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841722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e.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先将授课内容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录制下来发布到网络上,不再在教室里直接讲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后,在教室内进行练习、讨论、思考等活动。
这一策略的核心理念是:把课堂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学生的参与与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成绩。
以下介绍几种中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一、视频解说法视频解说法是指教师将讲解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学生在家或自习室里学习。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家里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再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搭建起学习、提问、讨论、应用的闭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此外,视频保存时间长,学生可以多次进行学习和回顾,加深记忆。
二、作业预热法教师在教学前将新知识的概念、要点通过课件或视频等形式发布到网络上,让学生先预习,并按照要求完成一些相关作业。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前掌握一些知识点,对后续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反思评估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通过学生参与计算、论证、分解、扩展等各种课堂活动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修正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后深化法这种策略是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授课内容后,安排一些加强性作业。
这些作业包括课后习题、独立思考、探究自己的思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
通过课后作业来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创了数字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变革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教师的讲解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fd0d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翻转课堂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讲”和“练”两个环节颠倒过来,将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学生在家自学,而将练习和实践环节放到课堂中进行。
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特别是在数学教学领域,翻转课堂模式更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一、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内容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所要教授的数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性内容或者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选择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所选择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2.录制课堂视频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录制相应的课堂视频,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解题方法。
在录制课堂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设计学习任务在录制好课堂视频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阅读相关教材、习题、作业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堂学习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活动、讨论、解答疑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实例和情境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5.提供个性化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辅导,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应用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81fe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移至预习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交流和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将学生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设计1. 翻转前的预习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包括提供相关课本和复习材料、推荐网上资源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前置知识和概念,为后续课堂探究打下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参加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促进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
3. 翻转后的课后作业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布置问题探究、练习与巩固等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作业和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和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
1. 数学开放问题探究数学教育应该强调对数学方法的探究和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应用。
教师可以在翻转课堂的环节中,提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数学实验课堂数学实验是一种直观、生动、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翻转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视频演示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来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
3. 数学竞赛训练数学竞赛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竞赛训练,提高学生对数学竞赛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增强竞赛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
总之,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水平。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7c681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e.png)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内容的传授放到课堂外的预习环节,而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和实践。
这种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前预习。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才接触到新的知识点,而翻转课堂则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预习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教材、讲义、视频等,引导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讨论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课堂时间的利用。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和拓展。
翻转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评价和反馈。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笔试形式可能不再适用,可以采用一些项目作业、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形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需要在课前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反馈。
通过翻转课堂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1a06e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9.png)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放到家庭作业,让学生
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协作进行摸索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具体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一、翻转课堂的设计
1.课前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制作学生要学习的视频、PPT、课件等资料,并发布到网
络上,让学生在家里进行预习。
2.授课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案例分析、任务解决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和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3.课后作业: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进行整理和总结,将课堂上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掌握
课程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进度和节奏。
2.提高课堂互动与思维能力:翻转课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
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与成绩: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具体
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
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从而更好地提高能力和素质。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8195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b.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传授知识,而是将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堂外,通过预习、讨论和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媒介者;2.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3.课堂互动性:课堂上更多地进行集体探讨、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4.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习资源,包括书籍、视频、网络等。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1. 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学习任务,明确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这些任务既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习题、视频、网络课程等。
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强化课堂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成为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时间。
教师需要更多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探讨、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通过强化课堂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结合课外实践结合课外实践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或项目,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和讨论。
通过结合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和验证。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879a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b.png)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两个环节对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而在课后进行应用和巩固。
翻转课堂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节奏和兴趣下学习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提倡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1. 设计(1)选择课堂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题目作为翻转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进行预习和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制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题目分析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制作相应的资源,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学习。
(3)提前布置任务:在课前,教师可以把相应的教学资源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形成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和思考,为课堂上的进一步讨论和实践做准备。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1.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 注重课堂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激活、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
3. 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节奏学习知识,更加个性化和灵活。
4.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5.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挑战和对策1. 师生互动不足:翻转课堂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和任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2. 学生学习效果不稳定: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稳定,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巩固作业和课堂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70cc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7.png)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逆转,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而把传统的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通过视频、教材、网络等途径让学生自主学习。
而在课堂上,教师则更多的扮演引导者、解惑者和辅助者的角色,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合作,达到更深入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1. 强调学生主体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探究问题。
2. 个性化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去学习、领会知识。
3. 在课堂上更注重师生互动。
通过课堂的互动讨论和解惑,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更多的乐趣,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
1. 制定翻转教学计划。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程内容,制定好翻转教学的计划,包括制作教学视频、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设计课堂活动等。
2. 制作教学视频。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
视频内容可以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解题方法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提前布置任务。
在学生观看完教学视频后,教师可提前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总结和练习,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展开讨论与实践。
4.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d51d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0.png)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在于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颠倒。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主要用于教师答疑解惑、学生互动交流和知识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课前准备阶段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这些资源应涵盖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预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件等学习资源,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堂教学阶段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答疑。
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巩固阶段在课后巩固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作业、练习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案例等资源,供学生自主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word精品文档6页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word精品文档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75968b6524de518964b7dd2.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科技的进步必将带来变革,这种改变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国民基础的教育事业自然也不例外。
计算机与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利用多媒体创设导入情境,利用电子白板解放学生双手,利用网络平台推送学习资料等教学方式屡见不鲜。
自2011年起,“翻转课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灵活可调性、及时反馈性得到了一致好评。
随着创新教学理念的提出,翻转课堂在国内也逐渐步入实践推广阶段,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翻转课堂”的要素与特征1. “翻转课堂”的要素“翻转课堂”的核心是教学视频片段,将主题突出的教学内容用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由此可知,翻转课堂包含五大组成要素,有与传统课堂相同的教师、学生与课堂内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要素,即信息技术与多维环境(如下图所示)。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要探究者,其学习活动为教学主线,教师扮演指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经由信息技术工具,教师与学生可在多维环境中进行双边互动,而不必拘泥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具有强大的灵活性。
翻转课堂构成要素图2. “翻转课堂”的特征由翻转课堂的构成要素即可看出其与传统课堂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初中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总结翻转课堂特征如下:(1)教学流程灵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遵循着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过程,师生之间直接交流少,互动不密切,学生的疑惑难以及时得到反馈与解答。
而翻转课堂,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流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时间灵活可控,遇到没看懂的地方,可随时倒回重看直至理解;课后完成作业变成课上进行,学生遇到困难则可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及时得到针对性指导,这种教学形式对于知识点相对零散的初中数学而言极为有效,通过几分钟的视频片段,学生可深入理解概念、定理,也可针对某一题型进行集中训练。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500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数学教材内容:《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0章《二次根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借助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1.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2. 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10章《二次根式》的内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教师收集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准备讲解和解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复习一次根式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二次根式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提出疑问。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讲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准备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准备实践任务,设置问题情境。
二、课堂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实践环节。
2. 学生分享复习心得,提出疑问。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ac4ca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d.png)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称轴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性质;(2)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3)学会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会用图形软件绘制对称图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称轴的概念及性质;2.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3. 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自然景观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称性。
2. 新课讲解(1)对称轴的概念:介绍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对称轴的性质;(2)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判断方法;(3)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对称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性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拓展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对称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5f506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6.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颠覆,让学生先自学,师生互动时则由学生发起问题,让学生更加主导学习。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以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初中数学从基础的数学概念开始学习,逐渐深入学习各类数学方法,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本次教学重点针对初中数学的四则运算以及等式方程式的运用进行教学。
三、教学活动1、自主学习在教师在课前依据课程内容讲解视频制作好的学习资料中,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学习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
2、团队合作在课堂上,按照班级将同学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解决一组习题,并在30分钟后发表答案,老师进行点评,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解题方法和关键知识。
教师在指导和监督下,鼓励学生分工合作,组成互补的合作小组,发挥各自的长处,将自己的成果整合在教学板上,以提升整体的效率和完成度。
3、师生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像传统教学那样挂了一个PPT讲解备课,而是以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参与各种讨论。
为了让学生更方便的参与课堂讨论,在讨论前,教师会想观众提出一些问题,观众会在自己的手机上输入自己的回答,然后讨论之后,教师会分享各组的答案。
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能够在分工合作中充分配合。
通过对学生讨论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参与,有收获,在讨论中得到学习。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4e1a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2.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个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线性方程组问题。
3. 学生能够应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解法和应用。
教学步骤:阶段一:预习1. 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段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讲解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做好相关的预习工作。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独立阅读课本,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阶段二:概念讲解1. 老师在课堂上对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讲解。
重点强调线性方程组的特点和解法。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阶段三:数学实践1. 老师出示一组简单的线性方程组,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
阶段四:知识应用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应用。
让学生解决一个关于线性方程组的实际问题,如人数问题、货币问题等。
2. 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阶段五:总结复习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强调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和预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学生能够独立解答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
4.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5.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c183c93cc22bcd127ff0c0b.png)
又’ . 3= 。 B.
、
曰=LA D E( 等 量代 换) , D E ∥B C ( 同位角相等 , 两 直线平 行) , LA E D=LA C B( 两直线平行 , 同位角相等 ) . 如此便可 以让 学生充 分发 挥 自己的想象 力 , 积极 完成 教学任务. 四、 开展合作教学 , 提 高协 作 能 力 当教师讲完课堂知识后 , 学生在练 习课后 习题时 , 针对 自己存在疑惑或者无法解答 的问题 , 除了可 以向教师 请教 , 还可能跟其他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 的形式来 共 同完成 教学任 务. 一个小组最好 为 5至 6人 , 采用对 话 的形 式对 问题 进行 讨论 , 教 师在一旁 关 注 , 根据每 个小 组 的具体 学 习情况 , 进 行针对性指导. 针 对难 度较大的问题 , 先 由成绩 优异 的学生 主动讲解 , 以此带 动其 他成 员的积极性 , 达 到共 同学 习的 目 的. 这种 翻转 课 堂 的学 习方 式 , 不 仅促 进 了学生 彼 此 的沟 通, 还提 高了学生 解决 实 际问题 的能力. 例如 : 通 过组 织学 生观 看网络教学视频 , 便会对 函数有 了初 步 了解 , 然后 再让 学生做一些练习题 , 便 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 回答 下 列 问 题 : ( 1 ) 当 a=( ) 时, 函数 Y = - 2 是 正比例 函数 ? ( 2 ) 一次函数 Y =k x+b的图像 经过点 ( 1 , 5 ) , 跟 Y轴交 于3 , 则 =( ) , b:( ) . 学 生通过课 后 的练 习题 , 便 能够 发现 自身 在学 习 中存 在 困惑 , 然后跟其他学 生通 过小组合作 的方式进行 交流 , 每 个学 生将 自己学习的难点和疑惑 提出来 , 需 求学 生帮助 , 如 此便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答数学能力. 五、 重 视 交流 展 示 , 评 价 教 学 效 果 通过 了 自主学习 及小组 合作 学 习的环 节之 后 , 教师 应 该要求 学生将 自身在各个学 习阶段 中的收 获汇集与整 理成 各种形式 的作 品 , 并将这些作 品在课堂 中进 行展示. 这 不仅 能够充分 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 同时也 能够 进一 步促 进 学生 之间对于知识 的交 流与共 享 , 实现共 同进步. 另外, 就 评价方式来说 , 翻 转课堂 将改 变传 统教学 模式 下评 价方 式 ( 单 一的纸笔测试 ) , 采用访谈 、 调查 、 学习档案袋 、 小论 文等 具有 表现性 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 的过程 中 , 教师 将更加 注重 对学生学 习过程 的评价 , 以给予学生及 时的指 导与引导. 综上所述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 习 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 自我的提升,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师生 之间的交流, 在初中数学课堂 中必然具备了较大的实用性. 但 是 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处于探索尝试 的初级 阶段 , 还需教师们在教学 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 并干预 改革和创新 , 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94a1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6.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简介: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家学习课堂内容后,到学校开展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一、教学设计1. 预习阶段:学生在家通过电子学习资料或教材自主学习课堂内容。
课前,教师需提供学生可以参考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学视频、教材章节、习题等。
2. 巩固阶段:学生回到学校后,进行巩固性的练习。
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供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分钟。
3. 错误纠正阶段: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集体错误讲解,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解释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点。
4. 拓展阶段:在集体错误讲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活动,例如讨论、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应用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模式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翻转课堂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发展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讨论和交流环节中可以与同学共同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个性化教学: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达到个性化教学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1. 教师引导学生合理预习:教师需提供清晰明了的预习指导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家进行有效的预习。
2. 统一规定练习时间: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校应统一规定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避免学生敷衍了事或者拖延时间。
3. 建立良好的讨论环境: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确保学生在家完成预习任务。
试析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
![试析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98c6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8.png)
试析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备受关注和推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而在家里
进行作业。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给传统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充分利用
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进行单向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家里进行作业时,又往往遇到问题难以解决。
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预先录制视频
讲解或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得以在家里自主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
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更多的讨论、实践和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教学视频和课堂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学习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
和掌握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
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也能够更
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家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鼓励孩子按时、认
真地完成家庭作业,配合教师的要求指导孩子进行学习。
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使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82d2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d.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初中数学相关知识,包括数的概念与表示、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几何图形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与表示;2. 数的运算;3. 方程与不等式;4. 几何图形。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知识(课前学习)1. 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途径,自学本堂课相关知识,并做好预习笔记;2. 学生通过在线讨论平台发表自己的问题和观点,鼓励积极互动。
第二步:知识建构(课堂讲授)1. 教师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澄清疑问;2. 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实例讲解等方式,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三步:知识实践(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和探究题目;2. 教师以课堂调研的方式布置小组合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四步:知识应用(课堂总结)1. 学生通过小组报告的形式,对小组合作任务进行总结和归纳;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问题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表现,进行自我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通过小组内互评,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2. 在线讨论平台;3. 小组合作练习题;4. 课堂调研材料。
七、教学反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参与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154e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c.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概念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环节和作业环节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将课后作业作为进一步巩固和应用知识的方式。
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而在家里进行作业。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以解决问题和进行讨论为主,而非仅仅接受老师的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1.2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实际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很多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导致学生学习不透彻,理解不深入。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样,他们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接受度也在下降。
学生们更愿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他们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和互动。
1.3 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上课和作业布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在家里完成练习和拓展。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获取和整理信息,如何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7b6d2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f.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翻转课堂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
1. 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利用视频教学来替代传统的讲课。
教师可以事先录制数学课程的讲解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来观看视频,而不必受限于教师的讲课进度。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数学教育网站的视频资源,或者自己录制讲解视频。
2. 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后,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或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互相讨论和评价。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造性思维训练初中数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 反思和总结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征求他们对翻转课堂的看法和建议,以改进教学。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上述策略能对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堂 创 新
81 都市家教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362000泉州第九中学 福建 泉州 张淑英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网络已然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教学方式。
基于这种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开辟出来的一项新的教学思路。
本文将详细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并阐述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学生通过教育工作者录制的视频,实现学习目标。
翻转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覆盖了课上以及课下,可见与传统教学模式迥然不同。
但无论是翻转课堂教学,亦或是传统教学,都需要满足特定的教学条件。
翻转课堂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并做好课前知识内容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展开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1.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翻转课堂上互相探讨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并在必要时回答学生遇到的难题。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拉近了两者的关系,还能够掌握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主体,也往往只是站在讲台上讲解知识。
然而在翻转课堂上,教师让出教学主体地位,并向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帮助、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上,鼓励学生全体参与教学活动中,改正他们的错误,赞扬他们的学习成果,拉近师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交流质量。
2.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在翻转课堂上被允许可以带上电子产品展开互动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
但在翻转课堂上,提高学习的质量成为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因此,学生想要获得优秀的成绩,就需要加强自我学习的自主性,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教师不再指示以及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必须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上,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不是简单地记忆概念的内容,而是明白知识的真正含义。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会忽略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无论是学习能力好或较差的学生,一律采用同样的节奏教学。
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未掌握前面的知识点,就不得不随着教师学习下个阶段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难题可能就会不断累积下来,进而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提供课下
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补救机会。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地安排课堂的时间,做到每一分钟时间的充分利用,以此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解答知识点上,却用极少的时间和学生交流,这无疑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极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而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和学生交流学习上,这样既可以立即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1.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准备课程的内容。
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课前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做好对各项知识回答的准备,让学生能够明白知识点的真正含义和根本目的,从而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加以补充和完善。
开始课程前,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制作一个视频,学生可以提前观看和学习。
例如,“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学生明白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某个正指数范围内的运用,却无法明白幂运算法则在全体整数指数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但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两种不同程度的视频,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优秀的学习者都具有学习的自主性,翻转课堂更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而这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程[4]。
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习惯的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难明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回答学生遇到的难题,而数学课堂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所以合理发挥翻转课堂的特点,直接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数学难题,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
课后时间,为学生拟定复习目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在课后的学习,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角的认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并让学生在课后时间结合生活当中的秋千,使学生能够明白秋千摆动和角概念的联系,同时学生还会进行自主
思考,想要知道秋千的摆动和角概念产生联系的因素。
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自主自发地探索相关的知识,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角的概念。
3.开展讨论活动
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复杂,仅靠学生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并不会对学生学习难度有多大的降低,无法理解的问题依然无法理解。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开展讨论活动,推动全体学生参与数学难题的讨论中。
例如,“梯形特征”的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剪裁一个梯形,内部进行讨论,最后每组发表自身讨论的结果,当然每组的结果必然会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结果讨论,在论出最正确的一方后,再由教师评点、验证以及补充,进而使学生更快速的掌握梯形特征,实现教学目标。
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如果出现无法解决的难题,再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
同时教师在解答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解答思路,并鼓励学生发表他们的解题思路,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拓展开放性思维。
课后时间,教师还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难题,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向教师反应,如QQ、电子信件、电话等,使教师能够及时开展“一对一”的教学课程。
三、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对初中数学学习有较大的作用。
然而翻转课堂教学的优点甚多,但其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将影响到它的推广。
因此,教育工作者还需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完善、创新,补充翻转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邢莉莉.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5,18:215.
[2]刘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56.
[3]岳晓云,陈爱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4:46-48.
[4]刘英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79.
[5]曹文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求知导刊,2016,03:112.
作者简介:
张淑英(1982~),女,福建泉州人,工作单位:泉州第九中学,职务: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