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社会经济发展数据:16-27_图书出版(2016-2018)

合集下载

2018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简况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7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3个、2.0个和0.5个百分点,逐季稳步回升。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0%,第二产业增长4.0%,第三产业增长5.5%。

二、农业生产小幅回落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1个、1.0个和0.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增长3.2%,林业下降8.4%,畜牧业增长2.5%,渔业下降4.2%。

粮食产量达到726.6亿斤,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的较高水平。

牛、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6.8%和5.2%,生猪、羊出栏量分别下降7.2%和5.8%。

三、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3.8个和3.0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持平。

八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1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医药、能源、纺织行业分别增长14.5%、13.2%、20.7%、12.2%;石油化工、食品、信息、冶金建材产业分别下降0.7%、0.8%、2.5%、0.2%。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油、中成药、化学纤维、钢材产量分别增长1.4%、9.3%、1.7%、36.7%。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3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2.1个、1.9个和1.3个百分点,快于地区生产总值1.0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8%,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2.3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房地产业增长4.8%,金融业比上年下降1.4%。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05年2月26日)2004年,是全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创多年来的最好水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了良好开局。

综合GDP总量继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吉林省生产总值295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96亿元,增长8.0 %;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31 亿元,增长14.8 %;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94亿元,增长11.1%。

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3:45.3:35.4调整到19.0:46.6:34.4。

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全省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66.3亿元,增长8.0 %。

其中,增值税32.2亿元,增长4.9 %;营业税40.8亿元,增长16.5 %;企业所得税12.4亿元,增长4.8 %;个人所得税9.3亿元,增长18.7 %。

全年财政支出5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1.4亿元,增长30.1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0.3亿元,下降1.0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7亿元,增长18.6 %;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37.0亿元,增长70.0 %;教育支出60.7亿元,增长13.1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为19.9亿元和79.3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3.9 %和60.1 %。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10年2月24日)2009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推动吉林加快振兴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奋力攻坚克难,在克服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影响中,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03.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80.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1.96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0.72亿元,增长12.7%。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6319元/人,增长13.1%。

三次产业比例为13.6:48.5:3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59.4%、37.9%。

全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6.2%。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8.2%。

图1:2004-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09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上年同期为100),价格水平同比上涨0.1%;其中,农村为100.7 ,上涨0.7%;城市为99.9 ,下降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4 ,下降3.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6.1 ,下降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5.3 ,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9.4 ,下降0.6%。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1989.03.14•【字号】•【施行日期】1989.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1989年3月14日)1988年,全省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又取得新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外贸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联系进一步扩大。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总的形势是好的。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国民收入为2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O%。

但由于需求过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有所加剧,物价大幅度上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遵照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我省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整顿公司,清理在建项目,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农业1988年,全省广大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农业总产值为14O.9亿元,增长5.4%。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1.8%,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12.5%。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下降6.4%,水稻、大豆面积分别增长3.3%和12.1%。

经济作物中,甜菜、烤烟、园参面积大幅度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693.2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4万吨,增长1.O%,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作物也全面丰收。

全年种植业产值为100.O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粮食1693.25万吨 1.O其中:玉米1220.97万吨-0.9水稻224.38万吨O.17大豆102.64万吨 6.1油料35.43万吨O.5其中:葵花籽26.67万吨-9.3甜菜129.60万吨87.8烤烟 2.61万吨72.3麻类 1.79万吨54.3园参l.2O万吨28.2林业生产进一步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吉林省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1985年2月19日)一九八四年,我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给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各项事业出现了更好的形势。

社会生产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全省社会总产值为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O%,其中,工农业总产值(按一九八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国民收入为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国民收入为642元,比上年增长11.4%。

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油料作物产量、大牲畜存栏、造林面积以及2 O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提前达到“六五”计划规定的一九八五年指标。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市场更加繁荣,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文教卫生和科研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总的看,我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但与全国总的形势比较,我省在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技术改造,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方面,步子迈得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农业通过贯彻一九八四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经济改革更加深入,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各种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大批涌现。

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继续稳步增产。

吉林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县农林牧渔总产值(2019年)

吉林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县农林牧渔总产值(2019年)

77898 22101 360727 100670 64982 84347 202387 102006 11675
46355 11413 179242 59835 31818 36680 113051 74371
5189
3281 1224 11581 7340 1020 9178 48638 3404 3818
市区
97296 43088 1783 46032 2136 100.2
梨树县
1324472 519026 31087 739262 1791
104
伊通满族自 治 县
855049 156745 12436 665145 3148 104.4
公主岭市
1529606 575213 15502 886121 4560 102.3
双辽市
696705 217001 5309 462825 1320 103.8
辽源市
756321 306137 8667 421694 5217 102.1
市区
42124 15918
111 23277
810 94.7
东丰县
389317 167928 4138 210032 2732 103.2
东辽县
前 郭 尔 罗 斯蒙古族自治县 1026332 599862 16836 336968 37712
102
长岭县
998516 549281 10236 415020 3924 103.5
乾安县
322399 193360 3669 105050 8073 103.2
扶余市
1020971 535759 15706 398234 33320 103.1
吉林市
3121481 1124301 119883 1683489 58338 101.1

吉林省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

吉林省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理论

R ve [. eAmeia c n mi R ve .9 4 e iwJT ] h r nE o o c e iw 18 c 】 何文. 完善产 业配套体 系 提 高承接东部 加工 贸易产 业转移 能 力— — 以 梧 州 为 例 『. 场 现 代 化 ,0 8 1 )2 0 2 1 J商 】 2 0 (2 :9 — 9
出 口额 x 1 ,) f
04 9 2 . 5 61 05 4 6 . 3 47 06 6 1 . 4 72 O7 8 】 . 9 04 06 7 9 . 2 06 09 3 7 . 0 25 10 5 47 .9 8 141 49 . O 2 17 4 3 , 4 94 11 2 63 .4 7 16 6 7 .3 7 9

国家经 验 , 科学 论证 的基 础上 , 在 划定 关 系 国家 产业 安 全 的战略 性 产业和 敏感性产 业 ,并 规定外 资在这 些行业 的股 权 比例上 限, 不 允许外 资建立独 资企业 和控股企业 。 第 四,增强产业配套 能力 。要充分认识 到产业配套能力的重要 性, 通过政府的统筹作用 , 把配套产业 的发展纳入发展规划中。坚持 “ 政府引导 、 企业 为主 、 市场运作 ” 的基本原则 ( 何文 ,0 8 , 2 0 )注重产业 链 的培育与发展 , 以健全体制机制 , 畅通融资渠道 、 健全物流服务 、 培 养产业人才、 推进产业 配套信息化为保障 , 改善产业配套环境。
政 策具有极 为重要 的意义 。 文利用灰 色关联度 模型理 论对吉林 本 省 居 民消 费 、 资 、 出 口与经 济增 长 的关联程 度 进行 了实 证分 投 净 析 , 而明确消 费 、 进 投资 、 口对吉林 省经济 增长 的影响作用 。 出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02年2月26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扩大社会需求,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80.8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742.04亿元,增长10.3%。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40元,比上年增长9.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00年的22:44:34发展为2001年的20.2:43.3:36.5。

市场价格在低位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

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3;衣着类价格指数98.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指数99.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1.4;居住类价格指数105.3;服务项目类价格指数105.1。

吉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7.02.15•【字号】•【施行日期】2007.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吉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07年2月15日)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条战线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实施工业提速增效、投资拉动、城市棚户区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等项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破解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难题,全省经济保持较好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9.2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00亿元,增长6.6 %;第二产业增加值1886.59亿元,增长17.1 %;第三产业增加值1676.64亿元,增长16.3 %。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15625元,比上年增长14.7 %。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7.3:43.6 :39.1调整为2006年的16.1 :44.4 :39.5 。

2006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 %;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9.9%;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5 %。

表1: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07.8 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5亿元,增长18.3 %。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

其中,科学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8.9亿元,增长21.7%;农业支出27.7亿元,增长29.5%;教育支出91.3亿元,增长23.1%;医疗卫生支出26.9亿元,增长30.0%;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29.3亿元,增长26.4%。

吉林省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吉林省统计局【发布日期】1995.02.20【实施日期】1995.02.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 1995年2月20日)1994年,全省遵循党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政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困难和矛盾,促进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基本实现了三年经济上新台阶的预期目标。

全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74.0O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8%、14.1%、17.8%,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幅过高,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整体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有待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逐步解决。

一、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增加。

1994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扶持农业的重大政策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8%。

种植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扩大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克服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广泛应用农业新技术,粮食及部分经济作物喜获丰收,粮食产量突破200亿公斤,是全省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全年种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畜牧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全省推广了以德大公司为代表的“公司+农户”的龙型经济模式,规划实施了“猪、牛、鹅、羊、鹿、兔”等6个系列12条“龙”工程,使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doc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doc

吉林经济增长关联性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及其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根据各年《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吉林省GDP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不变价)的绝对量有了较大增长,特别是1991年以后,增长更加迅速。

26年来,GDP增长了9.9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5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5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9.1倍,即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是GDP增长的近两倍。

而就业的增长却远不及经济增长,26年来,全社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1.86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也增长1.86了倍,第二产业从人员数只增长了1.02倍,几乎没有增长。

不仅如此,1993年以后,第二产业从人员数一直下降,2003年第二产业从人员数较1993年减少了40.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3.28倍,是增长最多的。

但是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相比,差了15.82倍。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我们还可以从各年的增长率比较图来看:由图1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年份外,吉林省GDP增长率一直高于就业增长率,特别是1991年以后,GDP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增长率。

同样,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高于产业就业增长率。

经计算,26年来,全社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5,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6,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02,几乎是零,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46.这说明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各产业内部都没有带动就业的相应增长。

(二)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分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改革开放26年来,吉林省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不同阶段其特征不同,图2是根据数据绘制的吉林省从1978年到2003年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到1991年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差别不是很大,只是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稍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稍高。

但是在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迅速提高。

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图书总种数,新出版图书种数,图书总印数,报纸种数,报纸总印数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吉林省图书总种数指标分析 (3)一、吉林省图书总种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图书总种数现状统计 (3)三、吉林省图书总种数占全国图书总种数比重统计 (3)四、吉林省图书总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吉林省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图书总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吉林省图书总种数同全国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指标分析 (7)一、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占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同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吉林省图书总印数指标分析 (11)一、吉林省图书总印数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图书总印数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吉林省图书总印数占全国图书总印数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吉林省图书总印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吉林省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图书总印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吉林省图书总印数同全国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吉林省报纸种数指标分析 (15)一、吉林省报纸种数现状统计 (15)二、全国报纸种数现状统计 (15)三、吉林省报纸种数占全国报纸种数比重统计 (15)四、吉林省报纸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吉林省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报纸种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吉林省报纸种数同全国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吉林省报纸总印数指标分析 (19)一、吉林省报纸总印数现状统计 (19)二、全国报纸总印数现状统计 (19)三、吉林省报纸总印数占全国报纸总印数比重统计 (19)四、吉林省报纸总印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吉林省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报纸总印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吉林省报纸总印数同全国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吉林省图书总种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图书总种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吉林省图书总种数占全国图书总种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吉林省图书总种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吉林省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图书总种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吉林省图书总种数同全国图书总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占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同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吉林省新出版图书种数同全国新出版图书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吉林省图书总印数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图书总印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吉林省图书总印数占全国图书总印数比重统计表 (11)表21:吉林省图书总印数(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吉林省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图书总印数(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吉林省图书总印数同全国图书总印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吉林省报纸种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报纸种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8:吉林省报纸种数占全国报纸种数比重统计表 (15)表29:吉林省报纸种数(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吉林省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报纸种数(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吉林省报纸种数同全国报纸种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 表34:吉林省报纸总印数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报纸总印数现状统计表 (19)表36:吉林省报纸总印数占全国报纸总印数比重统计表 (19)表37:吉林省报纸总印数(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吉林省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报纸总印数(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吉林省报纸总印数同全国报纸总印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现状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吉林省图书和报纸出版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吉林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02.26【实施日期】2005.0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 2005年2月26日)2004年,是全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创多年来的最好水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了良好开局。

综合GDP总量继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吉林省生产总值295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96亿元,增长8.0 %;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31 亿元,增长14.8 %;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94亿元,增长11.1%。

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3:45.3:35.4调整到19.0:46.6:34.4。

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全省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66.3亿元,增长8.0 %。

其中,增值税32.2亿元,增长4.9 %;营业税40.8亿元,增长16.5 %;企业所得税12.4亿元,增长4.8 %;个人所得税9.3亿元,增长18.7 %。

全年财政支出5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1.4亿元,增长30.1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0.3亿元,下降1.0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7亿元,增长18.6 %;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37.0亿元,增长70.0 %;教育支出60.7亿元,增长13.1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为19.9亿元和79.3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3.9 %和60.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