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定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质课件(共7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e1a0baf61fb7360b4c6573.png)
大
一进房子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景物
路、花、 山、 溪流 洞口
像大会堂
小船、双龙、
山石
石钟乳、 石笋
特点 美 宽 大
险奇
写法借鉴
1.抓好行文线索。本文既抓住了游览的先 后顺序,又抓住了泉水流经的路线,这两条线 索有机结合,使文章叙述清楚,一目了然。
2.有始有终,结构完整。本文开头介绍游 览的时间及目的地,中间记叙游览的经过,文 末写游览结束,出了双龙洞。
二、新课讲解
我会认
zhè
cù
浙 江 一簇
tún
臀部
qī
wān yán
漆黑 蜿 蜒
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
zhè luó dù juān zhǎi yù jiān tún
浙罗 杜 鹃 窄 郁 肩 臀
yí é lù rǔ sǔn duān yuán
移 额 陆 乳笋 端 源
二、新课讲解
生字归类 浙 罗杜 鹃 窄郁 肩 臀 移 额 陆 乳 笋 端 源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 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山色
水 声
二、新课讲解
你能想象出来“一路迎 着溪流”走的感觉吗?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宽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急
缓
窄
二、新课讲解
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孔隙的特点——窄、矮、险
二、新课讲解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 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 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 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 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 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 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 内洞。
一进房子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景物
路、花、 山、 溪流 洞口
像大会堂
小船、双龙、
山石
石钟乳、 石笋
特点 美 宽 大
险奇
写法借鉴
1.抓好行文线索。本文既抓住了游览的先 后顺序,又抓住了泉水流经的路线,这两条线 索有机结合,使文章叙述清楚,一目了然。
2.有始有终,结构完整。本文开头介绍游 览的时间及目的地,中间记叙游览的经过,文 末写游览结束,出了双龙洞。
二、新课讲解
我会认
zhè
cù
浙 江 一簇
tún
臀部
qī
wān yán
漆黑 蜿 蜒
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
zhè luó dù juān zhǎi yù jiān tún
浙罗 杜 鹃 窄 郁 肩 臀
yí é lù rǔ sǔn duān yuán
移 额 陆 乳笋 端 源
二、新课讲解
生字归类 浙 罗杜 鹃 窄郁 肩 臀 移 额 陆 乳 笋 端 源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 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山色
水 声
二、新课讲解
你能想象出来“一路迎 着溪流”走的感觉吗?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宽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急
缓
窄
二、新课讲解
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孔隙的特点——窄、矮、险
二、新课讲解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 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 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 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 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 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 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 内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上课用(定稿)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上课用(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b5a93f5a8102d276a22fda.png)
景物 特点 感受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 有精神 多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溪流 样子多 声音多
一片明艳
一幅彩色画卷
自学提示2
任务一:自读课文4 -7自然段,找到课文 中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词语用 “____”画出来或者自己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用“~~”画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 任务二: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 出来的?
油桐(yóu tóng ) 或浓或淡(nóng ) 上源 (yuán) 额角(éjiǎo ) 蜿蜒 (wān yán ) 依据(yī jù ) 盘曲(qū )而上 系(jì)绳子
自学提示2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用 “…”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 词句。 2 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 大意。
(
(
)的沙土 ( )的公路 ( )地流着 (
)的映山红 )地移动 )地举起
拓展:
你知道怎样写好游记吗?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用 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 谨。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 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 己的真实感受。
作业:
本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请你以 导游的身份任选双龙洞其中的一个 景点进行复述。
自读前三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向我们交代了 什么? 2、自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描 述这些景物的?
方法:先自学,再与同桌交流。 时间:5分钟
开头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 (人物) (地点)(事件)
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共39张PPT)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61f3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2.png)
字词解释
蜿蜒
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 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字词解释
突兀森郁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 繁茂。用在文中,突 出了洞口的气势。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 游双龙洞的游览路线是怎样 的?找出文中表示作者行踪 的语句。
小组讨论
过渡
引导
线索一
路
洞
外
上
口
洞
出
内
孔
洞
洞
隙
游览路线图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外洞的对比,写出了 内洞空间之大。作者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泉 水的声音“轻轻的”,从侧面突出了内洞空间之大。
主题概括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 过程,按 游览 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 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 、 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喜爱与赞美 之情。
整体感知
景物的特点
2、3
公路
映山红
油 桐
粉红色的山ຫໍສະໝຸດ 溪流宽窄缓
急
宽敞的外洞
整体感知
读课文第5—7自然段,想 一想:作者游览了哪里?这 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设问句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 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 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 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 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通过写船小,衬托 孔隙的狭小。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找出泉水流经 的景点,将泉水流经的来路 与作者的游览路线对照,说 说你的发现。
线索二
洞口,溪水从洞 里流出来
内洞,泉水 靠着右边流
外洞,泉水从 孔隙流出
一路迎着溪流
发现:每一处景点,作者都写到了泉水的来路。作者 的游览顺序正好与泉水流出的方向相反。
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优秀课件
![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bcd7da9e314332396893ff.png)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游览顺序)
2、他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理清线索: (洞口→外洞→孔隙→Biblioteka 洞→出洞)3.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 离城约13公里,海拔520米。它的特 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 小船”。千百年来被人们誉为“水石 奇观”。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组成, 外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 中常年温度约在15摄氏度左右。一进 洞口可见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的“洞 天”二字。洞口两侧上端悬有两个石 钟乳“龙头”,形象逼真。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 金华双龙洞 的经过。课文按照 游览顺序 ,依次写了 去 金华双龙洞的路上 、游 外洞 、由 外洞 进 入 内洞 、 游内洞 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乘船出 洞的情况。写了路上 明艳 的景色、欢唱 的 溪流 ,外洞的 宽敞 ,内外洞连接处 孔隙的 窄小 、内洞的“ 黑 、 奇 、 大 ”。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观 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详 略得当,详写了 孔隙 、 内洞 风貌,突出了双龙 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 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 会活动家。
浙 臀 稍 额 蜿 蜒
浙江 油桐 一簇 臀部
nóng
cā rǔ
zhè
tóng
cù
tún
shāo
wān yán yuán jù
é
或浓或淡 稍微
擦伤 蜿蜒 依据
额角
石钟乳
上源
罗店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时而 突兀森郁 聚集 拥挤 孔隙 并排仰卧 臀部 稍微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99a8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使用准确、生动的词汇和语句,将双龙洞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语言准确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
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融入作者的情感和感受,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增强阅读体验。
情感融入
05
CHAPTER
拓展延伸:其他著名游记作品欣赏
描写细腻
气势磅礴
宽敞明亮
奇特壮观
进入内洞,各种奇特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等景观映入眼帘,形态各异,壮观无比。
神秘莫测
内洞深邃幽暗,充满了神秘感。游客们纷纷猜测这些奇特景观的成因和寓意,增添了游览的乐趣。
04
CHAPTER
游记写作技巧探讨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观察顺序
游览路线
景点选择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将沿途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游览路线。
徐霞客的游记更关注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郦道元的游记则更关注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呈现。
关注点不同
徐霞客的游记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郦道元的游记则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
读者感受不同
06
CHAPTER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3
预期成果
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游记作品的多样性,并从不》PPT课件
目录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景物描绘与游览顺序游记写作技巧探讨拓展延伸:其他著名游记作品欣赏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CHAPTER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著名的溶洞景区
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千姿百态
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7℃左右,是避暑胜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课件(共53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83baac4afe04a1b171de15.png)
拓展阅读
黄果树瀑布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天下第一瀑——黄果树 瀑布是“阔而大”,实不虚夸。它在贵州省镇宁布依 族自治县西南十五公里的白水河上,由于河床断落, 形成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 三十米(水量大时可达四十米左右),从六十多米的 悬崖之上飞跌而下。
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谷地的“观瀑台”上,抬 头(仰 ∕昂)望,那瀑布就好像九天下落的银河射入 深潭,又好似千万匹抖动鬃头的雄狮冲出山冈。崖下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 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 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 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一部分写出了作者入山看到 的景色,要用亲切、明快的语调读 出作者踏上旅途的兴奋、愉快之情。
学习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洞 口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 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从仰望的角度写出山的高 度和气势,表现出洞口的特 点——宽。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形象地说明洞口是呈 巨大的拱形。
外洞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 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 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杜鹃气势聚集拥挤心情浙江脚跟移动昏暗挤压额角一簇登陆宽广石钟乳石笋观赏臀部漆黑昏暗似乎明艳宽广明艳聚集漆黑蜿蜒宽敞仿佛明丽暗淡昏黑分散明亮笔直思考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叶圣陶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 和作者一起游览一下美丽而又奇特的双龙洞吧。
第一课时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 本文是一篇游记。
形近:铜锣 萝卜 箩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最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最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a443394afe04a1b171debb.png)
请以导游的身份写出介绍 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 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
写一写。
. 请任选其一完成 65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恰当
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
2、分清主次,抓住景物特
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
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 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 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 洞里。
.
60
想一想 介绍游览内洞的经过
这段主要写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
61
特 点
.
62
这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 容?赞扬了什么?
Zhè tóng cù nóng tún 浙江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臀部
Shāo é
cā
wān yán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 蜒
rǔ jù yuán 石钟乳 依据 上 源
.
5
zhè
浙江
diàn
罗甸
cù
一簇
wù
tún
juān
突兀森郁 臀部 杜鹃
tóng
油桐
sǔn
石笋
.
6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7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 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
写一写。
. 请任选其一完成 65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恰当
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
2、分清主次,抓住景物特
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
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 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 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 洞里。
.
60
想一想 介绍游览内洞的经过
这段主要写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
61
特 点
.
62
这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 容?赞扬了什么?
Zhè tóng cù nóng tún 浙江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臀部
Shāo é
cā
wān yán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 蜒
rǔ jù yuán 石钟乳 依据 上 源
.
5
zhè
浙江
diàn
罗甸
cù
一簇
wù
tún
juān
突兀森郁 臀部 杜鹃
tóng
油桐
sǔn
石笋
.
6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7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课件(共88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课件(共8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1f1299ce2f0066f533225b.png)
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景色怡人
映山红
或浓或淡的新绿
油桐
眼前一片明艳。
点明是逆流而上。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调子。
说明溪流蜿蜒曲折。
写出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拟人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
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找出这段话中的反义词。 宽——窄 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 缓——急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 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 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 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 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 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 舒服 )
增添( 添加 )
我会认
zhè cù tún qī
浙簇臀漆
我会认
wān yán
蜿蜒
我会写
zhè
左中右结构
浙 江
我会写
luó
上下结构
罗列 罗汉
我会写
dù
左右结构
杜绝 杜撰
我会写
juān
杜 鹃
左右结构
我会写
zhǎi
上下结构
宽窄
我会写
yù
左右结构
浓郁
忧郁
我会写
jiān
左上包围结构
肩膀
肩头
我会写
tún
上下结构
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
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宽
写出了外洞怎样的特点?
孔隙
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来写孔隙“窄、矮、险”的特点的?
映山红
或浓或淡的新绿
油桐
眼前一片明艳。
点明是逆流而上。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调子。
说明溪流蜿蜒曲折。
写出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拟人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
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找出这段话中的反义词。 宽——窄 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 缓——急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 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 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 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 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 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 舒服 )
增添( 添加 )
我会认
zhè cù tún qī
浙簇臀漆
我会认
wān yán
蜿蜒
我会写
zhè
左中右结构
浙 江
我会写
luó
上下结构
罗列 罗汉
我会写
dù
左右结构
杜绝 杜撰
我会写
juān
杜 鹃
左右结构
我会写
zhǎi
上下结构
宽窄
我会写
yù
左右结构
浓郁
忧郁
我会写
jiān
左上包围结构
肩膀
肩头
我会写
tún
上下结构
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
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宽
写出了外洞怎样的特点?
孔隙
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来写孔隙“窄、矮、险”的特点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6ef22e192e45361066f553.png)
(时而,有时候。“迎着溪流”既说 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的关系,也点明 作者是逆流行进。排比句式说明了蜿 蜒曲折的地势环境。)
来到洞前
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洞口龙首局部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 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课文游览序: 。 —内洞—出洞 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 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 的线索,泉水从
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 —洞口—山下。
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作家卡片——叶圣陶
你能不能为大家画一张游览示意呢?
游览的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 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 显得有精神。粉红色的山,各 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石离“我” 很近,突出了孔隙低矮与狭窄的特点。
洞内奇观
洞内奇观
海龟探险
五彩图
擎天柱
小桥流水
石钟乳
石笋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 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 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说明了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各异,强 调了它们颜色多样,突出了“内洞” 的奇,使人叹为观止。
19. 记金华的双龙洞 宽 险
景色 奇异
金 华
罗 甸 窄 小
路 上
洞 口 黑 奇 大 美
外 大 洞
孔 隙
内 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到洞前
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洞口龙首局部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 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课文游览序: 。 —内洞—出洞 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 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 的线索,泉水从
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 —洞口—山下。
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作家卡片——叶圣陶
你能不能为大家画一张游览示意呢?
游览的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 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 显得有精神。粉红色的山,各 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石离“我” 很近,突出了孔隙低矮与狭窄的特点。
洞内奇观
洞内奇观
海龟探险
五彩图
擎天柱
小桥流水
石钟乳
石笋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 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 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说明了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各异,强 调了它们颜色多样,突出了“内洞” 的奇,使人叹为观止。
19. 记金华的双龙洞 宽 险
景色 奇异
金 华
罗 甸 窄 小
路 上
洞 口 黑 奇 大 美
外 大 洞
孔 隙
内 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一点儿,准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 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62339276877.jpg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教师:吴婵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 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本文节 选自《小记十篇》 中的《游了三个 洞》。
自读提示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的意思。
3 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词语
4 给文章分一下划分一下段落。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理清线索: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这些过渡句是靠什么线索串连在一 起的。(溪水)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 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 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 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一写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 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 游览的顺序写一写。
思考: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
见了 什么景色?(请用:“﹏ ” 画出 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 者会感 到“眼前一片明艳”?
映山红
油桐
新绿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洞
口
高
宽
外洞
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洞
外洞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 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 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 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 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 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有双龙和石钟乳,比外洞宽
游览顺序
过渡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
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 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 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 就到了内洞。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海龟探险
五彩图
擎天柱
小桥流水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 船里,出了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 金华双龙洞 的经过。课文按照 游览顺序 ,依次写了 金华双龙洞的路上 、游 外洞 去 、由 外洞 进 入 内洞 、 游内洞 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乘船出 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 的景色、欢唱 的 溪流 ,外洞的 宽敞 ,内外洞连接处 黑 孔隙的窄小 、内洞的“ 、 奇 、 大 ”。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观 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详 孔隙 内洞 略得当,详写了 、 风貌,突出了双龙 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全文分为几段
第一段(1自然段) 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
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2-3自然段)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 见的景物. 第三段(4自然段)描写外洞 第四段(5自然段)描写孔隙 第五段(6-7自然段)描写内洞 第六段(8自然段)出洞
开头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 (人物) (地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