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2、《公园设计规范》3、交通部公路发包()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4、交通部播发jtj/t-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河北省园林绿化有关规定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国道该路段施工图8、现场勘测测绘资料二、设计理念:1、提升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构成多层次、低高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升绿化栽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殖),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地不含绿量,关键路段力求工程完工时即为存有较好地效果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在城市外围、绿岛、交通转盘,进行重彩浓墨的刻画。

三、园林绿化树种挑选:景观美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稳步遵从“浮洲茶园”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强化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挑选与布局上要特别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居多,适度应用领域经过试验的适应环境当地条件的人工一棵。

国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抗逆性弱,建议耐旱情,抗炎污水,病虫害太少,便于管理。

2、不会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影响交通,不会成为附近农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

3、树木根系较好,萌蘖性弱,宜长成,耐浇水4、节约型树种,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及养护费用低5、以乡土树种居多,多使用短时间能够达至美化效果的苗木。

公路绿化规范

公路绿化规范

公路绿化规范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或中央带等地段进行栽植草木,布置花坛和草坪等绿化景观,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等目的的活动。

公路绿化对于改善道路环境,提高驾驶舒适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公路绿化规范应当制定,确保绿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绿化树种选择1.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好的乔木和灌木,以确保树种能够生长良好并长期保持绿化效果。

2. 选择生长速度适中的树种,避免植物生长过快或过慢,影响交通视线或者妨碍道路修缮工作。

3. 在选择树种时,应考虑到植物生长的高度、枝叶繁茂程度等因素,避免枝干太低影响交通通行,或者过于繁茂挡住路灯等设施。

二、绿化带设计1. 绿化带的宽度应合理设置,一般应为公路宽度的1/4至1/3左右。

绿化带的宽度过窄容易导致绿化效果不佳,而宽度过宽则浪费土地资源。

2. 在设计绿化带时,应考虑到公路两侧或中央带的地势特点,合理安排草坪、花坛和树木等景观,以打造和谐美观的绿化景观。

3. 考虑到公路的起伏变化,设计绿化带时应设置适当的护坡措施,以防止土地流失和坡面塌方等问题的发生。

三、绿化养护1. 公路绿化带应定期进行修剪、疏枝和除草等工作,保持草坪整洁和树木的良好生长状态。

2. 定期浇水,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草坪的绿色健康。

3. 定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4. 对于老化、死亡或者病虫害严重的植物,应及时更换和处理,以免影响绿化效果和景观质量。

四、环境保护1. 在进行绿化工作时,应遵守环境保护规定,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

2. 避免在公路两侧或中央带等地段乱倒垃圾,以保持绿化带的清洁和整洁。

3. 尽量选择无毒、低毒的农药进行草坪和花坛的病虫害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公路绿化规范是为了确保公路绿化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并达到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等目的。

在制定规范时,应从树种选择、绿化带设计、绿化养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确保绿化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为行车提供舒适的环境。

谈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及其实施方案

谈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及其实施方案

谈公路景观的绿化设计及其实施方案摘要:公路景观的绿化是公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公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

本文从公路景观绿化的内容和方案浅要谈谈。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公路景观绿化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由三个空间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道路空间,其组成有行车道、路肩、边坡等;第二空间层次为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其组成有乔灌木、花草等;第三空间层次为公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其组成有田野、村庄、山、水土等。

景观廊道的设计时需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整体效果景观节点一般位于道路的相交处,是视线的交汇点,是公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和突出点。

此处车速减缓,相对景观廊道来说感受时间增长。

其景观构图可以地形、绿化、建筑小品等元素为主,图案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体现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一、公路景观的绿化设计的方法公路作为一种线形构造物,其周边环境千变万化,山岭、坡地、河流和四季更替的植被,构成公路的一种自然美。

公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充分利用大自然,通过景观设计达到满足公路景观内涵的要求,同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和谐统一的目的。

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借景”和“造景”。

“借景”是将公路外、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的风景借用到公路景观之中,将优美的远景、近景有效的纳入人们的视野范围,是公路景观设计重要的构图手法。

因公路的空间有限,因地制宜的借景至关重要。

“造景”是利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传统园林要素人工制造景点,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二、景观廊道的绿化设计两侧带状景观、边坡地被景观等。

两侧带状景观又分为主线部分和与城区接壤部分景观。

——主线部分景观。

主线部分景观是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公路景观的基础。

主线部分景观设计需根据地区、地形、地貌、公路沿线结构的特点,划分典型绿化设计断面,明确绿化起讫点的位置。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或中央,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等方式,修建绿化带,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净化空气等目的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活动。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从绿化带规划、植物选择和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一、绿化带规划1. 宽度规范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公路类型、车流量和地形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宽度应在30~100米之间,一般公路绿化带的宽度应在15~50米之间。

对于山区或曲线较多的路段,绿化带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2. 空间布局绿化带应根据公路的形状、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绿化带可以分为两侧绿化和中央绿化,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景观点、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3. 地势处理绿化带应根据地势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山区公路,可以设置防护带、护坡等设施,保护绿化植物不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对于平原地区,可以进行适当的填坑、排水等处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植物选择1. 选择原生植物公路绿化应优先选择当地的原生植物,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原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更容易生根生长,减少后期管理成本。

2. 选择抗逆植物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要考虑到公路环境的特殊性,如车辆尾气、噪音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因此,应选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植物,如耐污染性强的植物、耐干旱、抗风沙等特殊环境的植物。

3. 树种搭配公路绿化应注意树种的搭配,避免单一树种过多或过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可以选择不同树种的组合,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三、管理要求1. 种植和成活率公路绿化应保证植物的种植质量和成活率。

种植时应注意减少植物根系的损伤,保证根系的完整性。

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2. 植物维护公路绿化需要进行定期的植物维护,包括除草、灌溉、修剪等工作。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1. 简介公路中分带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为公路提供景观美化、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功能。

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噪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土壤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公路中分带绿化的设计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

2. 绿化带设计原则2.1 功能分区绿化带设计应根据公路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区。

一般可以分为景观绿化区、生态保护区和防护绿化区。

景观绿化区用于增加公路的美观性,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生态保护区用于保护植物、动物和水体资源,应尽量保持自然状态;防护绿化区用于减少道路噪音和风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宜选择高大的灌木和乔木作为屏障。

2.2 植物选择在绿化带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一般应选择耐旱、抗寒、耐盐碱的植物,以保证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

同时,还应根据绿化带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美观效果和生态价值的植物。

例如,在景观绿化区可以选择花草树木,而在生态保护区可以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特色植物。

2.3 绿化带宽度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绿化带宽度应大于等于10米,次干道和支路可适当缩小。

对于高速公路和国道等大型道路,由于车流量较大,绿化带的宽度应适当加宽,以增加隔离效果和视觉美观。

3. 绿化带管理措施为保证绿化带的长期良好状态,除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化带管理措施:3.1 灌溉和养护绿化带的植物需要定期的灌溉和养护,以保持其生长繁茂和美观。

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确定灌溉的频率和水量,并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3.2 垃圾清理定期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和落叶,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可以设置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方便行人和工作人员投放垃圾。

3.3 安全防护在绿化带的边缘设置护栏或栅栏,以防止车辆误入绿化带。

同时,要及时修剪绿化带内的高大植物,以确保视野的畅通和交通安全。

3.4 定期检查定期对绿化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植物死亡、病虫害和设施损坏等问题。

一级公路绿化设计说明

一级公路绿化设计说明

说明一、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景观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1、路线及总体①在公路布设与方案比价时,全面考虑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量节省耕地,绕避重要的文物古迹区、水源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顾及与水利设施、电力电讯等的位置关系、减少拆迁和占地。

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定线时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填大切,少占农田,充分利用山地和荒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及征地拆迁数量。

②环境敏感点附近路段,宜采用较高平、纵线形技术指标。

③注意路线平、纵面线形合理组合。

努力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保持视线的连续性,满足汽车行驶安全和驾驶人员视觉和心理反应的要求。

○4考虑到路线前半段处于地势平坦的大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有限,土源紧缺等特点,路线设计推荐采用低路堤方案。

路线纵断面设计在满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路堤高度,减少路基土方数量。

2、路基及排水设计应结合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从环保要求做到:①对取土场,应考虑其位置、形式、数量等对植被生态、农田河道等的影响。

②做好路基边坡防护与排水的综合设计为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营,防止路基边坡受到冲刷和水土流失,在路基设计中采用了拱型骨架护坡、浆砌片石菱形网格护坡、植灌(草)等多种防护形式。

路基设计通过设置边沟、排水沟等与桥涵等构造物构成排水系统,在路线通过农田区段,为了减少路面污水对农作物的危害,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边沟以截流路面污水,以避免对沿线耕地造成污染。

③路基取土设计为了尽量少占农田,同时避免取土坑积水,利于复耕,本项目设计根据地表土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深度确定采用沿线取土和利用远运挖方的方式。

沿线取土坑尽可能设置在荒坡河滩上4、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本公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学校和居民区,路线在经过以上路段时,尽可能采用平缓的纵坡、争取良好的通视条件,减少废气的排放。

并在路侧设置隔音墙和加强绿化,尽量减少车辆噪音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①合理设计路线线位;②敏感区在离路边60~100m范围内,且规模较大的村镇、居民点等,采用声屏障降噪隔音。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为了美化城市形象、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公路绿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公路绿化设计的规范。

一、植物选择在公路绿化设计中,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应该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道路旁的各种环境条件,如阳光、风力、土壤等。

植物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其美观性、耐久性、易管理性和适应性等因素。

二、绿化带设计公路两侧的绿化带设计是公路绿化中的重要部分。

绿化带可以分为内部绿化带和外部绿化带两部分。

内部绿化带通常位于公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之间,可以种植较高的树木、灌木和草坪等植物,用于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减少空气污染等目的。

外部绿化带位于人行道之外,可以种植一些较低矮的树木和灌木,用于隔离道路和建筑物、保护行人安全等目的。

三、景观设计在公路绿化中,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建筑物等方式,打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

公路绿化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公路的功能和道路交通规则,避免对交通产生不良影响。

四、灌溉管理公路绿化的灌溉管理是保证绿化健康生长的关键。

灌溉应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合理安排,每次灌溉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灌溉设施应安装完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养护管理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是保持绿化景观美观的关键。

养护管理应包括定期修剪、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定期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除草可以减少杂草的竞争,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病虫害防治可以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六、生态保护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可以选择一些木本植物和草坪等植物,以增加氧气含量、吸附有害气体、降低温度等。

同时,应该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总之,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为了打造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公路绿化设计理念是指在公路建设与管理中,融入绿色概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公路周围的绿化进行规划与设计。

其目的是美化公路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公路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公路建设的初期,应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并合理规划绿化带,保护原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在绿化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本植物,使其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并保持其自然生长状态。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工法,如生态护坡、生态湿地等手段,保护周围的水域、湿地和生物栖息地,提高环境质量。

其次,公路绿化设计也应注重景观效果的塑造。

公路绿化设计要注重提升道路景观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道路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花草植物进行配置,形成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景观效果。

同时,还可以合理规划和设置景观节点、景观走廊、景观休憩点等元素,通过美化路段的形象,增强人们对公路环境的美好印象。

再次,公路绿化设计也应注重功能的实现。

公路绿化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美化手段,更是将绿化功能与公路使用功能相结合,实现双重效益。

例如,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可以设置防风、减噪、遮雾、保湿、净化空气等功能,使绿化带具备更多的生态环境功能。

同时,还可以结合科学研究,利用绿色技术,如卫星遥感、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绿化效果和植物状况,及时调整绿化管理措施,提高绿化效果。

最后,公路绿化设计还应注重社会参与。

公路绿化设计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参与。

可以通过公众听证、社区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绿化设计符合公众需求和利益,并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相关方的期望。

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化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对公路绿化保护的重视和支持。

综上所述,公路绿化设计理念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效果塑造、功能实现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以提升公路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的方式,使公路绿化与公路建设相辅相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的美感和艺术性。同时,通过将文化、历 史、地域特色等元素融入设计中,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国内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01
多元化和生态化
未来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植物种类的多元化和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同时,将更加注重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协调,实现“人
利用不同植物的花期、叶色变化等特性,使 道路绿化景观在四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层次分明
考虑交通安全
通过植物的高低、冠幅、质感等特性的搭配 ,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
选用低矮的灌木和草坪等,避免影响驾驶员 的视线和判断,保证交通安全。
03
道路绿化景观植物的种植技术
植物的种植结构与方式
垂直结构
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形成 多层次、立体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效益 。
05
道路绿化景观的工程概预算
工程概预算的定义与内容
工程概预算定义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对单位工程的成本、利润、税金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整个工程的造价文件。
工程概预算内容
包括封面、目录、编制说明、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综合费用、利润、税金等。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
熟悉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了解图纸所表达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量,明确工程中各部分 的关系和配合。
根据工程直接费和其他费用,计算出整个工程的综合费用 和其他费用。
汇总计算工程造价
将工程直接费、综合费用和其他费用汇总计算,得出整个 工程的造价。
工程概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01
02
03
04
05
严格执行工程 概预算
按照编制的工程概预算, 严格执行每个单位工程的 成本、利润、税金等指标 ,确保整个工程的效益和 质量。

公路绿化设计技术浅析

公路绿化设计技术浅析
(c o l f iiE gn eig, n nCt nvri , ia g Hu a 1 00 Ch a S h o o Cvl n ier n Hu a i U iesy Yy n , nn4 3 0 , i ) y t n
Absr c :Thi a e t o wa d t e ba i i c p e o d g e ni e hn q swih a a y i n t e ta t sp p rpu s f r r h sc prn i l sofr a r e ng t c i ue t n l sso h
而忽 视景 观设 计 .
心 , 过相应 的空 间划分 和绿 化 苗木 的合 理 配置 , 通 对 路 体各 部分 实施 草 、 、 、 的定 位栽植 . 灌 乔 花 公
路 绿 化 主要包 括 中央 隔离 带绿 化 、主辅路 隔 离带 绿 化 、边坡 防护绿 化 以及 道路 边 沟外 与道 路 界 内 平 台绿 化 、立 交桥 桥 区 内匝道 间 的绿 化 、服务 区 绿 化 、公 路 取 ( ) 场绿 化 等 .本 文 从 公路 绿 化 弃 土 设 计原 则 、基 本要 求 、绿 化栽 植 功能 、设 计要 点
v e g da e n s n us o to , n n no d f ns , i rfc to swe l sc i aem o ulto iw ui nc , oiea d d t n r l wi d a d s w e e e arpu i ai n a l a l t d a i n. c i m Ke ywor : l s ; o d s c i n; o d; r e i g de i ds c a s r a e to r a g e n n sgn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公路绿化工程是指沿途公路两侧土地进行植树、种花等绿化工作,使公路环境美观、生态良好、安全有序。

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全长100公里,包括栽种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铺设草坪、设置花坛,并配置绿化养护设施,提高公路景观品质,增加生态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目标本次公路绿化工程的目标是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时完成绿化工程,提高公路景观品质,增强环境生态功能,使公路绿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组织架构本次绿化工程施工组织结构如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绿化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把控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

总工程师:负责设计方案的落实和技术支持,协助项目经理处理技术问题。

工程监理:负责监督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施工人员:具体负责绿化工程的施工任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作业。

3.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本次绿化工程分为栽植、铺草、建花坛三大类工作,各类工作按照次序依次进行,先完成栽植工作,再进行铺草工作,最后完成建花坛工作。

栽植工作主要包括土地准备、植树、植灌木、种植草本等内容,需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地点进行,保证植物的存活率。

铺草工作主要是在土地表面铺设草坪,使土地得到覆盖,增强护坡效果。

建花坛工作主要是在沿线适当位置设置花坛,丰富景观,提高沿途游客的旅行体验。

4.安全防护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加强现场管理,落实安全措施,设置施工警示标识,规范作业流程,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确保施工场所安全有序。

5.质量控制为提高施工质量,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明确工程要求,确定工序和工艺,配备所需工具和设备,建立质量检测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绿化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6.进度控制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应明确施工任务、工期计划,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定期进行进度检查,找出进度延误的原因,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较实用】

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较实用】

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较实用】●公路绿化应根据公路的等级、路面的宽度来决定,一般路面在9m或9m以下时,不宜在路肩上植树,应植于边沟外,公路征地范围边界线以内1m处。

●路面在9m以上时,可种在路肩上,距边沟内缘不小于0·5m为宜,以免树根破坏路基。

●公路交叉口处应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则5m以内不得种树。

●公路线长,则可在20—30km的距离内换一种树,使公路绿化不单调,增加了公路上景色的变化。

●公路绿化的行道树应选择3—5年生规格的苗木,冠幅大、枝叶密,移植容易成活,深根性、耐瘠薄及粗放管理、病虫害少的树种。

在北方要求耐寒。

一、高速公路绿化●在平原地区,路两侧绿地宽度各30—50m,共计实有绿地宽度60—100m,绿地率不低于60%,绿地覆盖率90%以上。

●高速干道长在100km以上时,在每50km设一休息站,休息站应包括减速道.加速道.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及食堂,小卖部,厕所等服务设施。

●高速公路要求3.5米以上的路肩,以供出故障的车停放.●中央分隔带宽为5—20m,只允许种草或低矮的地被植物,以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同时也可避免乔木落叶满地造成滑车事故。

●隔离带宽度应为4.5米以上,其内可种植花灌木、草皮、绿篱和矮的整形常绿树,较宽的隔离带还可以种植一些自然树丛,但不宜种植成行乔木,以免影响高速行进中的司机视力。

分车带内必须装设喷灌或滴灌设施,采用自动或遥控装置。

●如隔离带较窄,则需增设防护栏。

●遇到下坡转弯路段的外侧宜种植树丛树群,起到诱导视线和增强驾驶人员安全感的作用。

●植物种植在采用遮光种植时,种植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和前大灯的照射角度有关。

树高根据司机视线高决定。

小轿车要求树高需在3750px以上,大轿车需在5000px以上,但过高则影响视界,同时也不够开敞。

二、省级公路绿化●平原地区,路两侧绿地宽度各20—40m,共计实有宽度40—80m,绿地率不低于50%,绿化覆盖率90%以上。

公路边坡绿化设计

公路边坡绿化设计

公路边坡绿化设计公路边坡绿化旨在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管理,提高公路边坡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美化景观,达到绿色交通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公路边坡绿化设计进行论述,介绍其重要性、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

一、公路边坡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公路边坡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设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公路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边坡绿化设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合理种植植被,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和保护各类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被可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护空气质量。

其次,边坡绿化设计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土保持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植被的根系结构,可以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坡面塌方,保护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

最后,边坡绿化设计可以美化道路景观,提升公路形象。

公路边坡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设计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营造宜人的交通环境,提升公路形象,增强道路的美观性。

二、公路边坡绿化设计的原则1. 适宜性原则:根据公路边坡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种植,确保绿化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多样性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提高边坡绿化的生物多样性。

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提供不同的生境和食物来源,吸引和保护更多的生物。

3. 合理利用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根据边坡坡度、方向等特点,合理安排植被的种植布局,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 养护便利性原则:在设计中考虑植物的养护便利性,选择易于管理和维护的植物种类,确保绿化效果的可持续性。

三、公路边坡绿化设计的技术要点1. 土壤改良:根据边坡土壤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

通过添加有机质、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植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植物种类进行绿化。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 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按照批准的公路绿化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规范和标准: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的绿化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参考《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施工现场条件: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交通等因素,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5. 施工经验:总结国内外类似绿化工程的施工经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总体布局1. 施工临时设施:设置施工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施工车辆停放区等临时设施,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周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满足施工需求。

4. 施工质量保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5.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三、施工流程及工艺1.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测量定位、管线布置等。

2. 绿化材料采购:选择优质绿化材料,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 绿化植物栽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的栽植。

4. 绿化地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形处理,满足植物生长和美观需求。

5. 绿化小品施工:包括景观石摆放、园林设施安装等。

6.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组织管理1. 项目管理机构:设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施工人员管理: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材料管理:建立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材料质量及供应。

4. 施工设备管理:合理配置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施工进度管理:监控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五、施工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公路工程绿化方案

公路工程绿化方案

公路工程绿化方案一、前言公路是城乡联系的重要通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家日常出行的依托。

然而,长期的公路开发和建设使得我们的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进行绿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绿化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从选址、种植植物种类、管理维护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

二、绿化选址1. 考虑环境因素在进行公路工程绿化时,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

不同地域的环境条件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来合理选址。

同时,要考虑到公路周边的生态特点,尽量保持周边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2. 最佳绿化区域选址时要考虑到公路工程的布局,尽可能选择公路两侧、桥梁下方、公路拓宽地带等空闲地区进行绿化,以达到美化环境、提高绿化率的目的。

三、植物种类选择1. 乔木植物在公路绿化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乔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选择一些耐旱的树种,如柳树、板栗、柏树等,以及对空气污染抗性较强的树种,如法桐、国槐、银杏等。

2. 灌木植物灌木植物是公路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固土保水。

建议选择一些耐瘠薄的灌木植物,如紫丁香、月季花、虎刺梅等。

3. 草本植物在公路边可选择一些耐踏踩的草本植物,如地被植物、草坪植物等,用以覆盖裸露地面,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四、绿化管理1. 种植技术公路绿化的关键在于种植技术。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苗木,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其次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保证植物茁壮生长;最后要进行适时的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措施,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

2. 病虫害防治绿化工作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所以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可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如定期巡视植物状况,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保护植物的健康。

3. 土壤保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在公路绿化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土壤的开挖和破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沃度和透气性,促进植物的生长。

公路绿化设计方案

公路绿化设计方案

公路绿化设计方案公路绿化设计方案公路绿化设计方案是通过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合理规划和布局树木、花草等植被,以提升公路景观效果,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种措施。

一、绿化带设计1. 绿化带的宽度:根据公路的规模和影响范围确定绿化带的宽度。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绿化带的宽度可在15米至30米之间,普通公路则可在10米至15米之间。

2. 绿化带的形状:根据公路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确定绿化带的形状,可以选择直线形、曲线形或者复合形。

3. 绿化带的防护:根据公路的情况,可以在绿化带的边界设置防护措施,如护栏、绿篱、警示标识等,以确保行车安全。

二、植被选择和布局1. 主干道和高速公路上的绿化植被应以乔木为主,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树种,如榉树、柳树、杨树等,可以形成绿荫隧道,增加道路的美观性和舒适感。

2. 普通公路上的绿化植被可以选择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采用多种植物混合种植的方式,丰富景观层次,同时保持视野畅通。

3. 在绿化带的两侧设置花坛和草地,选择一些具有季节性花卉和草本植物,如郁金香、玫瑰、牵牛花等,营造出五彩斑斓的花海景观。

4. 合理布局绿化带内的植物,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协调性,避免不同树种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三、绿化养护管理1. 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绿化带应加强管理,定期修剪树木和植物,确保绿化带的清洁整齐和视野畅通。

2. 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

3. 加强绿化带的养护和防火管理,定期清理绿化带内的干枯草木和易燃垃圾。

4. 定期监测绿化带的植物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及时调整和更新绿化植物,保持绿化带的良好状态。

总结起来,公路绿化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规模、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合理的植被选择和布局,加强对绿化带的养护和管理,以营造良好的公路景观,为人们提供美丽宜居的交通环境。

公路绿化——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

公路绿化——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

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摘要: 公路绿化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公路绿化的功能、原则及设计内容。

关键词: 公路绿化;功能;原则;作用引言随着我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公路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对高等级公路的景观再造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认识。

道路景观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包括从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道路景观始于道路或路面的轮廓线,再从此向外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树木、人文景点等;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说,包括道路的布局、色彩和交通组织等,在他们俯视道路时,道路已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是周围众多静景中的动景。

景观设计就是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并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使公路线型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景观的功能景观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指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和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两部分。

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持景观的稳定性。

景观的美学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美学功能和文化景观的美学功能两个方面。

景观作为公路的重要附属部分,为了使公路的功能达到最优,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就成为其主要的功能。

对于公路而言,公路景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引导视线功能。

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 2)防眩光功能。

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在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 3)缓冲功能。

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可以缓和驶离车道汽车的冲击,将事故限制在较小规模,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公路绿化设计理念指的是在公路建设中,注重绿化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设计理念。

公路绿化设计以美化环境、改善交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运用适宜的绿化植物,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绿化方式,使公路绿化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能满足道路交通需求。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的核心是生态绿道概念。

生态绿道是指利用生态原理设计和运营的线性绿地系统,以连续的、沿景观特点丰富多样的自然和半自然景观带为基础,将人、动植物与植物互惠互性地结合起来,同时满足了交通功能需求。

公路绿化的设计理念要以生态绿道为主线,通过形成绿化走廊、景观带等形式,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绿色的交通环境。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还包括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对公路两旁蓄水、绿化、绿地的设计,形成自然景观,提高环境舒适度,减轻视觉疲劳感,提供交通道路和周边环境的美感。

设计者要注重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植物,创建自然景观,通过利用花草树木、借景等手法,形成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观,提高公路绿化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还包括节水绿化设计。

节水绿化设计主要是针对水资源有限的地区,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改良土壤、科学施肥等方式,达到节水的效果。

设计者要注重选择耐旱、耐寒、耐盐碱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合理配置灌溉系统、渗水管网等设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减少水的消耗。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还包括生态修复设计。

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而生态修复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植物配置、土壤改良、水资源规划等手段,恢复和改善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公路绿化设计理念注重绿化效益与交通功能的有机结合,通过合理的景观植物配置、绿化布局、灌溉设施等措施,形成自然景观,提高道路的观赏性和环境舒适度,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指在浙江省范围内,对公路绿化项目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规范。

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或中央带等空地上进行种植植被,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的的绿化工作。

首先,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地理、气候、土壤等特点,在公路两侧或中央带上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绿化。

根据地形地势和生态状况,选择相应的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并根据其树高、栽植密度、栽植方式等进行设计。

其次,规范还要求在公路绿化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绿化工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水土流失、生态稳定性等因素,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于有特殊环境保护要求的地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

第三,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还要求公路绿化工程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降雨水通过收集和储存,在干旱季节或缺水情况下进行喷灌和浇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压力。

此外,规范还要求公路绿化工程中应注重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

对于原有受损的生态环境,应进行合理的生态修复,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同时,在设计中注重景观规划,使公路绿化项目不仅具备生态功能,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美丽环境的需求,提升公路绿化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最后,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还要求公路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环境监测和质量控制要求,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公路绿化工程的实施达到设计要求,并保证其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浙江省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从植物选择、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确保公路绿化项目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和提升公路绿化的功能、美观度和舒适度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为浙江省的公路绿化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40%;●红线宽度大于 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 40—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5% ;●红线宽度小于 4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 ·5-6 ·0m,最小的也有1 ·2-1 ·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 ·5m 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 ·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 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 ·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 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 200px.●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造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 ·65-0 ·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者等于1 ·5m 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 ·6m至1 ·5m 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 8m 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绿化设计
【摘要】通过对绿化设计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的分析,提出了公路的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化;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作为承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公路里程增加从而导致道路占有率的提高,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降低,同时也导致绿化率降低。

由于绿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严重受到影响。

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人类营造既方便又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绿化设计的意义
1.1吸收汽车尾气。

汽车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臭气(甲醛等)。

造成污染空气,人体吸入这些尾气会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生命造成损伤。

而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废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1.2视觉引导。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的视线注视前方的路况,注意力高度集中,若采用树种和色彩单一的植被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此时那种依葫芦画瓢的绿化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有的高速发展的公路,必须对道路中绿化进行有针对性设计,提高绿化的可适用性和实用性。

1.3吸声作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行驶中噪声在89~92分贝,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

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

由于现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车速一般在80~120Km/h,行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吸收部分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1.4降低温度。

据国内的成功经验,良好的绿化设计会比完全没有绿化设计的道路上气温低
5~6度,增加空气湿度,营造“小气候”,调节路面的温度,延迟路面老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绿化设计注意事项
2.1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

绿化设计应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2.2合理选择植物。

(1)满足生存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各个地方都有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有的树种喜阳、有的树种抗旱、有的树种能吸收汽车排放的废气,故在植物选择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的考虑植物的生存环境,以最小的成本营造最好的绿化;由于公路绿化的养护是属于粗放型的,不会象园林内树木那样经常管理与养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树种应该耐贫瘠、易养护、抗虫害。

(2)与周围协调。

绿化设计还要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尽量通过和谐的修复来恢复由于施工造成的自然绿化损坏。

(3)行车安全。

由于绿化设计应起到行车引导及防眩的作用,在树种选择时需选择树干直的树木;由于植物种植在中央分隔带内,树冠不宜过大,以免对行车造成影响。

3.绿化设计具体措施
(1)公路的绿化主要内容有: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停车区、取弃土场,各处绿化设计各有侧重点,应结合绿化所处位置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单独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是起到防眩、分隔、及视线诱导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配置,植物必须是多细枝、浓密,要做到四季常绿、植物的季想变化明显,冠形整齐,形成明显的季节感和韵律感。

适合中央分隔带的树种主要有圆柏、紫薇、夹竹桃、迎春等等。

种植树种的高度应低于1.5m,树冠在50~150cm之间,种植间距为1~1.5m之间。

(2)边坡绿化:边坡绿化起到防止边坡因受到雨水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和滑坡坍塌,既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绿化设计时因综合考虑各个边坡的地质情况、边坡坡比、路线所处位置以及道路在整个路网中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的设置边坡防护,并辅以边坡绿化,使绿化设计与防护有机结合。

对于一些地质情况较好边地段可以设置生态防护,如植草护坡、铺草皮、植树;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路段可以通过工程防护的稳固,生态防护的点缀,达到防护与绿化两结合,刚柔相济,安全环保两不误,现有的设计一般有直接喷播绿化、
骨架护坡绿化、植生袋绿化、土工格栅绿化等等。

总之各种边坡绿化最终的作用都是为边坡安全环保服务。

(3)互通式立交:由于互通式立交占地较大,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互通立交的空间特征,综合考虑其立交功能,做到绿化设计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诱导视线,起到安全的作用。

植物选择上以常绿树种为基调,用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做成各种图案,树木应该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与互通式立交的层次相烘托。

在具体设计中需要从安全方面考虑植物配置与标志标牌相结合,以标志标牌为引导,植物配置为诱导。

(4)服务区、停车区:停车区服务区内的绿化需要兼顾车辆停放及人员休息,在停车位置可以考虑种植生长较快且绿量大的树种,以免车辆受到太阳暴晒;对于休息区,可以种植庭院式花坛,营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5)取弃土场:取弃土场绿化主要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设计者可以在取弃土场上铺草皮,然后种植乔木,起到稳固的作用。

4.结束语
绿化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舒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物、气候、风土人情充分的考虑,按照“近花草,中灌木,远乔木”的原则精心设计,营造出车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氛围。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将表土先移至路基范围外,待绿化施工时将表土作为种植土,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借土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绿化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设计,笔者认为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也应该在绿化施工后及时养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新概念公路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薛鹏涛,李劲松中外公路.
[3]刘朝辉,张印雪公路线形与环境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