2例为双侧附件发病。
25个病灶均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大小:3.2cm~16.8cm,平均直径7.4cm。
其中20例病灶ct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性包块,单房,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整,内容物密度接近水,ct值约3hu~15hu。
囊壁及分隔较薄且规则,厚度均<3mm,与文献报道相符1;其中7例囊内可见多个细条状间隔,各囊内密度均匀;4例病灶内囊壁强化伴乳头状突起,突向囊内6mm,病理诊断为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另1例,表现为囊壁的明显增厚、模糊,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伴少量腹水。
3 讨论
卵巢囊腺瘤属于上皮来源的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2种,
浆液性囊腺瘤其发病率占上皮来源性卵巢肿瘤的第一位。
占全部卵巢肿瘤的23.1%,以30~40岁多见。
浆液性囊腺瘤发生于盆腔内,由于其特定的解剖因素,所以肿瘤发现时常常比较大,多位于两侧附件区、子宫直肠陷凹、骶前等,亦可想中上腹发展。
单房为主,多房者少见。
囊液稀薄,呈草黄色或棕色。
典型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单侧、单房多见,一般体积较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壁薄光滑且均匀一致,部分可见多个细条样间隔,囊壁及分隔厚度均
<3mm。
囊内液体密度亦较均匀,其ct值接近于水,囊内有出血时密度增高。
边界清楚,很少与周同组织有粘连;囊壁内面光滑,部分伴乳头状突起。
肿瘤间质或乳头状组织中可有钙盐沉着,呈同心圆排列,形成沙粒体,是该肿瘤的一个特征2。
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囊壁及间隔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更明显,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囊壁厚度大约1-3mm,平均2.5mm,延迟期扫描囊壁及间隔持续强化。
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后,而且有乳头状突起,且明显强化,应考虑恶变可能,依据乳头状突起形态及肿瘤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判断是否为交界性囊腺癌或囊腺癌。
浆液性囊腺瘤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多发生于25~45岁育龄期妇女,囊壁中等厚度且壁不均匀,囊内液体粘稠,密度较浆液性囊腺瘤偏高,ct值高于水,低于软组织密度,体积可更大,可达20cm以上;多见于多房,且子囊多,常出现子囊簇拥在大囊侧壁的征象,子囊的出现是粘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3。
卵巢囊肿:多为单发或多发小囊肿,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在5cm左右,内多无间隔或软组织成分。
巧克力囊肿:临床有痛经病史,一侧或两侧卵巢囊性肿块,由于反复出血,囊肿穿破后新的出血又被包裹,在大囊周围常伴多数小的囊肿,呈“卫星束”样改变,是其特征性表现4。
囊性畸胎瘤:肿块内含脂肪、软组织、钙化等多种组成成分,少数可见脂肪液体平面,ct可明确诊断2。
炎性肿块:临床上压痛明显,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ct表现常见局限包裹积液,壁呈均匀性增厚或花环状,并呈明显强化,不难鉴
别。
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后妇女,多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呈结节状、乳头状突起或局限性厚壁,厚度大于3m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常伴周邻器官受累,淋巴结转移和腹水等恶性变的可靠征象,容易鉴别。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密度特点、囊壁情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强化特点,对于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但必须密切结合病史,仔细分析图像,警惕交界性或恶性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唐光健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学[m].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7.9:1447-1448.
[2] 周康荣主编.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15- 316.
[3] 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等.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3):253-256.
[4] 黄勇,谢独,朱丹.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基层医学,2000,7(5):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