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道路设计概述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研究0
I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研究总报告
1. 项目背景 龙蟠 中 路是 南 京主 城东 侧 南北 向 交通 动脉 ,与之 相 交道 路的 高 峰 小 时 机 动 车 流 量 亦 非 常 大 。 快 速 内 环 东 线 ( 图 1- 1) 建 设 工 程 需 占 用 龙 蟠 中 路 路 面 资 源 ,将 导 致 通 行 能 力 及 服 务 水 平 下 降 ,造 成 龙 蟠 中 路交通不畅,并可能引发区域道路交通质量下降。 为减 少 施工 带 来的 社会 和 经济 效 益损 失,保 证 快 速 内环 东线 建 设 工 程 施 工 期 间 城 市 交 通 的 通 畅 ,由 南 京 市 交 通 管 理 局 牵 头 ,联 合 南 京 市 建 设 委 员 会 城 建 处 、南 京 城 建 项 目 管 理 发 展 公 司 、东 南 大 学 交 通 学 院 、南 京 市 交 通 规 划 研 究 所 等 单 位 成 立 合 作 项 目 组 ,编 制 龙 蟠 中 路 施 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2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研究总报告
3. 现状沿线交通特征分析 3.1非分隔带。全线红 线 46 - 66 米 不 等 。其 中 军 区 段 红 线 最 窄 处 仅 为 46 米 ,除 白 下 路 路 口 红 线 66 米 外( 通 济 门 桥 - 半 边 桥 段 由 于 预 留 匝 道 用 地 ) ,珠 江 路 至 长 乐 路 段 红 线 均 为 50 米 。全 线 人 行 道 路 缘 石 间 距 为 40 米( 白 下 路 路 口 除 外 为 56 米 ) 。 3.2 出行特征 龙蟠中路不但横向接通从纬四路到纬九路的城区中部以南全部 东 西 向 主 干 道 ,自 身 也 是 连 通 南 京 出 入 境 的 南 北 向 主 通 道 ,连 通 机 场 高 速 、宁 杭 高 速 、宁 高 路 ,绕 过 太 岗 路 、龙 蟠 路 到 城 北 。现 状 断 面 流 量 近 4000pcu/ 高 峰 小 时 , 交 通 流 量 较 大 , 大 致 有 以 下 四 种 特 征 :
隧道单位工程竣工总结范文
【一】:隧道竣工施工总结施工总结1 工程概况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双龙街立交D2标段主要包括宁溧路西侧辅道隧道工程,绕城公路南北集散车道、NE、NW、NW1、WN、ES匝道路基工程。
1 隧道工程全长629m,分13个节段,地道围护结构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φ65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组成。
地道主体结构主要由敞开段129m坞式结构、遮光段158m坞式加横梁结构和暗埋段342m单箱双室结构。
主要工程量隧道挖方1647881 m。
围护结构C30水下混凝土168301 m;C30砼2314 m;钢筋(HPB235)73020kg;钢筋(HRB335)1460360kg。
格构柱及钢支撑钢板138t,角钢86t。
主体C30 P8抗渗混凝土35331m;C20砼26926 m,钢筋(HPB235)289126kg;钢筋(HRB335)5782512kg。
333332 路基工程路基土方工程路基全长47Km,路基填方620129 m,路基挖方1610438 m。
332 施工组织机构为加强管理,方便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对本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各专业优秀人员成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是整个标段的生产指挥机构,负责与业主联系,接受业主监督、协调对外关系,负责整个标段的总体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调度、材料供应、工程款结算和分配、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 1名、总工程师 1 名、生产副经理 2 名、质检工程师 1 名,项目经理部下面设 7 个职能部门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经营部、材料机械部、人事财务部及安全综合办公室等业务部门进行各项管理。
1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图2项目资源投入3项目设备配置【二】:隧道工程完工总结报告隧道单位工程竣工总结。
隧道单位工程竣工总结。
项目部字【2016】4号关于CZSD合同段交工验收的申请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我单位负责承建的CZSD合同段所有工程项目于2016年4月全部完成,并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具备交工验收的条件,现提出申请进行交工验收。
项目管理成果-南京南站2013.12.10
。
关键词:重策划 科技示范 狠抓落实 确保工期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一、成果背景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1、社会及行业背景 本工程是江苏省门第一路的景观桥,开工之初就受 到包括省市领导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且该项目 的成功与否关系公司与南京市交通局双方合作的前景。 该工程分一期与二期施工,均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项目NZ-JCGS-B1标
是中建八局承接的市重点工程,担负着青奥会之前通车的 重任,作为江苏省门第一路的景观桥,社会关注度高,本 工程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期竣工尤为重要。本工程 也是南京市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重要节点,由机场高速 路主线桥、东西集散车道组成。该工程先后获得江苏省“ 平安工地”、中建八局“新技术应用示范工地”、中建总 公司CI银奖等多项荣誉,向企业和业主交付了满意的答卷
经济效益
经过项目部的提前谋划、精心准备, 合理组织,周密安排,桥梁提前2个月 完工,工程质量优良,成本降低率达 5.3%,无安全质量环保事故,综合能 耗指标进一步减低,污水、噪声、粉 尘排放达标,合同履约率100%,圆满 完成的施工任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
效果及评价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临时便桥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利用平台位置先打设钢 管桩形成低平台作为施 工作业的临时便桥
中建八局中建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2、由于支架材料较大,而且全部材料均需两台塔吊运输,项目在施工中合理安排预 压时间,合理利用材料,将材料利用率达到最大。箱梁槽口数量众多,项目采用定型
槽口模板,重复利用。
砂袋进 行支架 预压
高铁南京南站地区概念规划
高铁南京南站地区概念规划1、项目背景;根据南京铁路枢纽布局规划,铁路南京南站将成为汇集3场28线、对于提升南京都市圈功能与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铁路客运站。
除铁路客运站外,南京南站还将集中城市轨道、长途汽车、常规公交、出租车以及小汽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统筹布局邮政等配套设施,形成现代化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
借助交通枢纽建设的带动作用,铁路南京南站地区(以下简称南站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地对南站地区进行综合一体化开发,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南站功能保障与发挥为前提、以交通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为核心,探讨与论证南站地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形态结构、交通网络布局与运行组织、空间形象与景观意向等主要内容,广泛征集有创意、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寻求该地区合理的发展模式与思路。
2、研究范围与年限;(一)规划设计范围:北至绕城公路,南至秦淮新河,东至宁溧路,西至机场高速,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二)规划研究范围:北至纬七路,南至胜太路,东至红花机场—秦淮河一线,西至宁丹路,总面积48多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考虑功能、交通、景观与规划设计范围相互协调。
(三)规划年限:2030年3、主要内容:规划目标:南站地区发展对增强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区域辐射力与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规划应从综合交通枢纽与所在地区一体化开发的要求出发,结合地区发展条件与国内外同类地区发展经验,在处理好大规模客流交通集散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全面提升地区活力,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行高效、生态环保并具有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的城市地区。
本次规划为概念规划。
要求确定规划区域主要功能、提出空间结构、开发规模、交通组织等的概念方案。
技术路线: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高铁枢纽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使用、开发强度、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南京南站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使用、开发强度和交通网络布局;结合基地周边现有的自然地貌特征和景观要素,创造地区景观特色和有机联系的公共空间网络。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和设计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摘要:本文以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客站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方面进行阐述和思考。
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京南站综合体规划设计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网为核心、快速线路为基础、城际轨道交通为补充的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
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必将在各大城市催生出一批集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对沿线城市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引入南京后形成的一个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常规交通于一体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南京南站(图1)的铁路交通由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宁杭、宁安城际三个线路汇集组成,车站站场采用高架式,总设计规模28台28线,主要办理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通道、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线的始发、通过客车。
预测近期枢纽体旅客发送量4413万人/年,远期5822万人/年,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枢纽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66.7万m2,其中主站房28.1万m2,无柱雨棚10.6万m2,地铁5.4万m2,城市配套市政工程22.6万m2。
南京南站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枢纽综合体,主要由地上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地下二层组成,地面三层标高为22.400m,为铁路高架候车层,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二层(标高12.400m)为铁路站台层,功能空间由铁路进站厅、售票厅,贵宾候车室和站台组成,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一层(标高±0.000m)位于高架站场与铁路桥梁的下方,中间240m范围为铁路出站厅,铁路出站厅两侧为城市配套的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和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一层中间部分为地铁的站厅层,站厅层两侧除布置部分铁路设备用房外,其余为城市配套的商业开发用房、换乘通道及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二层(标高-16.600m)为地铁站台层(图2~图6)。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地区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PART3—问题与对策
问题2的对策
对策2-1:塑造“一轴 一带”的景观系统
“一轴带”即指从的火是车沿站秦 站淮屋新到河秦的淮滨新水河景的观视空 觉间景,观通轴过,对通沿过河对景中观 轴的线处开理敞,空使间中的轴重线点的 设主计景,观形带成在火河车边站形与成 秦了淮空新间河的“转看换”,与并且 “形被成看了”充的满相活互力关的系城, 也市是公南共站空地间区。人流活 动的主要空间。
PART2—目标与定位
南京南站地区城市设计目标
以铁路南京南站的建设为契机,合理配置地区功能,强化空间形 态和景观的建设,构筑充满活力、展示地方文脉和社会进步的综
合功能区。并构筑“金陵门户、秦淮陆港”的空间特色。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PART1—背景解析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解析
南站地区位于城市南 北向的发展轴和历史 景观轴上,承启南北、 贯通东西的特殊位置 将对南京城市空间结 构的完善和优化起到 重要作用,有条件成 为城市的又一个标志 性空间枢纽。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的前期工作
南站地区综合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 系统规划等将是本次城市设计的基础,城 市设计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共38页文档
始末及要领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南京南站工程简要说明
三、总平面设计1、车站周边现状建、构筑物(地上和地下)地铁南京南站站周边现状为大片农田,无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不会对地铁车站的建设产生影响。
2.重要控制性管线(现状和规划)地铁车站范围内无控制性管线。
3.车站与周边产权地块的关系地铁车站用地属国铁站房、地铁。
4.车站与大型市政设施(如河道、市政道桥、铁路、公交枢纽、停车场)的关系)车站周边既有或规划市政设施情况地铁南京南站周边规划有南京南站、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以及配套的地下商业开发等设施,同时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规划三号线、规划六号线在此换乘。
该地区将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交通枢纽。
)市政设施对车站的制约关系分析1规划宁芜货线规划宁芜货线位于地铁南京南站北端,由于三号线区间在车站北端上跨一号线区间,一、三号线同时下穿宁芜货线,受宁芜货线埋深影响,车站的埋深加大。
2南京南站房及高架落客平台地铁南京南站位于南京南站房及高架落客平台之下,地铁车站须与国铁站房、站场及高架落客平台柱结合设置,使地铁车站长度、宽度以及出入口、风亭位置受到制约。
5.总图布置地铁南京南站为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和规划地铁三号线的换乘车站,两线平行换乘。
线路于南京南站处垂直下穿国铁高架站场,车站站位设于国铁站房地面一层换乘大厅下方,为明挖地下两层平行双岛站台车站。
车站设七个出入口、四个消防疏散口、四组风亭、一部室外无障碍电梯,消防水池与1三、总平面设计1、车站周边现状建、构筑物(地上和地下)地铁南京南站站周边现状为大片农田,无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不会对地铁车站的建设产生影响。
2.重要控制性管线(现状和规划)地铁车站范围内无控制性管线。
3.车站与周边产权地块的关系地铁车站用地属国铁站房、地铁。
4.车站与大型市政设施(如河道、市政道桥、铁路、公交枢纽、停车场)的关系)车站周边既有或规划市政设施情况地铁南京南站周边规划有南京南站、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以及配套的地下商业开发等设施,同时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规划三号线、规划六号线在此换乘。
南京某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南京某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南京某道路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详细说明。
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平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交通信号设计等内容。
本文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2.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是道路工程的核心内容。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宽度。
•车行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确定车行道数量,同时考虑到公交车专用道、自行车道等需求。
•路肩和路缘石设计:根据道路功能和使用需求,设计合适的路肩和路缘石。
•斜坡设计:根据地形和排水要求进行斜坡设计,确保道路排水畅通。
•设备设施布置:合理布置路灯、防护设施等设备,确保行车安全。
3. 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是道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标志设计: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规则,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包括限速标志、禁停标志等。
•标线设计:合理划分车道,并标明行车方向,设置交叉口优先标线、公交车道标线等。
•其他标志标线:根据道路使用需求,设计合适的人行道标线、自行车道标线等。
4. 交通信号设计交通信号对于道路流量控制和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交叉口信号灯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形式,设计合适的信号灯设置,包括红绿灯、过街行人信号灯等。
•信号灯配时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设计合适的信号配时方案,以保证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行人信号灯设计:设计适合行人安全通行的信号灯设置,包括等待时间、绿灯时间等。
5. 施工注意事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期间交通疏导:在施工期间,必须合理疏导交通,避免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
•道路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工人安全,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
•施工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规范的施工材料,确保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
•监督检查:配备专业监督人员,严格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6. 总结本文档详细说明了南京某道路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在道路平面设计、标志标线设计和交通信号设计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道路设计概述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道路设计概述
王爱华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兴建高铁站房,站房区域形成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周边的配套交通也要体现一个"快"字,快速环线成为交通枢纽快速对外集散的解决方案之一.交通枢纽集聚多种交通方式.快速环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定位车道功能,如何协调多种交通方式,如何处理近远期结合是需要探索的问题.通过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道路设计概述,力图为铁路站房周边的集疏运系统道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5-7)
【作者】王爱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8
【相关文献】
1.超长预应力技术在太原南站综合枢纽工程中的应用 [J], 李龙龙;李赞
2.南京南站快速环线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体会 [J], 杜卫民
3.南京南站综合枢纽花神庙立交、双龙街立交方案设计 [J], 胡鼎培
4.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规划设计 [J], 赵建新;顾民
5.苏南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承与探新设计研究——以南京铁路南站候车层环境优化工程为例 [J], 曹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
相关概念
运输枢纽(或称交通枢纽) 传统运输枢纽——方式单一、功能单纯、组织分离、运输低效 现代运输枢纽——方式多元、功能综合、组织紧凑、运输高效
法兰克福中央车站
南京的缺憾——公铁分离
中央门客运站距离火车站1.2公里 长途客运东站距离火车站2.0公里
南京火车站 中央门客运站
长途客运东站
南京的缺憾——城乡分离
柏林中央车站
铁路客运综合枢纽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层面 详细规划层面 城市设计层面 工程设计层面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区交通设计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城市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 车站建筑设计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一以南京为例)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特性
灵活性与相容性 灵活性——铁路自身不同运距之间运输组织的灵活性
阪急线铁路示意图
相容性——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快线)的相容性(共轨直通)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特性
引导性 对土地集约开发的引导 对客运方式结构的引导
大阪梅田车站
铁路客运综合枢纽的特性
支撑性 对城市与地区发展能力的支撑 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支撑
次干路:六纵九横
48平方公里道路网络调整后指标
等级
快速路 高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干路网合计
2
密度(km/km) 0.59 0.76
1.01
1.25
3.02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
道路系统规划—强化与枢纽核心区(6平方公里)对接
三个主要衔接界面:
• 绕城高速界面 • 宁溧路界面 • 宏运大道界面 四个关键立交节点: • 花神庙立交 • 双龙街立交 • 宁溧路-宏运大道立交 • 机场路-宏运大道立交
南京铁路南站综合规划
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11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项目组成员主编单位: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倪桂明交通部副董事专家咨询组:Mark Harrison 首席城市规划师陈海潮资深顾问Jacky Yueng 首席交通工程师C. MacDonald 行人设施专家项目主管人:赵童主任交通规划师Andrew Lee 主任交通工程师项目组成员:李晓东 主任规划师邱嘉宁 高级城市规划师荀扬 规划师历宏威交通工程师、规划师洪于亮交通工程师杜学松交通工程师廖建宁 高级咨询顾问洪维 高级咨询顾问参编单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涛董事长、教授项目组成员:何宁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孙俊副总工、高工诰俊成交通工程师施小静交通工程师施泉交通工程师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负责人:段进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总规划师、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第二负责人:季松注册规划师、讲师、博士项目组成员:李亮规划师胡旭明建筑师戴国雯助理规划师杨杰助理规划师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前言 (1)1项目概述 (2)1.1 规划范围 (2)1.2 主要工作 (3)1.3 规划依据 (3)1.4 报告简介 (4)1.4.1 报告分册 (4)1.4.2 第一册 综合规划报告主要内容 (4)2基本背景 (6)2.1 铁路南京南站 (6)2.2 铁路南京南站站房规划设计 (6)2.2.1 南京南站主要设计内容 (6)2.2.2 南京南站站房设计方案 (7)2.2.3 南京南站站房经济技术指标 (9)2.3 宏观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9)2.3.1 城市群层面 –– 环渤海与长三角的战略节点 (9)2.3.2 长三角层面–– 长三角层面促进沪宁杭一体化..10 2.3.3 城市圈层面 –– 提高南京都市圈竞争力 (11)2.4 南京南站区位研究及相关规划回顾 (11)2.4.1 南京市区域格局及功能结构 (11)2.4.2 南京南站周边地区现状与规划分析 (13)2.5 基地现状分析 (18)2.5.1 地形及地质条件 (18)2.5.2 土地利用现状 (18)2.5.3 现状建设状况 (19)2.5.4 现状道路分析 (20)2.5.5 绿化及水体条件分析 (22)2.5.6 基础设施现状 (23)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7 基地现状分析总结 (24)2.6 SWOT分析 (24)3关键问题与工作框架 (26)3.1 关键问题 (26)3.2 工作框架 (26)4定位与目标 (28)4.1 发展定位 (28)4.2 规划目标 (28)4.2.1 近期目标: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 (29)4.2.2 中期目标:综合型商业商务中心“南站商圈”.294.2.3 远期目标:南部城市副中心 (30)4.3 规划理念 (31)4.3.1 交通高效理念 (31)4.3.2 TOD 发展模式 (31)4.3.3 多元功能理念 (32)4.3.4 混合用地理念 (32)4.3.5 生态网络理念 (33)5功能策划 (34)5.1 南京南站地区四大功能板块 (34)5.2 功能发展策略 (34)5.3 功能板块发展规模建议 (35)5.3.1 居住板块规模建议 (35)5.3.2 商务功能板块规模建议 (35)5.3.3 商业商贸功能板块规模建议 (36)5.4 产业发展建议 (39)5.4.1 产业的选择原则 (39)5.4.2 产业合适度分析 (39)5.5 项目建议 (41)5.5.1 商务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1)5.5.2 商业商贸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2)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3 居住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2)5.5.4 旅游文化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3)6土地利用规划 (44)6.1 空间结构 (44)6.2 规划要素 (45)6.3 功能分区 (46)6.4 土地利用 (47)6.4.1 土地利用方案推导程序解析 (47)6.4.2 用地布局原则 (47)6.4.3 土地利用方案 (49)6.4.4 用地平衡表 (49)6.5 开发强度 (49)6.6 用地编号 (50)6.7 用地细则 (51)7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52)7.1 综合交通规划的总体结论 (52)7.2 南站地区的交通发展战略 (53)7.3 未来交通需求 (53)7.4 枢纽核心区及周边区域道路系统调整 (54)7.5 枢纽核心区内轨道交通系统的调整 (54)7.6 公共交通调整和规划 (54)7.7 停车规划 (55)7.8 枢纽体综合交通设计 (55)7.9 地区道路系统、枢纽体设施布局及站前高架方案 (56)8城市设计 (58)8.1 目标与愿景 (58)8.2 城市空间意向 (58)8.3 问题与对策 (59)8.4 城市设计总平面 (59)8.5 空间意向 (6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配套设施规划 (61)9.1 公共配套设施 (61)9.2 市政公用设施 (62)10其他专项规划 (64)10.1 竖向设计 (64)10.2 管线综合规划 (64)10.3 防洪规划 (65)10.3.1 防洪设计原则 (65)10.3.2 秦淮新河防洪设计标准 (65)10.3.3 堤防设施规划 (66)10.4 地下空间规划 (67)10.4.1 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67)10.4.2 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67)10.4.3 人防设施要求 (68)10.4.4 地下空间规划可借鉴功能要素及开发建议 (68)10.4.5 公共空间开发示意 (69)10.4.6 站房下方立体空间利用 (70)11开发策略 (71)12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73)12.1 总结 (73)12.2 下一步工作建议 (73)附件 (74)附件1 会议纪要 (74)1.概念规划评选会 (74)2. 铁路南京南站站房规划设计专家咨询会咨询报告 (75)3、铁路南京南站综合规划交通专题咨询会咨询报告 (84)附件2 六方案分析 (86)方案1 日本中央复件工程咨询株式会社 (86)方案2 英国Atkins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88)方案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4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1)方案5 德国杜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暨南京城里人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 (93)方案6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暨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联合体 (95)六家方案分析总结 (98)附件3规划方案比选 (99)附件4 用地冲突 (104)1、 用地影响的处理原则 (104)2、 南京市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104)3、 岔路口中学 (105)4、 规划宁溧路接口对现状周边用地的影响 (105)5、 规划路网与秦淮新河对岸路网对接的可能性分析.1066、 景观廊道对居民楼及海尔用地的影响 (107)7、 中驰汽车城 (108)8、 南京市税务干部学校.........................108 附件5 案例研究——地下空间.. (109)案例1 名古屋“荣”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 (109)案例2 上海南站广场地下空间 (11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目录图1.1 铁路南京南站地区规划范围 (2)图2.1 南京南站铁路线网构成图 (6)图2.2 南京南站建筑效果图 (7)图2.3 南京南站站房鸟瞰图 (7)图2.4 南京南站站房剖面图 (8)图2.5 站房内部空间布局示意图 (8)图2.6 南京区位分析 (9)图2.7 南京在“长三角”中的区位分析 (10)图2.8 南京在南京都市圈中的分析 (11)图2.9 南京城市结构布局 (13)图2.10 南京南站区位图 (14)图2.11 南京南站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图 (14)图3.12 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图........................15 图3.13 红花机场片区规划. (17)图2.16 南京南站现状建设状况图 (19)图2.17 周边道路交通条件 (20)图2.18 基地道路情况 (21)图2.19 绿化、水体系统 (22)图2.20 基础设施现状 (23)图 3.1 工作框架 (26)图4.1 发展目标 (28)图4.2 轨道交通功能辐射 (32)图4.3 城市文化生态轴线 (33)图5.1 居住板块预测 (35)图6.1 空间结构 (44)图6.2 功能分区 (47)图6.3 土地利用 (49)图6.7 开发强度 (5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6.6 用地编号 (50)图6.8 用地细则 (51)图7.1 48 平方公里路网规划 (56)图7.2 6平方公里道路系统规划 (56)图7.3 枢纽体内交通设施布局图 (57)图7.4 站前高架推荐方案 (57)图8.1 城市空间意向图 (58)图8.2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59)图8.3 鸟瞰图1 (60)图8.4 鸟瞰图2 (60)图9.1 居住板块布局 (61)图9.2 公共服务设施 (62)图9.3 市政公用设施 (63)图10.1 竖向设计 (64)图10.2 管线综合....................................65 图10.3 防洪规划. (67)图10.4 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68)图10.5 地下空间开发建议 (69)图10.6 地下一层 (69)图10.7 地下二层 (70)图10.8 站房下方空间示意 (70)图11.1 一期开发 (72)图11.2 二期开发 (72)图11.3 三期开发 (72)图11.3 四期开发 (72)附图1 方案1––土地利用规划图 (87)附图2 方案2––土地利用规划图 (89)附图3 方案3––土地利用规划图 (91)附图4 方案4––土地利用规划图 (93)附图5 方案5––土地利用规划图 (95)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附图6 方案6––土地利用规划图 (97)附图 7 规划方案1 –– 土地利用 (99)附图 8 规划方案1 –– 道路交通 (99)附图 9 规划方案1 –– 景观系统 (100)附图 10 方案1 空间示意 (100)附图 11 规划方案2 –– 土地利用 (101)附图 12 规划方案2 –– 道路交通 (101)附图 13 规划方案2 –– 景观系统 (102)附图 14 方案2 空间示意 (102)附图 15 现状建设状况 (104)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目录表2.1 交通设施面积结算 (9)表2.2 南京市分区功能布局 (12)表5.1 南站地区人口预测表 (35)表5.2 大阪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3 里尔、九龙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4法国 Paris Rive Gauche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5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1——消费客流总量预测 (37)表5.6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1——规模测算 (38)表5.7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2——消费人口吸发量 (38)表5.8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2——规模测算 (39)表5.9业合适度分析 (40)表5.10业筛选分析 (40)表5.11商务功能产业细化建议.........................41 表5.12商业商贸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2)表5.13居住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2)表5.14旅游文化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3)表6.1 用地布局原则 (48)表6.2 用地平衡表 (49)表6.3 分区统计 (51)表8.1 问题与对策 (59)附表 1 规划方案对比 (103)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言根据南京铁路枢纽布局规划,南京将建设形成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津浦铁路等十线汇集的环形铁路枢纽,并新建铁路南京南站,与既有南京站一并形成南京两大主要铁路客运站。
【作品推介】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作品推介】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编者按:本项目是江苏省首个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综合规划项目,南站枢纽的复杂程度和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同类枢纽前列,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具有先导和示范意义。
另一方面,南京南站地区将发展成为与新街口、河西并立的三大市级中心之一,南京南站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对未来南京大都市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在协调枢纽与周边地区发展、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优化综合运输体系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现实指导作用重大。
规划背景南京南站枢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之一,汇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站场规模达到“三场十五台二十八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客运枢纽中心。
为建设现代化的无缝换乘综合枢纽,完善周边地区功能,打造南京的标志性门户和城市中心,有必要对南站枢纽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性的统筹规划和设计。
南京市规划局于2007年6月委托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内容包括概念规划方案整合、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地区城市设计和站房设计反馈,并明确先行开展综合交通规划设计,以综合交通引导枢纽规划设计,以综合交通引领地区开发发展。
▼图一:南站用地规划图规划构思《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以目标为导向,以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理论、交通规划理论和枢纽设计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枢纽地区用地与路网规划技术、枢纽规划设计技术、交通仿真等技术,开展了规划研究区域(48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区域(6平方公里)、枢纽体三个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用地规划、交通规划和城市设计三个专业,明确了南站枢纽和枢纽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制定了枢纽地区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开展了地下空间规划、配套设施规划;提出了南站枢纽和枢纽地区的交通发展战略,制定了枢纽体和枢纽地区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并以用地和交通规划布局方案为基础,进行了地区城市设计。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DOC
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二标段SMW工法桩施工方案编制:复核:批准:南京同力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00九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设计要求 (1)三、施工准备 (2)1、场地平整 (2)2、地下管线处理 (3)3、测量放样 (3)4、机械配备 (3)5、人员配备 (4)四、施工参数选择 (4)五、施工工艺流程 (5)六、SMW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6)1、开挖沟槽及制作泥浆池 (6)2、SMW工法Φ850三轴搅拌桩成桩施工 (6)3、型钢制作 (8)4、型钢插入 (9)5、压顶圈梁制作中型钢保护 (9)6、H型钢回收 (9)七、SMW工法围护施工的技术、质量措施 (10)1、施工质量控制 (10)2、质量保证措施 (11)八、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2)九、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13)一、工程概况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西南部,以凤台南路为主轴线,是南京市“井”型快速内环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台南路北接赛虹桥互通立交枢纽工程,南接绕城公路,为城市快速干道,沿线与纬八路、规划奥体大街、纬九路相交,是城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路段。
其中赛虹桥~纬八路段已建成。
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工程(凤台南路南段)北起纬八路,南至绕城公路,终点连接宁芜公路和绕城公路油坊桥立交匝道,主要相交道路有规划奥体大街、新安江街、纬九路。
道路走向基本沿用现有道路中心线,项目全长2.4km。
本项目建成将拉通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形成主城西部南北向唯一的大通道及南京城南河西地区与城区和外环线连接的一条快速通道。
拟建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西线南延隧道工程位于凤台南路,隧道设计里程为K1+730.00~K2+240.00,总长510m,其中暗埋段长度370m、北侧敞开段125.05m、南侧敞开段100.5m。
1、隧道敞开段: K1+730.00~K1+855.05(125.05m)K2+139.50~K2+240.00(100.5m)2、隧道暗埋段: K1+855.05~K2+139.50(284.45m)K1+875(左线为K1+795)~K1+963、K2+070~K2+204段设计采用SMW工法桩做支护兼止水。
南京南站案例
1
南京南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研究
• 一、引言 •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 三、规划设计思路 • 四、南京南站枢纽交通需求预测 •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七、枢纽规划设计方案评价
2
一、引言
3
南京南站
4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停车系统----主要通过区别对待枢纽用地停车和其他非枢 纽地区停车需求,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基础上从配建标准、 衔接组织、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效控制引导,缓解枢纽地区 交通压力。
15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规模
16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布局 依据枢纽内到发交通流的 不同性质进行时空分离, 包括人车分流、进出分离、 动静分离、枢纽内部交通 和枢纽穿越交通流的分离, 以及公交车、长途车等大 型车辆与出租车、 社会车 等车辆的适当分离等等。 枢纽体内交通设施的布局 设计见下图所示。
9
4、优越区位引导用地开发,枢纽外用地 加剧了交通复杂程度
优越的交通区位将刺激周边的土地利用,南 站地区的城市副中心定位决定了平衡南站枢纽交 通和南站周边地块开发交通的重要性。未来南站 枢纽周边6km2内将容纳8万人口和15个岗位,高 强度的开发带来的巨量交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枢 纽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复杂程度。
南京南站
5
1、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南站枢纽内交通 流十分复杂
轨道
公交
出租车
社会车辆
。。。
6
2、各交通方式运输需求大,南站枢纽内客 流量十分巨大
预测至2030年,南站枢纽年发送铁路旅客5822万人 次,约是现有南京站的5倍,公路旅客1100万人次,高峰 小时枢纽进出乘客总量达66000人次,平均每分钟达1100 人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高 速 公 路 ,初 建 时 为 双 向 四车 道 ,0 5年 改 造 20
为 双 向六 车 道 高速 公 路 。 本次 改 造 将 维 持 主线 断 面宽 度 , 计 车 速 10k / ; 侧 新 建 双 向六 车 道 设 0 m h 两 的集 散 车 道 , 计 车速 8 m h 设 0k /。
作者简 介: 王爱 华 ( 90 ) 男 , 苏东 台人 , 程 师 , 事道 18一 , 江 工 从
路 设计 工作 与 防 洪
21 年 5 01 月第 5 期
绕 城 公 路 修 建 于 19 9 4年 , 环绕 南京 主城 区 是
宁溧 路 上 跨绕 城 公 路 桥利 用 ,标 高按 照现 状
21年 5 01 月第 5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5
铁 路南 京南站综 合枢 纽快 速环线 工程道 路设 计概述
王 爱 华
( 海市 政工程 设计 研究 总 院( 团 ) 限公 司 , 海市 209 ) 上 集 有 上 00 2
摘
要 : 着我 国高铁 的飞速 发展 , 国各地 都在 兴建高 铁站 房 , 随 全 站房 区域形 成城市 的综 合交通 枢纽 , 边的 配套 交 通也要 体 周
环线 工程道 路设计 概述 , 图为铁 路站 房周边 的集 疏运 系统道 路 的建设 提供参 考 。 力
关键 词 : 铁 ; 高 综合交 通枢 纽 ; 速环 线 ; 疏运 系统道 路 快 集
中 图 分 类 号 : 4 23 文 献 标 识 码 : U 1 .8 B 文 章 编 号 :0 9 7 1 ( 0 1 0 — 0 5 0 10 — 76 2 1 )5 0 0 — 3
的快速高效 。
道) 的断面形式 。 机场高速公路和绕城公路主线保 持原有 的过境 功能 ,南站 区域 的交通主要通过集 散车道来收集和疏散 。宁溧路和宏运大道辅道保 持 原 有 的地方 交 通 功能 ,南 站 区域 的交 通 主 要 通 过 主 线 来 收集 和疏 散 。在 设 计 过 程 中将 机 场 高 速 公路集散车道 、 绕城公路集散车道 、 宁溧路主线和 宏 运 大 道 主线 作 为 环 线 系 统 ,布 置 立 交 转换 系 统
( 图 2。 见 )
1 工 程 概 况
铁路南京南站交通 系统包括客运铁路 、货运 铁 路 、 铁 、 途客车 、 交 、 地 长 公 出租 车 和 社 会 车 辆 。 与快速环线 工程建设关 系密 切 的是铁 路和地铁 , 东 西走 向 的客 运 铁路 皆 为桥 梁 结 构 , 京 沪 高 铁 、 有 沪 汉蓉 高 铁 、 杭 高 铁 、 西 联 络 线 等 ; 西 走 向 宁 仙 东 的货 运 铁 路 为 地 下结 构 , 即宁 芜 货 线 ; 西 走 向 的 东 南 京 地 铁 6号线 、2号 线 和 南 北 走 向的 南 京 地 铁 1 1号线 、 3号线 皆为 地 下 结 构 ( 图 1 。 见 ) 组 成 南 京 南 站 快 速 环 线 的 四条 路 皆为 现 状 道 路 ,改 造 后 的道 路 系 统 既 要 承 担 南 站 区域 增 加 交 通 量 的 集 散 , 要 保 持 现 有道 路 的交 通 功 能 。 于 又 基 上 述 目标 , 造 的思 路 确定 为 主线 加 集 散 车 道 ( 改 辅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3 1
图 2 南 京 南 站 快 速 环 线 工 程 总 图
机 场 高 速 公 路 修 建 于 19 97年 , 南 京 主 城 与 是
禄 口国 际机 场 之 间 的 重要 通 道 ,双 向 四车 道 高 速 公 路 。 次 改 造将 主 线拓 宽 为 双 向六 车 道 , 计 车 本 设 速 1 0k / ; 侧 新建 双 向六 车道 的集 散 车 道 , 2 m h 两 设 计 车 速 8 mh 0k /。
0 前 言
铁 路南 京 南 站 位 于南 京 市 主城 南 部 ,并 处 在
城 市 南 北 主 轴 线 上 , 划 范 围东 到 宁 溧 路 , 至 规 西 机 场 路 , 起 绕 城 公 路 , 抵 秦 淮 新 河 , 面 积 约 北 南 总 6k 功 能定 位 包 括 四个 方 面 : 东 地 区 的 大 型 m 。 华
不变 , 其余 路 段 全 部 翻挖重 做 , 主线路 基 段 控制 点 是 已建 铁路 桥 下 的 车辆 通行 净 空 ,主 线 高架 桥 段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联 动 区 域 的 经 济 服 务 性 中心 、 南
部 新 中心 的 主 要 组 成 部 分 、 京 城 市 的 标 志 性 形 南
图 1 南 京南 站快速 环线 工程效 果图
象 门户 。最 终 形 成 “ 个 公 建 发 展 带 ( 中轴 线 由 一 沿 北 到南 为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区 、 业 区 、 娱 区 ) 一 商 文 、 个 对 外 交 通 设 施 区 、 个 居 住 社 区 、 个 混 合 建 三 两 设 区 ” 总体 布 局 结 构 。快 速 环 线 工 程 是 南 站 地 的 区外 围 的 四条 高 ( ) 路 。包 含 两 条 高 速 公 路 , 快 速 机 场 高 速 公 路 和 绕 城 公 路 ;两 条 城 市 快 速 路 , 宁 溧 路 和 宏 运 大 道 。建 成 后 的快 速 环 线 将 承 担铁 路 南 京 南 站 到 发 交 通 的快 速 集 散 , 一 步 体 现 高铁 进
现 一个 “ ” , 快 字 快速环 线成 为交通 枢纽 快速对 外 集散 的解决 方案 之一 。交通枢 纽集 聚多种 交通 方式 , 快速 环线道 路 设计 的过 程 中如何定 位车道 功能 , 如何 协调 多种交 通方 式 , 如何处 理近 远期 结合是 需要探 索 的问题 。通过 铁路 南京 南站 综合 枢纽 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