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方面论文经济贸易论文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几条路径,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物流成本美国中国途径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 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
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
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
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
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
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 )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论文集锦9篇
论文摘要: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而且多变的市场。
每年服装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
这是因为我国从国情出发,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服装的需求。
但是,该市场受国际影响很大,行业效益对国际市场竞争影响也很大。
所以,中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境。
本文系统,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装贸易的行业特征,产业关联度,行业外向度和市场需求,指出我国服装贸易的不足之处,得出我国服装行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国际竞争策略。
论文关键词:服装主要困境品牌经营一、我国服装经济运行现状(一)发挥产业集群地区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服装产业集群区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并以特有的高产业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
同时,产业集群地区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快捷的信息,世界一流的生产厂房设备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的热点,产业集群地区服装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适应市场国际化,产业升级的需要,骨干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调整为了适应市场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开始在国际投资上加大资本融资,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并聘请发达国家设计师,工艺师,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来工厂认职。
(三)休闲风推动了市场细分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系列化趋势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的一个主流,同时,品牌多元化在近年来的服装行业内也.哨然成风,这是我国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改变我国服装也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局面,不仅给大企业创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同时市场细分也给众多小企业争了一席之地。
(四)设计队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时装业的发展服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的大批优秀青年设计师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成为中国时装业发展的骨干。
这对摘掉以往中国服装只是加工好的帽子,从而提高附加值,将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所从事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国际贸易论文篇1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1-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加权物流总里程、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分别对应衡量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通过VECM来探求国际贸易、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三者的短期行为、长期均衡以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该持续提升物流水平,为其他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提供良好平台,虽然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关键词:物流供给物流需求国际贸易实证分析引言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也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如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3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联合发布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物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来定量研究物流(包括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与国际贸易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对其做出定量回答,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已有的关于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有些文献仅采用了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物流需求指标来量化物流水平(侯方淼,2008;储昭和王强,2010;王领,2010),有些虽然考虑了物流网络里程这一物流供给指标,但其计算方式只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营里程的简单加和(张宝友,2009;张宝友和达庆利,2010)。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1篇)【篇一】国际贸易的论文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资源有效配置,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历经10年发展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个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联系,在不断的贸易合作中双方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实力与区域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促进成员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为背景,首先介绍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立场探析中国-东盟贸易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当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指出其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提出对策,以促进实现双方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数据分析;贸易利益;研究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在日益频繁的贸易合作中,双方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自经济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通过双方贸易、投资及其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
不过,在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我们解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就经济发展、某一经济领域、经济地区进行联合发展。
在达成经济联盟的过程中,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家区域范围中实现自由化流动,促使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理论基础我们主要从关税同盟理论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两个方面探讨。
1.关税同盟理论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理论基础就是关税同盟理论。
在1950年,《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免费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通用15篇)
免费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通用15篇)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基础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组成。
通识基础课程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都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在校本科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所必须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特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其目的是在修完通识基础课程基础上,为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核心课,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特有的、在特定专业领域和范围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置这类课程,是为了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专业选修课是指在掌握专业核心课并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若干其他课程,既可是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以及热点问题,也可是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领域,以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尽管有些高校根据本校师资状况、教学条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上述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南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简化课程,减少课时,注重训练”;武汉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一是注重外语教学,外语课采用不断线的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侧重于英语听说写三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阶段侧重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以强化专业语言功能。
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见习实习;第二阶段为外贸实习;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等,但主要课程设置上仍然大体相同,都没有对上述课程总体框架所规定的课程范围和内容做出实质性和突破。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篇1摘要: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陷入持续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宏观调节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均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财政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调节机制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陷入持续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等亚洲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顺差。
随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虽然在整体上仍然能够保持动态均衡,但是其静态失衡状况却趋于严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节已经是势在必行。
然而,如何对当前的这种全球经济失衡状况进行调节呢?对于这一问题,各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
本文将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三个方面对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宏观调节机制进行研究。
1 全球经济失衡的财政调节机制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微观机制来实现的:第一,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有CA=x-M=S-I,这表明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经常项目收支,我们将其称之为财政政策的储蓄——投资效应;第二,从吸收分析法来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等于总产出与总吸收之差,即CA=Y-A,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改变总产出和总吸收,进而影响经常项目收支,我们将其称之为财政政策的产出——吸收效应。
下面我们分别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进行分析,以说明全球经济失衡的财政调节机制。
1.1 财政政策的储蓄-投资效应在跨时预算约束条件下,政府支出是暂时性增加还是持久性增加,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形对财政政策的储蓄-投资效应进行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六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1【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力量;专业特色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消失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
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制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殊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消失的一种冲突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许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铺张。
依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阅历,认为其主要缘由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依据社会经济形势的进展准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育工作暴露出很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讨论课程,也缺乏培育同学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学问等方面的课程。
同学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同学的学问视角,减弱了该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工作适应力量。
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峻,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同学学问结构不完善。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摘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
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正文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肆意消耗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
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
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
贸易冲突严重。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性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对于各国的经济繁荣非常重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不仅能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利合作,还能促进技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本论文将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影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1. 扩大市场和提升竞争力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够将优势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全球市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以其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在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帮助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2. 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促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程。
例如,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
3. 创造就业机会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通过参与全球供应链和跨国公司的经营,发展中国家能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推动本国就业增长。
例如,越南通过吸引外国制造业企业进驻,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并加快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 扩大市场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可以帮助发达国家扩大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开放市场,发达国家能够将本国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到其他国家,从而实现经济规模效应和产业升级。
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依靠出口市场而兴旺发达,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领军者。
2. 获得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竞争力。
例如,日本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了丰富的原材料,并将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3. 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在全球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通用12篇)论文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
国际贸易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包括物流、金融、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方面。
本文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的贸易主要是以航海为主要方式进行的。
而在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网络技术和物流系统的进步,使得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为中小企业占据市场提供了机会。
其次,国际贸易的趋势也呈现出多种新特点。
首先是多元化贸易市场的出现。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使得贸易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等地成为了新兴的贸易市场。
其次是贸易的自由化和规范化。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而贸易规则的制定也为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但是,国际贸易在发展中面临着挑战和风险。
比如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可能导致信息和技术差距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可能因此面临贸易壁垒的困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也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和规范,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国际贸易环境,助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论文二: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成为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
然而,由于国家间的不同经济实力和国别文化差异,贸易壁垒也难以避免。
本文将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贸易壁垒的种类贸易壁垒包括贸易限制和贸易刺激措施。
前者主要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配额等,后者主要包括出口补贴和关税偏低等。
二、贸易壁垒的影响贸易壁垒不仅影响到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还可能对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贸易壁垒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影响明显,会导致国家的生产成本升高,同时影响到贸易伙伴的利益。
而贸易刺激措施则可能导致贸易伙伴的损失,也会影响到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论文题目:浅析政府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一般来说,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调节和弥补市场失灵而产生的问题。
同样的,在国际贸易领域政府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有哪些职责将会对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工作产生绝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本文就将分析这些问题。
为什么政府需要参与到开拓国际贸易市场中来国际贸易市场开拓的角度从国际贸易市场开拓的角度来说,这是其内在的必然需求。
因为依靠着国际贸易的不完全市场竞争,许多不成熟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的介入才能解决问题。
比如竞争失灵问题,只有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推动能力才有可能引导和管理企业达到最有效率的市场开拓,这是企业本身甚至是行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还有公共产品问题、偏好不合理问题以及宏观因素等等。
政府的主观方面主观上,政府需要介入这些开拓行为,以此通过控制国际贸易市场的方向、稳定性、规模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是政治安全。
第一,政府需要能够控制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过大的顺差和逆差出现,并根据相应的情况适当地调节经济和贸易政。
第二,政府需要以此调节宏观经济结构,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导企业扩大收益和市场份额,从而以国际贸易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
第三,政府需要防止经济受控。
国际贸易受控的结果是国民经济会产生依赖性并致使国民经济部分甚至是全部地受到外来资本的控制,因此政府需要调节经济政策,避免国民经济过分依赖国际贸易。
第四,对政治意义的影响。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拓既是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方面,通过国际分工的参与增加国家在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发言权,也是与许多国家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基础。
2015最全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3)篇2015最全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3)篇如果政府不介入会怎么样如果政府不介入贸易市场的开拓,首先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无序的贸易出口会影响到相关一系列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收益较高的产品的盲目跟风会造成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最终损害国内经济的整体利益;其次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对外贸企业会起到精神领袖的作用,没有政府的保障,贸易、市场开拓会走入停滞和混乱;此外,政府在企业的开拓过程中开可以起到维持秩序和效率的作用,这是任何行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没有各国政府的支持,即使是WTO也是无法保持其约束力的。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有关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1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国际贸易学术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学术论文范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学术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学术论文范文篇1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摘要】由于我国加入了WTO,而且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十分迅速,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增长了国民经济总值,还为国际贸易的融资开辟了新的市场。
近几年,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综合来看,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仍然不规范,需要加以完善。
所以,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国际贸易融资,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更好,才能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加顺畅,这也有利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变为国际商业银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贸易融资业务的流程较为繁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按照平常信贷业务的流程处理方式处理贸易融资,任意一笔业务都需要从支行开始到分行进行层层上报,而且还要通过国际业务部的合规审查、信贷管理部的风险审查以及公司业务部的初审等等审查。
贸易融资由于耗时比较长,环节比较多,已经不能对贸易融资业务周期短、频率高的特征所适应。
2.整合服务方案的创新程度比较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的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征用证项下的融资产品,对汇款结算的相关配套融资比较少,造成不能满足大量的贸易融资需求。
保理融资的业务以及出口发票融资的业务的发展尚未成熟,缺乏创新整合服务的方案,供应链融资集中在单一的环节中,整合化的服务方案中的可操作性不强。
3.专业化经营进程较为缓慢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还未成立专门进行贸易融资的部门,就无法使贸易融资的业务管理以及营销推动更加具有专业性。
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定位是公司的信贷业务的附属产品线条。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5
摘要随着我国贸易出超地位的改变,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作为进口大国的地位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倾销作为外国生产商争夺我国市场的一种竞争手段,开始逐渐频繁出现,中国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同时,也开始主动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
氨纶作为一种高档纺织材料,我国的氨纶产业起步晚了西方50多年,但发展迅速,作为一个技术相对薄弱的新型市场,国际氨纶巨头经常对华倾销。
泰和新材作为中国烟台市第一家氨纶企业,牵头其他氨纶企业,发起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对于保护我国氨纶产业,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烟台市氨纶行业的反倾销调查应对情况,分析我国氨纶产业市场现状,从地域角度分析烟台市氨纶行业与氨纶企业在之前应对进口倾销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尝试提出烟台市氨纶行业应对低价倾销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泰和新材,氨纶,倾销Study on Taihe Spandex Industries’ Reply to Dumping Abstract: China is usually blamed as a dumping expor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e and finance. China also become a viticm of dumping. It is high time for China to do something to reply the dumping.Spandex is a high level material for clothing. China have began this industry since 1990s,so the Spandex industry in China is young and wea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andex industry, China began to supply the demand itself.The foreign company began to dump China market to save the interest, they hope to beat China native industry by the low price. So, here is a challenge for the hero.Taihe new material company is one of the biggest Spandex supplier in China, and the biggest Spandex company in YanTai city. There is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Taihe to gather other company to reply dumping, to protect the market.This paper is 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Yantai Spandex indust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ar to dumping. Try to find the measures of anti-dumping and protect the Yantai Spandex industy.Keywords: Dumping ;Antidumping; Spandex; Taihe Company目录1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内容与结构 (3)研究思路及方法 (4)1.4.1 研究思路 (4)1.4.2研究方法 (4)2烟台市氨纶行业发展的现状 (5)我国氨纶行业生产及进出口现状 (5)2.1.1我国氨纶行业的生产及分布情况 (5)2.1.2我国氨纶进出口情况 (6)烟台氨纶行业生产及贸易现状 (7)2.2.1烟台氨纶行业生产情况 (7)2.2.2烟台氨纶行业的贸易情况 (7)烟台氨纶反倾销历程与现状 (8)3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调查的问题 (13)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存在市场外部问题 (13)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存在企业内部问题 (14)4烟台市氨纶行业反倾销对策 (17)氨纶行业宏观反倾销对策 (17)氨纶企业的个体反倾销对策 (19)5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辞 (27)1 绪论问题的提出氨纶作为一种高档纺织基础原料,价格曾高达20万元/吨。
有关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有关国际经济贸易论文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占据了主流,并快速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始壮大起来。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国际经济贸易论文范文一:论渤海通道推动商品贸易发展的积极作用摘要:实现商品的高效运输是推动商贸繁荣的重要环节,渤海通道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推动了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渤海通道的建立形成了新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弱化了环渤海区域的行政壁垒,便利了区域商品的自由流通,推动了南北经贸的繁荣,加强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跨海通道;商品贸易;积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为代表的跨海通道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将跨海通道的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大连到烟台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引人注目。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将使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区域联系更为密切,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人、财、物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庞大,为我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渤海通道对商品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渤海通道缩短了区域的时空距离,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对形成环渤海地区统一生产要素市场创造了条件1.环渤海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
尽管环渤海地区被称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渤海海峡的天然屏障,环渤海经济圈被分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三大板块以各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发展为三足鼎立的诸侯经济态势。
目前,在行政分割的五个省市之间区域合作机制缺乏,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不足等原因,相互之间竞争多而合作少。
从环渤海各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结构来看,该区域在项目安排上呈现雷同现象,各省市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结构明显趋同。
也正是这种区域经济的重复建设,区际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间的贸易需求较弱,使得地区保护主义盛行,地区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分割严重,最终结果是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现象严重,商品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造成了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导致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国际贸易论文: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中美贸易摩擦分析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焦点话题。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的紧张不仅对双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复杂多样。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美国的贸易优势构成了一定挑战。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政治因素以及对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担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贸易摩擦的发生。
在贸易摩擦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加征关税是其主要手段之一。
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众多行业,如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
这直接导致了相关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订单减少,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同时,美国还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和限制,试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例如,限制对中国出口关键技术和零部件,阻碍了中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
出口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和利润下滑的压力,部分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甚至出现裁员现象,就业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此外,贸易摩擦也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转型升级的难度和成本。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贸易摩擦也促使中国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国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对于美国而言,贸易摩擦也并非没有负面影响。
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加了生活成本。
同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受到影响,许多与中国企业有着紧密供应链合作的美国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困难。
而且,贸易摩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信誉和领导力。
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引发了市场恐慌,导致全球股市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挫。
国际贸易的增长受到抑制,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世纪, 重商主义就认为对外贸易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要增加一 国的社会财富, 实现一国的经济增长, 就要保证在对外贸易中输出大于
输入; 其理论主要有: 早期的亚当# 斯密有关 ! 剩余产品出路 ! 学说; 20 世 己 0 年代罗伯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 !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命题; 凯恩 3 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0 佳 己 0 年代后期, 以克鲁 曼为代表的经 丝 7 格
济学家提出的以比较优势原理和 ( 规模) 报酬递增原理为基础的新贸易
理论; 2 0 世 己 年代以来, 以E 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出口贸易 丝 80 .
1952一 2003 年间, 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 % ; 高 1 峰等 ( 005 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指 2 )
耳擎 一 } ,
竺男 堂 一 + 堕堕 拒绝 掉 { 解设
注: 本) 色 烂 过试算 后确定滞后的阶数为2 ∀
由表 2 可以看 出, 在显著水平为 Q O S 时 , 拒绝 to a t不 是 G O P t l t
r 丽 ,, 不i 石 75 政 不丽
戳尹竺 一偏
的Gr anger原因的原假设, 同样也拒绝 G D Pt不是tot t 的G r nger al a
原因的喇 段 设, 即to tal G D P t 的G ra ng e r原因, 而 G D P t也是 t t是 o
的p∀估计 p 值得方法有很多, 柯克兰 一奥料 寺 ( oehrane一 r C O eutt) 迭代法已成为目 前估计未知的 p 和消除序列 自 相关问题的主流方法∀
l a t t的G r nge 原因, 二者存在双向因 a r 果关系∀
表 1 福建省 GD 和 P 进出口 总额 江 aD 之间的相关系 t o 数
C D P 丁 T 六L O 公9 子 : 63二
GDP 丁O T 八L
二岛 忿 筑 公
夸乡! 6 52 5
由表 1 知, 19 78 一 00 4 年福建省 G O 尸 2 和同期进出口总额之间的
相关系数为 0习 6 82 5 , 相 关程度 比高 ∀ 7 二 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
EV EW S 是采用在原回归方程中添加A R 川 来消除一阶自相关, 添 I 加 A R ( ) 来消除二阶自 2 相关, 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R ( 来消除三阶自相关, 依 ) 3
次类推∀ 在福建省进出口总额对G O 户 的原回归模型中添加A R 川 项, 得 到如下所示的广义差分回归结果∀
Lg = Q 56 8 1 13 + Q 95 0 58 3A R ( 1) ( 7 6 5 30 ) 13
(1, 25) 自由度是, 查 F 分布表得, F肠 (1, 25) = 4 4 < 14983 64, 2 F 统计量明显大于临界值, 说明方程拟合效果显著∀ 选定显著水平为 1% , 样本容量 n=27 和自变量的个数 p= , 查找O . 表, 得到下限值 1 W
dl 10 9 , 上限值 d u 12 3 , 0 石 0 83 < ID 9 , 说明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 = = 88 着序冽 自相关的现象∀
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 主要有三种观点: 乐观主义, 折中主义和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 早在
铸 ( 00 2 的研究显示, 在一定条件下进出口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增 2 ) 量因子, 并指出进口贸易比货币政策更能实现 低通胀 低失业 高增 长 ! 的目标; 范柏乃等 ( 0 5 采用 G a g e 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 20 ) r n r 分回归的研究方法, 表明中国出口贸易与 G O p 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 单 向因果 关系 , 出 口贸 易是推 动 中国经济 增长 的重 要原 因 ,
R e 不 = 0习83 58 9 5 三声 Q l9 9 74 9 s .司 ,
回归结果显示, 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t 3a7087 和常数项的回归系 = 1
数的 绝对值} 16 5897 都超过了临界 0 5 5 ( t卜 . 8 值2 9 显著水平为5% ), 表明二者都是显著的 ∀由方差分析表, 选定显著水平为 5% , 在具有
从图 2 可以看出, 福建省 G O 户与进出口 总额 ( t 胡 二者具有比 to
较一致的变动趋势, 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用相关系数公式
p 沪 c v ( , v 勺 己 来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 c v o x ) , Y o
( 丫 代表两者的协方差, 己 代表进出口总额的标准差, 己 代表 x, ) x 下 G O p 的榻 住 差∀ E V I W S 输出结果如表 1 : E
全 套∗ 会&
了忿令 饭 ;
19 78 年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逐年高速增长, 不断缩小了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 ∀ 国内的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关系的实证研 究非 常丰富 : 李文 (19 97 运用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现出口部门 ) 的要素生产率高于非出口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 ∃ o a f t P o d u t tl a o r c r c l v
图1 福建省历年进出口 总额
图2 福建省 G P 和进出口总 D 额 之间的{ 玫点图
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从 19 7 8 年的 20 26 0 万美元增至 20 04 年的8 4 a 2 亿美元, 呈现出向上的增长 趋势 ( 如图 1)∀ 本文以E vi w s ( e 计量学软件包) 为分析工具, 以福建 历年数据为基础, 采用 G a g e 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分回归的研究 r n r 方法来分析福建进出口贸易与 G O 户 总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19 78 一 0 08 年福建省 G O p 进出口总额的数据来自中宏数据网 2
扩张只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而非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甚至有不少学者
( e na d , 2 00 0 Br r ) 认为 , 是经济增长导致了出口贸易的增长 ∀ 由于对
; 瓢 薰瓢
一井户 口 叭 布 几 几介 从 牛 广 扩 尹. 价 I
价 一 件 手 翻 一 朴 一共 件 井 卜一 珍价 . 卜{ 目 t ∃
以来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 沦述; 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关于国际贸易通过打大市场从而提 高分工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等等∀折中主
义: 20 逛 己 年代, 卡维斯 ( v i 1970 认为: 增长主要是由有 70 Kar s, )
利的内部条件引起的, 外部需求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其重要程度在 各国和各个时期也科 目 同∀更可靠或适用性更为广泛的术语应该是贸易
盈 . 匕(瓜口11 .1 ! 翻 1
甲目 3 ) 区 1 田 二越 ) 口) 皿石&O 了 1 ) 区
飞 妇 居 妇I洲 I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命题的实证研究一直未能给出一致的 ! 结果, 所以近年来 . 外贸只是经济增长的侍女% 的观点越来越流行∀悲
观主义: 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 发展中国家应利用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 原材料进行初级产品加工贸易∀然而, 自2 世纪 5 年代起, 许多发 0 0 展经济学家 (如普雷维什 刘易斯 辛格等) 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 扎 , 认为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于这种t七 砰 较优契 论可能失去实现工业 理
三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 进出口 额和 G O 户 列中 消除 总 序 的异方 差性 ( e e o k das~ htrs e c y i t t i ), 对以上数据取对数∀用 心表示G O 户的对数, 表示进出口的对 数∀
以下选择to a 为自变量, G O 户 t l 为因变量∀ 用O LS ( 最小二乘法)
格兰杰检验是通过受约束的F 检验完成的∀ EV E W S 输出结果如 I
表 2 所示 :
表 2 福 建省 G D 和进 出口总额 任 a D 之问的因果 关系拎验 P t o
原l 段设 汾留,不 是 曰 P 的 八业: , 原因
口D 只不 是 招& 沽的 伪 划 , 长 原 巴
下 从1+ 百
P 沮
出在长期出口 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从短期动态关系来看, 出口和 进口都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熊启泉等 (20 05 ) 将定性分析与 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指出进口贸易对 G O 户 增长的动态影响以及对经济 增长的传导机制∀
一 ∀
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其推动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 20 世 己 年代 90
R~
进行简单绷 生 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Lg = 一4习79 3 2 0 + 0 B 9 5 42 5 I t
( D 7 3 58 ) 26
D 一 二1. 72 2 3 5 W 5
= 0习93 9 92 5石声Q l 17 40 3
( 165 8 97 8) 一
6 88 0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