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生物全程学习方略课件:2.4 免疫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免疫调节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免疫调节 (共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84ba653f7ec4afe04a1dfab.png)
)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抗体与相应的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抗原特异性结 裂解死亡。 合。
1.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 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C.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分化形成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 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 呈递抗原 T细胞 呈递抗原 淋巴因子
B细胞 增殖分化 浆细胞 产生 抗体 记忆细胞
直 接 刺 激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一
合作探究
1.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3.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4.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课堂自测
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自测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 触抗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 胸腺中发育 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 分泌抗体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 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造血干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记忆细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吞噬细胞 T 细胞 效应T细胞
识别、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吞噬 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 合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抗原,进 而被吞噬消灭。 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 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抗体与相应的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抗原特异性结 裂解死亡。 合。
1.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 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C.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分化形成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 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 呈递抗原 T细胞 呈递抗原 淋巴因子
B细胞 增殖分化 浆细胞 产生 抗体 记忆细胞
直 接 刺 激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一
合作探究
1.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3.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4.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课堂自测
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自测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 触抗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 胸腺中发育 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 分泌抗体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 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造血干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记忆细
2.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吞噬细胞 T 细胞 效应T细胞
识别、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吞噬 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 合使靶细胞裂解,从而暴露出抗原,进 而被吞噬消灭。 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 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2.4 免疫调节 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4 免疫调节 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8666c4f6e45c3b3567ec8bc0.png)
生命体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 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 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 原体吗?能直接清除体内异常的细胞吗?
那该生物体该如何应对?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 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1.抗原: 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 大分子 异物性 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 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产生: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分布:血清、组织液、乳汁 作用: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 人体
在体液中被相应的 抗体消灭
(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 据图回答: 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___大__多__数_(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__升__高___(填“升高”或“降低”), 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__减__少__,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_全__部__(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别
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作用方式 ②T细胞释放__淋___巴___因__子_,促
__效__应___T_细胞与靶
细胞密切结合
进免疫作用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_体__液___免疫阻止病原
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
联系
消灭;②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 原体吗?能直接清除体内异常的细胞吗?
那该生物体该如何应对?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 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1.抗原: 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 大分子 异物性 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 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产生: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分布:血清、组织液、乳汁 作用: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 人体
在体液中被相应的 抗体消灭
(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 据图回答: 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___大__多__数_(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__升__高___(填“升高”或“降低”), 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__减__少__,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_全__部__(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别
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作用方式 ②T细胞释放__淋___巴___因__子_,促
__效__应___T_细胞与靶
细胞密切结合
进免疫作用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_体__液___免疫阻止病原
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
联系
消灭;②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件2.4 免疫调节(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件2.4 免疫调节(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c6c496cc22bcd126ff0c40.png)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发挥免 疫作用的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皮肤和黏膜
人 体 的 三 道 防 线
第一道防线
阻挡杀死病原体, 功能: 清扫异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组成: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组成: 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功能: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
抗体的本质是 蛋白质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如乳汁 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 得免疫。
抗原(细菌)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呈递)
刺激
T细胞(呈递)
分泌 淋巴因子
传播方式:
1.性接触
2.血液传播
1)母婴传播 2)注射途径 ①输血 ②血制品 ③共用污染有HIV针头和注射器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 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清除
AIDS)。该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英语缩写HIV)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模型
HIV致患者丧失几乎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
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2.4免疫调节(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2.4免疫调节(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106dfad5bbfd0a78567315.png)
作业: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核心 细胞
作用 对象
作用 方式
联 系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二课时
艾滋病病毒
细
菌
问题探讨:
人们通过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使 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 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过弱 免疫过强
皮肤过敏反 应 (荨麻疹、 湿疹、血管 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 反应(过敏 性鼻炎、支 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 敏反应(食 物过敏性 胃肠炎)
全身过敏 反应(过敏 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
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预防措施:
3、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四个唯一: 唯一一种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浆_细__胞__ 唯一一种能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_浆__细_胞__
唯一一种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吞__噬__细_胞
唯一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细胞是_记__忆__细_胞
三 第二道防线
菌酶)和吞噬细胞
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
防
病菌
线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第三道防线
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D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胃酸杀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b41096d7e21af45b307a80e.png)
靶细胞的杀 伤能力。 伤能力。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 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类型 细菌外毒素 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等胞内寄生菌 病毒感染 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小结: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感 应 阶 段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 效应T细胞
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 淋巴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 如白细胞介素、 如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干扰素等)
靶细胞破裂死亡 抗原被消灭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后为什么会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 效应T 密接触后能激活靶细胞 内的溶酶体酶, 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 胞的通透性改变, 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 压变化导致大量吸水, 压变化导致大量吸水, 破裂死亡。 破裂死亡。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 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 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 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 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 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 定的化学基团, 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 原决定簇, 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 重要依据。 重要依据。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神经——体液——免疫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第4节 免疫调节
成反比
杀灭病原体
约9年 年
传播 途径
患病 特征
病因 死因
AIDS知识知多少? AIDS知识知多少? 知识知多少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 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类型 细菌外毒素 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等胞内寄生菌 病毒感染 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小结: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感 应 阶 段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 效应T细胞
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 淋巴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 如白细胞介素、 如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干扰素等)
靶细胞破裂死亡 抗原被消灭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后为什么会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 效应T 密接触后能激活靶细胞 内的溶酶体酶, 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 胞的通透性改变, 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 压变化导致大量吸水, 压变化导致大量吸水, 破裂死亡。 破裂死亡。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 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 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 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 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 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 定的化学基团, 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 原决定簇, 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 重要依据。 重要依据。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神经——体液——免疫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第4节 免疫调节
成反比
杀灭病原体
约9年 年
传播 途径
患病 特征
病因 死因
AIDS知识知多少? AIDS知识知多少? 知识知多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 免疫调节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 免疫调节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b5563708a1284ac9504357.png)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1:24:43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体液免疫:即以 B 细胞产生抗体来 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负责体液免疫 的细胞是 B 细胞。
细胞免疫: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 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所释放的细胞因 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少数
抗原
呈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生
吞噬细胞 抗原 T细胞 淋巴因子 B细胞
菌苗:伤寒菌苗、卡介苗 疫苗:乙脑疫苗、牛痘苗 类毒素: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抗原:预 防作用
免疫血清:白喉抗毒素
抗体:治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免疫调节 (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2.4免疫调节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69d9481eb91a37f1115c55.png)
传递
T细胞
增殖分化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 主细胞)
密切接触
效应T细胞
二次免 记忆T细胞 疫
2)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
• 过敏原与过敏反应征: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 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 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 主细胞)
密切接触
效应T细胞
二次免 记忆T细胞 疫
六、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 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 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 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 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 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T淋巴细胞)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1. 自身免疫病
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 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 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举例: 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效应B细胞
产生效应 效应B细胞产 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方式
生物:2.4《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第三节 免 疫(包含全节内容)
![生物:2.4《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第三节 免 疫(包含全节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c68150bf12d2af90242e699.png)
特异性 免疫
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三)抗原和抗体
• 抗体的形成: 抗体的形成: B细胞 • 抗体的分布: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抗原 效应B 效应B细胞
合成 分泌
抗体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体液中相应 抗体消灭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三)抗原和抗体
•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 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 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 叫做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 叫做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 重要依据。 重要依据。 •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 1)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 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 2)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 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 有的决定簇隐藏在抗原内部, 3)有的决定簇隐藏在抗原内部,需暴露才 能发挥作用。 能发挥作用。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症等
(一)过敏反应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2.4免疫调节 (共29张PPT) (共33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2.4免疫调节 (共29张PPT)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f34c0910661ed9ac51f318.png)
抗体的性质:特异性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抗体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
浆细胞
抗体的形成:
浆细胞产生抗体示意图
抗原刺激
合成
B细胞增殖、分化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T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三)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 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 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 刺激
过敏原
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 肠胃炎)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 血管性水肿)
疫苗的应用:
1、打疫苗为什么可以较有效地预防某一种病原体呢?
3打、疫接苗种就了是预某先一有种控流制感地病让毒人感的染疫少苗量后毒,性就减能弱的终或生者具 有死的免病疫原力体吗。?抗为原什刺激么机?体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
2、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都在其 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HIV病毒攻击T细胞 后,会破坏人体的整个特异性免疫,使人的 免疫系统丧失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
不同) (2)[a]吞噬细胞 (3)A、B
(4)浆细胞
①抗原刺激B细胞而产生
②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
【典例1】(2010·新课标全国卷)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 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 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 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解析】选A。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无胸腺裸鼠不 能产生T细胞,绝大部分的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T细胞的协助, 对无胸腺裸鼠而言,细胞免疫基本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
2.下列液体中不含抗体的是( A.细胞内液 C.乳汁
)
B.血清 D.组织液
【解析】选A。抗体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
和乳汁等外分泌液中,但是不会出现在细胞内液中。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淋巴循 环和血液循环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 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2)A
(4)B细胞
(3)非特异性
记忆T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5)初次免疫后,人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 再次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 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
答案:(1)淋巴细胞(或B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典例2】(2009·广东高考)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 疫细胞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 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 作为_______的模板。 (3)抗体在从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解析】选B。该题主要考查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 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 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 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解析】选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 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
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
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主要与B 细胞有关。
(2)以下不属于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黏膜
D.胃酸
(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 特点是_______。
(4)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⑧和⑨分
别表示_______和_______。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 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6)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免疫方法。
【解析】选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和相应的淋巴细胞而参与免疫作用,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同 时也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或多次注射相同的疫苗的时候,
会直接刺激机体的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而起到较强的
免疫效应。
3.(2010·海南高考)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 )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解析】(1)免疫器官指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
场所,主要包括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2)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指皮肤、黏膜。汗液、胃酸属于皮肤、 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3)细胞①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 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
(4)②可以分化出⑥⑦,⑥可以产生抗体,由此可以判断②为
A项对该病的治疗虽有效,但会使该病人的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所以A项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说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5.(2010·上海高考)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下 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 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分泌产生抗体,再与特异性的抗原 结合来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
细胞称为浆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指体液中存在的具有杀菌效
应的物质,如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而编码抗体的基因 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而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
(4)形成[c]_______的途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免疫细胞间的关系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吞 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 (1)各种免疫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实质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吞噬和消灭抗原 的作用;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具有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 (3)[c]浆细胞和[d]效应T细胞不再具有分化能力;而记 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受抗原刺激时可增殖分化。
)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D.都能产生抗体 【解析】选D。B细胞和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都可以参与体 液免疫,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只有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 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而T细胞无法产生抗体。
5.(2010·嘉兴高二检测)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与 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浆细胞、抗原 C.效应T细胞、浆细胞 )
【标准解答】选D。本题以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细胞为背景考查 人体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免疫知识。当病原体侵入细胞后,依靠 细胞免疫参与免疫作用,首先T细胞在病原体的刺激下增殖分
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含有该病原体的靶细胞接触,
促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溶酶体酶而促进靶细胞裂解,从而消灭病 原体。
1.(2010·江苏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 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 述中错误的是( )
【解析】选C。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组 成,作用范围广,但针对性较差,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由免疫器
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它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4.(2010·安达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
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淋巴细胞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解析】选D。当血液中O2浓度、血糖浓度、环境中温度发生 变化时,需要靠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参与以维持O2 浓度、 血糖浓度和机体温度的动态平衡,该过程与免疫系统无关;
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会依靠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灭该
病毒。
4.(2009·山东高考)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 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 确的治疗措施是( )
7.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
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
_______。
(3)概念图内以下所列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 (多选)。 A.记忆细胞 B.b C.c D.d
到胞外。③表示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 ⑤表示抗原
直接刺激B细胞的过程。
答案:(1)T
B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②将抗原呈递给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典例3】(2010·福建高考)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 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 是 A.浆细胞 C.B细胞 B.T细胞 D.效应T细胞
B.效应T细胞、抗体 D.浆细胞、效应T细胞
【解析】选B。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它可以杀死被抗原侵染的靶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
物质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它可以与特异性的抗原结合。
6.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过敏反应一般会严重损伤组织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过程,并涉及基因表达及 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正确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自主解答】分析图可知,该图为体液免疫过程。②为T细胞,
④为B细胞,⑦为浆细胞。浆细胞与B细胞功能上的区别是浆细 胞能够产生抗体;④分化为⑦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④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可作为翻译 的模板合成蛋白质。抗体在从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胞外的过程 为: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后,经内质网加工成比较成熟的蛋白 质,再由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然后以分泌 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