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二年级品生上册《秋天到了》课件2 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PPT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d1af6cf46527d3240ce052.png)
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一望无边 几朵白云 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 有时像( ),有时像( )。
稻 子 黄 了
•
稻 子 黄 了
•
高
粱
红
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棉 花 白 了
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果园里,( )红了,( )紫了 , ( )黄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有的 ( ),有的( ),有的( )……他 们玩得真高兴呀! 放学了,值日生在做值日,有的 ( ),有的( ),有的( ),做 得多认真啊!
菜园里,( )红了,( )紫了, ( )绿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 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 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 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秋天留在窗前
• • • • • • • • • • 林间, 飘着一片片落叶, 有红的,有黄的, 捡呀捡, 捡起一叠叠。 拼拼贴贴, 拼成一只小鸟, 拼成一只蝴蝶…… 呀,我捡回的是秋天的影子, 留呀留在我家的窗前。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秋天到了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秋天到了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565adf03d8ce2f016623b9.png)
秋天到了教学目标:1、通过秋天的天气、颜色、香味、声音感受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和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画叶子、树叶贴画等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导语: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小朋友,时间老人总在一刻不停地走,刚渡过一个愉快的夏天,转眼,我们已经进入了秋天,小朋友感觉到了吗?好,今天,唐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辆快乐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小朋友乐意吗?看,这辆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以便小朋友能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二、秋天的天气。
1、(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蓝的天是那么高,瞧,几朵白云舒服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看,太阳公公笑眯眯地望着我们(师出示太阳),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出示课题),小朋友们开心吗?2、唉,说到这天气(出示“秋天的天气”),小朋友有没有感受到这几天的天气与刚开学的时候有什么两样?生自由交流。
(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干燥等特点)3、确实,秋天到了,天气凉了,随着天气的变化,我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变化,瞧我们都穿上了(生交流衣着的变化)。
师提醒:特别是早上乘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小朋友,早晚一定要穿件外套,小心感冒。
4、刚才有小朋友说天气很干燥,你们有这感觉吗?(生交流皮肤干燥的感觉及如何消除皮肤干燥)这里,老师再教你们一招,秋天应多吃哪些东西,防止皮肤干燥。
师提示:多喝开水,多吃蔬菜(萝卜),多吃水果(梨),喝蜂蜜茶等。
过渡:哎哟,我们只顾说这秋天的天气,都忘了我们该去找秋天了,赶快坐稳,继续前进。
(播放音乐)三、秋天的颜色。
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秋天》课件
![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秋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491b771eb91a37f1115c23.png)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 澄澄的,像铺了一了,黄澄澄 )。
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
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 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 红。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水灵 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 送来一阵阵清香。
请选择一种水果向你的小伙伴介 绍一下吧!
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红。
石榴笑得咧开了嘴。
水灵灵的葡萄,红 彤彤的枣,随风送来一 阵阵清香。
打谷场上,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 小山。公路上,运粮食的汽车来回奔跑。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地点
丰收景象
美丽之处
黄澄澄、像金子、 洁白、红玛瑙似的 涨得通红、水灵灵、 像一串串紫色的珍 珠、红彤彤
似 堆 路
1、写了什么地地方? 2、有哪些丰收的景象? 3、有什么美丽之处?
秋天到了,小草黄 凉 了,树叶也黄了。一阵 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 扬扬飘落下来。
一阵阵凉风吹 过,树叶纷纷扬扬 飘落下来。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 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 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 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 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田野里
果园里 打谷场上 农家院里 公路上
稻子、棉花、 高粱
苹果、石榴、 葡萄、枣 粮食堆得像小山 新鲜水果装了 一筐又一筐
汽车装满粮食和水果
画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连一连,读一读。
黄澄澄的 水灵灵的
红彤彤的
枣 稻子
葡萄
S版二年级上册
秋天
我会读
liáng mián jié shì pí ng
凉风 棉花 洁白 似的 苹果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秋天到了》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秋天到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87913fe4733687e21aa61.png)
分类
水果: 梨子、橘子、苹果 粮食:小麦、水稻、玉米、高粱 蔬菜:胡萝卜、白菜、芹菜、生菜 干果:板栗、核桃
20
我们一起来读 一首儿歌,听听 儿歌说了些什么?
21
收获的季节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拖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稻谷一滴汗, 爱惜粮食理应该。
36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7
到了
1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片
思考这些果实 是在什么季节成 熟的?
2
3
4
5
这些都是秋季收获 的果实,还有哪些果实 也是在秋天成熟了?
你有没有亲自采摘 过这些果实?
6
7
8
9
10
1115
16
17
18
这些形状各异、 颜色不同、味道香 甜的果实摆在我们 面前,你能给它分 类吗?
22
秋天的粮食,是农 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 水浇灌出来的,我们 一定要珍惜粮食。
23
24
小明:盘子中剩了很多饭菜。
小红:盘子中的饭菜吃得非 常干净, 桌子上却撒了一 些饭粒。
他们做的对吗?
25
你还会哪些关 于爱惜粮食的诗 歌,给大家朗诵 一下。
26
锄禾 •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27
28
29
•
请欣赏音乐C:\Documents and Settings\11\桌面\作业三\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到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到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0d5157e5727a5e9856a61df.png)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秋天到了》说课稿一、说教材。
《秋天到了》是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中的第一课内容。
课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画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丽的秋天。
通过让学生感受秋天,了解在生活中发现秋天的方法,从实验中学习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又通过收获秋天,让学生知道原来秋天之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收获,初步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从而来讴歌秋天,讴歌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们。
学习本课对低年级的学生在了解节令,学习有关的自然现象、科学知识,掌握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是很有须要的。
教材通过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课堂上利于老师灵敏运用和把握。
我们必须凭仗教材鼓舞学生用心灵去去心得自己身边的事物,用心去领会四周的一切。
真正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的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数,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操心。
因此,他们对其生活常识、身边的自然现象等了解得很少,我针对以上学情确定了以下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这三维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丰盛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
情感与态度:通过观赏秋天的景色,吟诵秋天的诗歌,让学生走进秋天,感受秋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准备在“寻找秋天的足迹”、“发现秋天”和“秋天的收获”中采用合作法和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互助下共同完成。
在“故事交流”和“小讨论”环节我将采用表演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来学习。
老师的教法将视学生学习的详细情况中有所调整。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课文共分为2课时来完成。
我准备第一课时完成教材“初步感受秋天、发现秋天、秋天的收获、讴歌秋天”等局部内容。
“我们的收获”和“瓜果大聚会”的内容,我准备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加以引导,放在第2课时来完成。
上课用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秋天》课件
![上课用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秋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a00df83d049649b6658b3.png)
打谷场上,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 小山。公路上,运粮食的汽车来回奔跑。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赞美秋天:
秋天是(
)的季节!
连一连,读一读。
Hale Waihona Puke 黄澄澄的枣水灵灵的
稻子
红彤彤的
葡萄
课文里描写的3种农作物,你最喜 欢哪一个?为什么?请跟同学说一说。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 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田野里,( 的,像(
)熟了,黄澄澄 )。
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
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 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
)的苹果
(
)的石榴
(
)的葡萄
(
)的枣
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 红。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水灵 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 送来一阵阵清香。
S版二年级上册
秋天
我会读
shì
凉风 棉花 洁白 似的 苹果
大枣 公路 随风 粮食 土堆
水灵灵 一座座 纷纷扬扬
小火车,快快开
凉扬棉洁似 灵枣随粮堆 座阵汽秋路 季纷苹
一阵阵凉风吹 过,树叶纷纷扬扬 飘落下来。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 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 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 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 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秋天到了(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秋天到了(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d504f80eb6294dc886c1e.png)
(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第二单元走进秋天5.秋天到了一、教学背景分析《秋天到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观察秋天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热爱秋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再从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授本课要合理地运用有效资源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前走进生活,细心地记录生活,课中快乐地讲述生活,编辑生活,课后再广阔的天地里体验生活。
二、整合思路本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发现秋天、感受秋天、体验秋天,给教材赋予开放的、生动的内涵。
课堂上,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再次将学生带入迷人的秋色中,让他们再次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秋天的美丽多姿,吟诵儿歌让他们表达真情实感。
通过唱一唱、读一读、画一画、读一读、做一做等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创设诗意生活般的课堂,让孩子想象的心灵自由飞翔。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态度和情感: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色,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行为和习惯:通过感受大自然中秋季的细微变化,使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充满兴趣。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分辨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秋天的信息。
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难点】了解秋天的特点,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对秋天的认识和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瓜果蔬菜。
2.课前准备让小朋友回去调查瓜果蔬菜的生长地方,并找找秋天的好词、好句,古诗、儿歌。
【课时安排】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吗?
• 风凉了 •学们的发现可真多呀,老师也大自然中 发现了秋天的踪迹,带来了一段秋天的风 景,一起看一看吧。
• 秋天可真美呀!古今中外有很多人赞美过 秋天,比如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赞美秋天 的古诗。
哪位同学愿意朗诵?
• • • • • •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今天我们也学学杜牧,来好好夸夸秋天
•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我们一起走进秋天 里,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丽与富饶。以后, 我们更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秋天更加美 丽!
秋天,花草树木的颜色更丰富, 更美丽了,而且他们都做好了抗击 寒冷的准备。 秋天的大自然更是景色宜人呀! 在这么美丽的秋天里, 你发现小动物们在忙什么了吗?
秋天,小动物们都抓紧时间活动,有的储存粮食,有的飞向南方, 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寒冬做准备。
同学们,咱们也去田野里找找秋天吧
秋天是许多水果和农作物成长、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比比哪个组的小朋友猜的又快又对!准备好了吗?
① 麻屋子,红帐子, 里面坐个白胖子。(打一果实)
花 生
②秋天到,秋天到, 到了秋天它爱笑, 涨红了脸,笑破了嘴, 露出颗颗红玛瑙。 (打一水果)
石 榴
天气凉,树叶黄, 大地穿上金衣裳 (打一季节)
• 同学们,秋天到了,你们在哪儿找到秋天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