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具有规范的标准,各个环节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测过程。

所谓“标准化”包括了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即按照标准确定测验的目的和计划,项目的编制标准化,测验的管理标准化,评分记分的标准化,分数解释的标准化等。

标准化测验具有以下五个优势:(1)具有测验所需的统一的标准;(2)内容覆盖全面;(3)质量可严格操控;(4)适用范围广;(5)有独立实施的主体。

标准化测验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它由三股源流汇集而成,即:(1)德国的实验心理研究;(2)英国关于心理个别差异的研究;(3)法国关于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研究。

以上三股源流,加上美国人事工程思想(把人类能力量化为数目,以代表个人的价值)的促进,使标准化测验得以产生和发展 [2] 。

二战后,作为一种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业进步的方式,标准化测验得到了广泛传播。

起初。

标准化测验是以学生自愿参加,或只在学生中进行抽样测验的形式展开的,目的是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企图通过增加问责的方式来改善课堂的教学活动。

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各州都增加了对标准化测验的应用。

这时测验与各州的课程标准联系在一起,通过增加监督和问责的方式来提高教育质量。

198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立法部
(Legislature)开始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对那些在测验中取得进步的学校进行认证或提供资金奖励。

这些政策促进了一个新绩效制度的产生,即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否与学校自身的利益相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为主导,以追求学业优异为主要目标之一。

例如,1991年4月18日,前总统布什颁布的《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强调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94年3月31日,前总统克林顿又签发了由国家教育标准和促进委员会制订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中又提到要建立国家学术标准。

这是因为,根据美国有关机构调查,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致使大多数学生在迎接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知识、技能与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将影响美国今后在世界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