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引导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引 导作用,这种引导可能通过教育、宣 传、媒体等多种途径实现,它们对个 体和群体的行为选择产生积极或消极 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与规律
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存在一 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可能表现为个体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行为的集聚 与扩散、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 环境PPT课件
目录
• 人类行为概述 •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 社会工作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的作用 • 案例分析
01
人类行为概述
人类行为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
人类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动,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和动态性等特征。
VS
规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互动模式 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既包括 个体层面的心理与社会规律,也包括群体 和社会的演变规律。
04
社会工作在人类行为与 社会环境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对人类行为的干预与引导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倡导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咨询、支持和资源 链接,帮助个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增强自我解 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生物学理论关注人类行为的生理基础,如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等;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体内部心理过 程和认知机制;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文化学理论则关注文化传统、价值观和 规范对个体行为的作用。这些理论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
人类行为的类型与层次
总结词
人类行为的类型包括本能行为、习惯行为、自觉行为 和创造行为;行为的层次包括本能层次、习俗层次、 理性层次和审美层次。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1)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①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举办的慈善、施舍。

②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③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

弗里兰德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会福利概论》一书中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也是一种助人的过程。

③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

我国台湾学者廖荣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引述了芬克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或学科,它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以增强个人与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功能。

这种助人的专业方法注重人们和其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系。

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廖荣利本人在《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用社会的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

⑤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威特默尔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会工作:一种社会制度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

史伯林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方法。

⑥对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

斯基摩尔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对社会工作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答:价值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

它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

(1)高登斯坦(H.Goldstein)是这样来说明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的:“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同时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

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入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

总之,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2)列维(C.S.Levy)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

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抱负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社会工作者)”。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答: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和都市化的产物,它是对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的一种反应,其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

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

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关于价值体系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①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a.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b.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c.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d.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e.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f.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围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1.2 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国家的特点1.3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掌握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和内容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领域的实践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基础2.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原理2.2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框架和理论基础理解社会工作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3 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主要模式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过程3.1 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步骤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理解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3.2 社会工作实务技巧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3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分析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干预培养社会工作实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社会工作者角色与素质4.1 社会工作者角色理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职责掌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4.2 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培养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4.3 社会工作者的伦理与责任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责任掌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决策和责任履行第五章:社会工作计划与评估5.1 社会工作计划制定掌握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理解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原则和目标5.2 社会工作计划实施掌握社会工作计划实施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计划实施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5.3 社会工作评估与反思理解社会工作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社会工作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第六章:社会工作与政策6.1 社会政策概述理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的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构成和制定过程6.2 社会工作与政策的关联理解社会工作与政策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工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6.3 社会政策分析与评估掌握社会政策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技巧培养对社会政策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估能力第七章:社会工作与群体7.1 社会工作与不同群体的实践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挑战掌握社会工作在与不同群体合作中的方法和技巧7.2 社会工作与特殊群体的干预策略理解社会工作在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中的干预策略掌握社会工作在与特殊群体合作中的专业素质和能力7.3 社会工作与群体的合作实践分析社会工作与群体的合作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干预培养社会工作与群体合作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八章:社会工作与社区8.1 社区概述理解社区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8.2 社会工作与社区实践理解社会工作在社区中的作用和意义掌握社会工作在社区实践中的方法和技巧8.3 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理解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工作在促进社区发展中的策略和方法第九章:社会工作与服务9.1 社会服务概述理解社会服务的定义和目的掌握社会服务的基本构成和提供方式9.2 社会工作与服务提供理解社会工作在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和职责掌握社会工作在服务提供中的方法和技巧9.3 社会工作与服务的评估和改进掌握社会服务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技巧培养社会工作在服务评估和改进中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10.1 社会工作在国际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工作在国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社会工作在国际的挑战和机遇10.2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历程掌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0.3 社会工作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理解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和创新方法掌握社会工作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社会工作定义和范围的理解2.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掌握3.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4. 社会工作者角色与素质的认识5. 社会工作计划与评估的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社会工作定义和范围的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人类行为、社会环境、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07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开设学期:第7学期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五、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声像教学相结合。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共5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什么是社会工作?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工作的对象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的功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难点: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共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准备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的科学家内涵,领会并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操作原则和内容,自觉履行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社会工作概论(第1讲和第2、3讲)

社会工作概论(第1讲和第2、3讲)

4、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1)专业方法的发展<单一——整合> (2)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治疗——预防,救助——发展>
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 (3)专业对象的拓展 <有需要的人士——物质、非物质>
2014-6-18 2014-6-18
25
(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
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工作
2014-6-18 2014-6-18
28
孟子:推行“仁政” •“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14-6-18 2014-6-18
29
墨子:主张“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抗弱,众不劫寡,富 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2014-6-18 2014-6-18
34
3、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中断,政府包办 (2)改革后的社会工作 •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 作作为应用社会学也逐步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 • 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试办社 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 业教育的进程; • 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 1994-18
31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
2014-6-18 2014-6-18
32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40~41页)1.早期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成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辱及不平等意识。

2.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上抛弃了早期的尊卑意识,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

3.专业社会工作:以知识和科学为基础,强调责任,案主被放在中心位置。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41~42页)1.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高登斯坦—基础、源泉、解释战略地位列维—理想主义的理念价值不仅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2.价值和社会工作者高登斯坦—价值注满的个人林德曼—道德上的责任普奈尔—重视与分享3.价值和知识A.价值和知识相区别,价值具有情感性B.价值和知识不容区别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4.价值和技术技术产生价值,价值和方法是互动的,价值就是动态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价值和反价值(43~44页)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就,又有消极的意义。

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反价值:1.操纵:与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反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2.家长作风:可能因为对标准的程度掌握,导致社会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事人的侵犯。

评价家长作风的三个标准:(1)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2)干预包含着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3)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导致某种失败的原因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44~46页)1.新教伦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3.社会福利观念—福利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思想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46至48页)1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社会,肯定,知识)2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肯定,详细,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广阔和深厚)3 泰彻的价值体系(个人,虚拟,价值)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48至50页)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目录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2)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3)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5)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6)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6)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8)第八章社区工作 (10)第九章社会行政 (11)第十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12)《社会工作概论》总结与复习 (13)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专业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成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实际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

4.慈善组织会社a)1869年建立于英国,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志愿救助活动。

b)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首先,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的产生;●其次,它们在促使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相互合作时,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产生。

5.睦邻组织运动a)1884年兴起。

b)兴起的原因:英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

另外,发起人认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既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又可以使知识分子加深对贫民的了解,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在这种背景下,巴尼特牧师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汤恩比馆。

d)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社会工作应配合社区的实际需要;●安排,并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社区工作方法应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问题1.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2.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答: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2.伦理守则(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伦理守则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关系方面的行为标准。

伦理守则包含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及工作规范四个方面的内容。

它共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包括:(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责任;(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3.操纵答:布雷格和施培特提出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

避免操纵,不仅关系到专业的纯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

华里提出了关于操纵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1)如果A不干预B的生活方式,A的选择或A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2)A限制B,使B做出特定的有利于A选择的可能性增加;(3)B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的影响;(4)A是B的道德代理人,A对B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

在这个定义上,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咨询关系是被排除在“操纵”之外的。

在公开的政治场合,操纵在道德上依然是不被接受的,虽然它在政治上受到辩护。

4.家长作风答:家长作风是与法律实践相关联的,但是社会工作干预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在社会工作历史的特定的时期,家长作风一直是受到倡导的,并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社会工作者应该扮演积极的家长角色或行为。

后来,由于社会期待家长角色应由社会机构来扮演,因此,个别社会工作者的这种家长式的行为就受到了挑战。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章PPT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章PPT课件

5、集体主义
▪ 所谓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 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 的科学含义在于坚持个人服从集体,集体 重于或大于个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 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 体主义是以一切言论和行动是否符合广大 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 是共产主义道德和地位与作用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社会工作以哲学为基础,与哲学密切相关,整 个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在助人 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哲学影响。在社会工作 中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的哲 学概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 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 判断和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与宗教相联系
古埃及《死亡之书》 犹太教8个层次博爱行为 基督教12个领域从事慈善工作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叫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 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 正式社会工作 ▪ ●慈善组织会社: ▪ 睦邻设施:巴奈特1884年伦敦建立汤恩比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
▪ 社会工作价值包括,个人价值与尊严, 对人的尊重,重视个人改变的潜能,案 主自我决定,提供个人发挥潜能的机 会,寻求满足人类共同需求,寻求提供 个人足够的资源与服务以满足其基本 需求,赋予案主权利、平等的机会, 没有歧视,尊重多元化,对社会改革 和社会正义的承诺,保密与隐私权, 愿将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他人,等等。
(二) 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价值是其生命的全部.
高登斯坦:价值注满的个人 林德曼:道德上的责任 波奈尔:重视与分享
(三)价值和知识
一种:价值和知识相区别,价值具有情感 性;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其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的定义与性质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的目标2. 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 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原则平等参与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4.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方法观察评估方法介入协调方法5.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宏观社会工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工作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工作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工作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社会工作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程结束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社会工作概论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案例。

4. 视频资料:播放与社会工作相关的视频片段。

5. 参考书籍:提供社会工作相关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度安排:章节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性质(4课时)章节二: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4课时)章节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3课时)章节四: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4课时)章节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3课时)章节六:小组工作实践(4课时)章节七:个案工作实践(4课时)章节八:社区工作实践(4课时)章节九: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道德(3课时)章节十: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3课时)七、教学活动设计1. 章节一:通过引入经典社会工作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工作导论各章重点

社会工作导论各章重点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本质)—助人自助二、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社会工作者 2、受助者3、社会工作的价值观4、助人活动四、社会工作面对的两类社会问题 1.结构性或制度性的问题 2.社会性的问题 五、社会工作的功能 1、对工作对象的功能 ● 提供物质帮助 ● 给予心理支持 ● 促进能力发展 ●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人道主义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最直接的思想渊源。

二、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1、影响:(意义):教材30页【重点内容】⑴ 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济贫法》的实施,要求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帮助对象,这需要专人和专门的工作方法进行,由此,现代社会工作的雏形形成。

而且济贫法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⑵ 政府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全国的贫民实施生活救济制度,首次以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⑶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她确定由专人从事济贫救助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

⑷ 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⑸ 《济贫法》的特点是实施分类救助,分别对有工作能力、无工作能力、无依儿童给予不同安排,社会工作的类型化方式由此提出。

(补充教材)总之济贫法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缺陷:【重点内容】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三、德国的救济制度——汉堡制 爱尔伯福制1、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影响及评价 ● 消极救助→积极预防● 注重案主个别需求,给予个别化服务2、对社会的功能 ● 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 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 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区域责任→社区工作雏形●有效率的行政组织问题:贫困人口增多、贫民到处迁移、管理不易。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章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1
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
2
社会工作过程的一般模式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1
2 3
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
社 会 工 作 者 案 主
机 构 与 设 施 自然与社会环境 社 干 会 预 资 行 源 动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4
5
6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
什么是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基 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并 借助社会资源系统,通过和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并 经由诊断、计划、干预与评价等一系列前后连贯的 行动而帮助案主满足需要、解决问题,以达成社会 工作目标的过程。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
什么是案主?
案主,也称受助者或当事人,也就是社会工
作服务的对象。案主可以是个人、家庭,也可以
是群体、组织,还可以是社区乃至社会系统。案 主可分为“当前案主”和“潜在案主”。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
案主的分类:
(1)案主的来源 自动求助或自荐的案主:自己主动要求 转介的案主:他人或其他机构介绍
社会工作过程
第二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一般模式
(三)建立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专业关系对社会工作者具有制约作用
专业关系也是确立社会工作专业权威的重要来源
和基础
第三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二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一般模式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教案)
贝斯提克(Biestek)提出的七大原则: ①个别化原则 ②有目的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二)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价值和反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二)社会福利理念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比较接近。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工作的功能)【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工作的功能)【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作的功能)【圣才出品】第⼆章社会⼯作的功能1.试述社会⼯作的基本要素。

答:社会⼯作的基本要素包括:(1)社会⼯作者社会⼯作者(Social Worker)是指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作过程的⾸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作者,社会⼯作活动就⽆从谈起。

从现代社会⼯作的⾓度来看,社会⼯作者不但持有利他主义的价值,⽽且应该受过⼀定的科学训练,掌握科学有效的⼯作⽅法。

社会⼯作者可以指某⼀社会⼯作者个⼈,也可以指某⼀具体的社会⼯作机构。

他们是社会问题的评估者、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过程的引领者和受助者、改变⾏为的协助者。

他们是社会⼯作的主体。

(2)受助者受助者(Client)⼜称服务对象、⼯作对象或者案主。

受助者是遇有困难,⾃⼰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作者帮助的⼈。

他们能够表达⾃⼰的意愿,并采取⾏动与社会⼯作者互动,他们也是社会⼯作的主体。

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另外,只有受助者⽣活状态的改善才是社会⼯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3)社会⼯作价值观社会⼯作价值观(Values)是社会⼯作者所持有的助⼈观念。

它包括对助⼈活动的看法、对⾃⼰与受助者关系的看法等。

社会⼯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它认为社会⼯作是⼀种真正的服务过程,⽽不是社会⼯作者在⾏使⼿中的权⼒。

社会⼯作的价值观是社会⼯作的灵魂,这使它与其他助⼈活动区别开来。

(4)专业关系专业关系(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是指社会⼯作者基于专业服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的关系。

社会⼯作者在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着频繁的互动,也会形成多种关系,其中既包括按规范⾏事的专业关系,也包括因深⼊交往⽽产⽣的、带有某种情感的⼈际关系。

为了保障专业服务的展开和深⼊发展,达致预期的助⼈⽬标,社会⼯作者要恪守专业关系。

当然,在不同⽂化背景下,专业关系也可能会有各⾃的特点。

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3篇)

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社会工作概论是一门系统介绍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概论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本课程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

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拓展学生的视野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了解社会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视野。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服务,体验社会弱势群体的困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的内容1.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方法和技术。

2. 社会工作实践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社会工作伦理与法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伦理原则、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 社会工作机构实习组织学生到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模式、服务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模拟训练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五、社会工作概论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实践技能等方面。

社会工作概论3PPT幻灯片

社会工作概论3PPT幻灯片

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差别也使二者 可以相互补充。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 了知识基础;而当社会工作把社会学知 识应用到助人的实践中时,既检验了社 会学的知识,也可能为社会学研究打开 新的经验领域。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紧 密交往有助于该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
2、社会工作与心理学
在西方社会工作的教科书中,精神健康 服务、弱智及其恢复。情感问题等都是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重要内容;在处理社 会问题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常常与心 理学家或心理分析专家携手合作,同甘 共苦。社会工作从诞生以来一直与心理 学密切相关。
一、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近些年才发展、成熟起来的 一个新专业。在社会工作刚刚萌芽的时 候,人类先哲们早先积累的人文社会科 学知识就已经十分丰富,这使它有可能 从其它学科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另一方 面,社会工作面对着十分广泛的社会问 题,为了更好的理解并解决无所不包的 社会问题,它又不得不从其它学科中吸 收大量的有关人、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 知识和方法,并把这些作为它自己的知 识基础。
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工作的第二个贡献在 于,它迫使社会工作者放弃陈腐的种族 中心论,教导社会工作者不能以自己所 属社会的文化标准去评判不同的社会文 化现象,而应理解文化、社会和人类行 为的多元性。文化人类学以自己的不懈 努力证明,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有其自成 一格的独特的文化模式,人们要理智地 尊重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创造更和谐的 社会。
社会工作不是从传统的学术潮流中 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而是从 实践中产生并逐渐走向专业化的一 个新兴学科。社会工作有很强的应 用性,被俗称为“社会工程学”, 社会工作者则被俗称为“社会工程 师”。
在社会工作从最初的慈善行为向专业化 发展的过程中,各门社会科学学科都曾 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工作产生过重 要影响,而社会工作也日益广泛地从各 种学科中汲取养料,以巩固自己的知识 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0305032107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开设学期:第7学期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五、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声像教学相结合。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共5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1.1什么是社会工作?— 1 —1.1.1社会工作的内涵1.1.2社会工作的特点。

1.2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1.2.1社会工作的对象1.2.2社会工作的领域1.3社会工作的功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领域难点: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共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准备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的科学家内涵,领会并熟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操作原则和内容,自觉履行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概论》单元教学辅导(三)(8—11 章)第八章儿童社会工作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内容;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传统社会工作方法和特殊实务方法,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有一般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实务领域和特殊儿童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儿童社会工作的含义所谓儿童社会工作,就是以全体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儿童的教育和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儿童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工作对象是全体儿童;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则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以处于特殊困难境遇的儿童为对象。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一般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儿童教育服务、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儿童养育服务、儿童娱乐活动服务、儿童立法服务、儿童权益保护服务。

特殊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幸儿童的救助工作、残疾儿童和问题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游戏治疗游戏治疗的内涵是指系统地使用理论模式建立一个人际过程,其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游戏治疗师运用游戏的治疗功能,协助案主预防或解决心理上的困难,并使之获得适当的成长与发展。

治疗师行为的治疗性元素游戏治疗强调治疗师必须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为儿童提供同理、真诚、一致、温暖的条件。

治疗关系或治疗情境的建立从接案过程就已经开始,且持续到最后一次治疗阶段。

游戏治疗的常用技巧绘画工作、沙戏治疗、玩偶、娃娃屋、迷你法庭、相互说故事技巧、黏土的使用等。

儿童社会工作重要的实务领域:儿童虐待、家庭寄养儿童虐待世界卫生组织把虐待儿童视为当前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国际上将儿童虐待一般分为四个主要类型:身体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和忽视。

儿童虐待行为对儿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躯体伤害和精神伤害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对于儿童虐待的处理和干预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即降低虐待的再度发生,并且缓解和消除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其程序主要针对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

个体层面的干预针对施暴者和受虐儿童,家庭层面的干预则是调整父母的行为和改变家庭的环境氛围。

另一种办法则是儿童保护机构的强行介入。

儿童虐待的预防工作主要基于这样的理念,即儿童不受伤害的生活是儿童应有的权利,相信防患于未然总要比事件发生后再处理补救要容易些。

主要包括:个体和家庭的预防、社区层面的预防、社会层面的预防。

家庭寄养寄养服务是一项儿童福利服务,家庭寄养服务是寄养服务中的一种安置方2 式。

家庭寄养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家庭寄养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及社会性的儿童福利工作;第二,家庭寄养服务是有计划的。

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安置前和寄养中的服务,寄养家庭是这个制度的
核心和关键。

第九章老年社会工作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及对老年人进行照顾的两种主要方式——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

老年社会工作的内涵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通常是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协助老年人及其家庭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和问题,需要在社会工作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多种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老年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挖掘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的自助能力,促进老年人的发展,使其安度晚年。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从价值观念上尊重老年人,努力理解和接纳老年人;工作细致、周到、有耐心,并多鼓励老年人;协助老年人自立、自决;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依赖的、有目的的良好情感关系。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老年社会救助,这主要是指为困难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也称经济供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其他主要内容还有:老年生活服务、老年家庭关系处理、老年心理辅导、老年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等。

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临床治疗模式、家庭照顾者增强模式、个案管理模式、邻里协助模式、义工联结模式、互助与自助模式、社区增权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包括有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其中重点是个案工作方法。

实践中产生了两个独特的个案工作辅助技巧:怀旧和生命回顾。

机构照顾与社区照顾是对老年人进行照顾的两种主要方式。

机构照顾是指在专门的养老机构内,实行老年人集中养老,由机构对其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等方面的全方位照顾。

社区照顾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社区照顾”,二是“由社区照顾”。

第九章妇女社会工作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和内容,掌握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与实务领域。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就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上,关注妇女的社会工作。

即整合社会工作的价值、技巧及知识和女性主义理论,协助那些因性别歧视的存在而遭遇困境的个人解决其情绪和社会问题。

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有:第一,妇女所面临的个人困境其根源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方面的结构不平等。

第二,要为妇女提供空间去表达自身的需要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3 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应对个人的问题。

第四,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人类的福祉。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广泛,不单单包括针对妇女的服务项目,在儿童、青年、老年人、家庭、康复等实务领域都可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开展各项服务。

性别分析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检视现有的服务内容,为重整服务和开创新的服务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工作方法上,小组工作的运用被认为尤其适合以妇女为对象的实务活动,因为它反映了女性主义的基本理念,即运用集体的力量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

妇女小组的主要形式
有提高觉悟小组、支持小组和自助小组。

与传统的社会工作看重微观工作疗法相反,妇女社会工作给宏观工作方法以更多的重视。

女性主义在最初发展时,就是以一种社会运动的方式出现的。

妇女社会工作对传统服务的改造女性主义视角下妇女服务将与性别有关的议题引入了传统的服务。

例如,女性主义的家庭服务应有性别平等的观念,关心妇女在家中地位的不平等与受压迫状况,主张教育家庭中的女性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增权,以争取个人在家庭中更人性化的生活。

此外,更强调这些女性应团结起来,集体参与社会改革,参与制定相关法律以保障妇女权益。

妇女社会工作带来的服务创新如针对被虐妇女的服务、针对性暴力受害妇女的服务、妇女劳工服务、对性工作者的支援、对受性别歧视妇女的支援等,近年还掀起了改变男性运动。

从妇女服务到妇女社会工作的转变从“以家庭为本”、“以社区为本”向“以妇女为本”的妇女服务的转变。

“以妇女为本”的妇女服务是体现女性主义运动特点的妇女服务,代表着妇女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所提供的服务注重协助妇女个体的自我成长、争取两性平等和消除对女性一切形式的歧视。

第十一章家庭社会工作本章内容的重点是,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特点和功能,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和重要的实务领域。

家庭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以家庭为中心,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维护家庭的完整,提供各项家庭服务并解决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家庭。

第二,家庭社会工作强调多元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三,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是协助家庭正常运转。

家庭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是:第一,经济上的援助;第二,社会性的服务;第三,心理上的支持。

家庭个案工作具有个案工作的一般特点,但在服务对象、服务目标等方面又有其特殊性。

家庭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在角色功能实施上有障碍的家庭成员,所以家庭个案工作的重点放在家庭的角色关系上,以家庭整体作为援助对象,帮助家庭成员调适角色功能,使其能够 4 顺利地履行其应尽的职责。

家庭小组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由相同背景的家庭成员组成,特别是针对一些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等方面,小组工作有其独特的功效。

家庭治疗是20 世纪50 年代在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机构中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出现的。

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而非某个特定的成员为治疗对象,着眼于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从而解决问题,达成家庭和谐的一种治疗模式。

家庭治疗的类型主要有:家庭联合治疗方法、家庭合作治疗、家庭并行治疗、家庭混合治疗等。

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中立、循环提问、积极解释。

家庭社会工作重要实务领域主要有家庭暴力和家庭维系服务。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以暴力或非暴力等手段对家庭成员实施
身体、精神、性等方面的伤害与摧残的各种行为。

家庭暴力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家庭暴力对象多以妇女为主;第二,暴力行为的隐蔽性;第三,暴力行为的反复性;第四,司法保护的被动性。

社会工作者对制止家庭暴力的介入主要包括对受虐者的支持和对施暴者的治疗。

家庭维系服务是指以家庭为中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增强和维护案主家庭的完整,避免儿童离开其生身家庭而安置在家庭以外的地方,从而导致家庭结构的瓦解。

家庭维系服务的重点是保护儿童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