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非急性期循证护理方案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循证护理;肺栓塞非急性期
肺栓塞是临床危重症,发病迅疾,病情凶险,患者常因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呈现出明显的不良心理情绪[1]。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科学的护理证据为依托,寻找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在获取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干预策略,保证患者的身心状态可得到最大化的护理,改善患者病情[2]。

本文特对此作一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急性期肺栓塞患者为对象。

纳入标准:既往未接受心胸手术治疗者;认知功能正常,可独立完成问卷;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排除标准:急性期肺栓塞;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近期接受外科治疗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7.48±4.12)岁,男18例,女17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12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9例,大专及以上16例。

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57.64±4.21)岁,男20例,女15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4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及以上14例。

两组年龄(t=0.160,P=0.873)、性别(χ2=0.230,P=0.631)、高血压(χ2=0.058,P=0.810)、糖尿病(χ2=0.229,P=0.632)、高脂血症(χ2=0.245,P=0.621)、文化程度(χ2=0.233,P=0.62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由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

观察组:(1)采用循证护理干预,首先由护士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遴选出科研设计较好的文献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2)循证问题,引发肺栓塞的基础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血液淤积、血液高凝、血管内皮受损。

偏胖、充血性心衰等可导致血流量减慢,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可损伤血管内皮,针对以上患者因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首先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对患者的日常进行指导,如禁止对患侧肢体的按摩及热敷,避免对患侧刺激,指导患者将患侧肢体太高,促进静脉回流;需长期卧床休息患者,指导患者及时变化体位,避免患者肢体出现痉挛。

(3)循证问题,肺栓塞与生活习惯,患者长期静养、饮水减少及高脂饮食、吸烟等均高诱导血小板的活化,诱发血小板聚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每日饮用足够量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

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对于影响凝血纤溶系统的药物,应密切关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检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partialprothromb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记录患者病情转归情况,本文将治疗后出院及未发生急性肺栓塞定义为优良。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22.0。

计数资料用n(%),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用t 检验。

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表1)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表2)两组aPTT、PT、PLT水平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aPTT、PT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未见差异(P>0.05)。

2.3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比较
(表3)观察组病情转归优良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82.86%(29/35)(P<0.05)。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患者干预后负面情绪评分降低,表明该种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肺栓塞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3]。

循证护理模式以循证问题为指导,主要以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是以减弱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可帮助患者明确病情,正视疾病[4]。

本文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患者病情转归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种该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