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讲 细胞的代谢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1)物质名称:b为O2,c为ATP,d为ADP,e为NADPH([H]),f为C5,g为 CO2,h为C3。
(2)生理过程及场所
序号 ①
②
生理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 类囊体 薄膜
叶绿体 基质
③ 有氧呼 吸第一 阶段
细胞质 基质
④ 有氧呼 吸第二 阶段
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温度
(2)氧气浓度
(3)物质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模型法理解酶的作用与特性 1.酶的模型1
(1)该模型表示了酶的作用特点——专一性。 (2)图中b表示酶,c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
2.酶的模型2
(1)该模型表示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平衡点。
2.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见下图)。
(1)NaHCO3溶液作用:烧杯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 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净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 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 即表示净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四、相关实验 1.“黑白瓶”中有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计算方法 “黑白瓶”问题是一类通过净光合作用强度和有氧呼吸强度推算 总光合作用强度的试题,其中“黑瓶”不透光,测定的是有氧呼吸 量;“白瓶”给予光照,测定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可分为有初始值与没 有初始值两种情况,规律如下: 规律①:有初始值的情况下,黑瓶中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 增加量)为有氧呼吸量;白瓶中氧气的增加量(或二氧化碳的减少量) 为净光合作用量;二者之和为总光合作用量。 规律②:没有初始值的情况下,白瓶中测得的现有量与黑瓶中测 得的现有量之差即总光合作用量。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植物“三率”的判定 (1)根据坐标曲线判定:当光照强度为0时,若CO2吸收值为负值,该 值绝对值代表呼吸速率。
(2)根据关键词判定
检测 指标 CO2
O2
有机物
呼吸 速率
释放量 (黑暗) 吸收量 (黑暗) 消耗量 (黑暗)
净光合 速率 吸收量
释放量
积累量
真正(总) 光合速率 利用量、固定量、消耗量
产生量
制造量、产生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分析 (1)植物生长速率取决于净光合量而不是总光合量。如下图中n 值为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n值=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解答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曲线综合题应特别关注的信息 ①光照强度为“0”意味着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此时气体变化量全 由细胞呼吸引起,可作为呼吸强度指标。 ②光照下吸收CO2量应为净光合量。 ③光照培养阶段,密闭装置中CO2浓度变化量应为光合作用强度 与细胞呼吸强度间的“差值”,切不可仅答成“光合作用消耗”导致装 置中CO2浓度下降。
第二讲 细胞的代谢
1.通过列表法及图文结合方式比较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 联系。
2.通过与无机催化剂对比,理解酶的高效性。掌握酶的相关实验 设计,注重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的确定与控制以及实验预测、推断 及相关结论的分析。
3.运用图文结合法掌握细胞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便于理解和 记忆。
4.运用图文结合法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物质变化的关系。以 图表、曲线形式表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关注曲线特殊点 和线段的意义。归纳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的规律方法,注重实 验过程中实验变量的确定与控制,以及实验预测、推断及相关结论 分析。
线粒体 基质
⑤ 有氧呼 吸第三 阶段
线粒体 内膜
2.植物“三率”间的内在关系 (1)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 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2释放量或O2 吸收量。
(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 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