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P术缝合腹膜中不同缝线的应用效果及在不同学习阶段下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68•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2020,Vol.32,No.12
表2结肠息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变量P SE Wald才值P值OR(95%CD
年龄(>60岁)
息肉直径(>2cm)
息肉部位(直肠、乙状结肠)0.424
0.268
0.402
0.08723.68
0.107 6.25
0.05260.19
<0.05 1.528(1.288“
<0.05 1.307(1.060-
<0.05 1.495(1.351“
-1.813)
-1.612)
-1.655)
表3腺瘤性息肉上皮内瘤变与年龄、息肉直径及息肉部位的关系年龄
与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例(%)项目例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才值戶值年龄(岁)8.16<0.05 <4027233(27.27)239(12.67)
40〜6069152(42.98)639(33.88)
>60107769(57.02)1008(53.45)
息肉直径(cm)7.52<0.05 <159421(17.36)573(30.38)
1〜235626(21.49)330(17.50)
>2105774(61.16)983(52.12)
息肉部位14.96<0.05直肠25447(3&84)207(10.98)
升结肠38412(9.92)372(19.72)
横结肠82729(23.97)798(42.31)
降结肠33915(12.40)324(17.18)
乙状结肠20318(14.88)185(9.81)
皮内瘤变检出率明显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息肉直径(>2cm)及息肉部位(直肠、乙状结肠)是结肠息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肠息肉与结肠癌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与结肠癌的发病历程有关,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变这一过程历时10〜15年;同时>60岁的结肠息肉患者,容易发生多发性息肉与结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引起癌变的可能性更高叫临床上普遍认为直径>2cm的息肉,其癌变率可达10%,提示临床上需尽早诊断并切除以防止癌变情况的发生。

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结肠息肉癌变较为高发,表明息肉
部位与息肉癌变存在密切关联。

结肠息
肉与结肠癌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叫结肠
癌多由结肠息肉发展而来,根据病理性
质把结直肠息肉分为4类,包括炎性息
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腺瘤性
息肉。

腺瘤性息肉在组织学上为肿瘤性
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肠息肉组与癌
变组性别、息肉形态及家族遗传史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
研究指出,男性较女性患结肠息肉发生
率更高,与吸烟、饮酒有关,有家族遗传
史的未进行息肉摘除的结肠腺瘤患者发
生结肠癌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叫造
成结果出入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明确,可
能与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检出率低,病例
不够典型有关。

本研究还发现,摘除息肉
的3100例患者中,高级别与低级别±皮内瘤
变年龄、息肉大小及息肉部位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

表明年龄、息肉大小
及息肉部位可影响上皮内瘤变级别程度,
尤其是容易导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
需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年龄〉60岁、息肉直径
>2cm及直肠/乙状结肠部位是结肠息
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重点关注
以上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地预防。

参考文献:
[1]孙浩,张海涛,宁玉凤,等•内镜治疗结肠息
肉的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
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⑸:
524-526,530.
[2]卢枚,王燕•结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分析[J]冲国医刊,2016,51(3):53-56.
[3]周超,付翠平.450例结肠息肉临床特点
及癌变相关因素分析[J1.慢性病学杂志,
2019,20(12):1803-1806.
[4]李佳,杨落落,周长丽,等.结直肠息肉患者
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
报:医学版,2018,44(3):646-650.
[5]安俊平,刘彬,师艾丽,等結肠息肉的临床
病理特征及其与癌变的相关分析[J]•中
国医师杂志,2017,19(7):1035-1037,1042.
收稿日W:2020-08-13
(本文编辑:钟美春)
TAPP术缝合腹膜中不同缝线的应用效果及在不同学习阶段下的选择
陈彬,沈维才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缝合;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doi:10.3969/j.issn.l671-0800.2020.12.066
【中图分类号】R65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4)800(2020)12"5684)3
作者单位:315000宁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
通信作者:陈彬,Email:*****************
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12月第32卷第12期•1569•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能完整观察双侧腹股沟区结构,是疝外科医生常用的手术方式叫1APP 在补片放置平整后,腹膜必须重新缝合,以防止肠粘连梗阻及肠穿孔的发生鷺目前关闭腹膜的方法主要有疝钉固定法、钛夹法及缝合法叫疝钉法费用较高,钛夹法关闭不够紧密,目前己很少采用。

缝合关闭法目前主要使用薇乔线、pelene线及倒刺线。

笔者在不同时期采用了3种不同的缝线材料缝合腹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TAPP患者60例。

均为成年男性单侧腹股沟疝。

排除标准:(1)复发疝、双侧疝、嵌顿疝;(2)腹部重大手术史;(3)存在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患者等;⑷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

根据术中缝合腹膜时使用缝线的不同分为薇乔缝线组、prolene线组、倒刺线组,各20例。

1.2方法行全身麻醉,术前导尿,取仰卧位,头低脚高15°,并向健侧倾斜15。

手术严格按照《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141进行。

补片均采用巴德3DMAX轻量型补片(巴德公司,规格10.3cmxl5.7cm,20163460167)或者UMF1补片(强生公司,规格15cmxl7cm, 20153130054)。

薇乔缝线组采用3-0抗菌薇乔线(强生公司,20163654483)连续缝合关闭腹膜,prolene线组关闭腹膜釆用3-0prolene线(强生公司,20112650946)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倒刺线组术中缝合腹膜时采用2-0QUILL倒刺线(美国SSC公司,20153652919)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关闭腹膜时,气腹压设定为8mmHg(l mmHg^O.133kPa),进气速度设置为中等。

1.3观察指标记录3组术中腹膜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术后均进行1〜15个月的随访,记录是否有血清肿、复发及补片感染的发生。

1.4统计方法釆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
采用方差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才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年龄、体
质量指数(BMI)、疝类型、缺损面积及疝
囊处理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1。

2.23组手术情况比较3组缝合时间
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住院
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F>0.05),
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0.05);3组
术后血清肿、补片感染及复发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不同学习阶段缝线的选择3组腹
膜缝合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均缩
短,薇乔线组在9例后趋向平坦,prolene
线组在第15例后趋向平坦,倒刺线组在
12例后趋向平坦。

3讨论
TAPP是目前广泛开展的疝修补术
式,医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腹膜前间
隙的分离,以及补片的放置,而忽视腹膜
关闭的重要性。

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腹
膜闭合不好导致肠管与补片接触,造成
术后肠管粘连甚至穿孔,或者因为缝合
方法掌握不好而增加手术时间。

笔者在
做TAPP初期,也经历了一个缝合的困
难期。

因此寻找一种可靠、快速,易掌握
的腹膜缝合方法及缝合材料是本文的研
究重点。

表13组一般资料比较
笔者于不同时期采用了3种不同缝适合自己的缝合方法。

组别年龄
(岁)
BM1(kg/m2)疝类型(例)缺损面积疝囊处理方式(例)
斜疝直疝(cm2)完全剥离横断
抗菌薇乔线组61±1424.U0.418214.7±0.4173 prolene线组62±1924.4±0.219112.9±0.8164
倒刺线组62±1124.2±0.518214.1±0.7191
表23组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复发血清肿补片感染VAS,住院时间费用(min)(min)(例)(例)(例)(分)(d)(元)
薇乔线19.2±3.868.8±2.8010 3.3±0.4 4.5±0.410309.4±131.9 Prolene组15.8±4.255.9±1.4000 3.1±0.2 4.3±0.610486.9±127.2倒刺线组10.5±2.650.2±5.1010 3.4±0.4 4.3±0.911923.5±159.8 F(才)值9.128.760(1.37)0 2.98 1.87 5.02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线缝合腹膜,各有不同的特点,总结体会
经验如下:(1)3种缝线对腹膜缝合都是
安全有效的,3组术后并发症、VAS评
分、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F
>0.05),住院费用倒刺线组稍高。

(2)
薇乔线在3种缝合材料中,质地最软,缝
合时最容易控制,根据缝合时间与手术
例数的趋势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材
料。

但该线相对粗糙,与腹膜的摩擦力
较大,一般缝3针左右即需要牵拉抽紧
一次,不然容易引起腹膜撕裂或缝线打
结。

(3)prolene线质地较硬,操作时不
易控制,该线使用时需要更多的手术例
数才能掌握。

但是该线光滑、针细,腹膜
不易撕裂,使用时可以缝合整个腹膜切
口后一次抽紧,抽紧后腹膜切口闭合紧
密。

(4)倒刺线质地与prolene线类似,
质地硬,笔者在使用倒刺线前己经有了
prolene线缝合的经验,因此掌握相对较
快,倒刺线因为尾端的环,第一针可以不
必打结,另外倒刺线本身光滑,也可以缝
合整个腹膜切口后一次抽紧,这些特点
有效的减少了缝合时间,降低了学习曲
线,但该线费用较高。

在缩短腹膜缝合时间上,笔者也有
所体会:(1)加强腔镜器械的训练。

(2)
缝合时将气腹压控制在8mmHg,进气速
度设置为中等。

(3)对于IAPP初学者,
抗菌薇乔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线柔软
易控制,也可以釆用三尾结直针法缝合叫
另外,将线用石蜡油抹一遍,可以有效增
加润滑性,牵拉时减少腹膜撕裂。

(4)缝
合时采用倒针从下往上缝合,减少其他
多余动作。

(5)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出
・1570・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2020,Vol.32,No.12
综上所述,3种缝线均为很好的缝合材料,抗菌薇乔线易掌握,且有费用低的优势。

倒刺线缝合速度快,但相对费用较高。

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以及自身不同的学习阶段加以选择。

另外3组随访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再次探查腹腔机会,暂无法观察3种缝线是否存在不同的腹腔粘连情况。

参考文献:[1]Oguz H,Karagulle E,Turk E,et
parison of peritoneal closure techniques in
laparoscopic transbdominal pre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prospective randomi­
zed study[J],Hernia,2015,19(6):879-885.
[2]Uchida K,Morimoto H,Tashiro H,et al.
New suture:tail clinch knot for transabdo­
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J],Asian
J Endosc Surg,2015,8(1):98-99.
[3]都敏,唐光华,吴红霞,等.TAPP疝修补术
不同腹膜关闭方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
卫生标准管理,2018,17(10):17-19.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
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
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2014年版)[J]冲华外科杂志,2014,52(7)
481-484.
[5]周太成,于洪燕•自制直针三尾免打结缝
线在TAPP腹膜缝合的应用研究[J].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2017,37(8):907-910.
收稿日期=2020-06-21
(本文编辑:吴迪汉)
宁波市江北区退休教师骨质疏松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晓东,舒帆,汪雪妃,陆燕,曹寅,何佳益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江北区;退休职工;教师
doi:10.3969/j.issn.l671-0800.2020.12.067
【中图分类号】R58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20)12・1570-02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临床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是临床诊断OP的“金标准”,骨密度通常用T值表示,对于绝经后女性或50岁以上男性,一2.5<T值V—1即为低骨量,T值W—2.5即可诊断为0P[1]o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同的人种、地域、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及经济条件OP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叫本研究通过DXA筛查骨密度,分析江北区退休教师OP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20年7月参加宁波市第九医院退休职工体检的退休教师67例。

纳入标准:(1)江北区退休教师,(2)年龄260岁,(3)江北区居住生活210年,(4)患者及家属知情,且
基金项目:江北区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2019C06)
作者单位:315000宁波,宁波市第九医院
通信作者:陆燕,Email:caojeky@163. com 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10年内在
宁波市江北区以外居住时间累计超过1
年,(2)近1年内1/2以上时间不在宁波
市江北区生活,(3)接受过两个以上节段
腰椎外科手术。

根据骨密度筛查结果分
为OP组和非OP组。

1.2骨密度筛查采用双能X射线骨
密度检测仪(美国GE,型号:LUNAR
Prodigy Primo)检测腰椎骨密度。

研究
对象取平卧位,初次腰椎扫描后手动调
整X线扫描范围,再次行双能X线扫描;
手动标定Li—椎体范围(图1),若研究
对象腰椎畸形则手动描绘骨骼范围(图
2),系统自动计算J-椎体骨密度及T
值,计算总体平均T值,如其中1个椎体
超出其他椎体1个标准差以上(高或
低),则去除该锥体,计算剩余椎体的平
均T值。

根据WHOOP诊断标准:总体平
均T值W—2.5标准差即可诊断为0P[1]o
1.3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记录研
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
文化程度及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情
况。

(2)血液生化指标:体检当天采集空
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大生化系
列,记录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
碱性磷酸酶、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白
球蛋白比、尿酸、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
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
蛋白A及载脂蛋白B水平。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2
2.0统计软
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
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
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诊断为OP20例,发生
率为29.9%。

与非OP组相比,OP组女
性占比较高,年龄较大,BMI较低,合并
2型糖尿病的例数较多(均F<0.05)o
两组文化程度、合并高血压病例数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卩>0.05)o见表lo
2.2血液生化指标与非OP组相比,
OP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图1手动标定图2手动描绘骨骼范围
Li〜4
节段示意图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