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过程的化学冶金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材料成型是指将原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使其获得所需形状的过程。

在材料成型中,最常见的方式包括热成型、冷成型和粉末冶金成型等。

这些成型工艺的原理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成型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软化并塑性变形以达到所需形状的一种成型方法。

主要包括热压成型、热拉伸成型、热挤压成型等。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材料达到一定的软化点或熔点,然后通过外力施加,使材料塑性变形并成型。

热成型适用于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的成型,并且可以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

冷成型是通过机械力作用在室温下进行的成型方法。

冷成型主要包括挤压成型、压铸成型、冷轧成型等。

其中,冷挤压是常见的一种冷成型方式,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成型。

其原理是通过施加机械力,使材料在室温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达到所需形状。

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粉末冶金成型是一种将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成型的方法。

其主要过程包括压制和烧结两个过程。

首先将粉末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得到一定的物理性质,然后该粉末被用来制造一种新型的成型工艺。

原理是通过压制使粉末粒子结合,并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烧结,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产品。

其优点是可以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同时可以利用废料进行再利用。

在材料成型过程中,还有一些辅助工艺和辅助设备的应用,以实现更好的成型效果。

例如模具是实现材料成型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可以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在热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温度、保持时间、冷却速率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冷成型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以使产品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在粉末冶金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压制力、压制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参数,以实现产品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总结起来,材料成型的原理和工艺非常丰富多样,根据不同材料和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制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材料成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粉末冶金成型

粉末冶金成型

2.高速压制
瑞典开发出粉末冶金用高速压制法。这可能是 粉末冶金工业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高速压制采 用液压冲击机,它与传统压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关 键是压制速度比传统快500~1000倍,其压头速度高 达2~30m/s,因而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液压驱动的 重锤(5~1200kg)可产生强烈冲击波,0.02s内将压 制能量通过压模传给粉末进行致密化。重锤的质量 与冲击时的速度决定压制能量与致密化程度。
(2)生坯强度高
常规工艺的生坯强度约为10~20MPa,温压压坯的强度则为 25~30MPa,提高了1.25-2倍。生坯强度的提高可以大大降 低产品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掉边、掉角等缺陷,有利于制备 形状复杂的零件;同时,还有望对生坯直接进行机加工,免 去烧结后的机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点在温压烧结连杆制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温压成型技术发展趋势: 预合金化粉末的制造技术; • 新型聚合物润滑剂的设计; • 石墨粉末有效添加技术; • 无偏析粉末的制造技术; • 温压系统制备技术。
温压成型技术应用:
温压技术主要适合生产铁基合金零件。同时人们正在 尝试用这种技术制备铜基合金等多种材料零件。由于温压 零件的密度得到了较好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铁基等粉 末冶金制品的可靠性,因此温压技术在汽车制造 机械制 造、武器制造等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6.注射成形技术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固结金属粉、金属陶瓷粉和陶 瓷粉的特殊成形方法。它是使用大量热塑性粘结剂与 粉料一起注入成形模中,施于低而均匀的等静压力, 使之固结成形,然后脱粘结剂烧结。
5.注射成形技术
美国开发出一种能在室温下生产全致密零 件而无需后续烧结的粉末冶金工艺。此工艺称 之为“冷成形粉末冶金”。 它采用特殊配制的活化溶液与革新的进料 靴技术,在压力下精确地将粉末注入模中。加 压输送的进料靴使粉末填充更加均匀,而活性 溶液则防止形成氧化物,从而大大促进了冷焊 效应。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

04
材料成求极高,需要具备轻质、高强度、 耐高温等特性。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的发展为航空航天领域 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减轻飞机和航天器的重量,提高 其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的 兴起,汽车工业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 越来越大。
件。
锻造工艺
01
02
03
04
自由锻造
利用自由锻锤或压力机对坯料 进行锻打,形成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锻件。
模锻
利用模具对坯料进行锻打,使 坯料在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和
尺寸的锻件。
热锻
将坯料加热至高温后进行锻打 ,使材料易于塑性变形。
冷锻
在常温下对坯料进行锻打,适 用于塑性较差的材料。
焊接工艺
熔化焊
压力焊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的发展使得汽车 零部件的制造更加高效、精确,如铝 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广泛应用 ,有助于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
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源领域如核能、太阳能等需要大量的特殊材料,如耐高 温、耐腐蚀的材料。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的进步为能源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解决方案,如高温合金、耐腐蚀涂层等,有助于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
• 材料成型原理概述 • 材料成型工艺介绍 •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的发展趋势 • 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的应用前景
01
材料成型原理概述
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
材料成型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 段改变材料的形状,以达到所 需的结构和性能的过程。
材料成型涉及多种工艺和技术, 如铸造、锻造、焊接、注塑等。
泡沫金属
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引入孔洞,制备 出具有轻质、高比强度的泡沫金属 材料。

什么是材料成型

什么是材料成型

什么是材料成型材料成型是指将原始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和过程,经过力或热的作用,通过模具或机械设备使其产生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材料成型是将材料由非定形状态变为定形状态的过程。

材料成型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塑性成型:塑性成型是利用塑性变形特性,通过施加外力和热处理,将材料从原始形状变为所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塑性成型方式有挤出、注塑、拉伸、压力成型等。

塑性成型通常适用于塑料、橡胶等柔性材料。

2.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粉末,再经过成型、烧结等处理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力学性能的制品。

粉末冶金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生产过程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造金属制品、摩擦材料、陶瓷制品等。

3. 焊接成型:焊接是利用高温或压力将两个或更多的材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焊接成型通常适用于金属材料,常见的焊接方式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点焊、激光焊等。

4. 铸造成型: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倒入预先制作好的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铸造是最古老和最常用的成型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零件等。

5. 切削成型:切削成型是利用切削工具将材料进行切削、刨削、铣削等操作,通过削离材料使其产生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切削成型适用于金属、木材等材料,常见的切削工艺有车削、铣削、钻削等。

材料成型的选择基于材料的特性、加工成本、制造难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不同的成型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产品需求,通过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式可以将材料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和尺寸,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材料成型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工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粉末冶金的生产过程

粉末冶金的生产过程

粉末冶金的生产过程
粉末冶金是一种通过粉体材料制造金属和合金的技术。

生产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材料粉碎: 通过研磨机将原材料粉碎成粉末状。

2.混合: 将不同的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所需的化
学成分。

3.压坯: 通过压坯机将粉末压成坯体。

4.烧结: 将坯体置于高温炉中,经过高温烧结,使粉末粘
合在一起并形成金属块。

5.成型: 将烧结后的金属块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可以使用
铣削、钻孔、镗削等工艺。

6.热处理: 将金属块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以调整金
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7.淬火: 将金属块置于高温炉中进行淬火,以提高金属的
硬度和耐磨性。

8.深火: 将金属块置于高温炉中进行深火,以提高金属的
韧性。

9.清理: 将金属块清理干净,以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杂质。

10.检测: 对金属块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材料成型原理

材料成型原理

材料成型原理1.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钎焊2.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包括:焊接热过程、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焊接物理冶金过程3.焊接热循环:在焊接中,焊件上某点温度由低到高,达到最大值后,又由高到低的过程4.焊接温度场:焊件上各点在瞬时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也称为焊接温度场5.HAZ:在焊接进行过程中,焊缝周围未熔化的母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简称HAZ6.熔焊的焊接接头由:焊缝、热影响区、母材,此外,焊缝与热影响区之间有一层过滤区称为:熔合区7.低碳钢HAZ组织性能的分布:①熔合区(成分与组织不均匀分布,过热严重,塑形差,是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②过热区(晶粒严重长大,又称“粗晶区”,晶粒粗化使塑形、韧性下降,慢冷时还会出现魏氏足知,薄弱环节)③相变重结晶区(奥氏体晶粒细小,空冷后得到细小而均匀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的正火组织,塑形和韧性很好)④不完全重结晶区(晶粒大小、组织分布不均匀,虽然受热不严重,但性能不如相变重结晶区)8.焊缝中气孔分为:⑴析出型气孔因气体在液、固态金属中的溶解度差造成过饱和状态的气体析出所形成的气孔,包括①氢气孔②氮气孔;⑵反应型气孔熔池中由于冶金反应产生不溶于液态金属的CO、H2O而生成的气孔,包括:①CO气孔②H2O气孔9.焊缝气孔的消除方法:⑴消除气体来源⑵正确选用焊接材料⑶控制焊接工艺条件10.熔焊的定义:通过局部加热使连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然后冷却结晶形成共同晶粒11.易淬火钢与不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组织分布:⒈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分布:⑴熔合区:最高温度处于固相线与液相线之间,晶界与晶内局部熔化,成分与组织不均匀分布,过热严重,塑性差⑵过热区:峰值温度: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的温度,一般为1100°C,韧性很低,常产生脆化或裂纹⑶相变重结晶区:峰值温度:在Ac3以上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的温度范围内⑷不完全重结晶区:峰值温度:处于Ac1~Ac3之间,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也不均匀⒉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⑴完全淬火区:该区的加热温度处于固相线到Ac3之间,相当于低碳钢的过热区和正火区,得到淬火M,有时可出现B ⑵ 不完全淬火区:该区的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相当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形成M-F组织、[C]、合金含量不高或冷速较小时可能出现S和P ⑶ 回火区(Ac1>Tm>悍前调质回火温度)强度下降,塑形、韧性上升,回火软化12.化学冶金与炼钢的区别:在熔焊条件下,焊接冶金过程是优质金属的局部超高温快速熔化,和随后伴随的凝固,化学成分上,与母材有相当明显的差别(1)原材料不同:普通冶金材料的原材料主要是矿石、废钢铁和焦炭等;而焊接化学冶金的原材料主要是焊条、焊丝和焊剂等。

现代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成型技术

现代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成型技术

现代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成型技术一、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1.熔炼法:熔炼法是制备金属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通过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的材料。

熔炼法可分为电熔法、真空熔炼法、坩埚熔炼法等。

2.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是一种将金属粉末通过成形与烧结来制备金属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熔化金属,可直接使用金属粉末,在高压下成型成所需形状,然后通过烧结得到金属材料。

3.化学法: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金属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电解法、沉积法和溶液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溶解金属离子的溶液与适当的反应剂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固体。

4.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金属原料气化后沉积在衬底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薄膜、纤维等金属材料。

二、金属材料的成型技术:1.锻造成型:锻造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施以一定的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方法。

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造、模锻造和挤压锻造等。

2.压力成型:压力成型是一种利用压力来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方法。

常见的压力成型包括挤压、拉伸、连续模锻等。

3.粉末冶金成型:粉末冶金成型技术是指利用金属粉末进行成型的方法。

通过将金属粉末与适当的粘结剂混合,然后在高压下成形。

最后通过烧结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固化在一起,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成品。

4.焊接与连接:焊接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溶解或者高压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接、气焊、激光焊接等。

除了焊接外,还有螺纹连接、铆接和胶粘连接等方法。

三、现代金属材料的设备与工具:1.熔炉:熔炉是用于将金属原料熔化的设备,它可以提供高温条件,使金属原料达到熔点,进行熔炼制备。

2.成型机床:成型机床是用于金属材料成型的机床设备,如锻压机、冲床、拉伸机等。

它们通过施加力或者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形状。

3.烧结炉:烧结炉是用于粉末冶金制备的设备,它可以将金属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烧结成一体。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冶金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处理,将矿石等原材料转化为各种金属制品的过程。

在冶金行业中,有许多种常见的冶金工艺被广泛应用,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一、焙烧工艺焙烧工艺是一种将矿石或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进行氧化、热解或脱除水分、氧化物等处理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和氧气含量,将矿石中的有害杂质氧化成易于分离的化合物,提高金属的纯度和回收率。

焙烧工艺广泛应用于铁矿石冶炼中,通过焙烧可以将铁矿石中的硫、磷等杂质氧化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提高铁的品位和品质。

二、熔炼工艺熔炼工艺是一种将金属矿石或金属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并分离出金属和非金属成分的工艺。

熔炼工艺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和添加适当的熔剂,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与非金属物质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

熔炼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例如铜熔炼、铝熔炼、锌熔炼等。

三、电解工艺电解工艺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工艺。

在电解槽中,通过将金属离子溶解于电解液中并施加电流,金属离子将被电流还原成金属,在电极上得到纯净的金属。

电解工艺广泛应用于铜、铝、锌等常见金属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电解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取金属,并且具有较高的纯度。

四、浸出工艺浸出工艺是一种将金属从矿石中溶解出来的工艺。

通过将矿石浸泡在特定的溶剂中,使溶剂与金属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金属盐,并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

浸出工艺主要应用于铜、锌等金属的提取过程中,通过浸出工艺可以高效地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粉末冶金工艺粉末冶金工艺是一种利用金属粉末进行成型和烧结的工艺。

通过将金属粉末与适当的添加剂混合、成型和烧结,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

粉末冶金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例如粉末冶金零件、金属陶瓷等,具有高精度、无废料、可组合性强等优点。

炼钢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炼钢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炼钢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炼钢是将生铁或生铁合金通过冶炼、熔炼和精炼等过程,去除杂质和调整合金元素含量,制得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性能的钢材。

这个过程涉及多种物理和化学原理,其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基础包括:
1.熔炼原理:
熔融与溶解:高温条件下金属原料被熔化,形成熔体。

在熔体中,不同金属元素能够相互溶解,形成合金体系。

相平衡与相图:钢铁冶炼中考虑不同金属之间的相平衡关系,例如铁碳相图,用于预测在不同温度下金属间的相变情况,指导生产实践。

2.去除杂质与精炼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在炼钢过程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杂质。

例如,将氧气通过熔融金属,氧气与不纯净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再被去除,使金属中杂质减少。

渗碳原理:通过加入碳源(如石墨、焦炭等)来调整钢铁的碳含量,使其满足特定的技术要求。

3.结晶与晶体生长:
凝固过程:当熔体冷却至凝固温度以下时,金属开始凝固成晶体结构。

晶体的形成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

晶粒粗化与细化:控制熔体冷却速率,可以影响晶粒的尺寸和形态,从而调节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4.热力学与动力学:
热力学平衡:针对炼钢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化学反应等参数,
进行热力学平衡分析,确保炉内反应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

动力学控制:炼钢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热力学平衡,还需考虑动力学控制,即控制熔体的流动和传热,以便有效地去除杂质、调整合金成分。

炼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涉及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和反应过程。

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基础是确保钢铁冶炼过程高效、稳定和品质可控的关键。

材料成型原理

材料成型原理

焊接部分:1、焊接熔池特征1)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大;2)焊接熔池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3)焊接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始终处于运动状态2、凝固线速度ds/dt=dx/dtcosθR=Vcosθ在焊缝边缘处,因θ=90°,所以R→0;在焊缝中心处,因θ=0°,所以R→v熔池中液态金属的凝固线速度可以通过柱状晶成长速度式凝固时间来反映。

柱状晶的成长速度即为柱状晶前沿推进的线速度。

3、焊缝各部位结晶形态的变化1)在焊缝边界即焊接熔池开始结晶处,由于熔合线上的温度梯度G大,结晶速度R小,成分过冷很难形成,故多以平面形态生长。

2)随着晶粒逐渐远离边界向焊缝中心生长时,温度梯度G逐渐变小,结晶速度R逐渐加快,溶质的质量分数增高。

成分过冷区也逐渐增大。

柱状晶内的亚结构依次向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发展。

3)晶体生长到焊缝中心时,温度梯度G最小,结晶速度R最大,溶质的质量分数最高,成分过冷区大,最终可能生成等轴晶。

4、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1)焊接热循环特点:(1)焊接HAZ加热温度高;(2)加热速度快;(3)高温保留时间短;(4)局部受热(5)自然条件下的连续冷却2)焊接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化特点:加热速度↑→AC1↑,AC3↑焊接HAZ加热温度高,这不但促进奥氏体化,高温下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HAZ奥氏体粗大,冷却后为粗大的奥氏体转变产物。

3)焊接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特点5、HAZ组织分布1)低碳钢及不易淬火的低合金钢:分为四个区(1)熔合区(2)过热区(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4)不完全重结晶区(1)熔合区:焊缝于母材相邻的部位,又称半熔化区,化学成分和组织性能有很大的不均匀性,此区是产生裂纹,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2)过热区:温度范围1100℃到固相线以下,组织粗大,焊接刚度较大的结构时常在过热粗晶区产生脆化或裂纹。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焊接时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1000℃将发生重结合,然后空气中冷却后得到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

材料成型原理名词解释及分析

材料成型原理名词解释及分析

材料成型原理名词解释及分析名词解释能量起伏:原⼦能量存在不均匀性。

结构起伏:原⼦时聚时散。

浓度起伏:同种原⼦在不同原⼦团的分布量不同。

表⾯张⼒:⼀⼩部分液体单独在⼤⽓中出现时,⼒图保持球状形态,说明总有⼀个⼒的作⽤使其趋向球状,这个⼒为表⾯张⼒。

传热的基本⽅式:传到传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三种计算凝固时间的⽅法:1理论计算法;2平⽅根定律;3折算厚度法。

匀质形核:在没有任何外来界⾯的均匀熔体的形核过程。

⾮均质形核:在不均匀的熔体中依靠外来杂质或型壁界⾯提供的衬底进⾏形核的过程。

粗糙界⾯:界⾯固相⼀侧的点阵位置只有50%左右被固相原⼦所占据,这些原⼦散乱的随机分布在界⾯上,形成⼀个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

平整界⾯:固相表⾯的点阵位置⼏乎全部被固相原⼦所占据,只留下少数空位;或者是在充满固相原⼦的界⾯上存在少数不稳定的孤⽴的固相原⼦,从⽽形成了⼀个总体上的平整光滑界⾯。

溶质再分配:从形核开始到凝固结束,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固液两相内部将不断进⾏着溶质元素的重新分布过程,称为合⾦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平衡凝固:在⼀定压⼒条件下,凝固体系的温度和成分完全由相应合⾦系的平衡相图所规定,这种理想状态下的凝固过程称为平衡凝固。

近平衡凝固过程:在固液界⾯处合⾦成分符合平衡相图,这种情况称为界⾯平衡,相应的凝固过程称为近平衡凝固过程,也成为正常凝固过程。

⾮平衡凝固过程:即使在固液界⾯处也不符合平衡相图的规定,产⽣所谓的溶质捕获现象,这类凝固过程称为⾮平衡凝固过程溶质平衡分配系数:平衡固相溶质浓度Cs与液相溶质浓度Cl之⽐为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热过冷——液态凝固时所需过冷完全由传热所提供。

成分过冷:凝固时由于溶质再分配造成固液界⾯前沿溶质浓度变化,引起理论凝固温度的改变⽽在液固界⾯前液相内形成的过冷。

⾮⼩平⾯-⾮⼩平⾯共晶合⾦(⼜称规则共晶合⾦):该类合⾦在结晶过程中,共晶两相α和β具有⾮⼩平⾯⽣长的粗糙界⾯,组成相的形态为规则的棒状或层⽚状。

材料成型原理思考题及解答改

材料成型原理思考题及解答改

材料成型原理思考题及解答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为1。

掌握液态金属和合金的凝固和结晶的基本规律,冶金处理及其对材料和零件性能的影响。

2。

注重掌握塑性成形的基础和塑性成形理论的应用3。

重点掌握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化学冶金及现象、缺陷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第二章液态金属的主要内容1,液态金属的基本特性2,液态金属的粘度,表面张力,G吸附方程3,流动方程,相似律4,流变行为和流变铸造问题1。

当固相表面存在液相和气相,且三者处于界面平衡时,在什么条件下固液相互润湿当达到平衡时,气、液、固三相交界处的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由θ表示它实际上是液体表面张力和液-固界面张力之间的角度接触角由气相、液相和固相界面上三种界面张力的相对大小决定。

从接触角的值可以看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

当和达到平衡时,得到以下关系:γSG-γSL=γLG cosθ上述方程称为杨氏方程从杨的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如果(γSG-γSL)=γLG,cosθ=1,θ = 0,这是完全润湿的情况。

如果(γSG-γSL)>γLG,则直到θ=0时才达到平衡,因此杨方程不适用,但液体仍能在固体表面扩散(2)如果00,θeC产生裂纹3)冷裂纹分为延迟裂纹、硬化脆化裂纹(淬火裂纹)和低塑性脆化裂纹。

宏观断裂具有闪亮金属光泽的脆性断裂特征。

显微观察:沿晶断裂,也有穿晶(粒内)断裂,或沿晶和穿晶混合断裂。

原因:钢级的硬化倾向;焊接接头的氢含量和分布,焊接接头的约束应力4)分层撕裂特征:具有梯形外观的外观基本上由平行于滚动方向的平台和基本上垂直于平台的剪力墙组成断口是典型的木纹原因:由于轧制母材中的层状夹杂物和焊接过程中垂直轧制方向的应力5)应力腐蚀裂纹特征:无明显均匀腐蚀痕迹,断续裂纹形式从横截面上看:裘德就像一棵干枯的树的根须,由表及里,深宽比大,典型特征是长而细的分叉。

从断口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脆性断口,仍保持金属光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介绍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深入探讨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从材料成型的定义、分类、原理和方法入手,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材料成型是指通过加工材料使其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材料成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加工、塑料加工、陶瓷制品、复合材料等。

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材料成型可以分为熔融成型、固态成型和粉末冶金成型等几种基本分类方式。

第二部分:材料成型的原理和方法材料成型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原理、化学原理和力学原理。

物理原理指的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成型,如熔化、凝固、热膨胀等。

化学原理是指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成型,如化学反应、溶解、沉积等。

力学原理是指利用外力对材料进行加工,如拉伸、压缩、挤压等。

材料成型的方法主要包括热成型、冷成型、热机械成型和化学成型等。

热成型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变形,如热轧、热挤压等。

冷成型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成型,如冷轧、冷挤压等。

热机械成型是指通过加热和机械力对材料进行成型,如锻造、压铸等。

化学成型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对材料进行成型,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等。

第三部分:材料成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工程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建模是指将材料成型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分析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成型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成型效果。

控制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控制策略和参数,提高材料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材料成型中常用的控制工程理论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经典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对材料成型过程的精确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指根据成型过程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和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变化。

粉末冶金成型的工艺过程

粉末冶金成型的工艺过程

粉末冶金成型的工艺过程粉末冶金成型是一种利用粉末金属和其他复合材料制作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的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石油、机械制造和精密仪器等领域的一种重要工艺。

粉末冶金成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粉末成形、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粉末成形。

将粉末金属或复合材料放入型腔内,然后用轧制机将其压实,形成特定的零件形状。

一般分两种方法:一种是热压成型,将粉末金属或复合材料装入型腔,然后将其加热,并用压力将其压实,使其形成所需的零件形状;另一种是压力成形,将粉末金属或复合材料装入型腔,然后用压力将其压实,使其形成所需的零件形状。

其次,热处理。

热处理对粉末冶金成型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调节材料的组织参数、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韧性等。

热处理可分为正火处理和回火处理两种,根据所需要的效果,可选用不同的工艺方式,如火焰热处理、氩弧焊热处理、电火花热处理等。

最后,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使粉末冶金成型后的零件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耐磨性,并且提高其耐腐蚀性。

表面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电镀、阳极氧化、氧化处理、涂装、抛光等。

由于粉末冶金成型产品的表面粗糙度较高,一般需要进行抛光处理,以改善表面光洁度和表面粗糙度。

粉末冶金成型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粉末成形、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这三个步骤,才能得到满足要求的零件。

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具有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优势,具有节约材料、提高加工精度、改善性能和缩短交货期等优点,已成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石油、机械制造和精密仪器等领域的重要工艺。

Secondly, heat treatment. Heat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owder metallurgy forming products, which aims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materials, adjust the organization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increase the hardness and toughness of materials, etc. Heat treat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normalizing and annealing, different process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effect, such as flame heat treatment, argon arc welding heat treatment, electric spark heat treatment, etc.。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成型工艺流程讲义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成型工艺流程讲义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成型工艺流程讲义一、引言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金属或非金属粉末为原料,经过混合、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制备制品的技术。

在粉末冶金中,成型工艺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最终制品的形状和性能。

而在陶瓷材料的加工中,成型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讲义将介绍粉末冶金和陶瓷材料成型的工艺流程。

二、粉末冶金成型工艺流程粉末冶金成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粉末混合、成型和烧结三个步骤。

2.1 粉末混合粉末混合是将不同原料的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的过程。

混合粉末的目的是将不同的元素、合金粉末或增强剂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常用的混合方法有机械混合和湿法混合。

机械混合是通过球磨机、搅拌机等设备将粉末进行混合,而湿法混合则是将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后进行干燥。

2.2 成型成型是将混合后的粉末按照一定的形状、尺寸和密度进行成型的过程。

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挤压成型、注压成型和压坯成型。

挤压成型是将粉末充填至挤压机的模具中,利用挤压机将粉末进行加压,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注压成型是将粉末混合物注入注压机中,通过压力将粉末注入模具中,然后进行加压成型。

而压坯成型则是将粉末放入模具中,通过机械或液压的方式用压力将粉末成型。

2.3 烧结烧结是粉末冶金成型工艺中的最后一个步骤。

烧结可以提高材料的密度和机械性能,使得粉末颗粒之间产生结合作用。

烧结过程中,粉末内部会发生相互扩散和结合的变化,从而形成固体产品。

烧结温度和时间是烧结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三、陶瓷材料成型工艺流程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流程与粉末冶金类似,也包括混合、成型和烧结三个步骤。

3.1 混合陶瓷材料的混合过程与粉末冶金的混合过程类似,都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不同的是,陶瓷材料的原料一般是粉末状的无机物,如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等。

混合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的陶瓷组分。

3.2 成型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干压成型、注塑成型和注浆成型等。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金属粉末或者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混合后,再经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制备金属材料的工艺方法。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制备、混合、成型、烧结和后处理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原料制备是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在原料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作为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粉碎、筛分和混合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均匀性和适应性。

接下来是混合步骤。

在混合过程中,将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以确保成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达到要求。

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合时间和混合方式,以避免原料的分层和堆积现象。

成型是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的第三步。

在成型过程中,将混合后的粉末通过压制或注射成型等方式,制备成所需形状的坯料。

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成型压力、温度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坯料的密度和形状的精度。

烧结是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的第四步。

在烧结过程中,将成型后的坯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烧结,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扩散和结合,最终形成致密的金属材料。

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烧结温度、气氛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成品的密度和性能达到要求。

最后是后处理步骤。

在后处理过程中,对烧结后的成品进行表面处理、热处理和精密加工等工艺,以提高成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粉末冶金制品。

总的来说,粉末冶金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制备、混合、成型、烧结和后处理等几个主要步骤。

通过精心控制每个步骤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和复杂形状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电子等领域。

粉末冶金工艺的发展将为材料制备和加工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技术

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技术

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技术材料成型原理及材料成型技术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是通过制造工艺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在材料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应用材料成型原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 塑性成型原理塑性成型是指通过在一定温度下施加力来改变金属材料形状的方法。

在塑性成型过程中,材料受到的作用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

常见的塑性成型方法包括轧制、挤压、拉伸、冷冲压等。

2. 粉末冶金原理粉末冶金是指将金属或非金属粉末经过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制成所需产品的方法。

在粉末冶金过程中,首先将粉末与有机增塑剂混合,然后通过成型工艺将其压制成所需形状,最后进行烧结使其结合成整体。

3. 注塑成型原理注塑成型是将塑料通过加热溶融后,通过高压注入模具中,并通过冷却使其固化成为所需形状的方法。

注塑成型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如塑料杯、塑料零件等。

4. 焊接成型原理焊接成型是通过热能使两个或多个工件相互结合的过程。

焊接成型可以分为熔化焊接和非熔化焊接两种类型。

熔化焊接是利用能量将工件加热至熔化状态,使其相互结合,如电弧焊、气焊等;非熔化焊接是通过压力或热传导使工件相互结合,如电阻焊、激光焊接等。

材料成型技术在材料成型的过程中,常用的成型技术有许多种类,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成型技术。

1. 压力成型技术压力成型技术是通过施加压力改变材料形状的技术。

压力成型技术包括锻造、挤压、冲压等。

锻造是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中,并通过锤击、压力等力量改变其形状。

挤压是通过在模具中施加高压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并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

冲压是通过模具的剪切和冲击力将金属材料剪切或冲击成所需的形状。

2.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是通过加热或冷却材料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技术。

热处理技术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退火是通过加热材料至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淬火是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以使材料达到高强度和硬度。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冶金工业是一门重要的工业领域,涉及到金属材料的提取、制备和加工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冶金工业的生产流程。

1. 原料准备冶金工业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原料可以是矿石、废料或合金等。

矿石是冶金工业中最常见的原料之一,其含有金属元素,需要经过破碎、磨矿和分类等步骤,得到适合冶炼的粒度和成分。

废料和合金也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控制成分。

2. 提取金属提取金属是冶金工业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熔炼、化学法、电解和浸出等。

熔炼是最常见的提取金属的方法,通过高温将原料加热熔化,使金属与非金属分离。

化学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与非金属分离,例如用化学溶剂溶解非金属,从而得到纯金属。

电解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电极上。

浸出则是利用溶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溶解出来。

3. 精炼和合金制备提取金属后,还需要对金属进行精炼和合金制备。

精炼是为了去除金属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常见的精炼方法包括火法精炼、湿法精炼和气体精炼等。

火法精炼是利用高温将金属加热,使杂质氧化或挥发,从而提高金属纯度。

湿法精炼则是利用溶剂将杂质溶解掉,从而分离出纯金属。

合金制备则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在一起,以改变金属的性质和性能。

4. 材料加工提取金属和制备合金后,需要对金属进行加工。

常见的材料加工方法包括锻造、轧制、拉伸、焊接和冲压等。

锻造是利用压力或冲击力改变金属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轧制是通过机械辊将金属压制成板材、线材或型材等。

拉伸则是将金属材料拉长,使其变细。

焊接是将两个金属材料通过高温或压力连接在一起。

冲压则是利用冲压模具对金属进行冲击,使其成型。

5. 表面处理材料加工后,还需要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和功能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层、喷涂和热处理等。

镀层是将金属浸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通过电流或化学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金属表面。

喷涂则是将涂料喷洒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冶金工业是指通过加热和化学反应等方式,将金属矿石或金属原料转化为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

下面将介绍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1. 原料准备冶金工业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原料可以是金属矿石,如铁矿石、铜矿石等,也可以是金属废料或再生材料。

原料的选择要考虑到金属含量、杂质含量以及可获得性等因素。

2. 矿石粉碎如果使用金属矿石作为原料,首先需要对矿石进行粉碎。

矿石经过破碎机械的粉碎作用,使其颗粒尺寸适合进一步处理。

粉碎后的矿石称为矿石粉末。

3. 矿石浮选矿石粉末经过浮选的工艺处理,将其中的金属矿物与杂质矿物分离。

浮选是通过在矿浆中加入浮选剂,并利用气泡粘附的原理,使金属矿物浮起来,而杂质矿物沉到底部。

4. 矿石炼烧经过浮选的矿石进一步进行炼烧。

炼烧是将矿石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其中的金属矿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金属氧化物。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金属含量,并去除部分杂质。

5. 氧化物还原金属氧化物经过还原反应,将氧化物转化为金属。

还原反应可以通过高温加热、还原剂等方式进行。

还原反应的目的是去除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得到纯金属。

6. 金属精炼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的金属可能还含有一些杂质。

金属精炼是将金属进行二次加工,去除其中的杂质,使金属纯度达到要求。

常见的金属精炼方法包括电解精炼、吹炼法等。

7. 金属成型金属精炼后,可以进行成型加工。

金属成型可以是机械加工,如铸造、冷热加工等,也可以是热处理,如淬火、回火等。

成型加工的目的是使金属达到所需的形状和性能要求。

8. 产品检验生产出的金属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9. 产品包装和出厂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金属制品,经过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包装可以是木箱、塑料袋等不同形式,以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以上就是冶金工业的详细生产流程。

冶金工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加工,最终生产出合格的金属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9
2.化学条件
①熔池反应体系中各相浓度接近平衡浓 度,反应速度小
②药皮重量系数Kb 大时,有部分熔渣直 接进入熔池,参与并强化熔池反应
③熔池反应物质处在连续更新过程,且 维持准稳定状态
A
10
3.特点
①熔池反应速度小,程度小,对整个化 学冶金过程贡献小
②主要化学冶金反应同熔滴阶段,但程 度和方向有可能改变
3.焊接工艺对 的影响
I ,从熔渣过渡的元素量
故:熔渣有效系数对焊缝成分的影响
a.焊材成分:影响冶金系统及过程、合金系统 b.母材 c.焊接工艺:影响冶金过程
A
15
四、焊接化学冶金系统及不平衡性
1.化学冶金系统
①手工焊、埋弧焊:液态金属—熔渣—气相 ②气体保护焊:气相—液态金属 ③电渣焊:渣—液态金属
2.不平衡性
条件非平衡焊缝最终成分远离凝固平衡温度 下的成分
A
16
第二节 焊接区的气体及熔渣
一、区内气体
(一)气体的来源及产生
1.来源:焊材本身(造气剂及高价氧化物、水)、锈 及油污、空气侵入(约占3%)
2.产生 ①有机物分解:纤维素约220~250℃开始分 解,与水玻璃混合时,分解温度会更低, 反应产物主要是CO2,少量CO、H2、烃类 及水气
<450 ℃ <300 ℃ <200 ℃
A
18
③高价氧化物的分解
Fe2O3Fe3O4+O2 FeO+O2
MnO2 Mn2O3+O2 Mn3O4+O2
④材料的蒸发
沸点较低的Zn、Mn、Pb、Fe、F化物等
A
19
二、气体的分解
1.简单气体
反应方程式
⊿H(kJ/mol)
N2N+N O2O+O H2H+H H2H+H++e (发生电离) 单原子气体三种电离方式:
A
11
三、焊接工艺条件与冶金的关系
(一)熔合比的影响 1.熔合比的定义:焊缝金属中熔化 母材所占的比例,数值取决于焊 接工艺(方法、规范、坡口)、 母材、焊材
A
12
2.熔合比对焊缝金属的影响
C0=θCd+(1-θ)Cd
C0——某元素在焊缝金属中的原始质量百分浓度 Cb——该元素在母材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Cd——该元素在焊条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θ——熔合比
MnO2):产生O2
A
5
2.产生的气体对铁合金(Mn-Fe、Si-Fe、Ti-Fe) 的氧化作用
①在温度大于600°C的条件下:
2Mn+O2=2MnO Mn+CO2=MnO+CO Mn+H2O=MnO+H2 ②结果使气氛氧化性降低,达到先期脱氧 的作用
A
6
(二)熔滴反应区
1.特点 ①熔滴温度高:1800~2400°C,过热度大 ②熔滴比表面积大,故接触面积大:一般 比炼钢时大1000倍 ③反应接触时间短:熔滴存在时间短,内 部又存在流动 ④熔滴金属与熔渣发生强烈混合:熔渣质点 尺寸可达50μm,相互接触面积大,反应物 与产物充分交流,反应速度加快
A
13
(二)熔滴过渡特性的影响 熔滴的过渡特性不同,意味着熔滴阶段的反应时间不
同 :细颗粒时反应时间短,不充分;粗颗粒时反应时间长, 反应充分。
(三)熔渣有效系数()的影响
1.概念:真正发生作用的熔渣量/金属量
①熔滴阶段: g=m1/mg ②熔池阶段: =m2/m
A
14
2. 与kf
不同于焊剂熔化量kf ,一般≤ kf
3.气相的成分及分布(如表1-12)
(全分解) <4500K >4500K 更高温度 更高温度
主要:CO、H2、H2O、CO2 低氢:CO、CO2
A
21
三、焊接熔渣
1.作用
①机械保护 ②改善工艺性:提高电弧的稳定性,减少飞溅,促进脱渣、
改善焊缝成型 ③冶金处理盐-氧化物:合金钢氧化物 ③氧化物型:低碳钢及低合金钢氧化物
A
17
②碳酸盐的分解
a.空气中: 分解物
开始
剧烈
CaCO3
545 ℃ 910 ℃
MgCO3
325 ℃ 650 ℃
b.BaCO3分解温度比CaCO3高
c.白云石CaMg(CO3)2分解分两步进行:
CaMg(CO3)2 CaCO3 +MgO+CO2
CaO+CO2
d.焊条烘干温度:
含CaCO3的焊条 含MgCO3的焊条 含有机物的焊条
焊缝成型
A
3
一、对焊缝区的保护
1.光焊丝焊接时 [N]增加20~45倍,[O]增加7~35倍,[Mn]、[C]蒸 发、氧化损失易产生气孔,导致塑性韧性下降, 不实用
2.保护方法 药皮、焊剂、药芯、保护气体、自保护等
3.保护效率 与保护方法相关,一般惰性气体保护效果较好
A
4
二、焊接冶金学反应区及其反应条件(以 手工电弧焊为例)
第二章 材料成型过程的化学冶金
A
1
• 焊接化学冶金的概念
在熔焊过程中,焊接区内各种物 质之间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 研究目的
在于运用这些规律合理地选择焊 接材料,控制焊缝金属的成分和性能使 之符合使用要求,设计创造新的焊接材 料
A
2
第一节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
• 焊接化学冶金的任务
①对焊接区实施保护,免受空气侵害 ②熔化金属,冶金处理,获得所要求的
(一)药皮反应区
1.产生的气体
①100~1200°C:水分蒸发、分解、氧化
a. <100°C b.>200~400°C
吸附水分蒸发 排除结晶水
c. >400°C
排除化合水
②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产生CO2、CO、 H2 ③碳酸盐的分解(大理石CaCO3、菱苦土
MgCO3):产生CO2 ④高价氧化物分解(赤铁矿Fe2O3、锰矿
A
7
总之,熔滴反应区反应时间较短,但温度高, 相互接触面积大,反应最为激烈,对焊缝的 影响最大
2.主要冶金反应
①气体的分解和溶解 ②金属的氧化、还原 ③合金化 ④金属蒸发
A
8
(三)熔池反应区
1.物理条件 ①与熔化的母材充分混合 ②熔池的平均温度较低 (1600~1900°C) ③比表面积小(3~130cm3/Kg) ④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 ⑤温度分布不均(在熔池头部的反应可 能与尾部不一样)
-712.4 -489.9 -433.9 -1745
热电离、碰撞电离、光电离(依次要求的温度升高)
A
20
2.复杂气体的分解
反应方程式 ⊿H(kJ/mol) 分解温度
CO2CO+O2
-282.8
H2OH2+O2
-483.2
H2OOH+ H2
-532.0
HH22OOH212 H2++OO
-977.3 -18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