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1)

合集下载

1《江南春》古诗两首教案+反思+实录

1《江南春》古诗两首教案+反思+实录

《古诗两首》教学案《古诗两首》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谈有关春天的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水鸳鸯。

生:《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师:这么多的古诗,真是春意浓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诗名)一首是杜牧写的《江南春》;一首是程灏写的《春日偶成》。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首诗,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春天的。

(多媒体出示古诗)同学们轻声读几遍。

二、解读古诗大意,结合想象,学习古诗。

生:自由轻声读这两首诗。

(反复读上几遍后)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自读,老师已能感受到大家能熟练地朗读这两首诗了,能不能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生:(个个跃跃欲试)师:请夏宇晨读这两首古诗。

师:读得抑扬顿挫,有诗意。

陈坚你来读。

师:让我闻到了春的香气息。

贲薛蓉你再来读。

师:流畅,富有韵味。

师:大家都能熟练地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那么这两首古诗,作者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描绘出了春天怎样的一幅画面?下面分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重点选择一首诗,结合诗的译文进行讨论,然后汇总本小组的建议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2)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2)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训练2)一、对比阅读。

[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乙]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①[宋]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②。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③风波一任。

别浦④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⑤。

闲管兴亡则其⑥。

【注释】①词人虽深受朝廷赏识,由临安赴任湖北转运副使,但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矛盾重重。

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

②落日镕金:落日时的光像熔化的金子那样通红。

③选甚:论怎么,管什么。

④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⑤沉沉:悠远。

⑥则甚:做什么。

1.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中的“明月”和“鸣蝉”动中有静,描绘出半夜“清风”“明月”的景色。

B.甲词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对仗手法,与清幽夜色、聒噪气氛相吻合。

C.乙词中,上片后两句的意思: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D.乙词中,下片后两句借景抒情:前尘往事已随时间深埋,是兴盛风光还是衰败落寞又有什么关系呢?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所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注释分析:同样都是《西江月》,词人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小学古诗《江南春》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小学古诗《江南春》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小学古诗《江南春》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小学古诗:杜牧《江南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杜牧《江南春》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杜牧《江南春》原文译文赏析《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韵译】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散译】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院,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宽敞、深邃和迷离。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喧闹场面。

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山城。

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春》课件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春》课件语文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江南春》内容概述
诗歌背景介绍
《江南春》是唐朝杜牧所作,描 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诗歌内容概括
诗歌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与 怀念之情。
诗歌意象分析
意象描绘
诗歌中通过“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涌旗风”等生动描绘,展现 了江南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 象。
讨论要求
每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讨论并描绘出江南 春天的景色、氛围和特点。鼓励学生们运用生动的语言和 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 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感受诗歌韵律美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扮演诗人, 其他组员扮演评委和观众。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重点字词解释及用法举例
莺啼
莺啼声。
绿映红
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重点字词解释及用法举例
水村山郭
01
依山傍水的村镇城邑。
酒旗风
02
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飘动。
南朝
03
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六个朝代。
重点字词解释及用法举例
•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 用法举例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两句诗描绘了江
采用多种复习方法,如背诵、默 写、讨论等,以提高记忆效果和
理解深度。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历史、地 理等,拓展视野,加深对《江南 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认
识。
06 考试要求及备考建议
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特点
了解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人教部编版12古代诗歌三首《江南春》教学课件(13、26、12张ppt)1

人教部编版12古代诗歌三首《江南春》教学课件(13、26、12张ppt)1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茅檐是谁家的? 湖阴先生的庭院(杨德逢)
2、净,何意? 净,即干净
3、诗人怎样描写净的? 仅用“无苔”二字
4、赏析“无苔”?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 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 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 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 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5、“成畦”二字有何作用? 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 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6、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什么性格?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 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 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书湖阴先生壁
语言特色
1.语言自然,画面生活气息甚为浓 厚 2.古诗前后动静描写相结合
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
喜爱之情和与湖阴先生的 深厚友情。
作业要求:
1.背诵并会默写本首诗 2.用自己的语言学会去描绘诗句中 的景色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 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 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 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 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 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 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 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 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11课笔记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第11课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古诗三首》包括《浪淘沙》、《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江南春》。

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详细笔记:一、《浪淘沙》1.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②九曲:形容河流弯弯曲曲。

③浪淘风簸:大风浪荡。

④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3.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簸起狂风,迎面而来。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4. 感受:这首诗描写了黄河雄伟的形象,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壮观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诗人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诗人豪迈的气魄和豁达的胸怀。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1.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注释:①赋得:借古人诗句命题作诗。

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一岁一枯荣:每年一度枯萎又一度繁荣。

④野火:草原上枯草被焚烧成灰烬。

⑤远芳:芬芳的香气透出很远的草地。

⑥晴翠:草色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翠绿。

⑦王孙:游子或贵族子弟。

⑧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3. 诗意:草原上的野草离离满地,它们每年都会经历一次枯萎和繁荣的循环。

即使野火焚烧了它们,到了春天依然会重新生长出来。

远处的芬芳侵袭着古老的道路,阳光下的翠绿连接着荒凉的城堡。

又送别了一位王孙离去,这离别的情感就像茂盛的野草一样满溢着别情。

4. 感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通过描绘野草的生长和枯荣,诗人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同时,通过送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江南春》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江南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1、板书题《江南春》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1)自己读(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3)需要理解的词语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4、朗读诗句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

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

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7、巩固练习(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江南春》教学设计篇2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习方法。

2023年《江南春》教案_1

2023年《江南春》教案_1

2023年《江南春》教案2023年《江南春》教案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一、赏析示例: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

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置身诗境: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注释】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

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江南春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江南春课件(共21张PPT)
的诗歌以也豆须轻有至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之 物,在晚唐成绩颇高。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 " 大杜。 小李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读古诗
江南春
[唐]杜牧
yīnɡ
ɡu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读好诗句的停顿。
江南春
[唐]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 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 的烟雨之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 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 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往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 台楼阁都沧桑耸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
[唐]杜牧
江南春天的美景。
你的脑海中想到了哪些诗词呢?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 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视察使幕,转 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视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 、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 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 著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有《樊川文集》。杜牧
背诵默写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拓展练习

(四年级语文教案)杜牧《江南春》赏析

(四年级语文教案)杜牧《江南春》赏析

杜牧《江南春》赏析四年级语文教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诗看来简单,没有一个字不认得,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

但是,要说出它的好处来,却不容易。

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的不过是长江南岸的春天,鲜花盛开,处处鸟语鸣转。

问题在于,直接说“处处”,就没有什么诗意,一定要说“千里”。

在诗歌里,数字,是认真不得的。

但是,恰恰有一个人,对这个“千里”发出了疑问,此人名叫杨慎。

他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杨慎《升庵诗话》)这个问题,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朝,有一个人叫何文焕,他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比杜牧《江南春》诗也。

升庵谓‘千’应做‘十’。

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

”这种抬杠,在逻辑上,属于反驳中的导谬术:不直接反驳论点,而是顺着你的论点,推倒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你的论点是错误的。

何文焕最后说,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花开鸟语而已。

何文焕的原则与杨慎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诗歌只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就行了。

这在当时是一种直觉,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文艺心理学,大家都知道,诗人带上了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想象、虚拟、假定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进入想象和假定、虚拟境界不仅是诗人的自由,而且是读者的自由,诗人用自己的自由想象,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感情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教学重难点: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教材分析: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 ) PPT 出示几张春天的。

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 2 )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2 )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 3 )指导朗读。

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 )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

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 2 )二听:莺啼、人声( 3 )三闻:花香、酒香( 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

可看、可听、可闻、可想。

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

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1 )介绍写作背景( 2 )学习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五、课堂总结〖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目标: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

江南春读后感

江南春读后感

江南春读后感
《江南春》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春天美景的诗。

读完这首诗,我被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人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里的“千里莺啼”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鸟儿欢快的歌声,而“绿映红”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诗人还通过“水村山郭酒旗风”来展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之中。

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象征着当时的繁荣昌盛,而“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诗人还通过“南朝”二字,暗示了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里的“盘中餐”象征着国家的富强,而“粒粒皆辛苦”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人认为,国家的富强并非易事,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这也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学习。

《江南春》教案1

《江南春》教案1

《江南春》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江南春》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出江南春光色彩艳丽、生机勃勃的景象。

其中“莺”“红”“绿”都是春光诗中常见的用词,是可以积累的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描绘出江南烟雨中亭台楼阁朦胧隐现之美。

有后人分析,后两句实在有借古讽今、怀古忧今之意。

对于学生而言,诗意较为浅显,而深层含义则不易体会。

结合本单元主题,重点可放在春光欣赏。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中遵循“学本课堂”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解读,给学生自学、小组交流预留充分的时间。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通过学习平长仄短的故事吟诵方法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大致了解古诗大意。

发展性目标:1.能依据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迷人风光。

2.通过对古诗中色彩的关注,感受古诗中“红”“绿”在描写春光中的独特作用。

3.感受古诗的魅力,喜爱古诗,喜爱诵读古诗。

【教学重难点】1.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依据古诗展开丰富想象,感受春光之美。

【一课一得】通过图像画策略,展开丰富联想想象画面,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教学准备】学习卡片【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感受江南美课前播放白居易《忆江南》歌曲江南好,古往今来,无数诗人欣赏她、歌颂她、赞美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

来,齐读课题——第四课,《江南春》。

二、吟诵古诗,感受音律美1.调查预习情况,问同学们读了几遍。

请班级中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领读,并检查诵读情况。

保证每个人读通读顺,读出节奏感。

2.老师示范平长仄短的读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1)停顿不同——2221(2)声音长短不同:介绍平长仄短的基本规律。

3.指导学生诵读:指名、同桌互读、集体诵读。

4.吟唱:请学生用黄梅戏曲调吟唱其实,我们古代的大诗人,就是这样,诗兴一发,即时口占一绝,吟诵出来,带给听的人美的享受。

三、展开想象,感受画面美1.创设情景,想像画面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千 村里 山莺 郭啼 酒绿 旗映 风红 。
,
千里莺啼绿(叶)映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啼:叫。 • 水村:靠水的村庄。 • 山郭:靠山的城墙。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到处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千里莺啼绿映红,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的寺庙,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 南 春
学古诗四步法: 释诗题 知诗人 明诗意 悟诗情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诗以七绝最 为出色。与李商隐齐 名,世称“小李杜”。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找一找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画出诗中描写了哪写景物。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 朦胧的烟雨之中。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楼台:指寺庙。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