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7f3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5.png)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的练习是巩固语文知识的途径,语文期中考试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第Ⅰ卷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漫溯(sù) 翌(yì)年颓圮(qǐ)B.愤懑(mèn) 青荇(xìng) 皮辊(kǔn) 创(chuàng)伤C.绯闻(fěi) 瞋(chēn)目河畔(pàn) 长歌当(dāng)哭D.横亘(gèn) 彳亍(chì chù) 菲(fěi)薄顷(qǐng)刻之间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涟漪踌躇气势磅薄诎诎B.萧瑟寂寥诲莫如深星辉斑澜C.尸骸作揖直截了当切齿拊心D.夜缒诽红陨身不恤秋毫无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黑”风暴来势强劲,全市上下激浊扬清,社会正气得到了强有力的弘扬。
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邪不压正。
B.中国乒乓球队从47届世乒赛载誉归来,国家体委在人民大会堂摆下鸿门宴为他们庆功。
C.基地组织的一系列挑衅活动已使美国政府怒发冲冠,决定把重点打击基地组织作为首要目标。
D. 厦门导游大赛中,参赛选手韩伟把多位当红明星的招牌动作和代表作品重新编排,他绘声绘色的模仿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测试卷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测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28a47ba1aa8114431d966.png)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单选每题2分,翻译每题4分)1.D解说:道歉。
2.B解说:③④不能表现刘邦处事机警,善于应变的性格特点。
3.C解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1)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张良)。
(夜,连夜,1分;之,到,1分;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补充宾语“之”,张良,1分;大意,1分)(2)(我)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
(补充主语“我”,1分;所以,……的原因,1分;非常,意外的变故,1分;大意,1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5-8题。
(14分,单选每题2分,翻译每题4分)5.C解说:名词活用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6.B解说:B都表判断;A就,表顺承连词/却,表转折连词;C在/对;D助词,的/动词,到。
7.D解说:没有全用对句。
8.(1)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人在呼唤,后面人在应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1分;歌于途,状语后置,1分;休于树,状语后置,1分,大意1分)(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趣的人,就是太守。
(述以文,述之以文,补充宾语“之”,这种乐趣,1分;以文述之,状语后置,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
(11分,9题5分,10题6分)9.燕子。
(1分)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3分)这些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1分)10.这首诗景中含情,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分)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情态。
(4分)四、默写。
(6分,每题1分)11.决眦入归鸟 12.飞鸟相与还13.思而不学则殆 14.瀚海阑干百丈冰1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6.南阳诸葛庐五、小说阅读。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af8ff3b9f3f90f76c61bd0.png)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有答案)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卷共6页)一、语言基础积累(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寥阔风华正茂青荇(xìng)忸怩(niǔ)B.斑斓义气风发瓦菲(fēi)颓圮(pǐ)C.惆怅峥嵘岁月冰屑(xiāo)叱骂(chì)D.松弛图穷匕见箕踞(jù)骨髓(suǐ)2、下列选项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比喻)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偶)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设问)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顶真)3、下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他因为盗窃坐了三年牢,回想起这三年的峥嵘岁月,他泪流满面。
B.菲律宾想把南海问题复杂化,我们识破了菲律宾的神机妙算,从容以对。
C.在文学创造上,含蓄比一览无余更好,诗歌更讲究含蓄。
D.这种“摇头丸”毒性大,人吃后,会情不自禁地摇头。
4、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_________。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C.只要看她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D.只要看她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B.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显现在我们头脑里。
C.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沁园春.长沙》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原的深秋境界中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秋,在伟人的笔下,褪去萧瑟,铺上生机。
B.《再别康桥》中,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不能放歌的原因是他太悲伤了,满心都是别离的痛楚。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付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d20eb4afe04a1b071decc.png)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Array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 B.缘.染溪,斫榛莽(边缘)C.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D.凌.万顷之茫然(越过)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动词“是”)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至,到)C.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交会) D.箕踞而遨.(观赏)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纵一苇之所如.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觉而起,起而.归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C.相与枕藉乎.舟中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顺流而东.也(名作状,向东) 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B.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舞动)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入深林,穷.回溪(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D.望西山,始指异.之(意动,认为…奇异) 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5.下列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梦亦同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或师焉,或不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C.君子生非异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虽有槁暴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下列各项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黑魆魆..(yáotiǎo) 黏.合(nián) 打夯.(hāng) 铩.羽而归(shā)..(xū)窈窕B.矫.饰(jiǎo) 攒蹙..(cuáncù) 搭讪.(shàn) 淖尔..(nào)一饮一啜.(chuò)C.桂棹.(zhào)赭.色(zhě)悲怆.(chuàng) 模.样(mó) 绕树三匝.(zā)D.蓦.地(mò)饿殍.(piǎo) 绮.窗(qǐ) 贫瘠.(jǐ) 侘傺..(chàchì)7.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遏止/碣石揣测/水流湍急薄利/红颜薄命B. 喷.香/喷饭累.计/连篇累.牍山脉./脉脉.含情C. 烙印/炮烙谬误/未雨稠缪墟场/欷歔不已D.屏窒/屏蔽蹚.水/瞠.目结舌中肯/中流击水8.下列字形正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厮杀文身敷演幻象厉兵秣马B.寒喧海蜇胡诌绚烂量体裁衣C.寥廓闪烁急躁遨翔掎角之势D.样楯悠邈低佪按捺良晨美景9.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该公司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近期,他们新推出的产品改头换面....,新颖别致,一上市就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e5c8940a6c30c2259019e85.png)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5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jìn)慰藉.(jiè)熨.(yù)贴亘.(gèng)古不变B.隽.(juàn)永阡.(xiān)陌漫溯.(sù)游目骋.(chěng)怀C.弥.(ní)望坎坷.(kě)独处.(chù)蓊.(wěng)蓊郁郁D.坍.(tān)圮徘徊.(huái)炫.(xuàn)耀肆意雕琢.(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恪守专心致至邂逅未雨绸缪B.干躁迥然不同点缀历经苍桑C.喧响闲情逸致笙箫礼尚往来D.班驳没精打彩婀娜声名狼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美国华侨青年的“唐人街”运动,并未引起“中国城”里老一辈华人的激烈。
(2)人体构造之,效率之高超,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3)瘫痪在床的老伯不住内心的激动,噙着眼泪说不出话来。
A.反应精巧控制B.反映精妙控制C.反应精妙抑制D.反映精巧抑制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使南联盟生灵涂炭,恍如隔世....,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欧洲最惨重的浩劫。
B.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它们必将自食其果。
C.每个人都有权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特别是孩子,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和盘..托出..,原原本本告诉他。
D.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非常吃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进入新的世纪以后,人类能否实现和平,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B.三月的江南,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ef0b584431b90d6d85c73a.png)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必修(1)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寥廓廖若辰星委屈委屈求全B.彷徨冠冕堂皇国殇举觞相庆C.麦糟糟糠之妻窗扉流言蜚语D.虚诞荒诞不经倚仗倚歌而和2、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的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所高兴的事物,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国民党访问大陆期间,台湾的东森电视台派出主持人和央视的《东方时空》主持人白岩松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这次海啸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关于海啸的起因和危害,关于地震的纵波和横波,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还有那百年来的七次大海啸。
C.《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黎信等译,选入课本时参照其他译本做了改动,选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D.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生活质量的变化、提高,垃圾的处理日益成为困扰全球的问题之一。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B.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C.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
D.某幼儿园老师经常指着几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的小朋友。
5、将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从整首诗看,我们却发现,诗人描绘的幸福只是想像中的幸福。
从一开始,他的叙述就充满了虚构意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e11b965901020207409cd3.png)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不久之后就要语文期中考试了,为了同学们减轻对考试的紧张感,可以提前做些语文试题从而熟悉考试规则。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45分,每小题3分)1. 诗经《蒹葭》中有"①蒹葭凄凄","②蒹葭采采","③蒹葭苍苍"三句,其在文中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2. 《次北固山下》题目中"次"字正确的解释是( )A.次序B.次第C.停泊D.名次3. 《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李白B.杜甫C.高适D.刘禹锡4. 《卖炭翁》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____天寒"一句,横线处应填( )A.怨B.愿C.缘D.苑5. 陆游《沈园二首》(城上斜阳)一诗最后一句是( )A. 夜深还过女墙来B. 曾是惊鸿照影来C. 忽见千帆隐映来D. 犹吊遗踪一泫然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高处不胜寒"之"胜"的正确释义是( )A.胜利B.尽C.禁得住D.通"剩"7. 与"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中的"既"释义不同的是( )A. 既来之,则安之B. 既已,无可奈何C. 既祖,取道D. 既而得其尸于井8.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C. 函封之D. 使工以药淬之9. 和"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中"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贾季戮臾骈B. 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C. 与诸侯戮力同心D. 王使执而戮之10.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4335303dda38376bae1fae42.png)
成都龙泉中学高.......2014....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语. 文.本卷分第....I .和第..II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
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
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d487b55727a5e9846a6126.png)
龙泉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和积累。
(选择题每题3分,填空题每题1分,共3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颓圮.(pǐ)攒.(cuán)射水门汀.(tīng)百舸.(gě)争流B.漫溯.(sù)干.(gān)练露.(lòu)马脚桀骜.(ào)不驯C.箕.(jī)踞籼.(xiān)米轧.(zhá)票处长歌当.(dàng)哭D.慰藉.(jiè)创.(chuāng)伤樊於.(wū)期叱咤.(chà)风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寥廓噩梦名信片蜂拥而至B.翌年刀俎挖墙脚生杀予夺C.淬火扭怩包身契殒身不恤D.踌躇卮酒生彘肩攻城掠地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2)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3)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4)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A.做客敬仰盈利居然B.作客景仰营利竟然C.做客景仰营利居然D.作客敬仰盈利竟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鱼.龙混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2022学年)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2022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5ec73e816fc700aba68fcc4.png)
四川省成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共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遒(qiú)劲宴飨(xiǎng)浸渍(zhì) 戮(lù)力同心B、阻遏(è) 喋(dié)血菲(fēi)薄睚眦(zì)必报C、颓圮(pǐ) 黯(àn)然立仆(pū) 长歌当(dàng)哭D、瞋(chēng)目桀骜(ào)创(chuāng)伤殒(yǔn)身不恤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峥嵘愁怅炫丽忸怩不安B、苍茫凄惋寂寥秋毫无犯C、寥阔斑斓漫溯图穷匕见D、彷徨凌侮欣然偏袒扼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不断完善自我。
B、三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回想初逢时,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而今大家都已双鬓染霜,垂垂老矣。
C、日本右翼势力炮制了一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他们的表演十分拙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D、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诗人艾青从小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他是喝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自从离家以后,他无时无刻没有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乳母。
B、刘和珍作为北京女师大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毅然挺身而出,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爱国斗争中,代表了旧中国大学生和新女性的光辉形象。
C、“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内容,“意”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是指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2012高一期中考试试卷
![2012高一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6463433a58da0116d174957.png)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舟楫.(jí) 恣.(zì)意句读.(dòu) 六艺经传.(zhuàn)B.阿谀.(yú) 跬.步(guǐ) 符箓.(lù) 木直中.绳(zhòng)C.黯淡.(dàn) 槁暴.(pù) 摭.(zhí)拾跂.而望矣(qì)D.骐骥.(jì) 参省.(xǐng) 静谧.(mì) 生非.异也(xìng)2、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
C.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澜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的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开始反叛了,他甚至不再那么依顺。
C.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些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D.日本专家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
二、课内文言文(9分)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a1b9a1195f312b3069a531.png)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第一卷一.基础知识1. 选出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劲(jìn)刚劲劲敌疾风劲草实力强劲B. 鲜(xiān)新鲜鲜有鲜为人知数见不鲜C.作(zuò)作客振作认贼作父自作自受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2. 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厉害利害得失启示寻物启事B. 国事共商国是大意微言大义C. 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 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经他一再,班上的同学才消除了一场误会②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____了居民的健康。
③我们要全心协力,一鼓作气来眼前的这场危机。
A. 分辨妨害度过B. 分辨妨碍度过C. 分辩妨害渡过D. 分辩妨碍渡过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B.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C.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 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5.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臭氧在大气中的比例很少,只占空气的四百万分之一。
B. 翻开科学史的纪录可以看出,从天体运动规律的总结中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C. 固体在液体里是沉还是浮,决定于浮力比固体的重量大呢,还是小。
D.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夏则资皮资:积蓄,储备B.如此,则有常刑常:经常的C.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D.果行,国人皆劝劝:劝勉,鼓励7. 下列各句判断错误的是()A.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B. 封之以膏腴之地(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C. 夫晋,何厌之有?(“之”是疑问句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龙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龙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907326c5da50e2524d7ffb.png)
本试卷共8 页,共23 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颓圮.(pǐ)贿赂.(luò)殒.身不恤(yǔn) 婆娑.起舞(suō)B.菲.薄(fěi)青苔.(tái)头破血.流(xuè) 力能扛.鼎(ɡānɡ)C.黯.然(àn)酝酿.(liànɡ)挥斥方遒.(qiú)屏.息以待(bǐnɡ)D.解剖.(pōu)秩.序(zhì)叱咤.风云(chà)悄.然无声(qi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廖廓歉意照相机天伦叙乐金发碧眼B.笙箫庭院发源地横七竖八桀骜不训C.褪色喋血具乐部不假思索衣衫褴褛D.蹒跚作揖橘子洲心智健全终生难忘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的。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③随后走进了一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必须颠覆精明强干 B.必需颠倒精明强干C.必须颠倒短小精悍 D.必需颠覆短小精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赛车道外的观众看着全副武装的车手驾车潇洒驶过,无不流露出对车手的羡慕之情,却不知道赛车里的车手忍受了多少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泉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qiú)颓圮.(pǐ ) 火钵.(bō)百舸.争流(kě)B.彳亍.(chù)喋.血(dié) 青荇.(xìnɡ)博闻强.记(qiánɡ)C.解剖.(pāo) 屏.息(bǐn ) 租赁.(lìn) 莅.临指导(lì)D.拜谒.(yè)弄.堂(nònɡ) 执拗.(n iù) 冉冉.升起(rě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廖廓苍茫长篙桀骜不驯B.漫朔笙箫黯然陨身不恤C.攒射绯红踌躇睡眼醒松D.云霄窒息慰藉星辉斑斓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杏仁饼”走向市场之后,购买者一日比一日多,从海外回来探亲访友的华侨,临走了,也要千方百计多买几盒带到海外与亲友们分享,真是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实际上,除开图书成本,真正制约公众阅读兴趣的还有阅读的意义……不能不指出的是,在读书总体形势式微的背后,近年来,灰色哲学书籍的销售却一直方兴未艾....。
C.城市的道路,是smart的舞台;NBA的赛场,是科比的舞台。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穿梭,大快人心....。
D.其实真的挺欣赏范冰冰的,事实证明,她不仅是外表美艳,而且有智慧,有心胸,有冲劲,够坚韧,够坦荡,在鱼龙混杂....、真真假假的娱乐圈,也算是难得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
B.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个性。
C.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使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D.《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
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
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为中文,是一百多年来备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C.《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两首词,从形式上看是旧体诗,从内容看属于中国现代诗。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饮用水安全危机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
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
《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
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
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
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
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
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
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
膜的孔径只有O.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
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
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
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
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选自2011年3月17日《中国科技报》,有删改)6、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A.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
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
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D.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C.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
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
B.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
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D.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在必然。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臵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磔磔(zhé):鸟鸣声。
②噌(chēng )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③窾(kuǎn)坎镗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④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⑤魏庄子之歌钟:歌钟,古乐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去C.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认识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10、下列各句中与“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带考辨性的游记,以生动的比喻、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在此基础上生发出雄辩的驳论,透辟的说理。
B.第一段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
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第三段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
C.作者月夜考察游石钟山,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十分通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中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D.本文与《游褒禅山记》比较,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结构相同。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选自苏洵《六国论》)1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