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2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3.2力的存在 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下(含解析)
![3.2力的存在 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c449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1.png)
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二节力的存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水B.人C.船桨D.龙舟2.鸡蛋碰石头,结果往往是蛋碎了。
关于鸡蛋与石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C.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两个力的大小关系3.小秋手提一袋食物时,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食物C.手提袋D.手提袋和食物4.爸爸和小煜掰手腕,爸爸获胜。
掰手腕时爸爸对小煜的力记为F1,小煜对爸爸的力记为F2,则()A.F1>F2B.F1先于F2产生C.F1=F2D.F2先于F1产生5.下列关于运动员游泳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向后划水的力大于水对他的力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6.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过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④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②④7.如图所示,人坐在甲船上,用乙。
甲力推乙船,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
关于此现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C.人对乙船的力改变了甲船的运动状态D.乙船对人的力改变了乙船的运动状态8.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会划出一道弧线从守门员身旁掠过而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从力的三要素分析,这里“恰当的位置”指的是力的()A.大小B.作用点C.方向D.以上都是9.小枫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C.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10.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向左拉下端固定的同一钢条,钢条发生的形变如图所示,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A.力的大小B.力的作用点C.力的方向D.力的三要素11.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下方,那么桌子会沿地面滑动,而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上方,那么桌子很可能会被推倒。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3.2力的存在同步练习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3.2力的存在同步练习科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27385dd2b160b4e767fcfb9.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3.2力的存在同步练习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A.空气和手的推力B.手的推力C.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D.重力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人拉车前进时,车也在拉人D.做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3 . 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木块,木块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人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木块所受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 . 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A.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B.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C.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5 .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之间一定接触才会发生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汽车不受力的作用6 . 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绳B.车C.手D.沙子7 . 杨杨同学梳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B.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C.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D.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8 . 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挡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9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11 . 一名足球运动员带球时,面对扑来的守门员,巧妙的踢了个高球,将球送进球门,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运动员B.守门员C.足球D.地球12 . 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13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4 . 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送达月球背面,开展月球地质、资源等探测工作;并在月球背侧拍摄了不少照片,通过中继星“鹊桥”传回了地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力的存在同步测试(3)(II)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力的存在同步测试(3)(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ab4207231ed9ad51f01df2bf.png)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同步测试(3)(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A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 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2. (2分)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A . 大小B . 方向C . 作用点D . 以上都是3. (2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它说明了()A . 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B .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C .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 . 以上三个方面均有4. (2分)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用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t=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张图是()A . abB . bdC . adD . ac6. (5分)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机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7. (3分)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________ 的作用.8. (2分)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 . 桨对水的推力B . 水对船的推力C . 人对船的推力D . 水对桨的推力9. (2分)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 .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左侧会下沉B .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C . 静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D .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10. (2分)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A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B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C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D . 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二、填空题 (共2题;共9分)11. (5分)如图所示,请画出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F的示意图。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力的存在(第1课时)同步练习(II)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力的存在(第1课时)同步练习(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b3d4176cbd64783e09122bbe.png)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2 力的存在(第1课时)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题;共3分)1. (1分)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
下列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 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B . 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C . 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 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2. (1分)下图所示是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关于人在跑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跑步机受到人对它的一个向后的力B . 人对跑步机没有做功C . 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D . 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3. (1分)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 . 只有重力B . 重力和空气阻力C . 重力和手的推力D . 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二、填空题 (共2题;共5分)4. (1分)大量事实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________。
5. (4分)鸡蛋贮存过程中会出现质量减少、散黄等现象。
查阅资料发现,1%的蜂胶混浊液可减缓鸡蛋贮存期间质量的减少,对人体也没有伤害。
甲蜂胶处理鸡蛋时,浸渍和喷雾中哪种效果更好?对此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探究。
将鸡蛋分成三组,其中两组分别用1.5%的蜂胶混浊液进行浸渍(10 s)和喷雾处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如图所示,置于25 ℃恒温箱中存放,每隔1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鸡蛋贮存期间质量减少情况()/%]如表所示:时间/天浸渍组喷雾组对照组10 5.2 5.2 6.520 6.0 5.87.3307.67.210409.08.516.8509.89.624.06011.410.937.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兴趣小组的成员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1.5%的蜂胶混合液用浸渍和喷雾的方法处理鸡蛋均能明显降低鸡蛋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减少,且两种处理方式差异不大的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33322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8.png)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2)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3.2力的存在(2)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
测量时,应先提住上端的圆环,使弹簧测力计自然悬垂在____方向上,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___刻度位置,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末端的挂钩上。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物体对弹簧测力汁的拉力为____。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___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关于力的测量,下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b.弹簧测力汁和天平都是测力计c.握力计和拉力计都是测力计d.弹簧测力计中的单位通常是牛3.关于弹簧测功机的使用,以下陈述中的误差为()A.使用前,注意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B.在使用过程中,弹簧和指针都不能与外壳摩擦c.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刻度的最大值d、弹簧测功机必须垂直悬挂,不能水平或倾斜使用。
4.在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弹性变形的是()A.用手将充气球压成凹形;B.站在板上按压板;C.用锤子把铁钉打成各种形状;D.撑杆跳高动员的时间5.测一个约4牛的力时,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a.10牛,0.2牛b.5牛,0.1牛c.5牛,0.5牛d.以上三者均可6.在使用弹簧测功机称重(每次在测量范围内)后,一名学生发现,弹簧测功机在不受力时使用的指针是0.3n,因此实际值总是比测量值小0.3n(:a.B.大0.3n C.无法确定相同的D)7.两名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的大小,他们抽同一把弹簧拉力器的3根弹簧,结果都能将手销伸直,则()a、胳膊粗的人会在胳膊上使用更多的力量。
长胳膊的人在手臂上使用更多的力量。
C.两人在手臂上使用相同的力量d.无法比较两人手臂所用的力的大小8.如图所示,学生在弹簧测功机两侧沿水平方向施加6 N拉力,并保持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 0北纬3北纬6北纬12北纬9.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弹簧的原始长度是多少厘米。
3-2力的存在(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浙教版)(原卷版)
![3-2力的存在(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浙教版)(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cbb4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6.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力的存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
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2.(2022·广西·中考真题)2022年2月,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
图是女足队员正在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B.脚将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D.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静止3.(2021·福建·中考真题)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B.其施力物体是地球C.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D.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4.(2022·广西南宁·模拟预测)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以3﹣2击败韩国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
如图所示为中国女足队员射门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运动时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球在空中运动过程,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将静止D.足球撞击到网后被反弹出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吉林中考真题)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6.(山西模拟)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7.(2022·浙江宁波·一模)2017杭州西溪国际龙舟赛“五常龙舟盛会”成功举办,根据如图赛龙舟的情景,思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人对船桨的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8.(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力使弓形变B.力使跳板弯曲C.力使弹簧伸长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9.(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2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2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6b67ed7581b6bd97e19ea3e.png)
七下第三章第2节力的存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的儿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的是()4.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A.都相同B.作用点相同C.大小相同D.大小、作用点相同5、一代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常规赛公牛对阵小牛的比赛中,由于飞身扣篮用力过猛,将篮板玻璃打碎;但他的手腕也同时受伤。
总结这些情景,主要说明了()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D.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桨B.湖水C.同学D.龙舟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 B. C. D.8.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10.几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如何认识力和表示力的问题,其中看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D.可以用一个图形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C.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分析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D.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够认识的11.一人用细绳拉者一个重物在地上前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B.如果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细绳,受力物体是重物C.如果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细绳D.如果研究绳对人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1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13.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14.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N B.3N C.6N D.12N15 .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力的大小,且读数为2.5N,则该力的准确值应为()A、2.9NB、2.5NC、2.7ND、2.1N二、填空题1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也就是它的_____。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2)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2)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d261c21a37f111f0855b3c.png)
3.2 力的存在(2)对应学生用书P103—P104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C)A.一位中学生 B.一枚大头针C.一袋方便面 D.一块砖2.小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指在0.4牛刻度处,没来得及校零就用它去测力,如果示数是2.5牛,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应为(B)A.2.5牛 B.2.1牛C.2.9牛 D.2.7牛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所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B.使用前要调零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拉D.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相平4.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大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B)(第5题)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测量时,应先提住上端的圆环,使弹簧测力计自然悬垂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位置,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末端的挂钩上。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5牛,最小刻度值是0.2牛,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6牛。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第6题)7.如图所示,各个钩码均重10牛,甲、乙、丙、丁四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10牛、10牛、10牛、10牛。
(第7题)8.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同步练习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245a7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8.png)
力的存在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基础达标】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2.下列属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手拉弹簧,弹簧被拉长②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速度逐渐变小,最后停下来③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④石块从高处落下,速度越来越大3.(2015·某某)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4.(2015·某某)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填“形状”或“运动状态”),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
(第4题)5.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B.撑竿跳高运动员将撑竿压弯C.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他会向后滑动D.将弹簧拉力器拉开6.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人拉车前进时,车也在拉人D.做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拓展提高】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同步过关练习(pdf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2力的存在同步过关练习(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2d41d9d5bbfd0a78567303.png)
第2节力的存在同步过关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观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4.一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B.比原来的测量值小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5.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比试臂力,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7.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8.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A.8N,8N B.8N,16N C.0N,16N D.16N,8N9.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 同步测试(2)(I)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 同步测试(2)(I)卷](https://img.taocdn.com/s3/m/64fd65c6cc7931b764ce155e.png)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同步测试(2)(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3题;共29分)1. (2分)(2015·金华) 小柯在测量某铁块的重力时,发现铁块的重力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时又找不到其他测量工具,为了测出该铁块的重力,他找来木棒、细铁丝等物品进行如下改进: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A位置,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
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
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1)步骤一中,“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________测量结果的影响。
(2)步骤三中,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如图丁所示,则该铁块的重力是________N【考点】2. (2分)(2016·缙云) 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若用A弹簧制作弹簧秤,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F=3xB . 用A弹簧制作的弹簧秤,伸长量为18厘米时,受到拉力为6牛C .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BD . 若要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秤,应该选择弹簧B【考点】3. (2分)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弹簧发生拉伸形变B . 弹簧发生压缩形变C . 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D . 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考点】4. (2分)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 .【考点】6. (2分)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A . 重力、支持力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考点】7. (2分)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B .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C .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D .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考点】8. (2分)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 .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 .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 .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考点】9. (3分)如图所示,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_N。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 同步测试(2)A卷(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 同步测试(2)A卷(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0b343c56edb6f1afe001f5d.png)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同步测试(2)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3题;共29分)1. (2分)在探究弹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1)将弓拉得越弯,手感到所受到的力就越大;将弹簧拉得越长,手感到所受的力也越大,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用不大的力就可以把一个竹弓拉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一个铁弓拉开,据此,你猜想到弹力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考点】2. (2分)如图,用手指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 .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B .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 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D . 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3. (2分)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A . 重力、支持力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考点】4. (2分) (2020八上·江北月考)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
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 .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 . 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受到3个力的作用D . 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考点】5. (2分) (2020七下·吴兴期末) 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真菌酵母菌蘑菇大肠杆菌C力压力重力摩擦力D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试管婴儿A . AB . BC . CD . D【考点】6. (2分) (2018八上·鄞州月考)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A .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 .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 . 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 . 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考点】7. (2分)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A . 吊绳对水桶的拉力B . 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C . 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D . 使瀑布下落的力【考点】8. (2分)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3.2 力的存在(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3.2 力的存在(2)](https://img.taocdn.com/s3/m/b9f7d24410a6f524ccbf857f.png)
3.2力的存在(2)1.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B)A.质量、质量B.质量、力C.力、质量D.力、力2.你拿起两个鸡蛋所需的力大约是(B)A.0.1牛B.1牛C.10牛D.100牛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节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
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A) A.偏大B.偏小C.相同D.不能确定4.托起下面几个物体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牛的是(D)A. 一颗黄豆B. 一瓶啤酒C. 一辆自行车D. 一个鹅蛋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B. 使用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C.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量程D.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6.测一个约为6牛的力时,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最恰当的是(A)A. 10牛,0.2牛B. 5牛,0.1牛C. 15牛,0.5牛D. 以上三者均可7.两个人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能将手臂伸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手臂粗的人所用的力较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力较大C.两个人的手臂所用的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力的大小,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它的量程是5牛,最小刻度是0.2牛。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力为3.6牛,请在图中标出当时指针的位置。
(第8题)9.一个弹簧测力计已标出了未挂重物时的零刻度值,但其他刻度值未标明。
现挂上2牛的物体,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旁标出刻度值。
(第9题)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第10题)甲:__5牛__;乙:__5牛__;丙:__5牛__。
【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与另一端的作用力无关。
而题中挂钩端的力都是5牛,因而其示数应当都为5牛。
(第11题)11.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力的存在(2)
对应学生用书P103—P104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C)
A.一位中学生 B.一枚大头针
C.一袋方便面 D.一块砖
2.小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指在0.4牛刻度处,没来得及校零就用它去测力,如果示数是2.5牛,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应为(B)
A.2.5牛 B.2.1牛
C.2.9牛 D.2.7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C)
A.所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要调零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拉
D.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相平
4.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B)
(第5题)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测量时,应先提住上端的圆环,使弹簧测力计自然悬垂在竖直方向上,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位置,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末端的挂钩上。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5牛,最小刻度值是0.2牛,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6牛。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第6题)
7.如图所示,各个钩码均重10牛,甲、乙、丙、丁四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10牛、10牛、10牛、10牛。
(第7题)
8.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
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
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填“大于”或“小于”)乙弹
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甲和丙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的弹力进行了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第9题)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为8牛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16厘米,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8厘米。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
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填“A”或“B”)
【解析】(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牛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牛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Δ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关系。
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受力F=5牛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为10厘米,则当F=8牛时,Δx=16厘米;B橡皮筋受力F=5牛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为5厘米,则当F=8牛时,Δx=8厘米。
(2)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牛,B的量程为0~15牛,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受力相同时,A伸长量大,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10.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提示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Δ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橡皮筋的长度L与橡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0之差,即ΔL=L-L0。
(第10题)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
尺。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筋伸长的长度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4.5厘米。
②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应当是1.8。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第1、_2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橡
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解析】(1)在探究橡皮筋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关系时,钩码的重力提供拉力,还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变化,因此还需刻度尺。
(2)②F每增加0.5牛,ΔL相应增加0.6厘米,故F=1.5牛时ΔL =1.8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