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
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社会地位
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
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
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
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

因为体大,自然
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

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

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
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

在人与
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
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

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
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

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

前者从整体上
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
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

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

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
基础。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
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
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

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
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

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
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

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
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
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
发展。

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
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
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

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

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
取知音。

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
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
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越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人离开了战场还是军人吗
陈玉福
硝烟在傍晚的阵地上缭绕,战士们在坑坑洼洼的焦黑的土地上收集着战利品,空气中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儿……一场解放兰州的激烈战斗刚刚结束。

1949年8月中旬,我西北野战军准备以三个主力兵团攻打兰州城。

战役开始前,彭德怀司令员把另外两部分兵力布置在了宁夏和西宁一线,它们的任务是在主力兵团攻打兰州时,阻止国民党宁夏马鸿逵部和青海马步芳部增援兰州,以及寻找战机歼灭敌人。

在攻打兰州的主力兵团里,“英雄第一师”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先锋队。

经过一次次激烈的战斗,终于彻底打败了马继援的守城部队。

兰州解放了,这一天是1949年8月26日。

此时此刻,插在阵地最高处的“英雄第一师”军旗,在霞光里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师长李佩其拿着望远镜走向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

他刚要上车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循声望去,一位年轻的战士快马加鞭朝他奔来。

来人是司令员派来的,命令一师师长李佩其和政委马明义晚上十点赶到司令部。

李佩其知道又有新任务了,很是高兴。

他上车前,又望了一下士兵们正在打扫的战场,一股浓郁的火药味随风扑鼻而来,里面还夹杂着尸体的焦臭味。

近处的两个战士拣着地上的枪支弹药,无拘无束地说着想老婆想家的话题。

李佩其焦裂的嘴唇上扯开了一丝笑意,不禁想起了爱人陈一莲,已经十多年未见了吧,如今她在哪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一仗接着一仗地打,部队也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打完了兰州,又该到什么地方去呢?他再次举起望远镜,又一次将傍晚的兰州城拉近了距离……
此时此刻,李佩其似乎觉得到了天之尽头。

学生时“花褪残红青杏小”的稚嫩早已抹去,常是沉卧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艰苦险恶的战事里,清华园里至真至纯的诗意女子的容貌已然飘逝久远,如断线的风
筝一般。

眼下的一幕,带给他的不是胜利者的自豪,而是久违了的儿女情长……
吉普车碾过崎岖的战场,摇醒了李佩其匆匆的梦境,他不由得笑了,笑自己身在战场还
如此多情,如果让政委猜出了他的心思,一定会难为情的。

师政委马明义还沉醉在这场战役的胜利之中,黝黑的脸庞上散发着黑亮的光彩,额头上
的青筋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事的艰险和胜利后的激动,还在微微跳动。

“司令员亲自召见我们,一定又有大仗打了。

”李佩其兴奋地对马明义说。

马明义顿时摩拳擦掌,骄傲地回答:“咱们是西北野战军的王牌师嘛!”
李佩其望着沿途空荡荡的民房,不由黯然神伤:“可惜呀……”
马明义知道李佩其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也知道李佩其为什么这么伤感。

是啊,如果陈
师长还活着,此时他不定该有多高兴呢!
李佩其从上衣兜里掏出了被鲜血染红的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边是一张照片,一
个大约十岁的小男孩正冲着他笑呢!照片下还有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他说:“政委,陈师
长把儿子托付给我,他妻子……”
看着照片上小男孩充满童真的笑容,马明义的眼睛湿润了:“陈师长的妻子早在三年前就……就牺牲了……”
李佩其轻轻抚去洒落在照片上的泪水,慎重地把它重新包好,放入了上衣的口袋里。


擦了擦眼角迷蒙的泪水,吸了口气,接过马明义递来的点燃了的香烟,猛吸了两口,烟雾从
嘴里飘出后转瞬消失在了车窗外头。

吉普车继续在兰州的沙石路上行进着,周遭荒芜的风景顺着车窗徐徐而过,深深地吸引
着他的眼球,远处光秃秃的山峦上几乎寸草不生,他莫名地对这山的荒芜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这山下是不是藏匿着什么宝藏呢?唉,管这些干啥呢?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打仗,解放全中国。

等到全中国解放的那一天,他就要求脱下军装去搞地质,去完成他实业救国的梦想。

如果有
那么一天,他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一定是在兰州以西。

在清华上大学时,他就知道那里有个
叫新川峡的地方,那里很可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宝藏……
(选自《国家使命》第一章)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第一师”是攻打兰州主力兵团中的先锋队,在司令员的部署下,“英雄第一师”的战士孤军奋战,用鲜血换来了兰州的解放。

B.上车前李佩其看到士兵们打扫战场,又听到其中两名战士谈论的想家话题,这话题引起了李佩其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爱人的思念。

C.马明义去司令部的路上一直非常激动,胜利的喜悦让他深深陶醉,这从他脸庞上散发的光彩和额头上微微跳动的青筋都能看得出来。

D.李佩其知道兰州新川峡有地下宝藏等待自己去开采,因此他面对荒山有亲切感,这说明他在清华大学有可能读的是地质专业。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段抓住“硝烟”“坑洼焦黑的土地”“血腥的气味”等战场中的特定事物,以环境的残酷渲染出战争的激烈。

B.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李佩其的形象,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使得师长的形象跃然纸上。

C.“花褪残红青杏小”“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处引用,描摹出李佩其的心理活动,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气息。

D.节选部分写李佩其在接受“新任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结尾对他的“新任务”只字未提,能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3.小说写陈师长托孤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战争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既要有豪情,也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将其“人性”体现得完整而真实。

小说中的李佩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

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
...。

上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
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

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绛对曰:“居
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

”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
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
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
..刺史。

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
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
迁谪介意。

居易初对策
..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
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

四五年间,几沦蛮瘴。

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

太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

杨颖士、杨虞卿与宗闵善,居易妻,颖士从父妹也。

居易
愈不自安,惧以党人见斥,乃求致身散地,冀于远害。

凡所居官,未尝终秩,率以病免,固求分务①,识者多之。

选自(《旧唐书·书白居易传》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六;有删减)
【注】分务,犹分司,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B.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C.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D.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即便是皇族宗室也不得任意出入,也称宫禁。

B.左拾遗,官名。

武则天垂拱元年始置,隶属门下省,掌管供奉讽谏、纠察百官之职,属于监察机构。

C.对策,始于汉代,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皇帝提出的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

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

D.江表,“江”指长江,“江表”即长江之外,相对中原地区,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胸怀宽广、性格豪放。

因事被贬江州司马,却能心平气和、不计得失,对升官贬职毫不介意。

B.白居易才华横溢、心忧天下。

精通写诗,诗作富有比兴讽喻意味,针砭时弊、补救时政,颇受赞誉。

C.白居易为官谨慎、远祸避害。

担心被加上党人之名受排斥,为避党争之祸,主动请求任职闲散之地。

D.白居易备受排挤、仕途多艰。

武元衡被刺后,虽然力论其冤,却因宰相认为他未尽谏诤之职而被贬谪。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写天姥山道路蜿蜒曲折,奇花异石令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轮秋月以及寂静的船舫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5)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长河中,当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急关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赴难,用鲜血捍卫正义,用生命换取和平。

在岁月静好的年代,每一个平安顺遂的日子里也有人在默默付出,为我们
负重前行。

今天,“学习英雄,成为英雄”已是全社会的共识。

以英雄的情怀、风范和信念重塑自身,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中华儿女戮力同心的目标。

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情怀强化历史责任。

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这些的名字背后是烈士无畏、以身殉国的崇高情怀,也是我们强心壮志、勇往无前的灯塔与坐标。

()。

面对更加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唯有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赓续先烈的英雄气概,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死存亡砥砺前行耳熟能详错综复杂
B.生死攸关砥砺前行耳濡目染错综复杂
C.生死存亡前赴后继耳濡目染扑朔迷离
D.生死攸关前赴后继耳熟能详扑朔迷离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进人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加速演进
B.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也进入关键时期
C.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D.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人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唯有赓续先烈的英雄气概,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B.我们唯有赓续先烈的英雄气概,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担负起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C.我们唯有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赓续先烈的英雄气概,担负起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D.我们唯有以冲锋的姿态和无畏的勇气,赓续先烈的英雄气概,担负起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动物血液被制作成血豆腐,是理想的补血佳品。

鸡血、鸭血和猪血是我们常见的食材,适量食用,好处多多。

动物血中含铁量最高,每100克鸭血中含有39.6毫克铁,相当于13个100克猪瘦肉中的含铁量。

其中含有血红素铁,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① ,防止出现缺铁性贫血。

② ,每100克鸡血的热量达到205千焦,猪血中含有230千焦,猪瘦肉中含有598千焦热量。

由此可见,血豆腐是减肥瘦身的好食材,不仅能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而且也能减少热量摄入。

动物血还是网传的“清肺”偏方。

猪血、鸭血中的血浆蛋白能结合侵入机体的有害金属微粒、粉尘等,从而减少胃肠对它们的吸收,能起到一定的清肠胃作用。

但消化道和肺部是互不相通的,③ 。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结合材料,用三个三字短语分别概括适量食用动物血的益处。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律,是对各种欲望的自我控制,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人生态度。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就要学会自律。

自律源于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和渴望,主要表现在道德修养、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上的自我控制。

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人格、智慧、才能就会变得更加完善、出类拔萃。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自律”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