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漏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漏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检漏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吴阔海1、张俊杰1)
(1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管线管理所 210036,1 北京沃尔斯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97;)
摘要:随着检漏工作的深入开展,检漏难度越来越尽管,分析和判断泄漏声音的管网检漏在行业已经兴起有30多年了,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容易被假象、表面现象迷惑,走进检漏误区。

为了减少了检漏的失误,提高检漏的效率和可靠性,就要抛弃惯性思维,抛弃条件的束缚,灵活相互验证、尊重科学。

由此可见,只有破除了检漏的误区,才能使检漏工作更为。

关键词:有声既有漏、无声即无漏、水压不足、超电量泵站、零点漂移、环网;
1.研究背景
由于,受外界环境、工况条件、认知水平,人耳听力和经验的影响,声学技术局限,检漏人员常常被假象迷惑走入检漏的误区,造成检漏精度下降。

为了减少了检漏的失误,提高检漏的效率和可靠性,检漏人员就要抛弃惯性思维、条件束缚、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

因此,将检漏误区以及对策研究课题抛出来与同行和专家一起探讨,以便提高检漏效率和准确性,少走弯路,减少误判。

2.检漏误区
2.1有声即有漏、无声即无漏
声学探测技术是通过听测管网上泄漏噪声侦测泄漏线索,分析和判断管网是否泄漏,但因听力、认知以及工况条件影响和限制,常常会造成检漏工作失误,使检漏人员走入误区。

(1)有声即有漏。

声音探测的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受水压、声音衰减、听力、装备、管材
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一旦阀栓无声,检漏人员就会误认为管网没
有泄漏。

管道噪声的产生因素很多,绝不只管网泄漏产生的摩擦噪音这一种。

例如,阀门开度、居民用水,电机、三通、空穴、水泵及啸叫等都是造成干扰噪声的因素。

(2)无声即无漏。

无声即无漏,这是典型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人耳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辨识是有局限性的,通常噪声分贝值10dB之下,人耳是很难听到。

即便是听力超常,分贝值5dB之下是失灵的。

众所周知。

泄漏噪声产生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形成射流;二是要有足够的声能,保障声音可以传到阀栓两侧;三是声音衰减慢。

倘若失去了这三个要素,人耳是很难在阀门上听测到噪声。

小的渗漏,疑难漏点,包括PE管泄漏很难在管道上听测到噪声。

可见,人耳听不到声音,不见得管网不泄漏。

2.2超电量泵站即有漏
二次供水泵站的耗电量增加,甚至是异常就怀疑是管网泄漏所致,这也是误区之一。

由于,引起泵站超电量的因素很多,像机泵老化,效率下降,频繁启停泵、私拉乱接、管网泄漏,水箱漏溢、浮球故障等都会到导致电量上涨。

所以,泵站超电量不见得是泄漏引起的,但泄漏一定会引起电量升高。

因此,当泵站电量超了,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判断,逐一排查才能下结论,而不是盲目定论,避免以点带面,走入误区。

2.3压力不足即有漏
日常运营维护中,经常会遇到小区水压不足,吃水难的问题。

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检漏成了首当其冲的工作。

说实话,管网泄漏是引起小区水压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

诸如:闸门启闭、复位不到位、管网堵塞、临时冲洗管道、新旧管接驳错误、机泵老化以及高峰期N个无负压供水设备直抽等都会引起管网水压不足。

可见,当水压不足时,要根据导致水压不足的因素,逐一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搞清楚引起水压不足的真实原因,才能解决水压不足问题。

2.4水样无氯即不漏
在检漏工作中,检漏人员常常会遇上下水井流淌不明清水现象,
而又判断清水来源和属性。

为了鉴别清水的属性,检漏人员常常会通过化验水样中余氯成分来分析和判断是不是自来水。

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直观,快捷且成功率极高,一直被检漏人员所推崇。

那么化验水样中不含余氯就不是自来水,就不是泄漏导致昵?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余氯化验只是分析和鉴别水样属性的一种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

当漏点处于管网末梢或漏水排入地沟、电缆井等便于挥发的地方,余氯挥发很快,含量就甚少或没有。

因此,无余氯即水样就不是自来水,就不是泄漏所致的说法是错误。

千万别完全依靠余氯化验定性。

2.5多回路环网引起的声音传播路径变化
环状管网在供水系统中是客观存在,但像图中所示的多回路环状管网的情况却很少见。

通常来讲,环状管网对相关仪测试影响并不大,但如果遇上下图所示的多回路环状管网则很容易误判。

由于,环状管网距离短且多个环状管网相连接,泄漏噪声会沿着环状管网的不同路径进行传播。

如果在采取任何隔离措施阻断声音传播的路径,很容易导致相关仪测试结果的错误。

按照惯性思维理解,只要漏点包含两个传感器之间即可,但实际上多回路环状管网完全满足相关仪测试的基本条件和要素,但因声音传播路径是多路的,很难判断测试的那条回路的泄漏声音导致的泄漏。

遇上这种情况,检漏人员很容易走入误区,不知所措。

2.6 流量计零点漂移假象
众所周知,单一管段(如图所示)在关闭流量计或水表前、后的阀门后,倘若流量计、水表仍在走量,则说明有泄漏。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和评判原则,惯性思维正常该管网应该有漏。

实际上该段在关闭两侧阀门后,流量计仍在走量,大约100m3/h的流量。

如图所示:
检漏人员采用检漏棒听侧两端阀门,管道上并无任何轻微的泄漏噪声。

为了避免是误判,检漏人员采用相关仪测试后并不任何峰值和明显泄漏迹象。

检漏人员感觉奇怪,经过一番研究后,怀疑流量计可能有问题。

于是,采用先进超声波流量计UFP-20测试流量,结果发
现流量计并不任何流量,示值显示为0。

至此,可得出结论是流量计零点漂移导致流量计显示值。

后来,经计量人员现场在线检测发现是国产流量计零点漂移所导致的。

2.7 MNF小或零值就没漏
DMA分区计量小区的02:00~04:00之间的夜间最小流量MNF值小或零值,就以为没有泄漏。

从表象看好像是正确,实际上走入两个误区。

其一DMA分区计量小区夜间无人用水;其二,小区无泄漏。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以A、B两个DMA分区计量小区为例,A、B计量小区用户分别为1200户,1500户,水表口径为DN150mm和DN200mm,入住率均在80%以上,且多数以青年人为主的新小区。

为了,保障截取数据的一致性,A、B两个小区均截取了115d,A夜间最小流量长期为0m3/h,B小区30d时间0m3/h,其余时间0.3~1.3m3/h。

A、B两个DMA小区最小流量曲线图如下:
为了验证说法的错误性,检漏人员分别对两个小区调查,结果发现A小区阀门渗漏4处,B小区暗漏1处,明漏2处。

漏点修复后夜间最小流量MNF均未下降。

实践证明,这种说法不正确的,是错误的,皆因水表口径偏大所致。

3.对策研究
3.1 动态巡检、维护、校准机制
对于零点漂移、流量计解析错误导致的检漏误区,最根本原因在于计量缺少定期巡检、维护和校准的机制,缺少绩效考核,才使得计量人员被动应对问题的发生。

随着电磁、超声波流量计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零点漂移、解析错误的问题一定会随之增加,因此,要建立定期巡检、校准机制、建立和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完善对计量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督促计量人员主动出击,积极地根据气温变化,数据异常检查、测量、校准流量计参数,修正数据,避免零点漂移、解析错误引起误会。

这样才能减少因为零点漂移、解析错误导致的窝工现象。

另外,要建立计量与检漏联动机制,对于电磁、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的区域,可采取先校准再检漏的措施,现场抄表与远传数据核对,减少
检漏无用工,提高检漏效率。

3.2临时隔离环状管网
在检漏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特殊的情况即环状管网(如图3所示)。

当检漏人员遇到这种特殊的环状管网时,一定要临时关闭阀门,隔离环状管网后才能使用相关仪测量。

否则,测量的结果根本搞不清楚测量的是那一段管线?以泰国曼谷水务集团案例为例,蓝色管段管径为DN1000mm,传感器A到B的距离为130m;而红色管段的管径为DN900mm,传感器A到B的距离为160m。

如果不关闭阀门、临时隔离,测量的结果是红色管段,还是蓝色管段,根本无法判别。

环状如下图所示:
因此,当遇到像上图所示特殊环状管网时检漏人员可根据来水方向关闭A和B传感器的连通阀,把蓝、红管段隔离开,然后再采用相关仪进行相关定位。

目的是为了搞清楚测试是蓝色管段,还是红色管段。

3.3测压、测流及噪音监测
沿线测压,分段测流的方法是对阀栓听音法的一种补充,可以有效弥补声音探测的缺陷,及时发现问题和泄漏点。

对阀门无声的,但有确实存在管网泄漏的情况,测压、测流可以作为甄别的方法。

为了便于理解,在这里以某城市检漏工单案例说明。

某工单接到居民投诉,某条管道沿线水压偏低。

检漏人员打开附近所有雨水井、污水井和电缆井,并未发现自来水踪迹。

沿线管闸和消防栓全部经过听音杆听音,并未发现漏水声音。

检漏人员在研究管网图纸后,通过切换东西两侧阀门提升管网,然后对沿线消防栓进行测压,对比消防栓的压力数值,最终锁定管网泄漏的区域和范围,准确定位漏点。

另外,对管网“无声”的情况,要客观看待和认识,要承认人耳听力的局限性,采用更为先进、更灵敏的智能噪音记录仪ZS820进行在线监测,实时采集泄漏噪音分贝值10dB以下的噪声,及时现人耳听测的泄漏点。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关闸、测量流量来分析和判断管网是否泄漏,然后利用大口径、塑料管相关仪AQUASCANTM2对听
不声音,但却怀疑有泄漏的关断进行逐段测量,查找无泄漏噪声的管段。

3.4更换DMA计量仪表
DMA分区计量小区夜间最小流量长期为0或很小的情形,要及时跟踪检查,分析原因,搞清楚是故障问题、表慢问题,还是计量仪表选型问题,及时制定更换计划。

在计量仪表选型时根据小区的规模、用户数量、消费能力、商户、门面房等用水量情况,结合计量仪表的特性参数优化计量仪表的尺寸与选型,及时更换计量仪表,确保准确计量,避免小的渗漏都遗漏掉。

小的渗漏持续时间长,难发现,但其对产销差率影响并不小。

3.5化验多项指标
对于余氯化验水样不变色的情况,常常因为余氯含量少,挥发快所致。

当检漏人员取水样化验的时候,要摇晃水样且等待几分钟以后在观察水样是否变色,也可将投入药剂的水样对着阳光观察,总之,检漏人员最好别急于下结论。

如果,水样仍然不变色,可提取水样到化验室化验PH值、硬度等指标,通过与自来水标准水样比对、分析确定水样是否自来水。

通常来讲,自来水的硬度、PH值以及其他指标与污水、中水、雨水以及河道倒灌的水样不同。

通过多种指标比对可提升分析,判断的精度,减少误判。

3.6定期检测机泵效率
对于超电量泵站要定期对泵站的电机、水泵进行检测,分析机泵的效率,老化程度,检查电机转速,鉴别是不是因为机泵老化、效率下降导致电量增加。

其次,就是要跟踪抢维修过程,重点检查那些小区阀门缺失、老化严重的小区,是否存在频繁启停机泵的情况。

另外,就是小区二改过程中,新旧管线接驳错误,把自然压和二次加压管网混接所致。

4.结论
总之,不管检漏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检漏人员,在实际检漏工作都会或多或少遇上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只有通过检漏的误区与对策研究是为了检漏人员在实际工作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纠偏错误
的认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科学、正确的检漏思路和方法检测泄漏,提升检漏的效率和成功率,
北京沃尔斯特新技术有限公司
期待与您相遇
来源:北京沃尔斯特新技术有限公司(原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