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G51
江苏省最大的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项目——南京鼓楼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DHC
南京 鼓楼 国 际服 务外 包产 业 园 区位 于南 京河 西 新城
区 北 部 .总 占地 面 积 1 9 顷 ,规 划 总 建 筑 面 积 2 1 1公 317
鼓楼 国际 服 务外 包 产 业 园江 水源 热 泵 区域 供 冷 供热 系统 总 制冷 规 模 初 步 设 计达 到 了3 0 5 MW .按 照 政 府倡 导 、企 业投 资 、 商业 运营 ” 的开 发模 式 .总投 资 规模 为4 5 元 .由南 京鼓 楼 国际服 务 外 包产 业 园管 委会 与 南 京 .亿
丰 盛 能 源 环 境 科 技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共 同 成 立 了 南 京 法 斯 克 能 源 科 技 发 展 有 限
万 平 方 米 ( 上 面 积 1 1 5 万 平 方 米 地 下 面 积40 1 地 9 .7 .4
万 平 方米 ) 平均 容 积 率 1 .建筑 密 度 1 3 ,绿地 率 . 一 7.%
消 耗 ,减 少 了 整 个 园 区 的 空 调 装 机 容 量 和 总 配 电 容 量 ( / ̄ 0 ) .节 约 减 J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水 的温 度情 况 进行 了调 研 。根据 项 目实施 位 置下 游5 0 0 米南 京北 河 口水 厂
的 连 续 水 温 测 试 统 计 , 江 水 温 度 及 水 质 情 况 较 好 , 详 见 图 3 图 4。 和
江 水源 热 泵 合理 利 用 可再 生 能源 采 暖 的 同 时 .减轻 了 由于 冬季 燃 气锅
我 国 正 处 于 迅 速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和 全 国 性 的 节 能 减 排
务 区 、居 住 区 , 建 筑 面 积 超 过 1 0 平 方 米 该 项 目是 目 前 江 苏 省 内规 模 最 8万 大 的江水 源热 泵和 区域 供冷 供热 项 目。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建筑节能与可再⽣能源利⽤通⽤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能源利⽤通⽤规范(征求意见稿)⽬录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新建建筑节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筑和围护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暖通空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给排⽔、电⽓及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诊断、设计与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合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一、项目名称:二、项目背景及目标:合肥市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推广,为了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特制定该项目。
项目的目标是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推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三、项目内容:1.建设多个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等项目。
2.在示范项目中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热水器、风能利用系统等。
3.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相关设施,包括能源储存装置、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
4.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
5.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项目实施步骤:1.确定示范项目选址:根据城市规划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建设。
2.招商引资:通过宣传和推广,吸引有经验的企业参与项目投资。
3.建设示范项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项目的施工和安装,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4.技术培训和交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促进项目成果的交流与分享。
5.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展符合规定要求。
6.项目验收与总结:完成项目建设后进行验收,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项目推广提供参考。
五、项目预期效果:1.试点城市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普及率达到XX%以上。
2.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的运行状况稳定、总能耗持续下降。
3.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4.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加入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
5.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为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支持。
六、项目申报要求:1.有相关经验的企业或单位可以自愿申报。
2.提供详细的项目方案,包括技术路线、投资计划和预期效果等。
3.提供企业或单位的背景资料和经营状况。
4.提供项目所需的土地用途证明和环评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充电桩工程
原有南指廊全部拆除,原址重建,基本呈“L”字型布置,主要 包括与主楼连接的连廊及南指廊两部分,连廊建筑层数为5
层,指廊部建筑层数为4 在飞行区航站楼廊桥、航站楼空侧等处设置充电设施
冷却塔搬迁工程
将原南指廊冷却塔搬迁至改建后的南连廊屋顶。
辅 助
供水
供水依托机场现有供水站供水,拆除原有管线及设备,从新 建布设管线
水、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等,但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
一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能维持环境功
能区质量现状。本项目不会降低周边环境质量。
③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营运过程中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本项目年用水量 122190t/a,本项目不超
出当地资源利用上线。
2、分析判定情况 (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 本)》(2013 修订)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六条“航空运输”中的第 1 条“机场建设”内 容。本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中规定的 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对照《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宁政发[2015]251 号), 本项目不属于南京市禁止建设项目,符合南京市相关准入条件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 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 (2)环保政策相符性 对照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 通知,“两减六治三提升”要求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提升生态保护 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水平。本项目不涉及废气的排放,符合 “两减六治三提升”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及环保政策。 (3)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8 年版)》,“ T2 航站楼建成后,再对 T1 航站楼进行改扩建,延长 T1 现有指廊并增建中央指廊,在中部联络道以东规划尽可能 多的近机位,以便尽量多的旅客通过步行而非乘坐捷运设施抵达机位,从而提高航站楼 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 T1 航站楼改扩建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4)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规划(2009-2020)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规划(2009-2020)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二○○九年九月前言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资源整合、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城市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降低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保障热、电负荷需求,缩短送电距离、降低网损的一项重要内容。
原编制的《南京市集中供热规划》中,滨江新城片区规划的热源点为南京华冠热电有限公司;铁路南站片区规划的热源点为南京新苏热电有限公司。
但该规划中规划范围的界定及热源点的确定均已不能满足相关片区目前的发展状况,致使规划区域的供热分散、孤立。
同时2003年编制的《南京市城西南片供热规划》中涉及的区域较为单一,未能对周围区域进行有效整合、未能充分发挥出热源点的资源优势。
结合上述两部规划需调整的内容,特此编制了《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规划》。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规划》的编制,是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是与《南京市“十一五”热电联产规划》、《南京市集中供热规划》的有机衔接;是对《南京市城西南片供热规划》的进一步调整、深化:滨江新城片区南京华冠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滨江经济开发区,现有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南京市集中供热规划》中曾将滨江新城片区规划的热源点定为南京华冠热电有限公司。
南京华冠热电有限公司为原南京城南热电厂2005年实施的异地搬迁建设项目,2007年完成2台75T/H锅炉主体部分工程建设,但建设汽轮发电机组需在国家发改委审批,因该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审批迟迟未能进行,锅炉停置已近三年。
在华冠不能实施集中供热的前提下,致使滨江开发区不得不实施分散供热,新建了许多小锅炉,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形象及环境。
随着滨江开发区的飞速发展,该问题日显突出。
若华冠热电厂采用减温减压器方式对外供热,则能耗高、效率低,不能体现集中供热的优势。
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是滨江开发区附近的另一个集中供热热源点,拥有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有能力向该片区实施集中供热,因此在华冠热电厂当前尚不能对滨江开发区实施集中供热的前提下,改由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供热是当务之急。
《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6.2.2 规划原则与目标...............................................................29 6.2.3 区域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评估...................................30 6.2.4 能源需求预测...................................................................31 6.2.5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31 6.2.6 能源节约策略及节能分析...............................................31 6.2.7 能源规划评估...................................................................32 6.3 分项指标....................................................................................... 33 7、可持续水系统....................................................................................... 34 7.1 技术路线....................................................................................... 34 7.2 规划编制内容............................................................................... 34 7.2.1 现状分析...........................................................................34 7.2.2 规划原则与目标...............................................................35 7.2.3 给水系统规划...................................................................35 7.2.4 污水和再生水回用系统规划...........................................36 7.2.5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和雨水回用规划...............................37 7.2.6 建筑节水措施...................................................................37 7.2.7 水的碳足迹.......................................................................38 7.3 分项指标....................................................................................... 38 8、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0 8.1 技术路线....................................................................................... 40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践
加 大 政 策 扶 持
在 可 再 生 能源 建 筑 应 用 的初 期 .由于 社 会 普遍 认 识 不 高 , 政 府 加 以 引导 并 采取 相 应 激 励 政策 尤 为必 要 。江 苏 特 别重 视 政 府 引 导 ,明确 “ 府投 资 项 目必 须选 用一 种 以上 可 再 生 能源 技 政
江 苏 制 定 了 ( 于 加 强 太 阳 能 热 水 系 统 推 广 应 用 和 管 理 的通 ( 关
知》 ,率 先 在 省一 级 区域 范 围 内提 出太 阳 能 热水 系统 强 制 推 广
应 用的 要 求 规定 从 2 0 年起 在 1 层 以下 的城 镇 居住 建筑 和 有 08 2 热 水 需 求 的公 共 建 筑 中统 一 设 计 安 装太 阳能 热 水 系 统 ,并 要 求 太 阳 能 热水 器 与 建 筑屋 面 、立 面 结 合 美观 .促 进 可 再 生能 源 建 筑 一 体化 应 用 。截 止 目前 全 省 1 个 省 辖 市针 对 可 再 生 能源 建 3 筑 应 用 分 别 出 台 了地 方相 关文 件 规 定 ,将 可 再 生 能 源 建筑 应 用 作 为建 筑 节能 的重 点 领 域 ,全 省 形 成 了较 为完 善 的 可 再 生 能源
断 增 强 ,为 可 再 生 能 源 建 筑 应 用提 供 了 有 力 依 据 。2 0 年 0 7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规 划 系 数 的 意 义 :例 如 .既 有 居 住 建 筑 的 三 年 光 热 规 划 为
1 % 指 三 年后 1 % 的 既有 居住 建筑 采 用太 阳能 光热 。 0 O
根 据上 表规划 系数 ,计算三 年 、五年和 十年 的可再 生能 源量 。 由 图1 可得 出 .太 阳能 光热 在建 筑 中 的应 用量 最 大 仍 为今 后 中长 期规 划 的重 点 。空 气 源 热泵 的节 能量 虽 小 .但 其 自觉实 用 性 较 好 ,已经 有 较 为 完善 的 产 品 、设 计 、施 工等 发 展 条 件 .市 场 较 为成熟 。
特
别
天
汪
T e s eci Fo s h p al cu
江 苏 省 可 再 生 能源 建 筑 应 用
口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 蔡曼 黄欣鹏
本 文 对 江 苏省 可 再 生 能 源 应 用现 状 、 可 再 生 能 源 规 划 总 量 和 可 再 生 能 源 建 筑 一 体 化 应 用进 行 了论 述 。
在此研 完工作 的基础 上 ,作 者根 据 热 力学 第二 定律 和 能质规律 对 可再 生 能源建 筑应 用进行 了技 术评 价 , 为
可 再 生 能 源建 筑 应 用在 江 苏省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提 供 了科 学 依 据 。 可 再 生 能 源 ;太 阳 能 光 热 ; 太 阳 能 光 伏 ;地 源 热 泵 ; 水 源 热 泵 ;应 用 评 价
十
既 有 建 筑 新
建 建 筑
居住 建筑 公共 建筑 居住
建筑 公 共 建筑
5
3 0
2
2 0
2 0
6 0
8 0
5 0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宁政办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2日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南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再出发的重要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是南京市基础设施稳步建设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要求,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城市发展愿景以及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省会城市功能的总目标,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突破瓶颈、基本适应”到“均衡发展、总体协调”的积极转变,部分基础设施在国内国际领先,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作用越发凸显,成为支撑“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和重要引擎。
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衔接京沪杭等6个方向、直通省内8个设区市和国内24个省会城市的“米”字型干线铁路网络基本成型。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0]115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宁政发〔2010〕1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为推动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南京的广泛应用,现针对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以促发展、惠民生、提升人居环境为宗旨;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调整建筑用能结构、优化用能方式为目的;以太阳能、浅层地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为重点;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载体,调整建筑用能结构、优化用能方式,带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需求、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上规模、上水平、能推广、能复制、可持续,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并争取走在全国前列。
二、工作原则(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城市发展实际和地区地理、地质状况、建筑结构、生活习惯等,选择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及建筑应用技术,针对规模化推广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分类予以指导。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广泛推广与重点区域推广相结合,将重点放在河西新城(含江心洲)、仙林大学城、江宁区、浦口区、雨花台区等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凸显规模应用示范效应。
以重点示范项目为抓手、带动一般示范项目推广。
坚持先进技术示范与成熟技术推广并重,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向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推进。
《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明年1月1日起实施 12层以下新建住宅必须统装太阳能系统
( 京墙 改办 2 1.11) 南 0 0 1-1
办主任 陆建陵 向媒体详细解读该 项新规 ,根据 条例 , 但
凡 1 2层 以下新建住宅 , 必须统一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
在立 法调研 中 ,不少 人大代 表反 映 ,一 幢住宅 楼 顶, 太阳能 热水器 品牌不一 、 型号不 同 , 影响美 观 。 再加
() 1在采 暖空 调系统 中 , 由于 设计 、 施工 、 行工 况 运 与设 备 性 能 匹配 等 原 因 ,致 使 一 些 设 备配 套 比较 齐
本 文 总 结 了 以往 水 力 平 衡 调 试 、 调 节 能 诊 断 空 中所 积 累 的经 验 和 数 据 。水 力平 衡 的调 试 是 发现 问 题 、 善 系 统 、 证 采 暖 空 调 的 系 统 节 能 运 行 有 效 完 保
作者简 介: 高靖 哲(9 3 , , 津人 , 1 7)男 天 工程师 , 工程系歹 暖 通空调专 U 业, 从事暖通与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a n ze 0 8 ia o ) g ̄igh 2 0 @s . r 。 n cn
《 南京市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明年 1月 1日起实施
1 2层 以下 新建 住 宅 必须 统 装太 阳能 系统
图 1 水 力失 调 的 耗 电机 理
F g 1M e h ni f o r c n u t n i y r u i o r s r e i . c a s o p we - o s mp i h d a lcp we o d r m o n di
环水 问 , 获得 更 合适 的换 热 温差 , 高 冷 热源 的换 热 提 效率 。 从而 , 合减 少 电、 、 综 煤 气源 的消耗 。 而完 善系 进 统 中, 数据 的采集 、 自控和 反馈 。 以实现 系 统在 负荷 可 变化情 况 下 , 更加 合理 、 济 的运 行状 态 。 经 4 结语 一
南京市501省道快速化通江互通方案设计
南京市501省道快速化通江互通方案设计黄 亮(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6)摘要:通江互通是501省道与雍六高速交叉的节点,在501省道快速化改造的背景下,通过对现状节点的分析,明确其功能定位,并根据节点交通量预测,提出了三种立交设计方案。
从交通功能、工程规模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从而确定推荐方案。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比选;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A The scheme design of tongjiang terminal interchange in provincial road 501expressway in NanjingHUANG Liang(Architectural & Design Institute Co.,Ltd.,of Southeast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96 China)Abstract:Tongjiang terminal interchange is an important nod of provincial road 501 and Yongliu expressway, the designing of Tongjiang terminal interchange is a part of road 501 re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is traffic nod, defines i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and proposes 3 design schemes based on traffic volume prediction. By comparing the schemes from the aspects of traffic function and project scal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recommended scheme.Key words:terminal interchange;type selecting;scheme design1 项目概况501省道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起于江北新区050单元雍六高速通江互通,向南沿老路改造,全长约16.362 km。
江苏省全面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
江苏省全面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
龚鲁义
【期刊名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年(卷),期】2010(27)2
【摘要】2009年3月,"江苏省公路热再生养护技术交流会"在英达公司召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钱国超及来自13个省辖市的交通局、养护单位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会议;2009年7月,江苏交通控股系统推广英达热再生车辙治理方法;2009年11月,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携13个省辖市城建副市长、建设局(委)负责人一行200多人考察英达热再生施工现场;2009年12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专题会议推广就地热再生技术,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各省辖市公路处养护负责人70余人出席会议;2010年1月,江苏省住建厅举办城市道路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工作会议,省住建厅、13个省辖市建设局(委)、市政公用局分管领导及市政设施管养单位负责人80余人出席会议。
【总页数】2页(P8-9)
【作者】龚鲁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应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SMA路面处治
2.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享誉宁波
3.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广西高速公路病害维修中的应用
4.江苏省全面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
5.江苏省全面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证大南京南站综合体项目绿色建筑方案对比分析
证大南京南站综合体项目绿色建筑方案对比分析报告Index1 项目概况 (3)2 工作依据 (4)3 项目实施策略 (4)3.1 项目目前设计情况 (4)3.2 推荐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增量成本估算 (4)3.3 投资回报率计算 (8)1项目概况证大南京南站综合体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部新城的高铁南站枢纽区,依托南京南站新城及高铁枢纽,形成汇集商务办公、特色酒店、综合商业、酒店公寓、文化中心等多种业态的体验符合型城市综合体。
图1 证大南京南站综合体项目效果图项目占地面积约为9.36万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38.34万m2,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8万m2,综合容积率4.1。
项目分两期建设,规划项目内总体功能业态大致的配比为,酒店式公寓4.2万m2,酒店1.5万m2,商业8万m2,办公24.64万m2。
图2 证大南京南站业态建筑面积百分比图2工作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及其各级引用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J 32/TJ 76-2009;•《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营使用部分)》;•业主要求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标准。
3项目实施策略3.1 项目目前设计情况根据本项目规划阶段所提供的项目参数,目前证大南京南站综合体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93597.9m2,综合容积率4.06,规划总地上建筑面积为561597m2。
项目汇集商务办公、特色酒店、综合商业、酒店公寓、文化中心等多种业态。
项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采用C30~C60,热源采用燃气锅炉,冷源采用电制冷冷水机组,酒店式公寓冷热源采用多联机。
空调末端采用全空气+风机盘管系统。
酒店及办公大堂等高空间采用地板辐射供暖。
本项目采用热回收技术及分项计量系统等节能措施。
水资源利用方面采用中水、雨水回收技术,电热水器供应所需热水。
照明方面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节能灯具作为供配电系统。
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南京市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地源热泵系统总结报告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2011年10月一、工程概况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办公楼位于南京市苜蓿园大街52号,改扩建工程涉及总建筑面积6463.11M2,扩建面积2677.5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改建面积3785.61平方米。
大楼为综合性办公大楼,含办公、设计、会议用房等。
本工程是根据南京市节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需要,利用院内空闲场地扩建一座地下1层地上7层建筑,同时对现有5层建筑进行改造出新,作为南京市节能综合服务平台办公用房。
在节能方面,除使用双层真空玻璃替换原单层外窗玻璃、室外遮阳系统外,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替换原先的分体式空气源热泵空调。
在有效地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心的整体办公形象。
项目于2009年8月经南京市经信委“宁经投资字[2009]394号”备案,备案名称为“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节能监测、监控及培训中心建设项目”;项目于2010年4月正式动工,并于2011年4月建成主体工程及外部装饰装修工程。
二、示范技术地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示范,水源热泵机组夏季能效比为5.14,冬季能效比为4.63,预计每年制冷及供热可节能电能111713KWH(折合标准煤约45吨)。
本建筑采用了多项节能新技术,使得空调系统夏季综合能效比达到3.99,冬季综合能效比3.86。
综合建筑节能率达到或超过65%的节能标准,为低能耗建筑。
本项目利用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集中供冷供热,夏季利用土壤制冷,冬季直接吸取土壤中的热能为办公供热。
示范的主要技术说明如下:(一)地源热泵技术1)本项目建筑夏季设计计算冷负荷611KW,冬季设计计算热负荷451KW,设计采用二台水源热泵机组,机组总供冷量591KW,冬季供热量634KW。
水源热泵机组夏季能效比为5.14,冬季能效比为4.63。
2)本项目采用垂直并联双U管地耦式换热井,换热井总孔数为106口,单孔深度81米(有效深度79.5米),孔间间距大于4米。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
案》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宁政发[2010]1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为推动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南京的广泛应用。
【总页数】11页(P2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2
【相关文献】
1.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J],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2.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3.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 [J], 无
4.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J], ;
5.关于印发宁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能源地标
新能源地标新能源地标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新能源地标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新能源的场所。
以下是三个新能源地标的介绍。
第一个新能源地标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座由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组成的建筑。
整座建筑的外墙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为周围的建筑和设备供电。
而建筑的顶部则安装了一系列风力发电机,能够利用风能发电。
建筑设计兼顾了美观和功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了解新能源的场所,还为周围地区提供可再生能源。
第二个新能源地标位于德国柏林,是一座由生物质能发电组成的建筑。
建筑的外观像一座巨大的树木,整个建筑由强化玻璃和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建筑和周围设备的电力需求。
而建筑内部则采用了生物质能供暖系统,利用废弃物和植物生物质进行燃烧,产生热能供暖。
这座建筑不仅利用了多种可再生能源,还创新地将建筑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第三个新能源地标位于美国加州,是一座由波浪能发电组成的建筑。
建筑的外形呈波浪状,外墙覆盖着摩擦电池板,能够利用波浪的运动产生电力。
建筑顶部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利用太阳能补充电力。
建筑内部则设有一系列电池储能装置,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供给建筑和周围设备使用。
这座建筑充分利用了海洋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利用波浪能的场所。
这三个新能源地标不仅在建筑设计和技术应用上具有创新性,更体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利用。
它们不仅可以展示一个地区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感受新能源的场所,增强公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和支持。
随着全球新能源发展的加速,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能源地标出现,为人们创造更多了解和体验新能源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4 全装修情况说明
本项目采用全装修,居住建筑全装修比例均为100%, 所有材料均为环保的绿色建材,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家 庭装修的二次污染环节。装修中充分考虑合理的人性 化空间使用布局,实用功能和空调功能相结合,在不 改变建筑结构的前提下美化空间,为南京市民营造温 馨舒适的居家氛围。
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 用城市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南京金基通产置业有限公司
2011.0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四.技术经济分析 五.进度计划于安排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NO2009G51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 41300m2。总建筑面积121966.9m2,地上总建筑 面积94916.4m2,地下总建筑面积27050.6m2,最 高建筑高度59.9m。绿地面积15850.94m2,绿化率 38.4%。本工程有8栋建筑,含六栋精装修高层住 宅、一栋宾馆、一栋幼儿园及会所,地上住宅部 分总建筑面积为80300.8 m2,宾馆建筑面积为 8024.1 m2,幼儿园及辅助用房面积4042.9 m2,小 区另有少量配套商业用房。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6.2 风险分析 技术风险 施工风险 投资风险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3 地源热泵系统设备主要的技术参数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3 地源热泵系统设备主要的技术参数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3 计算机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计算机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功能:
1. 2. 3. 4. 检测参数 状态参数的记录与存储 具备与其它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的接口 实现相关数据上传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 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舒适度高,运行费用低; 每年可减少电量312万kW.h; 每年减排CO2约2700t; 每年减排SO225t; 每年减排Nox22t; 每年减排粉尘等11t。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耗明显降低,达到建筑节能65%的标准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 本项目空调为水源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冷热源为地埋管地源热泵 与冷却塔复合而成; 2. 住宅和公寓部分生活热水高、中、低三个区,采用6台地源热泵热 水主机供应热水; 3. 夏季地源侧循环水作为空调的冷源,地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热源,冬 季,地源侧循环水作为水源多联机组及地源热泵热水机组的热源; 4. 为保证地源热泵对土壤取热与排热的热平衡及冷却效果,夏季冷却 塔冷却水作为水源多联机的补充冷源。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2 可再生能源示范技术设计方案
1.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按照建筑节能65%的标准,夏季计算总冷负荷6155kW, 冬季计算总热负荷4738 kW。 2.地埋管地下环路设计 地下埋管换热器采用钻孔垂直埋管,换热器单元采用并 联双U形 土壤换热器设计分为11个程概况
小区住宅、宾馆、幼儿园、会所部分采用地源热 泵集中多联空调系统。 小区配套商业、办公用房采用分体空调。 住宅、宾馆、幼儿园、会所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 统。 地源热泵系统示范面积92367.8 m2 地源热泵系统示范面积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目标:地源热泵技术与较好的建筑维护结构体系使得区域能 目标
3.1 围护结构体系优化
本项目按照《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 71-2008)中要求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65%标准 围护结构参数设计。 对屋面、外墙、冷桥柱、冷桥梁、冷桥过梁、冷桥楼 板、架空楼板、分隔采暖空调居住空间与非采暖空调空间 的隔墙、分户墙、分隔采暖空调居住空间与非采暖空调空 间的楼板、分户楼板、不透明凸窗顶板底板侧板、外窗、 封闭式楼梯间户门等进行了性能指标设计,建筑节能率超 超 过65% 。
三、可再生能源专项示范技术方案
3.5 其他节约资源措施及后评估保障措施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 可持续运行的保障 节能保障措施 设备养护
四、技术经济分析
4.1 可再生能源专项部分投资概算
四、技术经济分析
4.2 项目增量成本计算
常规空调系统: 住宅和公寓部分安装分体式空调,生活热水考虑用 电加热热水器。分体式空调按200元/m2,则成本为 1847.4万元;电热水器每户按5000元,则电加热部分 为410万元;两者共需2257.4万元。 故地源热泵空调与热水系统与常规空调+电热水器 相比增量投资为1137.7万元,地源热泵空调示范面积 92367.8m2,故单位面积增量投资123.2元/m2。
五、进度计划与安排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6.1 效益分析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6.1 效益分析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6.1 效益分析
六、效益分析及风险
6.1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采用地源热泵空调采暖+生活热水比分体式空调+电热水 器增加投资多1137.74万元,但前者比后者节约电量312.01 万kW.h,每年节省运行费用约165万元,故约7年左右时间 年 即可收回增加的初投资。 环境效益: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采用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极大的 做到了节能减排,是真正的生态、环保、绿色、与自然和 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