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ntel的品牌战略管理方案计划
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的部署和管理指南说明书
白皮书英特尔信息技术客户机管理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部署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降低客户机管理成本英特尔 IT 部门在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的多年部署计划中,跟据在第一年实施期间所获的经验,提供实现快速回报和长期价值的指南。
英特尔公司 IT 计划经理 Gal Eylon英特尔信息技术产品经理 David McCray2008 年 12 月IT@IntelIT@Intel 白皮书部署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降低客户机管理成本执行摘要英特尔 IT 部门计划部署和使用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以期更加经济高效地维护、管理和保护客户的系统,而 2008 年是英特尔多年部署计划的第一年。
部署第一年收获颇丰,然而我们相信随着我们逐步建立竞争力,增加标准系统的装机设备并将这些全新性能整合到更为广泛的管理功能当中,长期利益将远不止这些。
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可提供整合的、基于硬件的功能,有助于应对客户机维护、资产管理和安全等众多挑战。
我们认为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的潜力非常大,并且我们期望它最终能够在大多数客户机管理流程中提供卓越的价值。
然而综合部署是一项长期的投入,需要为支持人员提供新的技能和流程。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得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长期支持,我们计划将 2008年作为战术部署年。
我们重点介绍三个重要使用案例(所有都与提高我们的成功率以支持线下配置、诊断和修复有关)。
本白皮书说明了我们在规划、开发和部署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并量化了此次初期部署的成本节省。
本白皮书还提供有对架构和工程阶段的概览,并特别关注我们的运营活动,其中包括选择最适合的使用案例的方法。
如果您有兴趣在您自己的客户机管理环境中部署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本白皮书将助您增强信心。
/IT部署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降低客户机管理成本 IT@Intel 白皮书目录执行摘要 (2)做出部署决策 (4)规划部署 (4)规划运营环境 (6)主要学习内容和建议 (10)我们的未来目标 (11)结论 (11)/IT3IT@Intel 白皮书 部署英特尔® 博锐™ 处理器技术,降低客户机管理成本维护、管理和保护英特尔博锐处理器技术设计可帮助 IT 公司应对目前在部署、维护、管理和保护其客户机方面所面临的众多高成本挑战。
英特尔的领导力管理
英特尔的领导力管理领导力具体来说就是人对人的影响力,在小微企业中,工作人数极其有限,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所以,领导力潜伏在每个人当中,并有可能随时被开发,下面一起看下英特尔的领导力管理。
英特尔的CEO贝瑞特以及英特尔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对英特尔的领导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战略的思想,商务执行能力,个人对公司的忠诚度,全球性的领导力-能够领导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业务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
首先,英特尔会找到并确定一些关键的位置,这些岗位上的人员是要重点培养的人员;然后去发现合格的接班人,寻找有潜力去胜任这些岗位的人,为这些候选人提供一系列的领导力培训计划。
训课程与形式围绕着英特尔所提出的领导力要求,公司内部设有不同的培训课程。
包括:如何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如何管理全球性的组织怎样成为一个战略性的伙伴等等。
除了众多英特尔公司内部的课程,还有许多外部培训机会。
英特尔与许多著名教育机构合作,满足员工培训的各种需要。
公司与许多国际上著名的提供EMBA课程的教育机构合作,选派公司重点培训与发展的员工,去参加EMBA培训。
除了众多课堂学习培训之外,还通过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培训员工。
公司为候选人指定一名资深的管理者,这个管理者会为被培训者提供许多案例的分析,让被培训者去具体分析这些案例,探究怎样解决问题。
被培训人要汇报对案例的分析与解决的结果,由此来了解被培训人是否从培训计划中得到了所要求的领导技能。
英特尔的领导力管理:教练制(Mentor)除此之外,英特尔还有许多计划与措施来进行领导力培训,比如mentor制,即导师或教练制,公司指定有经验的资深人士与高层主管作为被培训人的教练或伙伴,一对一进行结对,由比较有经验的人为员工提供管理咨询,达到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综合领导力的目的。
英特尔的领导力管理:职位轮换与跨国工作英特尔还通过岗位的调动,职位的轮换来发展员工的领导力。
作为一家高度国际化的跨国巨头,英特尔非常重视通过跨国工作轮换来培训员工的国际化工作技能与领导能力,派遣有潜力的管理者到其他国家工作一段时间,锻炼他们的跨文化管理能力。
案例一:英特尔公司的两次战略转型
案例一:英特尔公司的两次战略转型“作为经理人,我们憎恶变化,尤其是这些改变将我们卷入其中的时候。
”说这段话的,是全美最杰出的职业经理人——与比尔•盖茨并列为数字革命缔造者的英特尔(INTEL)公司前CEO安德鲁•格罗夫。
在著名的《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他还曾经说过另一段同样坦率的话:“我常常感觉有一朵阴云正向我飘来,但我可能需要再过几年才能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
因此,我总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处理一切事物。
”一.英特尔公司的第一次战略转型——从存储芯片到微处理器英特尔是存储芯片的开发者。
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英特尔在存储芯片上的不断创新,使计算机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演进,英特尔在这个领域睥睨天下,无人争锋,市场占有率近乎100%。
然而,到了80年代,日本公司突然崛起,他们凭借后发优势,以超大的投入和惊人的高效,迅速地吞噬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
格罗夫回忆道:“当时,日本人的质量报告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就像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做的那样,我们猛烈地攻击这些展示的数据。
”全世界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以“偏执狂”闻名的格罗夫将如何在存储芯片市场上与日本人“偏执”?按格罗夫的分析,当时英特尔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1.与日本公司正面交锋,通过技术的升级甚至资本、人才的收购,来维护英特尔的江湖地位;2.与日本公司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协商,以谋取市场的繁荣;3.退出市场,寻找新的商机。
格罗夫作出的决策让英特尔所有的员工都大吃一惊:我们无法和日本制造的“高性能、低价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相抗衡。
因此,对英特尔而言,遏制失败的最佳战略应该就是——转移战线。
这样的决策,对于一家在计算机领域居于龙头地位的公司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的。
“公司陷入了会议,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争吵,会议和争吵又继续引发下一轮的争吵和会议。
英特尔在死亡的低谷中徘徊。
有些人建议奉行‘决死竞争’的策略:让我们建造一座巨大的芯片生产工厂,而且接纳日本人。
解读INTEL品牌战略
资产杠杆:解读Intel的品牌战略管理英特尔,作为一家高技术公司,为什么能够长期占据原来由大众消费品品牌所领有INTE RBRAND TOP100 BRANDS前十位?英特尔,作为一家元部件生产的芯片公司,为什么能够让下游的整机厂商即便强大如IB M、HP也必须俯首称臣?英特尔在市场上为什么能占据80%以上的份额,即便在出现失误的情况下,依旧压得A MD等竞争对手毫无喘息之机?英特尔与微软构建的“WINTEL联盟”,为什么能够持续统治世界IT行业长达二十年之久?品牌在行动英特尔举世瞩目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英特尔卓越的品牌战略管理,这种有管理的品牌战略持续提升了英特尔的品牌资产,而品牌资产的提升又推动了新的产品市场发展,最后这种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强英特尔的品牌资产。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正如阿基米德所言“给一个支点即可撬动地球”,英特尔做到了!下面是英特尔的品牌战略管理框架,这其实是本地图,能够帮助我们游览眼花缭乱的英特尔之城,不至于因目迷五色耳迷五声而错过真正的景致;这也是一场经典回放,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把握从后台的编剧导演到前台的票房奇迹,不至于因震撼性的宏伟画面而忘记真正的动人情节:现在可以开始我们的奇幻INTEL之旅了。
品牌化的前夜英特尔的传奇真正开始于1978年,此前他不过是被日韩竞争对手打得节节败退的半导体生产厂商而已。
1978年,IBM推出了开放构架的IBM兼容机,其兼容性和构架的公开性使任何人都可以生产完全与其完全兼容的计算机,这带来了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随之激起了对微处理器的强烈需求。
1978年英特尔开始由半导体转型为生产CPU芯片,到1992年持续推出了8086、80286、80386、80486,然而此时的英特尔和其它工业厂商一样,并没有品牌化的意识,并没有认识到单独的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仅仅只是利用公司品牌(INTEL)加上描述语(286、386、486等代号)予以区隔。
英特尔公司分析
英特尔公司分析一、企业概述及基本情况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这一举措改变了公司的未来,并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英特尔为全球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
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
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
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公司之一,英特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方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筑模块。
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在中国与全球同步推出了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它为移动计算的笔记本电脑用户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完全摆脱线缆束缚的“无线自由”的集计算和通讯之融合的体验。
二、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S: Strengths优势W: Weaknesses劣势O: Opportunities机会T: Threats威胁S. 优势其优势在于首先有一系列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如双轨管理模式,多层面管理,目标管理模式一、双轨管理虞有澄博士有一段时间在品管部门服务。
他加入后,将工程部门分为两部分,率先实验英特尔特殊的“两位一体”的“双轨管理”理念,也就是将特别繁重的任务交由两人共同负责。
两位负责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同时要经常保持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工作的推动速度,否则就会导致拖拉和推卸责任现象。
其实英特尔在创办初期,也是采用这种“两位一体”制度。
当时,诺伊斯负责与外界打交道,如:做创业投资顾问、与产业界和政府保持联系等;由于他有很好的声望与人际关系,曾经创下在30分钟内就为英特尔募集250万美元创业基金的记录,成为硅谷的传奇故事,也是硅谷行事方式的一种体现。
至于摩尔与格罗夫两人,则共同负责全公司的运作。
品牌策略策划书3篇
品牌策略策划书3篇篇一《品牌策略策划书》一、前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策划书旨在为[品牌名称]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品牌策略,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品牌现状分析1. 品牌知名度:目前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知名度较低,尚未形成广泛的认知度。
2. 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独特的品牌个性和价值主张。
3. 目标市场:主要针对[目标市场细分],但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提升。
4. 竞争对手:面临着来自[主要竞争对手]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三、品牌目标1. 短期目标:在[具体时间]内,将品牌知名度提升至[具体百分比]。
2. 中期目标:在[具体时间]内,建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美誉度。
3. 长期目标:成为目标市场的领先品牌,实现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
四、品牌定位1. 目标消费者:定位为[目标消费者特征]的消费者群体。
2. 品牌核心价值:强调[品牌核心价值主张]。
3. 品牌个性:塑造[品牌个性特点]的品牌形象。
五、品牌传播策略1. 广告宣传:制定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广告投放计划。
2. 公关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公益活动等,提升品牌形象。
3. 社交媒体: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互动。
4. 线下活动:开展促销活动、产品体验活动等,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
六、品牌延伸策略1. 产品线延伸: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适时推出新产品。
2. 相关多元化:考虑进入与现有业务相关的领域,扩大品牌影响力。
七、品牌维护策略1. 质量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满意度。
2. 客户服务: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建议。
3. 危机管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品牌危机。
八、品牌评估与调整1. 定期评估品牌策略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品牌策略以适应新的形势。
Intel2025年制程路线图:4nm、3nm、20A和18A?!
Intel2025年制程路线图:4nm、3nm、20A和18A?!在英特尔Accelerated 活动中,英特尔表⽰正在考虑到 2025 年的⽬标。
⾸席执⾏官 Pat Gelsinger在今年早些时候表⽰,英特尔将在 2025 年重返产品领导地位,但⼀直没有解释如何实现。
直到今天,英特尔披露了其到 2025 年的未来五代⼯艺节点技术的路线图。
英特尔相信它可以采取积极的战略来匹配并超越其代⼯竞争对⼿,同时开发新的封装服务为外部客户开展代⼯业务。
最重要的是,英特尔重命名了其⼯艺节点。
以下是英特尔今天的披露的路线图。
技术⽤于⽣产和进⼊零售之间是有区别的;英特尔将某些技术称为“准备就绪”,⽽其他技术则称为“加速”,因此这个时间表只是提到的那些⽇期。
正如您想象的那样,每个⼯艺节点都可能存在数年,此图只是展⽰了英特尔在给定时间的领先技术。
英特尔定义了⼀个强⼤的未来:台积电是否⾯临风险?今年早些时候,⾸席执⾏官 Pat Gelsinger 宣布了英特尔的新 IDM 2.0 战略,包括三个要素:1.建⽴ (7nm)2.扩张(台积电)3. 产业化(英特尔代⼯服务)这⾥的⽬标是继续致⼒于英特尔的⼯艺节点技术开发,超越⽬前⽣产中的当前 10nm 设计,但同时使⽤合作伙伴(或竞争对⼿)的其他代⼯服务来重新获得/保持英特尔在其处理器中的地位的公司收⼊。
第三个要素是 IFS,即英特尔的代⼯服务,英特尔正在⼤⼒承诺向外部半导体业务开放其制造设施。
⽀撑建⽴和产业化⽬标的是英特尔如何执⾏⾃⼰的⼯艺节点开发。
虽然在英特尔最近的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席执⾏官 Gelsinger 证实,英特尔现在每天⽣产的 10nm 晶圆⽐ 14nm 晶圆多,这标志着两种设计之间的信⼼发⽣转变,但英特尔难以从 14nm ⼯艺过渡到其 10nm ⼯艺已不是什么秘密。
今年 6 ⽉ 29 ⽇,英特尔还表⽰,其下⼀代 10nm 产品需要额外的验证时间,以简化 2022 年在企业系统上的部署。
英特尔企业管理实务
英特尔企业管理实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实务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英特尔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其卓越的企业管理实务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本文将以英特尔为例,探讨其成功的企业管理实务。
一、战略规划英特尔在企业管理实务中重视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
首先,公司设定明确的长期目标,并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来确定战略方向。
其次,英特尔注重制定具体的短期目标,并将其与长期目标相衔接,以确保战略的连贯性和可行性。
此外,公司会对策略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组织架构英特尔的组织架构高度注重协同合作和高效决策。
公司采用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强调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
此外,英特尔实施“內客制”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促进创新和持续发展。
通过这种灵活的组织架构,英特尔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决策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英特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打造高素质的团队。
公司通过招聘、培训和激励等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
英特尔倡导开放式的沟通和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提供创意。
此外,公司实施灵活的工作制度,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四、创新与研发英特尔将创新与研发作为企业管理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
英特尔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英特尔能够不断推出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五、市场营销英特尔在市场营销方面采用巧妙的策略来推广其产品和品牌。
公司通过广告、促销和公关活动等手段,增强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
英特尔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展营销推广活动。
此外,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六、风险管理英特尔重视风险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降低业务风险。
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团队和制度,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演练。
英特尔SWOT分析
英特尔公司概况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克拉拉,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制造商。
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1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英特尔为全球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
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
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
2004年,英特尔全球年收入为342亿美元。
2005年1月,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英特尔被评为“全球Top 100最具持续性发展的企业”之一。
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八。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三。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1经济条件影响英特尔公司成长的几个经济因素包括成本结构因素,全球市场的消费水平以及需求情况,信贷关系,利率、税率水平,市场规模等。
当前全球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对整体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面对从紧的信贷政策和大量负面的财经新闻,消费者和企业会推迟购买计划,这势必将对产品需求及其它相关事宜带来不利影响。
毛利率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与预期结果产生很大差异:收入水平的变化;产能利用率;启动成本;库存过多或不足;产品组合与价格;库存评估的变动,其中包括合格待售产品在时间上的变动;制造能力;单价变动;长期资产的减损,包括制造、装配/测试和无形资产;工厂生产的时间安排与实施以及相关成本等。
近期影响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以及可能危及投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顾虑导致信贷市场紧缩,许多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率降低,固定收入、信贷和证券市场市值高度蒸发。
英特尔信息技术白皮书
白皮书英特尔信息技术计算机制造数据中心改造全球数据中心环境英特尔 IT 部门已开始着手制定一项企业范围的八年战略,致力改造我们的全球数据中心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
我们的战略重在进行标准化,提高利用率并减少数据中心的数量。
我们计划整合数据中心,加速服务器更新,并采用网格计算虚拟化和高能效计算。
此外,我们还将优化存储、网络、支持服务和 IT 管理。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就像运行半导体工厂那样运行数据中心环境,以同样高的效率和响应能力来满足业务需求。
我们预计通过该计划,总共可节省 10 亿美元或者更多的项目费用。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效率核心小组2008 年 1 月IT@Inte l执行摘要英特尔 IT 部门已开始着手制定一项企业范围的八年战略,致力改造我们的全球数据中心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业务响应能力,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我们预计通过虚拟化、标准化和流程改进,我们的战略可节省约 10 亿美元(净现值为 5.5-6.5 亿美元)的名义成本。
我们的目标是,就像运行工厂那样运行数据中心环境,以同样高的效率和响应能力来满足业务需求。
我们的战略重在进行标准化,提高计算利用率并减少数据中心的数量。
关键要素包括:• 整合数据中心,将计算资源集中到少数规模大且高效的中枢数据中心,并 关闭其它本地数据中心• 加速服务器更新,同时实施网格计算和服务器虚拟化以提高利用率,并优 化存储和网络• 借助长期的战略规划方案实现流程与设计规范的标准化,其中包括减少服 务器和存储平台参考设计的数量。
• 采用绿色计算以及高能效服务器和节能的数据中心设计,并进一步履行我 们对行业计划的承诺目前,我们已开始在一些领域取得诸多优势,其中包括网格计算、服务器整合、数据中心整合和长期规划等。
虚拟化与网格计算的使用,可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通过我们消除物理、地理和部门的界限,使我们能够共享计算服务器,从而使英特尔在 2007 年的资本并购中节省了 3,000 万美元成本。
inter白皮书1
利用高级分析能力实现英特尔业务转型的路线图英特尔 IT 部门与英特尔业务部门通力合作,帮助他们开创新的商业智能使用方式,改进信息洞察、决策能力和业务响应速度。
不断改进的分析能力让英特尔能够有效跟上不断加快的业务发展步伐。
借助这一分析能力,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期望和想法,制定出更严格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并显著改善我们的运营,进而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英特尔业务部门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需要越来越多地使用基于高级业务智能(BI)的解决方案。
他们需要:•能够解析数据、诠释模式和做出预测。
•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
•能够按需使用自助工具自主处理、查询和分析信息。
•将来自英特尔企业数据库之外的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诸如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等价格经济且功能强大的处理器的推出,以及在数据存储能力方面类似的技术进步,使得此类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英特尔 IT 部门与英特尔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帮助他们开创新的商业智能使用方式,改进信息洞察、决策能力和业务响应速度。
我们正在进行多个概念验证(PoC),以全面展示 BI 的强大动力:•可以前瞻性地预测产品设计工作何时将会出现失败的批处理计算。
该算法目前正在研究之中,我们预计利用此算法,仅一个流程每年就能避免多达 700 万美元的资本流失。
•帮助跟踪和应对恶意软件威胁的信息安全操作界面。
我们计划使用高级分析功能,并为这一数据添加一个预测引擎,以提供前瞻性的保护和模拟,提高我们应对威胁的能力。
•支持及早发现生产线中产品质量问题的预测引擎。
通过及早发现问题,我们可以显著改进生产线产量,防止大量、代价高昂的错误。
如今,我们正在使用这些高级 BI 解决方案来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
我们预计通过在整个企业中广泛使用这些解决方案,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价值。
Jessica Brindle英特尔 IT 部门商业智能战略规划师Moty Fania英特尔 IT 部门高级商业智能解决方案Itay Yogev英特尔 IT 部门商业智能总监总体概述英特尔 IT 部门为在整个企业中部署高级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业务基础。
英特尔的开放式创新策略
英特爾的開放式創新策略劉常勇中山大學企管系英特爾(Intel)是一家成立於1968年的半導體公司,三位創辦人Gordon Moore, Robert Noyce, 以及Andrew Grove均來自於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1。
當時他們都已經是半導體界的資深經理人與工程師,由於不滿Fairchild高層的保守營運態度,因此決定離職自立門戶,創立Intel這家公司。
2001年的Intel,營業額已高達265億美金,在全球各地擁有83000名員工,公司的市值更高達2100億美金。
有人說英特爾的成功,並不是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而主要是採取了正確的商業模式與明智的研發創新策略。
英特爾發展初期是以動態記憶體(DRAM)產品為主,但在七十年代末期轉向發展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因為八十年代個人電腦市場的興起,成為微處理器產品的領導大廠。
英特爾不但主導整個微處理器市場的發展,甚至運用Intel Inside的營銷戰略,將品牌形象注入於各種應用產品。
雖然英特爾也面臨極多的競爭對手(如:AMD、Cyrix、SPARC、Power PC、Apple、Motorola…等),但他仍能以主導PC市場規格與領先創新的策略,佔有八成以上的市場,以及高達四成的淨利。
1 Fairchild Semiconductor是美國60年代最重要的半導體設計與製造公司雖然半導體產業因摩爾定律的假設2而興起,但令人驚異的,Intel並沒有非常積極投入於基礎研究,卻仍然可以取得業界的技術領導地位。
主要原因是Intel 能跨越製造與研發的鴻溝,採取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手段,大量運用外部研發成果,因此並不需要投入很多資源於自主創新,還是可以扮演驅動產業技術創新的龍頭地位。
跨越研發與製造的鴻溝研發與製造功能的差距,經常導致研發成果難以商業化。
因此有人說:「由於技術商業化的困難,導致技術領先創新者往往並非使用該項技術的最大獲益者。
intel inside 策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intel inside 策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Intel Inside 策略是英特尔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一项营销战略,旨在通过在计算机产品中标识“Intel Inside”商标,加强对英特尔处理器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提高英特尔处理器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价值。
该策略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在计算机零售市场上建立了英特尔品牌的领导地位,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营销战略之一。
Intel Inside 策略的影响不仅仅限于计算机硬件行业,还影响了整个消费电子产品市场。
在本文中,将对Intel Inside 策略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探讨成功案例,从而深入了解这一策略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Intel Inside 策略的概念及其背景,以引出接下来的讨论。
然后,将详细探讨Intel Inside 策略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该策略在市场中取得的成功案例。
最后,通过总结Intel Inside 策略的重要性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来归纳本文的讨论内容。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对于Intel Inside 策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Intel Inside 策略,分析其对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影响。
通过对该策略的介绍、影响以及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将探讨Intel Inside 策略在硬件产业中的重要性和成功之处。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于品牌合作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类似策略。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读者提供对于Intel Inside 策略的全面了解,并对未来的市场推广和品牌战略制定提供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Intel Inside 策略介绍Intel Inside 是英特尔公司在1991年提出的一项营销策略,旨在加强对其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
该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将英特尔的处理器内置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并在产品上标明“Intel Inside”,以表明该产品采用了英特尔的处理器。
英特尔营销案例分析
Intel案例分析摘要•目标→保持PC市场份额的同时,将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去。
•主要问题→英特尔品牌延伸,会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将稀释原有的品牌价值。
•解决办法→制定适当地研发营销计划,最大可能地降低财务和声誉的风险。
问题分析•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目标是,保持PC市场份额的同时,将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去(例如掌上设备、智能手机等)。
o长远来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PC的竞争也逐渐激烈,替代品会随之出现。
PC市场已经成熟了,如果固守品牌在PC领域的研发而不将关注新兴的科技产品,企业可能会进入衰退期。
o如果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在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始终是领先的,虽然在其他市场中,并非像PC市场中占有地位,但是也保持着相当卓越的地位,在其他产品上也拥有一定的基础。
(Exihibit 15)o企业有有成熟的运营团队,还有足够的资产,如果运营有效,可以承担品牌延伸的风险。
o为提高公司的盈利,公司应该将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去。
•目前,品牌延伸的最大障碍是,公司在其他产品上的延伸,会稀释在PC市场辛苦建立的品牌资产。
o产品线面临紊乱的危机(例如奔腾处理器)。
o品牌忠诚度降低,新的产品减少了原有产品的关注度,会削减品牌的忠诚度,会增加竞争对手的机会。
o不能保证原有的产品是否已经极尽了潜力,PC或其他主要产品总会存在更新空间,但由于市场的成熟,公司可能会降低对这些更新的投入。
o产品线延伸极少能增加对整个大类商品的需求。
o开发新市场会极大地提高运营的各项成本,企业在此时可能会出现财务的风险。
解决办法分析•解决方案:o营销部门深入研究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对新市场进行充足的细分和定位。
o与销售中的其他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o适当删减一定的就有产品。
o改进成本核算体系。
•这样作的理由:o在进入新市场时,营销部门需要充足分析原有的核心产品市场的消费者的看法,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是否保持恒定,新的产品是否被消费者接受。
管理者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研究价格弹性,以及研究如果其他库存品种的相对价格下降,这种情况对某一库存品种的需求是如何下降的。
美国英特尔公司先进生产计划及调
• Improvements in factory forecasting and flexible factory information/control systems that can change with business conditions must b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必须改进工厂的需求预测,建立柔性的工厂信息
Many enterprises lack expertise in IE/OR to apply APS. 优秀的生产管 理系统需要先进工业工程(运筹)学成果支持。
In China 中国国情: No domestic APS provider
无国内APS提供者。国外APS提供者产品价格高,服务尚未本地化 Production Management: guesswork, manual work
12
第13页/共17页
Benefits of “X” System Application “X”系统的优势
Faster: Shorten Capacity Planning TPT; Improve
responsiveness
更快:生产计
划周期;客户响应速度
Better: Optimize Virtual Factory resource utilization; Minimize
每周一次 一天
软件包
每周一次 一小时 软件包
Resource: PricewaterhouseCoopers. Surveyed companies include: Intel, Texas Instruments, Motorola, NEC, Fujitsu,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nexant, and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英特尔SWOT分析
英特尔公司概况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克拉拉,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制造商。
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1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英特尔为全球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
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
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
2004年,英特尔全球年收入为342亿美元。
2005年1月,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英特尔被评为“全球Top 100最具持续性发展的企业”之一。
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八。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三。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1经济条件影响英特尔公司成长的几个经济因素包括成本结构因素,全球市场的消费水平以及需求情况,信贷关系,利率、税率水平,市场规模等。
当前全球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对整体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面对从紧的信贷政策和大量负面的财经新闻,消费者和企业会推迟购买计划,这势必将对产品需求及其它相关事宜带来不利影响。
毛利率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与预期结果产生很大差异:收入水平的变化;产能利用率;启动成本;库存过多或不足;产品组合与价格;库存评估的变动,其中包括合格待售产品在时间上的变动;制造能力;单价变动;长期资产的减损,包括制造、装配/测试和无形资产;工厂生产的时间安排与实施以及相关成本等。
近期影响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以及可能危及投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顾虑导致信贷市场紧缩,许多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率降低,固定收入、信贷和证券市场市值高度蒸发。
案例6-2 偏执者生存—英特尔战略分析案例
案例6-2 偏执者生存—英特尔战略分析案例一、英特尔公司简介《时代》周刊1997年12月撰文称:“正如当年的蒸汽机、电力和装配线一样,微芯片已经成为推进新经济的先驱……英特尔公司则是数字时代的核心企业。
”如果说在电脑的广泛普及和运用的信息时代中,什么公司对世界的巨变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话,英特尔毫无疑问是其中一员。
这家成立仅40年的企业,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长期以来占据着芯片行业老大的地位。
它与另外一个IT巨头——微软公司所构建的“WINTEL联盟”,凭借二者领先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力量,持续统治世界IT行业长达二十年之久。
在1968 年,由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共同创立的英特尔公司在硅谷奠基,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用于个人电脑的4004型微处理器。
最初的英特尔是以生产电脑存储器为主,后由于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冲击,而被迫转以芯片生产。
1995年,其芯片的销量占全球总销售额的79%。
世界上大约有90%的计算机在使用其生产的80X86CPU及兼容芯片。
1995年,英特尔公司的营业额达到138亿美元,继1992年超过日本 NEL后,四次蝉联半导体行业的桂冠。
2006 年,英特尔全球年收入达到 354 亿美元。
在2006 年 8 月公布的“全球品牌价值 100 强”排行榜上,英特尔排名第五位。
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创新、技术开发、产品与平台等领域奠定了全球领先地位,并始终引领相关行业的技术产品创新,及产业与市场发展。
英特尔是一家以偏执著称的公司,它有一句著名的言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无论是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还是在管理、创新上面,英特尔都以其无与伦比的偏执,时刻力求冲破陋习陈规,标新立异,争做行业领导者,从而对IT产业,乃至整个企业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特尔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
英特尔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一、公司历史1968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鲍勃·诺宜斯(Bob Noyce)在硅谷组建了自己的公司NM(由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构成)。
公司成立后不久改名为英特尔公司(Intel),专门生产存储器芯片。
1971年安德鲁·葛罗夫(Andrew S Grove)的加盟使得公司的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大增,利润直线上升,并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其后,公司又依次推出了8008、8080、8086/8088等专门用于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
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
1980年“蓝色巨人”IBM选择了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其个人电脑零件,从而使其成为产业标准。
1986年10月,英特尔推出了耗资1亿美元的386微处理器,接着是486(1988年)、奔腾(1993年)、奔腾II、奔腾III。
2000年,英特尔又推出了迄今为止最高性能的台式机处理器——奔腾IV,并于2000年11月21日由北京一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推出上市。
1998年3月,克罗格·巴雷特(Craig Barret)被任命为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对英特尔公司来说无疑是关键一步,因为巴雷特决定将公司的业务从单纯的微处理器转变为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
一望而知,英特尔正在经历其发展历程上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1985年,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罗夫毅然放弃了早期的存储器业务,从一个多种芯片制造商改变为只生产用于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这一集中策略使英特尔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微处理器供应商,“Inter Inside”的标识使全世界的电脑用户感受到了这一品牌的力量及其提供的质量保证,英特尔在微处理器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无可否认的“大哥大”地位,那么,如今英特尔要往何处去?二、战略改变巴雷特决心改变葛罗夫时代英特尔的战略。
他认为,微处理器业务在英特尔占据太大的比重,使其他业务根本无法开展。
英特尔公司采取的定价策略
一个分析师曾这样形容英特尔公司的定价政策:“这个集成电路巨人每12个月就要推出一种新的,具有更高盈利的微处理器,并把旧的微自查器的价格定在更低的价位上以满足需求。
”当英特尔公司推出一种新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时,它的定价是1000$,这个价格使它刚好能占有市场的一定份额。
这些新的集成电路能够增加高能级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性能。
如果顾客等不及,他们就会在价格较高时去购买。
随着销售额的下降及竞争对手推出相似的集成电路对其构成威胁时,英特尔公司就会降低其产品的价格来吸引下一层次对价格敏感的顾客。
最终价格跌落到最低水平,每个集成电路仅售200$多一点,使该集成电路成为一个热线大众市场的处理器。
通过这种方式,英特尔公司从各个不同的市场中获取了最大量的收入。
问题:1、企业的定价策略包括哪些类型?请各举例说明。
2、英特尔公司采取的是哪几种定价策略?请分析公司采取这些定价策略的原因。
3、请搜集相关资料,列举因定价策略恰当获得成功、因定价策略不当导致失败的案例。
答:1、企业定价策略包括类型及举例说明一、新产品定价策略(一)撇脂定价策略柯达公司进入日本市场,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二)渗透定价策略吉利汽车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三)满意定价策略某企业产品采取适中价格,基本上能够做到供求双方都比较满意。
二、心理定价策略(一)整数定价策略德国的奔驰轿车,售价二十万马克;瑞士莱克司手表,价格为五位数;巴黎里约时装中心的服装,一般售价二千法郎。
(二)尾数定价策略在欧美及我国常以奇数为尾数,如0.99,9.95等,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奇数有好感,容易产生一种价格低廉,价格向下的概念。
但由于8与发谐音,在定价中8的采用率也较高。
(三)分级定价策略对于质量较高的茶叶,如果某种茶叶定价为每500克150元,消费者就会觉得价格太高而放弃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Intel的品牌战略管理本文详细阐述了Itell公司的品牌战略之路,论述了平品牌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英特尔,作为一家高技术公司,为什幺能够长期占据原来由大众消费品品牌所领有INTERBRAND TOP100 BRANDS前十位?英特尔,作为一家元部件生产的芯片公司,为什幺能够让下游的整机厂商即便强大如IBM、HP也必须俯首称臣?英特尔在市场上为什幺能占据80%以上的份额,即便在出现失误的情况下,依旧压得AMD等竞争对手毫无喘息之机?英特尔与微软构建的“WINTEL联盟”,为什幺能够持续统治世界IT行业长达二十年之久?……品牌在行动英特尔举世瞩目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英特尔卓越的品牌战略管理,这种有管理的品牌战略持续提升了英特尔的品牌资产,而品牌资产的提升又推动了新的产品市场发展,最后这种发展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强英特尔的品牌资产。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正如阿基米德所言“给一个支点即可撬动地球”,英特尔做到了!下面是英特尔的品牌战略管理框架,这其实是本地图,能够帮助我们游览眼花缭乱的英特尔之城,不至于因目迷五色耳迷五声而错过真正的景致;这也是一场经典回放,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把握从后台的编剧导演到前台的票房奇迹,不至于因震撼性的宏伟画面而忘记真正的动人情节。
现在可以开始我们的奇幻INTEL之旅了。
品牌化的前夜英特尔的传奇真正开始于1978年,此前他不过是被日韩竞争对手打得节节败退的半导体生产厂商而已。
1978年,IBM推出了开放构架的IBM兼容机,其兼容性和构架的公开性使任何人都可以生产完全与其完全兼容的计算机,这带来了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随之激起了对微处理器的强烈需求。
1978年英特尔开始由半导体转型为生产CPU芯片,到1992年持续推出了8086、80286、80386、80486,然而此时的英特尔和其它工业厂商一样,并没有品牌化的意识,并没有认识到单独的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仅仅只是利用公司品牌(INTEL)加上描述语(286、386、486等代号)予以区隔。
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在缺乏独立产品品牌的情况下,公司品牌INTEL当时还很弱小(远不象今天这幺强大),同时其描述语不仅作为数字过于苍白无法产生品质认知,而且根本无法通过商标注册予以保护,在兼容机的体系下这样必然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1991年AMD推出“AMD386”,暗示消费者他们的产品毫不逊色于Intel的386,英特尔最初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本身的编号,结果却遭到联邦法院的驳回。
历史的十字路口,英特尔何去何从?创建强大的公司品牌——INTELINSIDEPLAN为了救亡图存,1991年英特尔开始启动“IntelInside”计划以创建强大的公司品牌。
该计划目的有三:第一是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区分开来,以保护研发投资与知识产权;第二是在最终用户当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第三是限制计算机生产商在最终用户中的影响,使消费者关注CPU品牌非整机品牌,最终强化计算机厂商对自己的依赖度。
对于一个技术导向的公司而言(他们很少会把品牌建设作为战略的重心),可以想见这项耗资1亿美元的计划会在公司内部受到多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把这样一大笔资金投入到研发中,这样能够加强英特尔技术领先的地位(可是英特尔的问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品牌落后);也有人认为既然产品只能销售给各个电脑制造商,就根本不可能建立最终用户品牌,因为在Intel以前还从来没有一个非终端产品能够成功的创建自己的品牌(可是CPU在电脑出现以前同样也是没有的)。
“IntelInside”计划有两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是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建设,英特尔启用了一个IntelInside的品牌做为芯片市场的公司品牌(原来的INTEL退为其它事业的公司品牌,如通信领域等,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长期实际上拥有两个公司品牌,这就是为什幺今年英特尔换标的原因了),IntelInside以其新颖的创意与优秀的设计在整个九十年代树立了一个具有真正吸引力和特色的形象。
IntelInside被用在所有的营销传播活动中,所有包装、广告、公关等营销传播行为都以之为核心整合展开。
这种大手笔的运作相当必要,因为很多计算机购买者(尤其是第一次购买)并不了解其中所涉及的技术、不知道该怎幺选择产品,他们需要一个简化的评价标准来帮助他们做出顺利的购买决策。
IntelInside完美地抓住了最终用户的需求,使顾客相信只要找到IntelInside的商标,就找到了最先进最可靠的芯片技术,同时最先进最可靠的芯片技术就意味着这是最好的计算机。
第二是面向计算机制造商的忠诚度计划,英特尔提供了可观的回报以激励这些公司把英特尔的芯片用到自己的整机品牌中去。
英特尔的每个合作伙伴都能享受6%的折扣,而这笔资金将会投入到市场上为制造商打广告(当然英特尔会对整机制造商的广告做评估,要求他们能在产品和广告中都采用IntelInside的标志),而当制造商采用其它厂家的微处理器时,英特尔就会要求他们创造一个新的副品牌,以此和IntelInside 相区分。
不只是与整机厂商的合作广告,IntelInside还渗透进了制造商的分销渠道中。
英特尔准备了诸如地区营销发展基金、店内展示等渠道推广计划,鼓励零售商与经销商去展示宣传IntelInside的价值。
“IntelInside”计划创造营销史上的惊人奇迹,截至2002年英特尔为这一计划支出的广告费超过了70亿美元,却也因此而铸就了接近40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在IntelInside这个强大的公司品牌羽翼下,陆续推出的Pentium、Celeron、Xeon等产品品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英特尔前任首席执行官葛鲁夫在回顾过去时谈到,“IntelInside”计划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的一项最佳投资。
奔腾,第一个强大的产品品牌1991年的“IntelInside”计划虽然解决了公司品牌的问题,并且在最终用户和中间厂商那里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但依旧没有解决产品品牌缺位的问题,而没有强大的产品品牌是无法发挥新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的,八十年代的噩梦还会重演!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英特尔1993年问世的586芯片不再延续既往的X86路线而是重新命名为“奔腾(Pentium)”,从而创建了英特尔的第一个产品品牌,使得尔后的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一路扶摇直上,最终奠定了芯片之王的霸主地位。
创建新的产品品牌“Pentium”有三个好处:创建独特鲜明的品牌识别;深化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匹配市场形势与战略。
英特尔的“奔腾计划”并非到此而止,英特尔试图把Pentium 打造成为广域品牌平台,适合多元化产品市场的需求,为此英特尔发展出了一套复合的品牌关系组合:1993年3月Pentium芯片问世,这是英特尔第一个独立的产品主品牌,用于桌面、笔记本和服务器。
1995年11月PentiumPro问世,英特尔通过“主品牌+描述语”的策略把向上延伸到高端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
当然这个策略在发展中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高端市场需要更强的区隔,而PentiumPro和PentiumIII等存在混淆,所以三年后英特尔推出了独立品牌XERON。
1997年1月PentiumMMX问世,由于MMX技术能够带来更先进的图解性能和更好的多媒体表现,所以采取新的“主品牌+副品牌”的策略予以强化而非简单的描述语。
MMX事实上是英特尔的第一个技术品牌,但那个时候还没有相关的管理意识,的确没有深入挖掘潜在的品牌资产,直到整整九年以后VIIV(欢跃)才开始延续这方面的工作。
1997年9月MobilePentium问世,英特尔通过“主品牌+描述语”的策略把笔记本芯片市场从整个个人电脑市场中细分出来,这个策略存在的问题和PentiumPro差不多,所以六年以后推出centrino(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试图予以改观,应该说新的技术品牌是极其成功的,但英特尔可能依旧面临是否要为笔记本电脑推出一个不同于Pentium的全新产品品牌的抉择。
1998年4月,MobilePentiumII推出,进一步巩固了英特尔在笔记本市场范围内的霸主地位。
1999年之后,英特尔公司继续更新着Pentium家族的族谱,从PentiumIII系列升级到PentiumIV系列。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见:英特尔通过把Pentium作为单一主品牌(广域品牌平台)运用于各个产品市场中,积累和加强了其品牌资产和品牌价值,直接推动了其业务战略的成功;另外又分别采取“主品牌+描述语”和“主品牌+副品牌”的策略,响应不同产品市场的需求,既能各司其责又能协同作战,这就是奔腾之道。
复合的品牌组合战略九十年代后期,整个IT市场的分化重组程度明显加强,单一的Pentium战略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英特尔适时地响应这种变化:在不同的产品市场建立新的品牌资产并做好从原有架构的过渡工作;对INTELINSIDE的背书政策做出修订。
在Pentium之外第一个新品牌是针对经济型市场的Celeron (赛扬)。
随着PC市场的日益成熟,在没有出现重大技术革新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更多地考虑购买成本的因素,而且很多英特尔的竞争者希望能通过降低价格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经济型市场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重要。
英特尔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市场,但是如果利用Pentium进行品牌延伸风险是相当大的,无论是采取描述语或者副品牌的策略都面临品牌价值被稀释的问题。
于是英特尔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品牌Celeron来针对经济型市场,Celeron与Pentium并无直接的联系因而不需要担心品牌资产流失,Celeron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低成本营销,因为经济型市场的关键是价格而非形象,当时英特尔决定将IntelInside背书于Celeron为消费者提供信心保证,这正是一般的经济型品牌所缺少的,使得在低端市场Celeron同样可以比竞争品牌偏高而不妨碍市场的接受程度。
在Pentium之外另一个新品牌是针对中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的xeron。
Xeron的品牌战略相比Celeron要波折得多,其实在1995年英特尔就推出PentiumPro向上延伸到高端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但由于此时Pentium才三年时间不够强大,而且Pentium以前的产品主要是针对那些家用电脑和商务电脑,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上毫无声望,所以PentiumPro并没有取得什幺显着的成效。
1998年英特尔决定改变描述语转用副品牌的策略推出PentiumIIXeon,不仅要把用于服务器的产品和其它产品做出明确的区分,而且通过PentiumII后面加上代表神秘和力量的Xeon来创造新的品牌识别,Xeon也能够进一步加强Pentium的品牌资产,这个策略很见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那些高端机器使用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