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四年级下综合性知识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成果展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教学设计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陈春燕一、教材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低年级就开始渗透,到了三年级,综合性学习与一组课文阅读教学穿插进行,三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安排两次提示。
到了四年级只安排一次综合提示,为从中年段的小综合过渡到高年段的大综合作好准备。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材安排的也是综合性学习与一组描写农家生活,展现异国田园风光,诗化了田园意趣,呈现欢快的童年生活的课文阅读教学同步。
首先学习单元导语明确告诉地告诉我们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要借助课文的学习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其次当学完《乡下人家》的课文后,编者及时地提出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并提出了活动的内容、方法、策划等建议,通过活动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我制定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策略,主要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步:回顾教材,阅读引领,制定活动计划;第二步:根据计划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第三步:搭建平台,成果展示,评价总结。
二、设计理念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上网、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景物;了解不同季节的庄稼,瓜果蔬菜,感受田园文化与生活,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
2、过程与方法:借助具体的乡村田园场景,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以问题为抓手,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为凭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多种形式把自己的活动过程、体验、感受记录下来,激发学生热爱乡村,珍爱田园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1、学会说、写有关农村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开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乡村,深入乡村,体验乡村。
旨在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发展自己收集信息、口语交际、观察表达等诸方面的语文能力,提升,协作、探究、审美等方面的语文素养。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网络、亲身实践、图书资料能够了解乡村,认识乡村,感受田园文化,体验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此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推动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发展语文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具体的乡村田园场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线索,以语文知识技能为凭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用语文解决问题,用语文服务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为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乡村、保护田园的情感,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注重休闲意识的渗透。
活动安排: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二、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三、成果展示,总结评价阶段活动时间:三个星期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教学内容:1.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2.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确定活动内容;3.根据调查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组内分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老师激发情感,引入课题。
(播放音乐——《乡间的小路》)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佩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学生被歌声迷住了)2.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首《乡间小路》的时候,你的思绪是否飞到了那田园,是否已感受到了农村的气息,正感受着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奇妙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乡村,欣赏田园的独特风光吧。
语文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目录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2)1.1 背景介绍 (3)1.2 活动目标 (3)二、活动准备 (4)2.1 资源准备 (5)2.1.1 乡村资料收集 (6)2.1.2 体验活动用品准备 (8)2.2 组织准备 (9)2.2.1 分组与分工 (10)2.2.2 活动流程安排 (11)三、活动实施 (12)3.1 课堂教学 (13)3.1.1 田园诗歌朗诵 (14)3.1.2 畅谈田园生活 (14)3.1.3 写作练习 (16)3.2 实践体验 (16)3.2.1 田园生活体验 (17)3.2.2 农事劳动参与 (18)3.2.3 乡村文化探究 (20)四、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 (21)4.1 成果展示 (22)4.1.1 口语表达 (22)4.1.2 写作作品展示 (23)4.1.3 创意绘画 (24)4.2 交流分享 (25)4.2.1 分享活动心得 (26)4.2.2 互动讨论 (27)4.2.3 教师点评 (28)五、活动总结与反思 (29)5.1 活动总结 (30)5.1.1 活动效果评估 (31)5.1.2 收获与不足 (32)5.2 反思与改进 (34)5.2.1 活动优化建议 (35)5.2.2 后续行动计划 (36)一、活动背景与目标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乡村作为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其价值日益凸显。
为了深化学生对乡村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设计了“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了解乡村的发展变化,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
我们期望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深化学生对乡村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关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家乡》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家乡》教案本次综合性研究活动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家乡》。
在低年级,语文综合性研究就开始渗透,到了三年级,综合性研究与一组课文阅读教学穿插进行。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回顾教材、研究建议、实践参与、成果展示和评价总结、延伸发展等。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有两个依据,一是课标要求,二是学情状况。
语文课标对综合性研究从多个方面逐步提高要求。
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乡村的环境非常熟悉,这为“走进田园”提供了铺垫。
文本阅读也使学生产生了“走进田园”的渴望。
然而,现实与文本之间存在距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真实的农家生活“真情拥抱”,增强学生珍爱田园的情感。
同时,活动与语文之间也存在距离,教师应引领学生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的语文素养。
本次活动的目标包括通过观察、上网、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景物、风土人情,了解不同季节的庄稼、瓜果蔬菜,感受田园文化与生活,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制定“走进田园”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抓手,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活动过程、体验、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乡村、珍爱田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扮演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并建立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操作规范。
教师应该跟踪学生的活动过程,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展开相应的问题解决活动方式。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兴趣、爱好与需要,倾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悟。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回顾和朗诵等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现乡村田园。
通过诗情画意,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
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制定“走进田园”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以问题为抓手,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六《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春天的乡村,是一个绿色的世界。瞧,那新绿的树, 亮绿的草,嫩绿的禾苗……时不时地让人眼前一亮。一 片片放满水的稻田映着天空的光辉,透亮透亮的。走在 乡间小路上,采几朵野花,打扮一下自己。偶尔还能听 到几声杜鹃鸟欢快的鸣叫。 夏天的乡村,是一个欢乐的世界。看,墨绿的葱, 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子……五彩缤纷多惹人爱。农妇 们提着篮子,忙碌的身影在菜园地里时隐时现。 秋天的乡村,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看,一片片金色 的稻谷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习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黄澄澄的玉米挤破了外衣,一个尽地想往外钻,多么想 瞧瞧这灿烂无比的田野。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偷偷跑进 田里,悄悄吃上几个水果解解馋。 冬天的乡村,成了一个粉砌玉雕的白雪世界。孩子 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虽然小手冻得 通红,可快乐依旧…… 四季乡村,四幅不一样的田园风光画。
玉米地一望无际,一棵棵玉米 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 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 挂在他们胸前。
一个玉米棒子就有一尺来长,剥开皮 一看,金黄的玉米粒就像列队的士兵一样 整齐地排列着,好像正等待什么命令。
乡村趣事聊田园
拔花生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她 走过高梁地,地里的高梁穗沉甸甸的压弯了枝杆; 她来到花生地,遇见了我们。 这一天,姥姥、外公、妈妈和我来到地里拔 花生。虽然我个头小,但力气可用不完。我来到 一颗花生前,双手抓着花生叶使劲往上拔,“哗” 的一声,花生被我从地中拔了出来,虽然弄了一 手的土,可这是我的第一战绩呀!还有一颗花生 特别难拔,我使出吃奶的劲,“啪”一声,我双 手抓着拔出来的花生,摔了个“四脚朝天”,顿 时,我浑身是泥,成了个泥人。夕阳洒在静静的 小河上,我们看着那丰收的花生,心中有一种说 不出的喜悦。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说课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家乡》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低年级就开始渗透,到了三年级,综合性学习与一组课文阅读教学穿插进行,三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安排两次提示。
第一次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提出活动要求,明确活动内容,指出活动途径。
第二次提示放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提示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小结、反馈、交流活动情况。
最后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栏目,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四年级只安排一次综合提示,为从中年段的小综合过渡到高年段的大综合作好准备。
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我制定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策略,分五个阶段来进行:一、回顾教材,阅读引领(1课时);二、学习建议,规划活动(2课时);三、设置提示,实践参与(8课时);四、搭建平台,成果展示(2课时);五、评价总结,延伸发展(1课时)。
二、目标定位本次综合性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两个依据第一课标要求,第二学情状况,语文课标对综合性学习从会提问题、观察分析、资料搜集、表达方式、活动组织、合作讨论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
2、学情状况:(1)历次活动,为学生“走进田园”搭建了阶梯。
(2)生活经验,为学生“走进田园”提供了铺垫。
我的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乡村的一草一木,蛙叫虫鸣耳熟能详;乡间小道,沟渠小洼了如指掌;农活农具,农家风俗了然于胸,这样的生长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走进田园。
(3)文本阅读,使学生产生“走进田园”了渴望。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积极的因素外,还有两个不利因素:(1)现实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文本诗化的乡村田园风光,闲情逸致的生活意趣与农村现实的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紧扣地域文化、生活特征,引导学生与真实的农家生活“真情拥抱”,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珍爱田园的情感。
综合实践《走进田园》(5篇)

综合实践《走进田园》(5篇)第一篇:综合实践《走进田园》综合实践《走进田园》【学习目标】1、了解乡村景物特点和乡村各方面生活情况。
2、学会说、写有关农村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3、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4、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田园景物特点。
5、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6、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学习重点】1、学会说、写有关农村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2、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学习准备】1、教师了解学生对田园的认知情况,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范围和形式;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指导。
2、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中了解各方面田园资料,发掘自己感兴趣题材,收集资料。
3、准备表演汇报时的各种用品。
【学习过程】田园交响乐──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一、导入1、师生比赛田园诗接龙。
2、(课件展示一段优美的田园风光,师配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诗人苏轼带我们走进了如诗如画的田园。
我们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会闻到瓜果的芳香;我们静静地坐在夜晚的池塘边,就会听到青蛙的歌唱;我们快乐地躺在辽阔的草地上,就会看到成群的牛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田园,(板书)奏响田园的交响乐吧。
课前,各小组积极地准备,有的采访家人,有的亲身体验,有的上网收集资料,今天把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大家有信心吗?二、诗情画意话田园(小组展示)1、相声《诗情画意话田园》──本组其他组员背诵其他诗歌2、互动:组员采访大家觉得我们表演得怎么样?谁也能分享一下你们知道的关于田园的诗?3、师小结:古人描写的田园生活真有情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让我们感到乡村生活的宁静、舒适。
三、我的田园足迹(小组展示)1、学生把自己曾经到田园游玩的照片配上精彩的故事,向大家介绍2、互动:组员采访大家觉得我们说得怎么样?你也有有趣的经历和我们分享吗?3、师小结:我很感动,你们在田园游玩的过程中,真正亲近了田园,发现了很多新鲜事,还能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你们再也不是田园中的“无知少年”,而成为了乡村小博士、小能手呢!四、小眼睛看大世界(小组展示)1、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外农村的资料,谈体会。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习作指导分解

在
。
我们一起大家眼中的乡村田园:
要把这些画面写具体生动,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 你有什么启示?
我们一起看看《麦哨》的片段: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 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 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 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 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 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妙笔生“画”
同学们,现在动动笔, 把你选好的其中一个画面 写一写
注意:可以运用本组课文以及课外 书中,你积累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词 语和优美句子。
请同学们根据评价标准,评一评。用波浪线 划起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和同桌分享。
要求
完成作文地图 描绘其中一个画面 按一定顺序描写画面 运用一定修辞手法 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乡下人家
说说你走在乡间田野的路上,印象最 深刻的风景、路上的人、路上发生的事。
请大家根据刚才描述的景物,把它 们变成一个个画面,在作文地图中的珠 子里面填上你眼中好看又独特的画面。
注意:可以尝试给画面改一个贴切的名字,要抓 住这个画面最主要事物。
按顺序写有条理
1. 按地点变化顺序【《乡下人家》先写屋 前 —— 门 前 —— 屋 后 这 样 地 点 变 化 顺 序 写。】
2. 按时间变化顺序【乡村的一年四季,或者 写乡村的早晨、中午、晚上】
3. 按画面呈现【《麦哨》按孩子割草、田园 丰收、湖畔玩耍这三个画面,围绕同一个 线索“麦哨”】
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眼中的乡村田园画面
走在乡村田园的路上,我发现无
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好看
又独特的风景。乡村美在
;
乡村美在
;乡村美
第6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我爱家乡

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衬
双垅小学:罗艳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等方法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感受乡土文化,体验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中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2.借助具体的乡村田园场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时间安排】
1.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制订好活动计划。
2.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综合性学习。
3.第二至三课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完善。
4.第四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
课前准备
活动一:回顾课文拟定计划
活动二:走进田园
活动三:爱我家园
【活动目标】
1.学生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到田园的美丽,语文的魅力;充分享受到参与的精彩,成功的快乐。
2.在对乡村人、事、物的赞美中,激发学生爱家园的热情。
【活动准备】
全班协商后推选几名同学最后敲定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示形式,并报经老师审查。
1、我是小医生
2、我是小小美食家
3、我是勤劳的小农民
4、乡村小导游
活动四:成果展示
一、汇报成果
1.各组整理出相关资料通过手机发给老师,老师将其做成PPT,进行课堂展出,激发更多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园。
2.将活动中拍摄下的家乡美丽风光,写下的美文,讲述的乡村孩童的趣事,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
二、畅所欲言:我们像大家介绍了我们美丽的家乡,那身为家乡的一份子,我们要怎么建设我们的家乡呢?。
《走进田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

走进田园──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梅艳设计理念:本次综合性学习,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为依托,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主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价值取向,突出综合,加强实践,强调自主,从而实现其自身所承载的课程责任。
活化:给文本语言找到新的“家”。
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体裁,运用不同色调,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
在本单元的课文、“阅读链接”、“词语盘点”,以及“语文园地六”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中,让学生累积大量的描摹乡村田园的词汇、语句,使学生大脑语言表层中储存了丰厚的表象。
在“走进田园”的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乡土景观,积极营造出鲜明、动感的活动场景,不断召唤着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调动着学生的语言表象,让文本语言在新的情境中获得“附着点”,渐渐“复活”,走向了“重生”:从单薄的文字表象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文本中静态的“乡村田园”转化为生活中动态的“乡村田园”。
此刻,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语言内化和生成过程。
共生:让语文和实践“相依相伴”。
就综合性学习的主旨而言,“走进田园”只是一种精神指向,一个活动的平台,而言语活动才是贯穿始终的真正过程。
因此在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时,要从语文学习出发——将“读”渗透在乡村田园诗文收集过程中,将“听”融解在乡村田园文化的调查访问中,将“说”转化在乡村田园的故事讲解和景点解说中,将“写”潜藏在乡村田园的调查报告撰写、广告语的设计中,让活动过程成为获得语文知识、磨练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阶梯。
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体”,语文是“用”,他们相依相存,同构共生,构建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多元: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
在“走进田园”活动中,教师要针对乡土文化特点,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设计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产生“兴奋点”:乐于探究的,可以从乡村田园的资源角度着眼;偏爱操作的,可以从农活、民间工艺、乡土游戏入手;喜欢观赏的,可以将乡村田园的特色景点纳入视野;喜欢猎奇的,可以把乡风民俗、故事传说作为采集的对象……在学习成果展示中,应当给学生搭建起个性化的舞台:擅长说的,让他们讲讲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传说;善于读的,可以举行一次田园诗文朗诵会;喜欢演的,可以让他们将学到的民间艺术“现炒现买”;喜欢写的,可以进行“田园笔会”……活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展示,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

岳池顾县小学:修海英教材简析:“走进田园”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第六组21课《乡下人家》后安排的一个综合性学习课程,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目的是锻炼孩子们一:学会认真观察、亲身体会、认真感悟。
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图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田园。
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行程和发展”。
所以在课上赢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多样、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方式,指导每个小组的汇报展示都很注重把内容说具体、说生动。
引导学生交流、谈感受。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大自然,了解乡村景物特点、乡村人的生活情况、季节里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等等。
2.学会说、写乡村景物特点、乡村人的生活情况、季节里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以及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生活趣事,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3.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4.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田园景物特点。
5.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6.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田园景物的特点,感受田园的美。
2、学会说、写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的生活情况。
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围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2.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综合性学习。
3.第二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课。
教学准备1.教师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范围和形式;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指导。
2.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中了解各方面田园资料,发掘自己感兴趣题材,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孩子们大多来自农村,21课《乡下人家》说不定就是写的你们的家。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作文研讨课教学反思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作文研讨课教学反思《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第八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内容,乡村的景物,乡村的趣事,关于乡村的小孩是专门熟悉的。
因此我选择了这一内容作为研讨课。
我第一出示了一幅幅漂亮的乡村图,当同学们看到一幅幅漂亮动人的乡村图时,惊喜万分,争先恐后的发言:“春天,我们的乡村好美呀,看,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它们争奇斗艳……”关于小孩们而言,这是一堂欢乐的作文课。
关于老师而言,也是一堂收成惊喜的作文课。
小孩们细致入微的观看,以及欢乐的心情,在习作中都得到了详尽的描述。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欢乐的过程,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表达,这节作文课引发了我的如下摸索:一、小孩感到欢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要想动笔习作,第一要喜爱习作,要让小孩从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作文是件欢乐的情况。
观看自己的家乡、做游戏等差不多上作文课的形式,习作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不是只有一个阵地──课堂。
宽敞的大自然,应是小孩们学习的大课堂,到操场上去,到大自然中去,让小孩们感到快乐,增加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如此关于小孩们来讲,作文的过程将是一个欢乐体验的过程。
二、知识积存是写好作文的保证“我们的乡村,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季节差不多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你挤我碰,等着人们去摘呢。
”这些语句,是需要平常在阅读中去积存的,在习作中才能灵活去运用。
有的同学在习作中能写出优美的语句,有的同学就写不出来。
因此,平常建立一个摘抄本,是解决在写作时腹中空空,无话可写的好方法。
在阅读时,把碰到的好词好句随时记下来,积少成多,如此就会在习作时产生下笔如有神,文如泉涌的奇异境域了。
三、充分利用好周围的资源是作文的源泉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乡村的生活,依照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组织了学生去观看乡村的田园风光,了解乡村的生活,拍照乡村的图片,搜集乡村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乡村,学生讲得生动有味。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教学设计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
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写乡村生活,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
【教学难点】进行习作指导,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乡村生活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对第六组课文的学习,了解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田园生活,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幅幅自然质朴、清新美好的画面。
我们都是乡村的孩子,我们对乡村的景物和田园生活有许多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田园和乡村,感受一下田园的美景和乡村的生活。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感受乡村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三、汇报交流各组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乡村。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明确要求1、今天你们就把自己感受最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2、明确要求:读课本116页第2自然段:⑴ 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可以写景物、人或事,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⑵ 内容表达要清楚,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
⑶ 写后认真读读、改改。
五、确定题目1要能概括全篇内容,简洁而醒目的短句或词2、可以地点、景物、人物、事物为题。
六、理清写作顺序写景──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来写。
如《乡下人家》写人──可按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写,如《麦哨》写物──按事物的不同特点来介绍。
写感受──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的认识,心里想的。
七、学生习作1、自拟草稿。
2、小组内互评互改。
【板书设计】主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要求: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景──时间或空间顺序写人──不同的活动写物──不同特点写感受──看后的认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习作教学设计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小学吴锡国人教课标版教材第六册【教学目标】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习作表达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综合性学习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是比较热情高涨的,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会自己动手上网找资料,问家长,对于综合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分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前面学习了4篇有关乡村的文章古诗词,对学习这个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指导活动,激发孩子们“走进田园”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2.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确定主题,完成活动计划。
3.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知道应该多积累多运用语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愉悦性。
活动重难点:1.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2.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确定主题,完成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回顾,在阅读感悟中“发现”乡村田园1.谈话导入: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内容,学了四篇课文,哪四篇,还记得吗?(生讲,出示课件显示几个课文题目)2.生谈收获。
师:学了这几篇课文,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又有哪些感受呢?能说说吗?3.师小结:田园风光诗情画意,乡村生活朴实和谐。
短短的四篇课文又怎能写尽田园的乐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再一次“走进田园”,更深入感受田园的美妙。
(板书课题)二、听讲解,看图片,激发“走进田园”的兴趣(一)美丽的春天师描述:几场细雨过后,大片大片的禾苗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
柳树舒展开了枝条,在风中翩翩起舞。
林间的空地上,冒出了一些又鲜又嫩的竹笋。
各色的花竞相开放。
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一阵阵沁人的花香引来了许多的蜜蜂蝴蝶,边歌边舞。
瞧,可爱的七星瓢虫和蜗牛,五彩斑斓的蝴蝶,多么热闹。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 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
【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⑴了解乡村景物特点和乡村各方面生活情况。
⑵学会说、写有关农村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2、 过程、方法目标:⑴ 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⑵ 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田园景物特点。
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重点】1、 学会说、写有关农村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过程的见闻。
2、 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 【教学难点】激发城市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围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2、 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综合性学习。
3、 第二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课【教学准备】1、 教师了解学生对田园的认知情况, 设计建议学生活动范围和形式;并在活动 过程中给予指导。
2、 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中了解各方面田园资料, 发掘自己感兴趣题材,收集资 料。
3、 准备表演汇报时的各种用品。
【教学过程】 田园交响乐——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一、导入1、 师生比赛田园诗接龙。
2、 (课件展示一段优美的田园风光,师配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诗人苏轼带我们走进了如诗如画的田园。
我们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会闻到瓜果的芳香;我们静静地坐在夜晚的 池塘边,就会听到青蛙的歌唱;我们快乐地躺在辽阔的草地上,就会看到成群的牛 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田园, 课前,各小组积极地准备,有的采访家人,今天把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大家有信心吗?二、 诗情画意话田园(清新组展示)过度:我知道清新组的同学特别喜欢学习古诗,还收集了很多关于田园的诗歌和 我们分(板书)奏响田园的交响乐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此作业可以PPT或手抄报形式完成)
一、课文回味与感悟
1、课文(4+1)赏析,走近乡村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2、课文精彩句段摘抄,赏析、诵读。
(至少每课一句)
二、搜集与交流(可以是图片、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资料)
1、积累交流描写田园风光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包括古诗词)。
(至少3句)
2、了解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观察田园风光,了解不同季节庄稼、瓜果蔬菜的生长等。
3、交流你体验过的乡村生活,调查家乡人的生活及其生活的变化,回忆和小伙伴们之间的趣事,搜集国内外农村生活的资料。
三、积累与表达。
(此题不做书面作业,但下周一查日记本上的相关作文草稿)
1、说说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可以谈谈活动过程的见闻或趣事;
2、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