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101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b.png)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虞美人》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把握《虞美人》中的意境和情感。
(2)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及《如梦令》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清照的词作,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虞美人》,感受词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对《虞美人》的初步理解,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虞美人》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典故等。
(2)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分享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5. 拓展延伸(1)介绍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组织诗词比赛,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虞美人》并背诵。
2. 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鉴赏文章。
3.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虞美人》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035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1.png)
《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的背景知识和作者。
2.掌握《虞美人》的基本情节和故事内容。
3.分析《虞美人》的主题和意义。
4.理解《虞美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5.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虞美人》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教学资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简介等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虞美人》相关的背景音乐,营造浪漫的氛围。
2.引入《虞美人》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
步骤二:背景知识介绍1.分享《虞美人》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背景。
步骤三:课文阅读与理解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2.针对每个段落,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意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主题与意义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虞美人》的主题和意义。
2.指导学生发现诗歌中蕴含的爱情、离别、困境等主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3.引发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步骤五: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1.通过诗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于虞美人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虞美人、柳枝子等。
鼓励学生从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培养多元思维和同理心。
步骤六:情感表达与创作1.引导学生表演《虞美人》中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
2.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选择写诗、绘画、演讲等形式。
3.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分享。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组织文学鉴赏的讨论会或文学俱乐部,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热爱和评价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项目,如对于《虞美人》的形象再现、背景资料的整理等。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情况,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力。
《虞美人》教学设计(精选7篇)
![《虞美人》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f1a9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d.png)
《虞美人》教学设计(精选7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虞美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词“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这一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三组对比,熟读成诵。
难点:理解本文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这首词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二单元的诗歌,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从中你都学到了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当然,仅有这些方法,我们还不能很好的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今天我就将带领大家运用你们所掌握的这些方法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等方法去学习李煜写的《虞美人》。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761f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d.png)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选课背景和教学目标《虞美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虞美人的美丽和才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必修的一篇古诗文,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美学鉴赏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诗歌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
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 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文本分析和鉴赏(2) 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分析(3)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角色(4)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5) 课文的朗诵和表演2. 教学组织形式:(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4) 学生个别或集体朗诵和表演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的运用和作者情感表达(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文学素材的接触和理解(2) 学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3) 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把握3. 教学步骤(1) 预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并准备好课前的思考问题:1. 阅读诗歌后,你对虞美人的外貌和内在特征有哪些描述?2. 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功效?3. 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4. 你对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何了解?5. 如何朗诵或表演这首诗歌呢?(2) 教学正文环节1. 文本分析和鉴赏教师通过投影、板书等方式,对《虞美人》的原文进行逐行解析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知。
《虞美人》教案(精选12篇)
![《虞美人》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f760a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9.png)
《虞美人》教案《虞美人》教案(精选12篇)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
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
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二、关于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李煜的词上承花间词和南朝宫体词,下启北宋婉约词,其所创言怀述志的新诗体,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使词摆脱了花间词曼声吟唱的风格,并对北宋豪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较大影响。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是他后期代表作,学习本词要细心体会李词的特点,它所承载的感伤长愁,体悟“情景交融”这一创作手法的巧妙运用,体悟词这一体裁与诗相比的不同点,从而明白词的特点。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虞美人教案7篇
![虞美人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453a1d551810a6f4248647.png)
虞美人教案7篇虞美人教案篇1教学设想:两词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板块,《虞美人》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蝶恋花》属于自读课文。
可以合并两词一块进行教学。
“词别是一家”板块选有宋词四首,萃集了宋词精品,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风格,从中把握词人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
学习__,主要是理解两首词风格,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
目标与要求: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教时设置:1教时第一教时要点:了解词的有关文学常识,赏析,积累字词,背诵过程:一、导入(学习要求)二、了解词的有关常识:词的形式有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词的结构:词牌——标题——填词,词牌也叫曲牌,是歌或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有不同的平仄要求,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写词当然就叫填词了。
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仅是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
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
婉约派的代表作家除柳永外,还有秦观、李清照等。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情感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或写山水融情于景。
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
三、赏析第1首《虞美人》1、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第三代国君。
“好声色,不恤政事”,被宋朝灭国;人称李后主。
相传后主被俘后,于七夕(他的生日,阴历七月初七)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词也是他的绝命词。
他最为传诵的名作《虞美人》、《相间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能上口,后人亦称他为“词帝”。
2、听配乐朗读3、自读4、赏析(1)这首词里有一个字是思想情感的眼,试找出来加以品味。
(愁,亡国之愁。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c465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虞美人》教案《虞美人》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虞美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虞美人》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词作者的相关情况;2、以诵读为主来品读词;体会词的音韵美;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
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作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
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四、集体朗诵五、品味诗歌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春花秋月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
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头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95c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c.png)
《虞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欣赏和分析诗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亡国之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虞美人》的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李煜的生平。
-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 让学生讨论《虞美人》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 拓展延伸:让学生比较《虞美人》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虞美人》的艺术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虞美人》,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比较分析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虞美人优秀教案
![虞美人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3234e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0.png)
虞美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词汇和语法;3.能够朗读《虞美人》这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4.能够运用《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了解《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词汇和语法;3.能够朗读《虞美人》这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2.朗读法:通过朗读《虞美人》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3.创作法:通过运用《虞美人》这首古诗,让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介绍《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2.教师朗读《虞美人》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学习环节1.教师讲解《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词汇和语法,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2.学生跟读《虞美人》这首古诗,让学生熟悉其朗读方式;3.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 拓展环节1.学生运用《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2.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表达。
4. 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词汇和语法;3.学生能够朗读《虞美人》这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4.学生能够运用《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eee8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9.png)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虞美人》的文学背景和情感内涵,特别是掌握其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2. 分析《虞美人》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领会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3. 熟悉《虞美人》的演变历程,探究其文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介绍唐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文学流派的形成,介绍唐诗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式。
(2) 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及作者屈原的生平。
(3) 分析《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形式和表现手法、唯美主义的特点。
教师可设计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文学分析等方式。
(4) 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2.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谈论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与感受。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获得学生对唐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的掌握,运用于《虞美人》的分析。
(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
(4) 通过阅读和研究历史资料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并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流派的形成,准确掌握唐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介绍《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及屈原的生平,明确《虞美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3. 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其文学内涵和情感表达。
4. 分析《虞美人》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了解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5. 讨论《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内涵,并通过文学分析和文艺鉴赏的方式深入领会。
6. 了解《虞美人》在文学和社会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历程,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小组讨论、形成性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准确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6308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3.png)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虞美人优秀教案
![虞美人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1167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a.png)
“小楼”——“故国”
1、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老师 请一位同学帮大家找出诗歌意象。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故国(身份):坐拥南唐的君王, 小楼(身份):囚禁于小楼之上的阶下囚, 如此“天上人间”的变化,让李煜不堪回首故国。
程
子?
生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李煜为什么有着无限悲愁。
编织色彩
1
教 学 过 程
编织色彩
虞美人优秀教案
(1)今昔对比
“春花秋月”——“往事”
1、在“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春花秋月为美好事 物,李煜为何追问它“何时了”?
(学生自主梳理,电子白板展示重点字词的释义。) 明确:“春花秋月”提醒李煜被囚禁于此的日子永无终结。 过渡:李煜对现在的生活无所期待,那么对过去的日子 呢? 2、在“往事知多少”一句中,不知有多少往事会因“春 花秋月”而涌现在李煜的心头,那么,李煜回忆的“往事”中, 可能会有哪些事? 明确:帝王生活,享乐生活,开城投降,破家亡的痛苦, 过渡:李煜期望春花秋月了结,然而,时间有没有终结呢?
“雕栏玉砌”——“朱颜改”
1、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长恨歌》中,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梨园弟子白发新,椒 房阿监青娥老”进行对比,这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玄宗:亲眼所见,再回故国。 李煜:凭栏远望,只是想象。“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 过渡:在前几句的今昔对比中,我们已然明白李煜悲愁的 原因。作者句句言愁,但不点破。直到最后一句,他一语道破 内心之愁。大家读一下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ed7c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2)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2)理解诗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虞美人》;(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对古代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3)对诗中爱国情怀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虞美人》的朗读录音;(2)课文译文和注释;(3)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查阅课文注释,理解生词和句子;(3)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虞美人》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2)分小组进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生词和句子理解:(1)让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生词和句子的理解,互相学习和借鉴;(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补充,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虞美人”、“江山”、“故国”等;(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让学生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虞美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强调课后的复习和背诵,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虞美人》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ee7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3.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能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通过分析诗句,学习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3)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理解美的内涵,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珍惜生命,珍惜爱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意的理解:《虞美人》的意象和主题。
2. 表达技巧的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深入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虞美人》的译文和解析。
2. 学生准备:预习《虞美人》,了解诗的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美的理解是什么?美的价值在哪里?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虞美人》,感受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诗的大意和主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等。
(3)解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虞美人》。
(2)学生默写《虞美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的主题和意象。
(2)强调美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和爱情。
6. 作业布置(1)课后背诵和默写《虞美人》。
(2)写一篇关于美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 板书设计《虞美人》意象: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春带雨主题:珍惜生命,珍惜爱情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发展,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珍惜美。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b35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png)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虞美人》的历史背景,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分析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如“马嵬坡下泥土中”,“海外徒闻更九州”。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清照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包括她的家族背景和对文学的贡献。
分析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如婉约派的特点和她在《虞美人》中的表现。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解释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如五言绝句的特点。
2.2 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3.1 诗歌主题探讨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如爱情的无奈和失落。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虞美人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3.2 情感表达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悲伤。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传达对爱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第四章:诗歌与文化背景4.1 诗歌与唐代社会分析诗歌与唐代社会的联系,如对宫廷爱情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探讨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与唐代女性的地位。
4.2 诗歌与传统文化分析诗歌中的传统元素,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爱情的传统观念。
探讨诗歌中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创作启示5.1 诗歌鉴赏方法介绍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诗歌的结构、意象、情感等方面。
分析如何通过诗歌鉴赏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2 创作启示探讨诗歌给我们的创作启示,如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分析如何借鉴李清照的创作风格来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第六章:诗歌语言与风格6.1 诗歌语言特点分析《虞美人》的语言特色,如用词精准、意境深远。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现情感。
6.2 诗歌风格解析解释《虞美人》属于哪种风格,如婉约派的特点。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风格来传达情感和主题。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f90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b.png)
《虞美人》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诗歌《虞美人》,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写作风格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虞美人的图画或播放一段关于虞美人的音乐,引导学生了解虞美人的传说和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
2. 学习诗歌:教师读诵《虞美人》,然后询问学生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学生尝试朗读,讨论其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教师解读诗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美和生命的主题。
4. 课堂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意境和情感表达。
然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以诗歌为蓝本写一首自己的情诗。
5. 诗歌赏析:教师向学生介绍杜牧的创作背景和其他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赏析其他唐代诗人写的关于爱情和美的诗歌。
6. 总结:回顾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对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虞美人》的诗歌文本和诗歌赏析材料。
2. 虞美人相关的图画或音乐。
3. 学生小组活动指导书。
评价方式:1. 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朗读表达、分析和创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展示和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3. 学生可以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读后感作业,评价诗歌的表达和对爱情、美的理解。
教案延续:导入部分:在课堂上,我会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虞美人的图画或播放一段关于虞美人的音乐来引导学生对这个传说性的人物的了解。
耳熟能详的诗句和音乐旋律会唤起学生对虞美人这个形象的记忆和情感联想。
学习诗歌部分:接下来,我会亲自朗诵《虞美人》,让学生倾听诗歌的声音和节奏。
然后,我会询问学生对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的观察,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们应该能够在老师引导下,意识到《虞美人》中的诗情画意和情感流露。
分析诗歌部分:在上面的讨论之后,我会对诗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美和生命的主题。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d12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9.png)
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掌握虞美人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概述虞美人(学名:Papaver rhoeas),别名红花杂(红)、红菜花子、杀秧花、红芥花。
属于罂粟科罂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虞美人的花冠呈红色,花瓣有黑斑,花朵直径5~10厘米,花期短暂,夏季开花,被誉为“夏季之王”。
2. 种植要点2.1 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虞美人适宜生长的环境是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进行种植,并确保土壤水分不过多。
2.2 种子处理:将虞美人的种子放置于温水中浸泡一整天,然后晾干备用。
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
2.3 播种方法:将虞美人的种子均匀洒在土壤表面,轻轻拍实,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2.4 浇水与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避免水分积聚,以免引发病害。
2.5 遮荫保护:在夏季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可以使用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措施,保护虞美人免受日晒伤害。
3. 养护注意事项3.1 适时追肥:在虞美人生长期间,可以适量追施有机肥料,保证其生长的养分需求。
3.2 杂草防治:及时清除虞美人周围的杂草,以免对其生长造成阻碍。
3.3 病虫害防治:关注虞美人的叶片和茎部,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
4. 实验活动4.1 观察虞美人的生长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盆虞美人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2 组织园艺活动:让学生动手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虞美人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虞美人的种植要点和养护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和养护。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和养护,引导他们实践操作,并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总结每个小组将观察到的虞美人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5f4630b0717fd5370cdc36.png)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篇一: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虞美人》李煜【教学目标】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
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
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
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1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f380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4.png)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虞美人》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领会。
(2)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时代背景的关联。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与《虞美人》相关的资料,如诗歌原文、注释、译文、背景介绍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虞美人》诗歌,了解作者和背景,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煜及《虞美人》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虞美人》,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字词、意象、意境等方面的内容。
(2)分析诗歌主题思想,探讨作者情感表达。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相关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虞美人》,背诵并默写诗歌。
3.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李煜的诗歌,下节课分享阅读感悟。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案例分析:选取其他类似诗歌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八、教学拓展1. 相关诗歌:推荐阅读其他有关古代诗歌,加深对古代诗歌的了解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词《虞美人》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
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
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
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答对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
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
”等等。
五、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六、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2.具体研习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5.课堂小结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
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