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2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基本 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 治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页(国家角度)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法
法治
治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
(立法机关)要努 力使每一项立法 都得到群众的普 遍拥护
(行政机关)每一 部法律都要严格执 行
课堂笔记: 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
02
相关链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 法治化轨道。”
从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基础 特点
人治
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 基础上
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表现 “国王即法律”专制国家: “朕即法律” 人比法大
影响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法治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强调法律至上,法律民面前主人国人家平: 等,制约权力、保障法权比利 人大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相关链接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公民 全民守法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笔记区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①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 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 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 定捍卫者。
4.1 夯实法治基础
(一)
选择法治道路
注意:有法律制度不一定有法治,
什么是法治? 但是有法治必须以法制为前提。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律制度 法制 vs 法治 依法治理
(侧重于立法)
(侧重于执法)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
关系: 法制
基础 体现、保障
法治
法治的作用
法治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个人角度)
有法可依
依
有法必依 颁布并 法
执法必严 实施现 治
违法必究 行宪法 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专题研究
民
依法 依法治国 加快建 全面 全面推进 中央全 法
治国 全面落实 设社会 推进 依法治国 面依法 典
载入 列入全面 主义法 依法 若干重大 治国委 诞
宪法 小康目标 治国家 治国 问题
员会 生
1978 1982 十一届三
探究: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 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探究:建设法治中国
人大 科学立法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政府 严格执法
中全会
1997 党十 五大
1999
2002 党十 六大
2007 党十 七大
2012 2014 2018 2020. 党十 党十八届 党十九 05 八大 四中全会 大后
➢把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进程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得出的哪些结论?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练习
3、《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对长江
B 立法保护表明( )
A.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 B.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C.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迅速得到解决 D.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B.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
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
化.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良
善
法
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治
问题、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封建专制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
02
描绘法治蓝图
概念区分
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练习
1.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我国要坚
D 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因为( )
①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①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虽然有法律,但是不遵守法律,即使法律很好,但 和没有法律是一样的
2.“有法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这句话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D 国家要求( ) A.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行政机关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C.司法机关要依法执政:努力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全体公民要学法守法:努力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 者、捍卫者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法
法治
治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
(立法机关)要努 力使每一项立法 都得到群众的普 遍拥护
(行政机关)每一 部法律都要严格执 行
课堂笔记: 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
02
相关链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 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 法治化轨道。”
从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基础 特点
人治
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 基础上
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表现 “国王即法律”专制国家: “朕即法律” 人比法大
影响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法治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强调法律至上,法律民面前主人国人家平: 等,制约权力、保障法权比利 人大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相关链接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公民 全民守法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笔记区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①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 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 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 定捍卫者。
4.1 夯实法治基础
(一)
选择法治道路
注意:有法律制度不一定有法治,
什么是法治? 但是有法治必须以法制为前提。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律制度 法制 vs 法治 依法治理
(侧重于立法)
(侧重于执法)
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
关系: 法制
基础 体现、保障
法治
法治的作用
法治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个人角度)
有法可依
依
有法必依 颁布并 法
执法必严 实施现 治
违法必究 行宪法 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专题研究
民
依法 依法治国 加快建 全面 全面推进 中央全 法
治国 全面落实 设社会 推进 依法治国 面依法 典
载入 列入全面 主义法 依法 若干重大 治国委 诞
宪法 小康目标 治国家 治国 问题
员会 生
1978 1982 十一届三
探究: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 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探究:建设法治中国
人大 科学立法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政府 严格执法
中全会
1997 党十 五大
1999
2002 党十 六大
2007 党十 七大
2012 2014 2018 2020. 党十 党十八届 党十九 05 八大 四中全会 大后
➢把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进程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得出的哪些结论?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练习
3、《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对长江
B 立法保护表明( )
A.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 B.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C.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迅速得到解决 D.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B.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
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
化.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良
善
法
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治
问题、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封建专制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
02
描绘法治蓝图
概念区分
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练习
1.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我国要坚
D 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因为( )
①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①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虽然有法律,但是不遵守法律,即使法律很好,但 和没有法律是一样的
2.“有法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这句话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D 国家要求( ) A.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行政机关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C.司法机关要依法执政:努力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全体公民要学法守法:努力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 者、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