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锦集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

(2011·浙江省温州市)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3分)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13.(2011·广东省肇庆市)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传》练习与答案

《五柳先生传》练习与答案

《五柳先生传》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1.给加粗字注音。

(1)好.读书()(2)嗜.酒()(3)黔.娄()(4)衔觞.()(5)箪.()(6)俦.()2、解释加点字词(1)何许.:(2)不详..其姓字:。

(3)欣然..忘食:(4)造.饮辄.尽:。

(5)亲旧..去留:。

..知其如此:(6)曾不吝情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朋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往、到)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吝惜)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样)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4、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二、课时达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心领神会)B、环堵萧然..(空寂)C、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D、衔觞.赋诗(酒杯)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答案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答案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答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答案引导语: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下面是相关的阅读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答案篇1:《五柳先生传》中考试题及答案【福建省莆田市】一(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5题。

(17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⑴好读书,不求甚解好:⑵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屡: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分)【答案】2.(4分,每小题1分)⑴喜爱(喜欢) ⑵体会(领会) ⑶期望(希望) ⑷经常(常常)3.(6分,每小题3分)⑴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何许”“不详”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⑵不为贫贱而忧愁(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汲汲”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4.(3分)读书(好读书)(1分)喝酒(性嗜酒)(1分)写文章(著文章)(1分)5.(4分)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doc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doc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汇编一、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其言兹若人之侍乎()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⑵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A.兹若人之侍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期在必醉•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圾此自终。

(乙)山不在高,•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①以:②期:③劳:④之: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o (2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3分)三、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8分)[阅读材料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无怀氏之民钦?葛天氏之民钦?[阅读材料二][阅读材料三]饮酒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结庐在人境,• • •故人具鸡黍,•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许学生不知何立人也高可二黍立B、以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C、会每有会意会宾客大宴D、而或置酒西招之既醉血退9、翻译下列句子。

(4分,每小题2分)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

10、“好读书,不求甚解“在[阅读材料一]中的意思是什么?今天,句意有了什么变化?(2分)答:1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写的自传,他“性嗜酒”,“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问他内心在意的是什么?试结合[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12、[阅读材料一][阅读材料二]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找出[阅读材料二]最为生动刻画隐士形象的两句诗,并说说其动传神在哪里?(3分)答:13、请从[阅读材料三]中,找出陶渊明的诗在语言上对后世诗人、诗风影响的例子,并做简要分析。

《五柳先生传》中考试卷练习4篇

《五柳先生传》中考试卷练习4篇

《五柳先生传》中考试卷练习(4篇)宿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好读书,不求甚解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答:4.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1.B、E2.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

(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3.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

(意思对即可)4.结合自己读书习惯;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

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NextPage](黄冈课改)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3~ll题。

(11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

《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

《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_______⑶ 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__________________⑷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⑴ 曾不吝情去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⑴ 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⑵ 往,到;希望、愿望。

⑶ 安然自若的样子。

⑷ 冷冷清清的样子。

2、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3、⑴ 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汇编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汇编

(2004·宿迁)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好读书,不求甚解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答:4.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1.B、E 2.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

(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3.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

(意思对即可)4.结合自己读书习惯;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

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黄冈课改)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3~ll题。

(11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完整版)《五柳先生传》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五柳先生传》习题与答案

五柳先生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7分)嗜.()酒辄.()尽吝.()情短褐.()晏.()如箪.()瓢.()屡.()空黔.()娄.()汲.()兹.()俦.()觞.()二、解释加点字词。

(10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亦不详..其姓字()3、因以为..知其如此()..号焉好读书()4、亲旧5、造.饮辄.尽()()6、期.在必醉()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三、翻译。

(12分,每句2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四、填空(2分)《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五、简答(19分)1、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

(3分)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2、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3、写出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用来表示什么意思?(2分)4、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2分)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2分)6、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7、“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3分)8、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2分)1、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

(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集锦(最新整理)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集锦(最新整理)

《五柳先生传》中考试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颇示己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3、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5、赏读与拓展(4分)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6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7.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答:9.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10.《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

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12.“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13.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14、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你还学过他的《》(1分)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五柳先生传中考真题

五柳先生传中考真题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集锦2004盐城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5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颇.示己志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3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14、赏读与拓展(4分)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2分(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 2分 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12、饮酒、读书、写文章 3分 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宿迁市2004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 ——10题。

( 15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练习题及答案

五柳先生练习题及答案

五柳先生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五柳先生是______朝的文学家,他的名字是______。

2. 五柳先生的《五柳先生传》是一篇______文,其中他自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志趣。

3.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这表明他读书的态度是______。

4.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性本爱丘山”,这反映出他______的自然观。

5. 五柳先生的《五柳先生传》中,他自述“常著文章自娱”,这表明他写作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 东晋陶渊明2. 传记3. 随意而不求深入4. 崇尚自然5. 自我娱乐二、选择题1. 五柳先生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A. 唐朝B. 宋朝C. 东晋D. 明朝2. 五柳先生的《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B. 诗歌C. 小说D. 戏剧3.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的读书态度是什么?A. 精读细思B. 泛读不深C. 只读不写D. 只写不读4.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的“性本爱丘山”是什么意思?A. 喜欢山水B. 喜欢城市C. 喜欢读书D. 喜欢音乐5.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的写作目的是什么?A. 为了名声B. 为了金钱C. 为了娱乐D. 为了教育答案:1. C2. A3. B4. A5. C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表达的生活态度。

2.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他的生活态度进行分析。

答案:1. 五柳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他通过自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读书写作的热爱,但不求名利,只求心灵的满足。

2. “好读书不求甚解”意味着五柳先生读书时注重的是阅读的乐趣和个人的理解,而不是追求字面上的精确解释。

这与他的生活态度相呼应,即追求内心的满足和个人的理解,而不是外界的认可和名利。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锦集及答案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锦集及答案

一、2007烟台卷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了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参考答案7、A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文档

五柳先生传中考题文档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5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颇示己志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3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14、赏读与拓展(4分)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2分(一)10、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很 2分 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 ——10题。

(15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016成都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附答案

(2016成都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附答案

(2016成都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附答案(2016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B.造饮辄尽造:到C.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C.既醉而退学而不思则罔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传》专练
一、2007烟台卷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参考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二、2007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3分)
参考答案 7、A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

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三、(09眉山)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曳屋许许
..声
C.期.在必醉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答案:6.C 7.A 8.B
五、(四川达州)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

(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2)()(3)()(3分)
(1)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作者:(2分)
人物形象:
(2分)
答案:
18、(1)A(2)B(3)D。

19、(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2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