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必修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

苏教版语文必修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如听仙乐耳暂.明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C.⎩⎪⎨⎪⎧接.孟氏之芳邻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解析:选B..津,渡口..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C 项,接,动词,结交;动词,到达..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境”..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俨骖于.上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钟鸣鼎食之.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穷且.益坚年且.九十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解析:选D..虽,虽然..A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B 项,之,助词,的;动词,去..C 项,且,副词,更;副词,将要..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解析:选A..猖狂,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③四美.具 ④谁悲.失路之人 ⑤窜.梁鸿于海曲 ⑥择善.而从之 ⑦必固.其根本 ⑧智者尽.其谋 ⑨钟.鸣鼎.食 A .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B .①/②⑨/④/③⑥/⑤⑦⑧C.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D.①/②⑨/④/③⑤/⑥⑦⑧解析:选B..①名词的意动用法;②⑨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为动用法;③⑥形容词作名词;⑤⑦⑧动词的使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奉晨昏于万里B.访风景于崇阿C.童子何知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6.对应一课一考点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2分)译文:(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分)译文:答案:(1)但见重叠的峰峦耸立在一片苍翠之中,向上直达重重霄汉;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丹彩鲜艳欲滴,往下临视,不见地面..(2)年老时气概应当更为雄壮,怎能在白发苍苍之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在困厄中意志更加坚强,决不抛弃自己高远的志向..7.名句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3)孟尝高洁,____________;阮籍猖狂,____________!(4)物华天宝,____________;人杰地灵,____________..(5)天高地迥,____________;兴尽悲来,____________..答案:(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3)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4)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5)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二、阅读提升(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初,勔②、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 ①繇:同“由”..②勔:王勃的堂兄王勔..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指出 B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陵:欺侮 C .请遂成文,极.欢罢 极:非常 D .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 占:口述 解析:选C..极:动词,尽情享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祥道表于.朝望长安于.日下B.⎩⎪⎨⎪⎧是且.交构若属皆且.为所虏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如今人方为.刀俎 D.⎩⎪⎨⎪⎧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则修文德以.来之 解析:选B..A 项均为介词,前者为“向”,后者为“在”..B 项均为副词,将要..C 项均为动词,前者为“官居”,后者为判断词“是”..D 项前者为介词,因为,后者为连词,表目的,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B .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畤以此为荣,但他的官职也因儿子受到牵连..C .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D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凭借文章齐名,世称“四杰”,杨炯对自己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解析:选C..原文的意思是“《尚书》续编”,而非“《尚书》”..11.对应一课一考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3分)译文:(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4分)译文:答案:(1)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2)(阎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欣然接过笔来,也不推辞..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时便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作了一篇《指瑕》来指出颜氏注的过失和疏漏..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考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皇上)召见王勃入朝对策,夺取高第..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被授予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觐献颂词..沛王听说了他,召他来王府做修撰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这本书..书修成后,沛王很是喜爱,更加重视王勃..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作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说:“这是将图谋结党营私..”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听说虢州多产药草,于是请求补职虢州参军..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务..父亲王福畤,因为王勃的缘故从雍州司功参军降职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时年二十七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阎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欣然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作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心思索,先磨数升墨汁,再大量饮酒,拿被子过来蒙头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朝末年住在白牛溪,教授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作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王勃的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上了进士..王剧长寿年间官居凤阁舍人,寿春王等五王出就藩封,有关部门筹备仪式的时候,忘记记录在史册上,群臣已经来齐了,才发觉这个疏漏,宰相大惊失色..王剧就让五个小吏执笔记录,口述文辞,文采华丽,片刻就写完了,人人叹服..王助字子功,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哀号痛哭,邻里都被感动得落下泪来..父亲去世时守孝,因悲伤过度而身体消瘦..孝满之后,官任监察御史裹行..当年,王勔、王剧、王勃都以才名著称,所以杜易简称他们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又以文才显赫于世..王劼早夭..王福畤的小儿子王劝也有文才..王福畤曾经向韩思彦表示过惊异,韩思彦开玩笑说:“练武的人有夸耀坐骑的癖好,你有夸耀儿子的癖好,王家的癖好怎么那么多呢?”让王助把自己的文章拿来,韩思彦(读后)说道:“生了这样的好儿子,确实值得夸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时人称为“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杨炯曾说:“我为排在卢照邻前惭愧,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16滕王阁序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5(含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16滕王阁序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5(含参考答案)

滕王阁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复习1、2段中的典故、重点句子。

(2)掌握第三段中的典故。

2、过程和方法:在掌握典故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典故,把握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一、重点词语:1、逸兴遄飞:遄,急速地。

2、邺水朱华:朱华,原指荷花。

这里指邺下的文采。

3、帝阍:朝廷。

4、舛:不顺。

5、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屈,窜,使动用法。

6、所赖君子见机: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7、青云之志:高远的志向。

8、东隅:日出之处,这里引申为青春年少。

9、桑榆:日落之处,这里引申为年老迟暮。

10、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

二、典故理解:(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合作探究:1.本段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③“马援”(老…穷…)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

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列传》)。

→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⑤“北海”“扶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珍惜时光,追求远大。

⑥、孟尝、阮籍→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2、本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简析:第三段内容:第一层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滕王阁序》 并诗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滕王阁序》 并诗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王勃(649~676),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青年时代就“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十四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而被逐。

入蜀后补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南下省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今存诗八十多首,多为五律诗和绝句,存文九十多篇,多为骈体。

著有《王子安集》。

[知背景]滕王阁,是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儿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造的,以封号为名。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时,正赶上都督阎某新修滕王阁,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

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不大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差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等听到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阎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知常识]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送,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骈文:又称骈俪文、骈体文,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苏教
必修5苏教
滕王阁序并诗
第1段:由洪州的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星分翼轸〞四语写地形之雄,“物华天宝〞四语写人物之盛。

第2段: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并写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绝唱,一动一静,有声有色,天地相连,意境深远。

第3段:先写宴会,由娱游想到人生遇合;后感慨自身命运,由“不遇〞写到“自励〞,说明自己崇高的人生观。

第4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有报国之志、无报国之门的苦闷。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苏教必修5苏教第5段:感慨盛筵难再,交代写作目的。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课件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课件 苏教版必修5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 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选 D D.“眼前实景”错,应是“虚实结合”。
8.下列各项对文中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 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 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 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 而放任自流。 解析:选 B B.“对皇帝的怨恨之情”太牵强。
动(3)词腾.的蛟使起.动凤用,法孟,学使士…之…词腾宗空;使……飞起。
(4)徐孺下.陈蕃之榻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
(5)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6)川泽纡其骇.瞩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
(7)屈.动贾词谊的于使长动沙用法,使……受屈。
(8)窜.梁鸿于海曲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窜。
用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B.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解析:选 B B.高洁:古今均形容高尚纯洁。A.逢迎:古 指迎接;今指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C.猖 狂:古指狂放,不守礼法,不含贬义;今指狂妄放肆,含贬义。 D.见机:古指看到事物细微的征兆;今指看机会,看形势。
(9)目.吴会于云间 名词作动词,看,望。
(10)四美.具,二难.并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事。
4.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文库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 苏教版必修5

【文库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滕王阁序并诗古今对译 苏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并诗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1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2
第1段:由洪州的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星分翼轸”四语写地形之雄,“物华天宝”四语写人物之盛。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3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4
第2段: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并写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绝唱,一动一静,有声有色,天地相连,意境深远。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5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6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7
第3段:先写宴会,由娱游想到人生遇合;后感叹自身命运,由“不遇”写到“自励”,表明自己崇高的人生观。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8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9
第4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有报国之志、无报国之门的苦闷。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下载!
10
第5段:感叹盛筵难再,交代写作目的。

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课件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_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课件 苏教版必修5

[相关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王勃《重别薛华》 3.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谚语 7.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谚语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诗海拾贝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2.滕王阁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 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颢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3.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_指__各__种__珍__美__的__宝__物__。___物__华__,__万__物__的__精__华__;__天__宝___, _天__然__的__宝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杰地灵:_指__有__杰__出__的__人__降__生__或__到___过__,__其__地__也__就__成__了__名__胜___
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
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
二年(675)秋,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薛华》《咏风》《山中》 作品
《滕王阁序》等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初唐诗歌崇儒重儒的精神 风尚,又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 评价 不失慷慨激越,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 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

语文同步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Word版含答案

语文同步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Word版含答案

解析:选D 。

虽,虽然。

A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

B 项,之,助词,的;动词,去。

C 项,且,副词,更;副词,将要。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 .同的一项是(3分)(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解析:选A 。

猖狂,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③四美具 ④谁悲失路之人 ⑤窜梁鸿于海曲 ⑥择善而从之 ⑦必固其根本⑧智者尽其谋 ⑨钟鸣鼎食A .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A :.如听仙乐耳暂.明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 接孟氏之芳邻C 宅•.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解析:选B 。

津,渡口。

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

词,结交;动词,到达。

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 边境”。

C 项,接,动“以……为2 . A.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俨骄腓于上路 钟鸣鼎食之 家 七 . B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分)() ■穷且益坚 年且九十D.北匕海虽赊,扶摇可接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3 )( )(16 )B / / / /C / / / D// / /B5 A CC C(1)7 (1)(10 )⑵⑶⑷⑸(1)⑵⑶⑷8 11(2 ) B DABD(4 )(2 )6.⑴(7)(3)8 A B C D C9 rC.' I B A10 A B C D C(3 )( )(3)()rB/ D.BCD(3 )( )11. (1)⑵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 苏教版必修5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一、基础巩固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爽籁发而.清风生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 .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 .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解析:选D 。

①连词,表因果;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却;④副词,相当于“将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B.⎩⎪⎨⎪⎧①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D.⎩⎪⎨⎪⎧①飞阁翔丹,下.临无地②徐孺下.陈蕃之榻 解析:选A 。

A 项,①②都是名词,情怀、胸怀。

B 项,①动词,响彻;②形容词,(处境)艰难、困厄。

C 项,①动词,接引;②名词,序文。

D 项,①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②使动用法,使……放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B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解析:选A 。

B 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C 项,见机:古义为看到事物细微的征兆;今义为看机会,看形势。

D 项,猖狂:古义为狂放,不守礼法;今义为肆无忌惮,含贬义。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A.纤歌凝而白云遏.B.襟.三江而带五湖C.四美.具,二难并D.层台耸翠,上.出重霄解析:选D。

D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例句中“雾”为名词作状语,像云雾一样。

A 项,无词类活用。

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

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

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课件苏教版必修5

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课件苏教版必修5

7.文化常识 (1)星分翼轸:意为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 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作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2)十旬:指当时官员十日一休,也叫旬休。 (3)钟鸣鼎食:指世族大家。古代贵族在吃饭时,要鸣钟列 鼎。
(4)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5)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 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 (6)弱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翼轸.(zhěn) 瓯.越(qū) 棨.戟(qǐ) B.襜.帷(chān) 潦.水(liǎo) 雕甍.(méng) C.舸.舰(kě) 睇眄.(miǎn) 捧袂.(mèi) D.睢.园(suī) 涸.辙(hé) 叨.陪鲤对(tāo) 解析:选 D A.瓯:ōu;B.潦:lǎo;C.舸:gě。
B.穷 臣死 且.益 且.不坚避
C.徐识孺盈下虚陈之.蕃有之数.榻
D.穷访睇风眄景于于..中崇天阿
解析:选 D D.都是介词,在。A.连词,表并列/连词,
表转折;B.连词,但是/连词,尚且;C.助词,的/助词,用在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川泽纡其骇.瞩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宾主尽东南之美. D.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解析:选 C C.美,形容词作名词,其他三项均为使动
(9)目.吴会于云间 名词作动词,看,望。
(10)四美.具,二难.并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事。
4.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 今义: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心连广宇 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四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练习(含解析)苏教必修5苏教第16课 滕王阁序并诗一、语基扩展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如听仙乐耳暂.明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C.⎩⎪⎨⎪⎧ 接.孟氏之芳邻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解析:选B B 项,津:渡口。

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

C 项,接:动词,结交/动词,到达。

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境〞。

2.以下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俨骖于上路..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解析:选A A .上路:地势高的路,这里指大路通衢。

3.以下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解析:选D D 项,为借代,其余三项均为比喻。

4.《滕王阁序并诗》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

根据文意,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B .“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宗悫少怀大志的典故暗示自己想要参军。

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到的那样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解析:选C C项,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滕王阁序并诗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滕王阁序并诗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滕王阁序并诗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滕王阁序并诗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瓯.越(ōu)潦.水(liáo)多舛.(chuǎn)报效桑梓.(zǐ) 东隅.(yú)舸.舰(ɡě)请缨.(yīnɡ) 叨.陪鲤对(dāo) 懿.范(yì)彭蠡.(lǐ)盛筵.(yàn)逸兴遄.飞(tuān)【答案】“潦"读lǎo,“叨"读tāo,“筵"读yán,“遄"读chuán。

2.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俊采星.驰A.目.吴会于云间B.宾主尽东南之美.C.雄州雾.列D.襟.三江而带.五湖【解析】C项与例句都属于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不坠青云..之志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光照..临川之笔【解析】B项,“逢迎”古义指迎接。

C项,“猖狂”古义指放荡不羁,不拘礼法。

D项,“光照”古义指发出光辉。

【答案】A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是( )A.奉宣室以何年B.舍簪笏于百龄C.奏流水以何惭D.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

浙江新高考高中语文专题四文本16滕王阁序并诗学案苏教版必修

浙江新高考高中语文专题四文本16滕王阁序并诗学案苏教版必修

. 文本16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审美目标:赏析第二段的写景之美及写景技巧;赏析全文用典的修辞方法。

3.文化目标: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激趣导入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

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

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南昌故.(形容词,以前的)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翼、轸,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地接衡庐。

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三江而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引.(连接)瓯越。

物华天宝....(地上物产的精华,乃是天的宝物),龙光射牛斗之墟.(区域,这里指星座);人杰地灵,徐孺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名词作状语,像云雾一样)列,俊采.(同“寀”,官,寮)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驰。

台隍枕.(占据,地处)夷夏之交,宾主尽.(全)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英雄才俊)。

都督阎公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雅望..(美好的声望),棨.戟.(用赤黑色的缯做套子或油漆的木戟,是古代高官出行时用作导引的仪仗)遥临;宇文新州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懿范..(美好的风范),襜.帷.(车上的帷幕,代指车马)暂驻。

十旬..(唐代官员每十天休沐一日。

旬,十天为一旬)休假,胜.(才能出众的)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使……腾飞)蛟起.(使……起舞)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古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父亲的词)作宰..(做官),路出.(过)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盛大的)饯。

请概括段意: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目中的“洪府”二字来写。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16、滕王阁序 教师版1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16、滕王阁序 教师版1

高中导学案(教师版)2018年月日学科:语文年级:高二课题:《滕王阁序》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和解释重点字词,概括第一段、第二段大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和解释重点字词,概括第一段、第二段大意。

(2)把握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知识链接: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4.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k12精品]浙江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k12精品]浙江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并诗(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如听仙乐耳暂.明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C.⎩⎪⎨⎪⎧接.孟氏之芳邻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解析:选B 。

津,渡口。

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

C 项,接,动词,结交;动词,到达。

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俨骖于.上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钟鸣鼎食之.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穷且.益坚年且.九十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解析:选D 。

虽,虽然。

A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

B 项,之,助词,的;动词,去。

C 项,且,副词,更;副词,将要。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解析:选A。

猖狂,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③四美.具④谁悲.失路之人⑤窜.梁鸿于海曲⑥择善.而从之⑦必固.其根本⑧智者尽.其谋⑨钟.鸣鼎.食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B.①/②⑨/④/③⑥/⑤⑦⑧C.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D.①/②⑨/④/③⑤/⑥⑦⑧解析:选B。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②⑨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为动用法;③⑥形容词作名词;⑤⑦⑧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奉晨昏于万里B.访风景于崇阿C.童子何知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C。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教师用书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教师用书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滕王阁序并诗教师用书苏教必修5苏教滕王阁序并诗本课话题——志向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虽感慨自己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却没有放弃对自己志向的坚守。

他没有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虽然失意,但济世的志向并未泯灭,正因为对志向的坚守,他才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六十年代,屠呦呦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文革〞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派拎着大棒捣乱。

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聚集了XXXX多种药方,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翻开了成功之门。

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XXXX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正是由于屠呦呦坚韧不拔的志向,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开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德国谚语人无志向,和迷途的象一样。

——朝鲜谚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翼轸.( ) 衣襟.( )瓯.越( )下榻.( ) 台隍.( ) 棨戟..( )( )懿.范( ) 襜帷..( )( ) 腾蛟.( ) 胜饯.( ) 潦.水( ) 凫渚..( )( ) 萦.回( ) 绣闼.( ) 雕甍.( ) 闾阎..( )( ) 舸.舰( ) 舳.( ) 孤鹜.( ) 彭蠡.( ) 睢.园( ) 邺.水( ) 睇眄..( )( ) 南溟.( ) 帝阍.( ) 多舛.( ) 虽赊.( ) 东隅.( ) 宗悫.( ) 簪笏..( )( ) 叨.陪( ) 捧袂.( ) 涸.辙( ) 遄.飞( ) 梓.泽( ) 骖.〔 〕〔 〕 【答案】 zhěn jīn ōu tà huánɡ qǐ jǐ yì chān wéi jiāo jiàn lǎo fú zhǔ yíng tà méng lǘ yán gě zhú wù lǐ suī yè dì miǎn míng hūn chuǎn shē yú què zān hù tāo mèi hé chuán zǐ cān fēi第2步识记通假——微妙无穷方块字(1)俊采星驰( )________(2)青雀黄龙之轴( )________【答案】 (1)“采〞同“寀〞,官,寮。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6课滕王阁序并诗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

滕王阁序并诗(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如听仙乐耳暂.明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C.⎩⎪⎨⎪⎧接.孟氏之芳邻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解析:选B 。

津,渡口。

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

C 项,接,动词,结交;动词,到达。

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俨骖于.上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钟鸣鼎食之.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穷且.益坚年且.九十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解析:选D 。

虽,虽然。

A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

B 项,之,助词,的;动词,去。

C 项,且,副词,更;副词,将要。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解析:选A 。

猖狂,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③四美.具④谁悲.失路之人⑤窜.梁鸿于海曲⑥择善.而从之⑦必固.其根本⑧智者尽.其谋⑨钟.鸣鼎.食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B.①/②⑨/④/③⑥/⑤⑦⑧C.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D.①/②⑨/④/③⑤/⑥⑦⑧解析:选B。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②⑨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为动用法;③⑥形容词作名词;⑤⑦⑧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奉晨昏于万里B.访风景于崇阿C.童子何知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并诗(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如听仙乐耳暂.明 B.⎩⎪⎨⎪⎧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无人问津.C.⎩⎪⎨⎪⎧接.孟氏之芳邻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解析:选B 。

津,渡口。

A 项,暂,副词,暂时;副词,突然,一下子。

C 项,接,动词,结交;动词,到达。

D 项,鄙,浅陋,用以自谦;边境,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俨骖于.上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钟鸣鼎食之.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穷且.益坚年且.九十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解析:选D 。

虽,虽然。

A 项,于,介词,在;介词,比。

B 项,之,助词,的;动词,去。

C 项,且,副词,更;副词,将要。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解析:选A。

猖狂,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③四美.具④谁悲.失路之人⑤窜.梁鸿于海曲⑥择善.而从之⑦必固.其根本⑧智者尽.其谋⑨钟.鸣鼎.食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B.①/②⑨/④/③⑥/⑤⑦⑧C.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D.①/②⑨/④/③⑤/⑥⑦⑧解析:选B。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②⑨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为动用法;③⑥形容词作名词;⑤⑦⑧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奉晨昏于万里B.访风景于崇阿C.童子何知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C。

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状语后置句。

B项,状语后置句。

D项,定语后置句。

6.对应一课一考点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2分)译文:(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分)译文:答案:(1)但见重叠的峰峦耸立在一片苍翠之中,向上直达重重霄汉;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丹彩鲜艳欲滴,往下临视,不见地面。

(2)年老时气概应当更为雄壮,怎能在白发苍苍之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在困厄中意志更加坚强,决不抛弃自己高远的志向。

7.名句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

(3)孟尝高洁,____________;阮籍猖狂,____________!(4)物华天宝,____________;人杰地灵,____________。

(5)天高地迥,____________;兴尽悲来,____________。

答案:(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3)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4)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5)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二、阅读提升(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

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

居父忧,毁骨立。

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

初,勔②、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

劼蚤卒。

福畤少子劝亦有文。

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繇:同“由”。

②勔:王勃的堂兄王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指出B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陵:欺侮C .请遂成文,极.欢罢 极:非常D .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 占:口述解析:选C 。

极:动词,尽情享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祥道表于.朝望长安于.日下 B.⎩⎪⎨⎪⎧是且.交构若属皆且.为所虏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如今人方为.刀俎 D.⎩⎪⎨⎪⎧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则修文德以.来之 解析:选B 。

A 项均为介词,前者为“向”,后者为“在”。

B 项均为副词,将要。

C 项均为动词,前者为“官居”,后者为判断词“是”。

D 项前者为介词,因为,后者为连词,表目的,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B .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畤以此为荣,但他的官职也因儿子受到牵连。

C .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

D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凭借文章齐名,世称“四杰”,杨炯对自己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

解析:选C 。

原文的意思是“《尚书》续编”,而非“《尚书》”。

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勃 属 文 初 不 精 思 先 磨 墨 数 升 则 酣 饮 引 被 覆 面 卧 及 寤 援 笔 成 篇 不 易 一 字 时 人 谓 勃 为 腹 稿答案: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12.对应一课一考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4分)译文:(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5分)译文:答案:(1)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

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2)(阎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欣然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

六岁时便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作了一篇《指瑕》来指出颜氏注的过失和疏漏。

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考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皇上)召见王勃入朝对策,夺取高第。

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被授予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觐献颂词。

沛王听说了他,召他来王府做修撰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这本书。

书修成后,沛王很是喜爱,更加重视王勃。

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作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说:“这是将图谋结党营私。

”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

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

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丛生,想到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听说虢州多产药草,于是请求补职虢州参军。

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嫉妒。

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

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务。

父亲王福畤,因为王勃的缘故从雍州司功参军降职为交趾县令。

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时年二十七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阎公)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欣然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

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作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心思索,先磨数升墨汁,再大量饮酒,拿被子过来蒙头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朝末年住在白牛溪,教授了很多门客。

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作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王勃的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上了进士。

王剧长寿年间官居凤阁舍人,寿春王等五王出就藩封,有关部门筹备仪式的时候,忘记记录在史册上,群臣已经来齐了,才发觉这个疏漏,宰相大惊失色。

王剧就让五个小吏执笔记录,口述文辞,文采华丽,片刻就写完了,人人叹服。

王助字子功,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哀号痛哭,邻里都被感动得落下泪来。

父亲去世时守孝,因悲伤过度而身体消瘦。

孝满之后,官任监察御史裹行。

当年,王勔、王剧、王勃都以才名著称,所以杜易简称他们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又以文才显赫于世。

王劼早夭。

王福畤的小儿子王劝也有文才。

王福畤曾经向韩思彦表示过惊异,韩思彦开玩笑说:“练武的人有夸耀坐骑的癖好,你有夸耀儿子的癖好,王家的癖好怎么那么多呢?”让王助把自己的文章拿来,韩思彦(读后)说道:“生了这样的好儿子,确实值得夸耀。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时人称为“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杨炯曾说:“我为排在卢照邻前惭愧,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