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草业种植现状及成本效益分析——以沧州献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丝路聚焦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王荣 金红霞(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1)
河北省草业种植现状及成本效益分析
——以沧州献县为例
摘 要:
近年来河北省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对牧草的需求越来越大。
根据近几年
来的相关资料,及沧州献县日昇现代农业园区调研数据,本文在草业与粮食成本收益对比分析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草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
建议。
关键词:草业;现状;成本效益;建议
一、河北草业需求现状
苜蓿是河北省主要草业品种之一,在草业和畜牧业生产和消费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的产值增减在一定意义上展现了草业的发展情况,通常情况下畜牧业产值提升的过程中 也表明,草业需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价格也会有所增长,草业种植户需拓展自身的规模。
由数据可得,河北省牧业总产值在2012年-2016年呈上升
趋势,饲料是现代养殖业的物质基础,是提供动物营养、保证动物产品品质的必需投入品,意味着对牧草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呈递减趋势,而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
以“食物当量”计算,预计中长期内我国的粮食需求约为 2 亿 吨“食物当量”,家畜饲料需求为 5 亿 吨“食物当量”,共计 7 亿 吨“食物当量”。
目前我国粮食年均产量约 5 亿 吨,作为口粮已经有剩余,但满足家禽饲料所需还远远不够,如此巨大的饲料粮缺口,客观上形成了对草牧业的需求。
二、河北草业与粮食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由以上调查数据可知,种植牧草的毛利润远远高于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的利润,约为种植粮食利润的2倍。
从成本来看,苜蓿由于是大规模种植,机械化程度高,人工管理成本
低,约为玉米人工成本的75%,对劳动力的占用少,可以解放劳动力,另外,苜蓿化肥、农药的成本低,为玉米成本的50%。
从每亩产量来看,苜蓿的年产量为0.8吨/亩,而玉米的年产量为0.5吨/亩,原因在于苜蓿的生长周期短,一年可收获4茬,所以苜蓿的产量为玉米的1.6倍,从每吨的市场价格来
看,苜蓿的市场价格约为玉米市场价格的1.7倍,再加上规模从调研地区种植情况看,种植苜蓿三、存在问题分析
在河北省对牧草的需求大、效益较农民对草业的未来发展并不乐观,农业园区种植面积仅3000亩左右,整个县种
植户也仅有两、三户,究其原因,发现省内的草业发展存在
以下问题:
1.前期基建成本高
需要投入收割、翻晒、打包机械等成套的机械设备,还要建立储草仓,固定成本的投入多,普通农户资金匮乏,可投入成本较少,草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一定的限制。
2.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
农户大多以小规模方式经营,种植分散,农民很难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市场动态,由此导致种植盲目性,难以把握住市场的需求。
3.中间环节多
农户获得的利润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草贩子从中获取较多中间利润,中间环节较多,使得农民的可得到利润减少
4.缺乏专业种植技术
2012-2016年河北省牧业总产值
作物品种成本(元/亩)年均
产量(吨)市场价
格(元/吨)政
府
补
贴
毛
利
润
承包费/年种子/年机械播种机械收割人工管理灌
溉成本其他
成本(肥、药)
总成本苜蓿7002025200100102010650.81500200325
玉米5006050--1306407860.5930--144
资料来源:2012—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注:《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草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经济岗位》研究成果
苜蓿与粮食成本效益比较
数 据来源于对河北沧州献县的调研
61丝路聚焦国内刊号C N61-1499/C
赵松淼(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河南焦作 45400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美丽河南建设
摘 要:建设美丽河南核心内容是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治理河南的生态环境,转变传统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符合河南省情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的路径。
美丽河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的概念来源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是河南省委落实党中央关于搭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环境质量,开创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而提出的,所谓美丽河南建设确切是指在河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传统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的代价作为基础,积极的推进河南的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河南在能够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建设高度的河南生态文明,使得河南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美丽河南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对马克思生态观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充分的认识,将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置于自然环境大的背景下,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影响,实现人对自然的保护,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一、美丽河南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河南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灿烂的文化,农业在河南的产业发展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些都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但河南同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导致河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渡开发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河南的生态环境,这些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河南人均自然资源的不足,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16年常住人口9532.42人,农村和城市人口基本相当,各占据半壁江山,河南庞大的人口基数是的河南的人均资源禀赋较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些都加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在这种庞大的资源需求下,河南的能源供应极度的不合理,其中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要比重偏高,煤炭资源的使用不同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煤炭资源开发的难度较大,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尤为严重,大量开采地下煤矿,极易破坏地面的植被和土地,因此在采煤区经常出现地面塌陷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土地、水等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较为困难,特别是小规模的煤矿的存在,对环境的破坏则更为严重,同时大量煤炭的使用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较难处理。
此外河南一段时间内还大量存在规模较小的水泥厂,这些水泥厂随意开山劈石,进行水泥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被破坏的
大学毕业生等技术人才不愿下乡,农户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有限,使得草业还停留在低技术水平的管理和种植,缺乏知识渠道,由此导致他们的草的质量不能满足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1.增加财政补贴
政府应加强对草业科研单位的补贴力度,在资金方面要进一步的取得国家的支持,在推广、补贴这些惠农措施上一定要认真有力的执行下去,提高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种子上涨价格的成本,再有政策宣传加以干预在农户之间很快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播,低成本也会成为农户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农民的收入。
2.减少中间环节
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平台,使农民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达到以需定供的状态。
这就需要让农民与畜牧业主建立联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尚且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引,协调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加快牧草产业化运作步伐。
3.形成规模效益
牧草的种植生产在河北省大多数的经营模式都是单户经营。
因为都是单户的经营模式,所以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在生产效率方面太低还影响交易成本。
针对上述情况,要把可用于整体规模化生产的分散型小型种植户规整到一起管理,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4.提高草业的科技含量
应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制定好符合实际的先进、合理、可靠、可操作的无公害优质牧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草产品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撑,由科技人员参与,由示范区农户参加共同实施,不断探索和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草业系统从种植到加工的优质、高产和高效;以项目建设和科技承包的形式促进草业发展;建立草业智能化专家系统,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草业生产科学管理与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源、李子阳、刘贵波.河北省草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7,21(3):100-105
[2]谢建国、刘锡胜、张玉成.沧州草业发展的历程及发展方向的探讨[J].今日畜牧兽医
[3]朱新强、王晓力、王春梅、张茜.甘肃省苜蓿种植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34 (6):63-66
[4]赵怀勇.张掖市农区草业发展相关问题分析[J].草业科学,2004,2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