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e3df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b.png)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探究现如今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一种模式,因为在初中阶段,其数学教育十分重要,并且如果较好的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同时运用翻转课堂,更重要的是能够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标签: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应用引言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教学需求。
在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身心叛逆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愿用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则会进行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没有办法很好的使学生得到知识。
所以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数学这一门科目上面,运用翻转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现如今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在现如今的数学课堂上,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教师仍然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数学课堂并不生动,而且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冲动,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因为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进行了放弃。
例如,在许多数学课堂上,暂时没有办法生动形象地将题目讲解清楚,而是要学生盲目的按照解题的套路,运用在其他题目上,而且在许多题目上只会给出单一的写法,对学生提出的新解法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及肯定,而是让学生按照教科书上给出的解法去解答道题目。
其次是家长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在现如今家长是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得到快速的提高,而且许多家长对新教育模式并不支持,在他们眼中会觉得保守的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能够更好的收获知识。
而且因为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短时间内给孩子带来成绩的提高,这也是导致了现代教学模式方法并不被家长支持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现如今初中数学课堂上面没有办法很好的将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但是在初中阶段,是学生打算学习基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为学生培养较好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十分重要。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387e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2.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学理念的改变,翻转课堂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新热点。
翻转课堂是指将原本在课堂上授课的内容放到课后自主学习,而将原本在课后作业的习题和练习移到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了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希望能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需要通过翻转课堂来学习和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水平。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包括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教师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
2. 课前预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提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教材内容、网上课件等,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为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做准备。
3. 课堂引导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时间成了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和讨论的时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问题解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
4. 课后拓展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可能无法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所以课后拓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课后作业、项目研究、参观实践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化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a00e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6.png)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概念、设计原则、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进行翻转,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和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目标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3. 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讨论和实践奠定基础。
4. 课堂互动交流: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实践和教师答疑,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教学评价多样化: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步骤1.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为翻转课堂设计提供方向。
2. 设计课前学习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视频、PPT、文章等。
3. 设计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4. 设计教学评价: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5. 课后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调整。
四、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以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 课前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次函数相关的视频教程、PPT课件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课堂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彼此的疑问。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e303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1.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提前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和练习,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节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运用翻转的角度和翻转的时钟手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环节:1. 翻转前:教师提前录制一段关于翻转角度和翻转时钟手的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学生可访问的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做好笔记。
2. 翻转中: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翻转角度和翻转时钟手的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问题解答的活动,提供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探索。
3. 翻转后: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用翻转的角度和翻转的时钟手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讲解和订正。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其对翻转角度和翻转时钟手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 使用教学视频:通过提供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能够确保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方法:1. 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翻转角度和翻转时钟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 考试评价: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翻转角度和翻转时钟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共4页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e76d96fed1f34693daef3ed2.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为响应国家大胆创新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号召,教师正在逐渐摆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地位,在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及时整合以往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知识回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特征(一)翻转课堂的起源翻转课堂理念是由两位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的。
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学校内部分学生因缺席课堂而造成学业进度跟不上的问题,两位教师利用视频软件录制教学视频后,上传并与学生进行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缺课的学生追赶上课的进度,还可以帮助其他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强化。
在视频录制的过程中,两位教师发现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的原因是由于不会复习,相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两位教师通过视频上传课堂上重难点知识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式形成。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消除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视频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科目与众多名师进行知识总结,在鼓励师生互动的同时,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
二、翻转课堂与数学学科的结合(一)数学学科的特征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能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有着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网和较为容易掌控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步骤,便于学习内容的分配特征。
翻转课堂利用初中数学课堂的相关特性,?檠?生提供良好的新颖教学模式,教师将课堂、课本中的疑难点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分享。
学生可以根据相关例题、概念学到相关的原理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习题讲解,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88f29e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0.png)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探索一、设计实践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最大的优点在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实践翻转课堂。
1、制作课前视频进行学习在课前,教师可以制作课前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
视频中应该包括课程的重点、难点等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探讨问题,解决难点。
在完成学习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形式向教师发送自己的疑问和问题,教师随时回答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包括课程网站、MOOC、视频等资源,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索。
这种方式可以灵活地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二、应用实践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应用方式也有着不同的效果。
1、反转授课反转授课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模式。
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习或网络视频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和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交互性强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2、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一种基于团队协作的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和探讨,由小组内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和难点。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一种注重实践、探究和发现的翻转课堂模式。
学生在课前先对动手实验内容做预习,了解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步骤。
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带领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难点,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步骤,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锻炼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da29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讲授环节转移到课外自主学习,而将原本在家里完成的作业转移到课堂。
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个性化学习以及拓展性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老师不再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主要任务。
学生在课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预习和课后作业来积极主动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教学内容设计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
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和掌握。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网络资源等,以便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2. 学习资源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资源的选择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视频、在线教学平台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学习任务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习任务可以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课堂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实验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81fe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移至预习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交流和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将学生从被动听课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设计1. 翻转前的预习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包括提供相关课本和复习材料、推荐网上资源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前置知识和概念,为后续课堂探究打下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参加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促进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
3. 翻转后的课后作业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布置问题探究、练习与巩固等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作业和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和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
1. 数学开放问题探究数学教育应该强调对数学方法的探究和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应用。
教师可以在翻转课堂的环节中,提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数学实验课堂数学实验是一种直观、生动、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在翻转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视频演示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来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
3. 数学竞赛训练数学竞赛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竞赛训练,提高学生对数学竞赛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增强竞赛应变能力和竞争意识。
总之,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水平。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819f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4.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上的传统授课环节放到了课外,而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一个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 过程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展示他们的预习结果,并通过小组讨论将所学知识与本课题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2. 知识建构:(1)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设计小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中心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体系。
3. 知识运用:(1)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教师通过点评和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复习:(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升学习效果。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交流学习心得和互相促进。
四、教学方法:1. 独立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翻转课堂:将课堂上的讲解环节放到课后,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思考、实践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879a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b.png)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两个环节对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而在课后进行应用和巩固。
翻转课堂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节奏和兴趣下学习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提倡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1. 设计(1)选择课堂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题目作为翻转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进行预习和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制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题目分析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制作相应的资源,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学习。
(3)提前布置任务:在课前,教师可以把相应的教学资源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形成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和思考,为课堂上的进一步讨论和实践做准备。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1.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 注重课堂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激活、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
3. 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节奏学习知识,更加个性化和灵活。
4.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5.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挑战和对策1. 师生互动不足:翻转课堂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和任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2. 学生学习效果不稳定: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稳定,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巩固作业和课堂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1fd1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5.png)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首先,定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
将课堂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教
学质量,实现自主学习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次,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教师预先准备好教材视频,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
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内观看教材视频,了解基本知识点,然后
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学习。
3.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知识点,并进行演示、演习、讨论等活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增强学生的对知识
点的理解和掌握。
4. 在学生彻底理解了各个知识点之后,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性的、更有深度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学生将在课堂教
学中更深入、更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广泛适用于数学等知识点类
科目的教学。
《2024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d51d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0.png)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在于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颠倒。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主要用于教师答疑解惑、学生互动交流和知识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课前准备阶段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并通过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这些资源应涵盖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预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件等学习资源,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堂教学阶段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答疑。
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巩固阶段在课后巩固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作业、练习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案例等资源,供学生自主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da40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a.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以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函数等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初中数学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和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2. 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教学。
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担任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
而课堂时间则用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巩固和实践操作。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数学问题的实例,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和应用。
(3)小组讨论法。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预习环节学生在课前通过教材和相关视频等渠道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参考资料和练习题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思考相关知识。
3. 巩固练习环节在课下,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辅导。
四、评价与总结1. 学生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教学总结老师可以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广泛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500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9.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数学教材内容:《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0章《二次根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借助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1.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2. 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10章《二次根式》的内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教师收集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准备讲解和解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复习一次根式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二次根式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提出疑问。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讲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准备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准备实践任务,设置问题情境。
二、课堂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实践环节。
2. 学生分享复习心得,提出疑问。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ac4ca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d.png)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称轴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性质;(2)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3)学会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会用图形软件绘制对称图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称轴的概念及性质;2.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3. 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自然景观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称性。
2. 新课讲解(1)对称轴的概念:介绍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对称轴的性质;(2)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判断方法;(3)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对称性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对称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性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拓展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对称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4e1a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2.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个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线性方程组问题。
3. 学生能够应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解法和应用。
教学步骤:阶段一:预习1. 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段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讲解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并做好相关的预习工作。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独立阅读课本,了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阶段二:概念讲解1. 老师在课堂上对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讲解。
重点强调线性方程组的特点和解法。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
阶段三:数学实践1. 老师出示一组简单的线性方程组,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
阶段四:知识应用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应用。
让学生解决一个关于线性方程组的实际问题,如人数问题、货币问题等。
2. 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阶段五:总结复习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强调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和预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学生能够独立解答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
4.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5.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数学
![翻转课堂教案 初中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68e87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a.png)
翻转课堂教案初中数学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 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学习部分)1.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书籍等途径,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判定方法,讨论并制作PPT。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2. 学生展示PPT,介绍各自小组选择的判定方法。
三、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 结合实例,讲解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讲解,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学习部分)1.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书籍等途径,了解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讨论并制作PPT。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2. 学生展示PPT,介绍各自小组选择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讲解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结合实例,进行拓展讲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讲解,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经验。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7db5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f.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式学习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
它通过颠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中心、讲解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预习教材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
下面是一篇以初中数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一、教学设计1. 预习阶段在课堂开始前,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并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直线的斜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预习相关教材,并做一些斜率计算的练习题。
2. 深入讨论阶段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直线斜率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直线上两点的坐标为(2,3)和(4,7),它的斜率是多少?”然后邀请学生回答,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问:“如何计算直线上两点的斜率?” “斜率有什么意义和应用?”等等。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讨论和观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总结在黑板上,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应用。
3. 实践操作阶段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和应用知识。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并计算它们的斜率;或者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直线斜率的知识进行解答。
二、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和定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预习阶段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理解新知识,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在深入讨论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与同学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在实践操作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154e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c.png)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其概念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环节和作业环节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将课后作业作为进一步巩固和应用知识的方式。
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而在家里进行作业。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以解决问题和进行讨论为主,而非仅仅接受老师的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1.2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实际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很多学生无法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导致学生学习不透彻,理解不深入。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样,他们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接受度也在下降。
学生们更愿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他们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和互动。
1.3 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上课和作业布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而在家里完成练习和拓展。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获取和整理信息,如何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7423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3.png)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现在许多学校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反思,而在家里进行作业和练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也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种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代数方程式的解法。
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2. 教学流程:第一步:预习阶段在课前,教师会预先录制一段关于代数方程式的解法的视频讲解,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观看。
在视频中,教师会讲解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解法方法,例如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分组等。
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会完成一个预习作业,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第二步:课堂互动阶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会进行一些简短的复习和引导,确保学生对预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
然后,教师会安排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共同来解决一些代数方程式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可以是在课前预习视频中没有涉及到的,也可以是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充分运用他们在预习中所学到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作业扩展阶段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会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学习和巩固。
这些作业可以包括一些代数方程式的练习题,也可以是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家里能够多加练习和思考。
学生在家完成作业后,可以将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在下节课上向老师请教。
3. 教学评价及反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以及他们在家里的练习和作业情况,然后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19-05-20T16:59:34.45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杜绕玲[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初中教学工作者的要求。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极为重要。
故以下具体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提升具体的教学质量。
云南保山市第一中学
初中数学作为我国初中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理科类学习内容的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限制了具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已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并重新架构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的传递过程发生在课堂之外,学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提前的学习,在课堂上主要是对于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消化,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复的锻炼,从而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内容只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由于在课堂上增强知识的消化、理解,因此也可以增强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到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的质量。
近些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佳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兴趣爱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然而就我国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所发挥的影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学习兴趣较差,甚至出现一定的逆反心理,这对于学生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学习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充斥着大量的计算以及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较大的困难,从而丧失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从而影响到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教师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正如文上所言,由于教师在初中阶段面临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鸭灌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打消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此同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难度较高,便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对于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加之正是由于数学本身教学难度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的问题,但由于教师追求教学进度的开展,往往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这便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一)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的前期,教师应当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微课资源,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学生通过微课的资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因此对于本节课所开展的一些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本节课堂教学进度的开展。
由于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限制,教师往往乐于让学生进行大量题型的计算,这也会在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通过前期的微课资源的学习,学生会对于本次的数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题型练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高效,同时由于难度的降低,从而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充满信心,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正式课堂的课堂设计
由于部分学生自律性原因,导致学生在微课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时应当为学生播放一些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回顾,从而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第二阶段的理解,以降低学生在正式教学过程中的理解难度,同时,正是由于之前学生进行了微课学习,因此教师在正式课堂教学内容上应当侧重于对于知识的巩固。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app软件
由于初中数学自身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课下练习,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些app软件来为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布置,同时在app软件上提前发布答案,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反思。
由于加入了学生个人的思考,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四)课堂知识内化阶段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中,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在课下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并将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索及小组合作的方式逐一解决。
在课下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回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心得、讨论疑难问题和共同完成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个别辅导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由知识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引导学生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数学自身学科特点的原因,教师应当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前期的学习,从而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并且在正式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答疑,充分的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在课下通过app为学生布置习题,进而提升学生锻炼习题的效率,以此真正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国贤.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赵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任娜.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