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始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上反映了其时社会组织制度的日益复杂化, 原始的共同体正在转变为国家,而文明时代 的本质特征就是国家。
12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考古揭示,这一时期,金属器、文字符号和众多古城 陆续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据 主导地位。金属器较石、木、骨器的性能、效率空前 提高,揭示了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掌控自然力方面 的划时代进步。
• 颂:主要是祀神祭祖的诗; • 风、雅:不少是表现社会生活、劳动
征战、那女情爱的诗作,语言朴素优 美,杂以赋比兴手法,令人一唱三叹。
17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楚辞: 本义指楚地的歌辞,后成 为专称,指以战国时屈原的创作 为代表的新诗作;
•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 《诗经》以后又一部影响深远的
3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
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 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 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 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 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 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 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和”。
▪ 阳爻和阴爻以及八卦的观物取象。
▪ 旧说孔子作《易传》,故易包括了《经》
与《传》两部分;
22
23
24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先秦诸子著作 : ✓《论语》《孟子》 ✓《老子》《庄子》等
25
孔 子 像
26
庄 子
27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哲学: • 讲求实际;为现实人生而求知识,为政治仕
途而求智慧;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度善其身; ✓孔子:待价而沽;重视“仁”“义”“礼” ✓孟子:以学求仕。讲求“仁政”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庄子:“道通为一”“心斋坐忘”
• 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 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5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
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 喾在位70多年。
6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
“唐尧” 。
中华始祖的传说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 虞氏,故称虞舜。
• 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 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
• 《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 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 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 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 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 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 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 强大的盟主。
• 文字符号的发明,意味着脑、体力劳动分工的发展深 化。
• 那些由高大的夯土墙垣和深掘的堑壕加以防卫的古城, 不仅标志着社会矛盾的发展激化和战争的频繁,而且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工程方能建成。 凌驾于社会之上、掌控着如此巨量人力的权威人物与 组织,正在演变为文明时代的帝王和国家机器。
• 当禹启父子推翻“禅让”,建立君主世袭制时,就标 志着这一演变过程的终结,和古代国家的正式形成。
9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颛顼到尧舜时期:发明了集市贸易、规矩准绳、城 郭宫室。(《世本•作篇》)
• 传说固然神奇,却并非先民的向壁虚造,而是有相 当的史实作为内涵,因而在考古发掘中大致得到印 证。如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的蚕茧化石、独木舟、 诸多水井和大量器物,无不展示了这一时期物质文 化方面的巨大进步。许多器物制作考究精致,而用 陶、石、骨、木和金属制作的乐器、礼器及造型艺 术品,其器形、文饰、色彩的设计施用,更反映了 高超的审美水平、丰富的艺术情趣,和强烈的宗教 意识,生动地再现了我们祖先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 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4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 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 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 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 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28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宗教: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 ✓佛教:自印度传入
29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伦理观: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目的着眼于:国家的治理,天下 的安宁
• 节欲观:无欲、制欲、寡欲
3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8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五帝时代:
• 距今约5000多年到4000年,属于考古学上的新石 器时代晚期。
• 农业、手工业有了显著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大为加 快。
•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组织制度方面,相 传炎黄诸帝有诸多重大发明、创造。如炎帝(与黄 帝大致同时而略早)教民耕稼、“和药济人”; “黄帝穿井”,“造火食旃冕”,其妻嫘祖发明蚕 桑丝织,而文字图象、甲子律吕、舟车弓矢和衣履 服饰,则为其臣下的发明创造。
14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文字:甲骨文
文学
• 《诗经》
• 《楚辞》
•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 先秦诸子著作
哲学Leabharlann 宗教伦理15甲骨文: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中国 正式跨入了文明时期
16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旧说由孔子编成于春秋末 期, 共收诗作305首,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诗歌总集
18
19
20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易》 ✓《书》 ✓《诗》 ✓《春秋》等
21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易
▪ 传说是伏羲画八卦,西周文王作辞,故又 称《周易》,单卦和重卦。
▪ 《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 而研几也。”《周易》的 核心思想是“中
• 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 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 到人民的爱戴。
•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 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 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 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7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 考古证明,在此期东亚大陆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文 化趋同已为明显征兆。这种出土资料与文献传说之 间的呼应,揭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早 在远祖时代即已开始奠下,可谓由来已久,极为深 厚。
11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五帝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 关键时期。
• 文献传说当时已建立起跨族群、地域的联盟 体制,和其最高首领由推举产生、更替的 “禅让”制,还有该首领“巡狩”“天下” 之制,以及相应的监察、刑罚之制。
中华始祖
1
▪ 三皇五帝:
▪ 1,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
三皇
燧人氏: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包牺氏始作
八卦”,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 造福于民。
神农氏。又称炎帝,据说是中国的太阳神, 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 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 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炎黄诸帝等人文初祖,是传说中先民的杰 出代表。其划时代创举和重大贡献,是中 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国 人历来尊祖敬宗、慎终追远。追溯先祖们 筚路蓝缕、肇造中华文明的这一段历史, 不仅可以触摸其文化脉搏,深切感受中华 文化浩瀚长河古老而永恒的生命力,而且 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加深领悟历史规律, 增强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我们民 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10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这一时期,人口随经济的发展大量繁衍,各地间的 物质交换乃至远程贸易出现,碰撞、冲突也在发生 发展,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变迁,促成和加快了先 民族群的交流、迁徙、重组以至融合,导致若干互 动圈和大规模社会共同体——部落联盟或曰邦国联 盟的形成,而炎黄诸帝为首的族群逐渐成为其核心。 族群互动日益频仍,文化或其因素遂由之传播。
12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考古揭示,这一时期,金属器、文字符号和众多古城 陆续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据 主导地位。金属器较石、木、骨器的性能、效率空前 提高,揭示了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掌控自然力方面 的划时代进步。
• 颂:主要是祀神祭祖的诗; • 风、雅:不少是表现社会生活、劳动
征战、那女情爱的诗作,语言朴素优 美,杂以赋比兴手法,令人一唱三叹。
17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楚辞: 本义指楚地的歌辞,后成 为专称,指以战国时屈原的创作 为代表的新诗作;
•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 《诗经》以后又一部影响深远的
3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
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 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 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 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 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 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 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和”。
▪ 阳爻和阴爻以及八卦的观物取象。
▪ 旧说孔子作《易传》,故易包括了《经》
与《传》两部分;
22
23
24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先秦诸子著作 : ✓《论语》《孟子》 ✓《老子》《庄子》等
25
孔 子 像
26
庄 子
27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哲学: • 讲求实际;为现实人生而求知识,为政治仕
途而求智慧;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度善其身; ✓孔子:待价而沽;重视“仁”“义”“礼” ✓孟子:以学求仕。讲求“仁政” ✓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庄子:“道通为一”“心斋坐忘”
• 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 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5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
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 喾在位70多年。
6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
“唐尧” 。
中华始祖的传说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 虞氏,故称虞舜。
• 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 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
• 《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 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 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 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 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 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 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 强大的盟主。
• 文字符号的发明,意味着脑、体力劳动分工的发展深 化。
• 那些由高大的夯土墙垣和深掘的堑壕加以防卫的古城, 不仅标志着社会矛盾的发展激化和战争的频繁,而且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工程方能建成。 凌驾于社会之上、掌控着如此巨量人力的权威人物与 组织,正在演变为文明时代的帝王和国家机器。
• 当禹启父子推翻“禅让”,建立君主世袭制时,就标 志着这一演变过程的终结,和古代国家的正式形成。
9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颛顼到尧舜时期:发明了集市贸易、规矩准绳、城 郭宫室。(《世本•作篇》)
• 传说固然神奇,却并非先民的向壁虚造,而是有相 当的史实作为内涵,因而在考古发掘中大致得到印 证。如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的蚕茧化石、独木舟、 诸多水井和大量器物,无不展示了这一时期物质文 化方面的巨大进步。许多器物制作考究精致,而用 陶、石、骨、木和金属制作的乐器、礼器及造型艺 术品,其器形、文饰、色彩的设计施用,更反映了 高超的审美水平、丰富的艺术情趣,和强烈的宗教 意识,生动地再现了我们祖先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 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4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始祖的传说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 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 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 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 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28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宗教: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 ✓佛教:自印度传入
29
概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伦理观: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目的着眼于:国家的治理,天下 的安宁
• 节欲观:无欲、制欲、寡欲
3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8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五帝时代:
• 距今约5000多年到4000年,属于考古学上的新石 器时代晚期。
• 农业、手工业有了显著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大为加 快。
•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组织制度方面,相 传炎黄诸帝有诸多重大发明、创造。如炎帝(与黄 帝大致同时而略早)教民耕稼、“和药济人”; “黄帝穿井”,“造火食旃冕”,其妻嫘祖发明蚕 桑丝织,而文字图象、甲子律吕、舟车弓矢和衣履 服饰,则为其臣下的发明创造。
14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文字:甲骨文
文学
• 《诗经》
• 《楚辞》
•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 先秦诸子著作
哲学Leabharlann 宗教伦理15甲骨文: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中国 正式跨入了文明时期
16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旧说由孔子编成于春秋末 期, 共收诗作305首,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诗歌总集
18
19
20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易》 ✓《书》 ✓《诗》 ✓《春秋》等
21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
易
▪ 传说是伏羲画八卦,西周文王作辞,故又 称《周易》,单卦和重卦。
▪ 《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 而研几也。”《周易》的 核心思想是“中
• 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 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 到人民的爱戴。
•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 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 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 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7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 考古证明,在此期东亚大陆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文 化趋同已为明显征兆。这种出土资料与文献传说之 间的呼应,揭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早 在远祖时代即已开始奠下,可谓由来已久,极为深 厚。
11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五帝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 关键时期。
• 文献传说当时已建立起跨族群、地域的联盟 体制,和其最高首领由推举产生、更替的 “禅让”制,还有该首领“巡狩”“天下” 之制,以及相应的监察、刑罚之制。
中华始祖
1
▪ 三皇五帝:
▪ 1,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
三皇
燧人氏: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包牺氏始作
八卦”,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 造福于民。
神农氏。又称炎帝,据说是中国的太阳神, 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 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 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炎黄诸帝等人文初祖,是传说中先民的杰 出代表。其划时代创举和重大贡献,是中 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国 人历来尊祖敬宗、慎终追远。追溯先祖们 筚路蓝缕、肇造中华文明的这一段历史, 不仅可以触摸其文化脉搏,深切感受中华 文化浩瀚长河古老而永恒的生命力,而且 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加深领悟历史规律, 增强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我们民 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10
概 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帝时代
这一时期,人口随经济的发展大量繁衍,各地间的 物质交换乃至远程贸易出现,碰撞、冲突也在发生 发展,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变迁,促成和加快了先 民族群的交流、迁徙、重组以至融合,导致若干互 动圈和大规模社会共同体——部落联盟或曰邦国联 盟的形成,而炎黄诸帝为首的族群逐渐成为其核心。 族群互动日益频仍,文化或其因素遂由之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