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积累运用一、读句子,将汉字工整地写在括号里。

(5分)下课以后,王涵涵手里拿着qi ān b ǐ( ),支起g ē b ó( )在f ā l èng ( ),他的同桌孙小明对他做了一个gu ǐ li ǎn ( ),王涵涵没有f áng b èi ( ),被吓得一下子摔倒在地。

二、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1.强.(qi áng ji àng )劲的北风吹来,他依然倔强.(qi áng ji àng )地站在门口,不肯离去。

2.涛涛计划去塞.(s āi s ài )北游玩,妈妈将厚衣服塞.(s āi s ài )进他的行李箱。

三、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捆.绑(k ǔn ) 祈.求(q ǐ) 拇.指(m ǔ) B.枕.头(zh ěn ) 济.济(j ì) 嘱.咐(zh ǔ) C.扒.开(p ā) 遗憾.(h àn ) 嘹.亮(li áo ) D.情绪.(x ù) 沮.丧(j ǔ) 雪屑.(xi è) 四、选择合适的拟声词填入括号内。

(4分)哐啷 嗖嗖 哗啦哗啦 嗡嗡嗡嗡1.子弹( )地从头顶飞过。

2.你家楼上的窗户玻璃( )一声,掉了下来。

3.老师走到黑板前面,教室里( )的说话声立刻停止了,只听见( )翻课本的声音。

五、例句中带点的部分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同的句子是( )(3分)例: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A.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四、课堂小结,复述课文1.课堂小结学习本文,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并被他爱国、不屈的刚强性格所感动。

为了更加熟悉课文,我们下面进行一下课文复述。

2.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课件出示34】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

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

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

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

指名上台复述。

大家评议。

作业设计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课件出示36】18 小英雄雨来(节选)先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4.出示汇总记录例子:下面是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供参考。

【课件出示5】5.代表全班交流将小组意见汇总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做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小组意见。

四、交际示例师:那么,我们与朋友相处时,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的呢?针对本次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出示如下意见:【课件出示6】(1)和朋友相处应该相互尊重,给予朋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分享,既分享快乐,也分享痛苦。

这样,分享快乐,就会得到两份快乐,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只剩下半份。

(3)和朋友相处应该彼此信任,不要互相猜疑。

(4)和朋友相处应该互相帮助、扶持。

(5)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包容,包容朋友的缺点和不完美,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的。

(板书:互相尊重学会分享彼此信任学会包课题我学会了___________ 主备人教学目标1.在自主的感悟下,能清楚、具体地写一次学习本领的经历。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023教学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课是一篇介绍恐龙的科普文章。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飞向蓝天的历程。

通过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 提取课文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恐龙模型或图片3.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吗?它们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现在已经灭绝了。

那么,恐龙有没有可能再次飞向蓝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飞向蓝天的课文。

2. 出示课题,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教师引导: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恐龙?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

3.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恐龙的特点,如:体形庞大、有羽毛、善于奔跑等。

4. 教师提问: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5. 教师总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如:体形逐渐减小、羽毛逐渐增多、前肢逐渐演化成翅膀等。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教师引导: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恐龙的神奇和伟大?2.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 教师总结:恐龙的演化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它们最终飞向了蓝天,成为了鸟类。

(小学教育)2019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和整理

(小学教育)2019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和整理

2019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和整理一.单元要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文章。

都围绕乡村生活,田园风光来叙事描写。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诗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田间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21 乡下人家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22 牧场之国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3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分别写了乡村田园与水乡渔村的勤劳,快乐的生活,表达了乡野生活的平静,安宁。

在读中体会田园,渔乡的生活,或繁忙或闲适,或安宁,以读来体会理解,对诗歌展开想象,进行相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4 《麦哨》以生动有情趣的笔调抒写着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声声麦哨里,孩子们勤劳地割草,快乐地嬉戏,嘴馋地吮吸,表现了乡村浓浓的欢乐。

教学中了解作者在写作的构思方面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中间的叙事与写景,相得益彰地体现农家的快乐,以朗读来体现儿童的天真快乐。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2023教学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介绍了恐龙如何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的科学知识。

本课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感受科学的魅力,同时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信息提取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恐龙与鸟类之间的演化关系。

2. 阅读科普文章,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视频资料。

2. 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卡片:辅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总结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互动环节:通过问答、角色扮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培养责任感。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

可包括以下部分:1. 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2. 生字词:翼、嘴、覆、凶猛等。

3. 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信息。

4. 课文结构:引子、正文、结尾。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科普书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3. 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科普短文,分享给同学。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掌握生字词“”。

3.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难点词语。

### 能力目标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情感目标7.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8.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9.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进行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点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难点词语。

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巩固1.背诵课文片段。

2.课文理解题,让学生简单回答问题来检查理解情况。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和思想意义。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上还可以再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评卷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6分)lāng náng qiáng qiǎng jiàng sāi sè jǐ jì鼓鼓囊.()囊强.()词夺理茅塞.()顿开同舟共济.()行囊.()倔强.()瓶塞.()接济.()囊.()括强.()壮耳塞.()济.()南二、用“⚪”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在后面括号里改正。

(6分)1.位于普察冀边区北部的还乡河美得如同一匹绿色的稠缎。

()()2.铁头荒乱地趴开苇叶,找到了躲在里面的雨来。

()()3.听到敌人的枪拴响,雨来就知道难免要遭一场结难。

()()三、用合适的拟声词填空。

(6分)1.老师清了清嗓子,屋里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翻书的声音。

2.河水打着漩涡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地叫着。

3.当别的孩子哭的时候,我家的男子汉才想起来哭。

4.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颗心地跳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缩写句子)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

改写: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照样子改写句子)小航把脸上弄得脏兮兮的。

改写:3.小男孩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

”(用自己的话转述小男孩的话)4.他们忘记了芦花鞋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特别..一般的好看,而是的好看。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5.(我们)互相看着,怎么看都看不够,也只有这敬亭山了。

(根据意思写出诗句)五、下面是小雨写的一篇小练笔,请你找出不恰当的地方,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他修改一下。

(共六处)(6分)令天是我的生日,我请了很多朋友到家里,请妈妈做了好多各种菜招待大家。

我们一起唱了生日歌,许了生日原望,吹了蜡烛,切了蛋糕。

然后,有说有笑地饱餐了一顿,并一起感恩了妈妈的辛苦劳动,每个人都心满意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简单复述•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初步学会自己撰写短文•了解相关的作文技巧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简单复述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力3. 教学难点•初步自己撰写短文•作文技巧的运用4. 教学准备•课文《语文园地六》•板书•教学工具5.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导入新课:简要复述本单元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

3.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复述。

4.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想象和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5.拓展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指导他们运用作文技巧。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自主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进行指导和训练。

•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陷入板书和讲解,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3. 教学改进•增加学生间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4. 教学反思本教案针对语文园地六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不断调整和改进。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最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最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8. 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1. 会认“晋、絮”等17 个生字,会写“晋、炕、铅”等15 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花、发愣、铅笔”等词语。

2. 快速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1. 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给每个部分拟小标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2、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5、学生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四下第六单元复习ppt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四下第六单元复习ppt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件

小豆豆忍不住发出了声音。然后,她就像每次心里快活的时候那样,唱起了 不成调的歌:
非常 快乐 快乐 非常
要问这是为什么…… (二)
正唱到这里,有人上车来了。那是一个女孩子。她从书包里取出笔记本和 文具盒,把它们放到桌子上,然后踮起脚尖,把书包放到行李网架上,再把装鞋 的袋子也放了上去。小豆豆赶紧止住唱歌,照着女孩子的样子做了一遍。接着, 又上来一个男孩子。他站在电车门口,像投篮球那样,把书包向网架上投去。网 架上的行李网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把书包反弹出来,落到了地板上。男孩说了一 声。“失败!”又从原地把书包向网架投去。这一次,书包稳稳地落在了网架上。 男孩喊了一声:“成功!”但立刻又喊了一声:“失败!”一边爬到桌子上,打开网 架上的书包,取出文具盒和笔记本。他一定是因为忘记拿出来这些东西,才说 “失败”的吧。
“哇——” 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车里有行李网架,车窗也全 部是原来的样子。要说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把同机的座位换成了黑板,把电 车的长椅子拆了下来,换上了小学生用的桌子和椅子,桌椅朝着电车前进的方向 摆放着。另外,吊环扶手也没有了。其他的,天花板也好,地板也好,都是电车 原来的样子,小豆豆脱下鞋子走到车里面,坐到不知谁的位子上。椅子是和原来 的学校一样的木椅子,但坐在上面心情好极了,真想一直这么坐下去。小豆豆心 花怒放,暗暗决定:“这么好的学校,我一定不会缺课,每天都会来的。” 接着,小豆豆向窗外望去,虽然电车已经不会动了,但可能是校园里的花草 树木随风摇曳的缘故吧,感觉就像是电车跑了起来似的。 “啊,真开心!”
架上的书包,取出文具盒和笔记本。他一定是因为忘记拿出来这些东西,才说
(三) 就这样,小豆豆的这辆电车上,一共上来了九名学生。这就是巴学园一年 级的全部学生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基础积累·语言运用(共40分)一、积累与运用。

(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8分)g ē bo hu āng m áng ji é ch í k àng y án ( ) ( ) ( ) (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安微 燎亮 B.谜语 丝绸 C.门拴 发楞 D.敌人 诫指3.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级(j ìng ) 祈.求(q í) B.扒.开(p ā) 吭.声(k ēn ) C.捆绑.(b ǎng ) 倔强.(ji àng ) D.妨.碍(f án ) 嘱.咐(zh ǔ) 4. 《芦花鞋》一文中的青铜面对着刺骨的寒冷,仍将自己的鞋子卖给顾客,从中你看出了( )(2分)A.青铜为了凑齐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的价钱。

B.青铜心地非常善良,不想让顾客失望。

C.顾客非常喜欢,所以执意要买下青铜的芦花鞋。

D.芦花鞋已经破损了,所以青铜急于卖给顾客。

5. 《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这部分不仅写出了芦花村名字的由来,还写出了( )(2分)A.村里的芦花又多又香。

B.村里的芦花又白又香。

C.芦花村的景色美丽可爱。

D.开放的芦花令人厌烦。

6. 下列描写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B.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C.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D.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只青蛙在怀里。

部编(新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新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1.能将自己的收获表达清楚,能运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2.体会拟人句的特点,学会写拟人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充分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六单元的课文时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表达清楚的同学。

)2.表扬有新发现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

3.课本里有4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请女生、男生分别读一下。

4.小结:边阅读边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要多用新发现的方法进行训练,大家的语言能力才可以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添加、删减、置换)。

2.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二)第二题。

1.初读理解,用心体会。

读下列各句,体会各组句子间的共同特点。

(课件出示)◇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分析比较,感悟发现。

(1)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带点词语体会)(2)总结:前两句写雨来,把他比作小泥鳅、小鸭子,生动地表现了他机灵、活泼的形象;后两句写不同的敌人,把他们的手、眼比作鹰的爪子、恶狼的眼睛,生动地表现了敌人的凶狠。

3.联系阅读,拓展视野。

(1)说说你还从本单元各课中搜集了解到哪一些类似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说说你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类似的语句,比一比谁积累得最多。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兴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解读我学会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解读我学会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解读我学会了一、习作要点分析《我学会了》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内容。

语文要素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教材提供了六幅情境图,旨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开习作的思路。

本单元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

”本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要求比较明确:“学会”作为题眼,限定了写作范围;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很宽泛,可以是技能方面的,包括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等,也可以是知识方面的。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来写,回顾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或有趣的经历,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二、课标要点解析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表达与交流”在第二学段有这样的表述: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因此,教师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提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草房子里的年少时光——《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草房子》导读课教材分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成长" 这个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三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

其中《芦花鞋》描写了青铜到油麻地镇上去卖芦花鞋的故事,刻画了勤劳、纯朴的少年形象。

《芦花鞋》是《青铜葵花》一书的第四个章节,在正文章节中处于中心位置,并且是全书中故事和描写都十分出彩的一个章节。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先生创作的长篇农村题材的儿童小说,带有半回忆性自传的题材,小说中多个故事都源于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体验和深刻记忆。

其中以简洁流畅的叙事、高雅清远的意境、深沉真挚的情感、符合儿童阅读的纯净,深受广大家长及儿童读者的喜爱。

学完《芦花鞋》课文之后,学生对生活在特殊背景下的与自己同龄孩子的遭遇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进而进行了对《青铜葵花》的“整本书阅读”,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加强了对人物形象的完整认识。

对《青铜葵花》的“整本书阅读"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长文章的“略读”能力。

于是,作为《芦花鞋》的拓展阅读,我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草房子》。

这本小说首次出版于1997年,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次年四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虽然本书近年来受到了些许争议,但它依然是值得一看的儿童读物。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缺少的。

《草房子》一书感情真挚,情感细腻,书中的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中学会了坚强,毅力与责任。

于是,我从苦难与成长的主题切入,引导我们感受文章的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统编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统编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你都知道哪些阅读较长文章的方法呢?
我常用默读法。就是大脑 在朗读,但不出声,朗读的情景 都是装在脑子里的。
我有时用勾画、摘录法。阅读 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 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 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语文园地
我有时用问题法。读书时 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 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 文章的目的。
语文园地
含义:旧指学生恭 敬受教,现指尊敬 师长。比喻求学心 切和对有学问长者 的尊敬。
语文园地
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
再照样子改写后两个句子。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 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 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悬梁刺股 程门立雪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语文园地
囊萤夜读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 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 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 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 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 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 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 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 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语文园地
含义:原指西汉匡 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 烛光读书。后用来形 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语文园地
铁杵成针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 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 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 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
∙∙∙∙∙
么也抓不住。
•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
∙∙∙∙∙∙
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 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
∙∙∙∙∙
只耳朵,向两边拉。
•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
∙∙∙∙∙∙
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想一想: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交流平台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 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小英 雄雨来(节选)》用序号来标示每个 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 《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 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今后, 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 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词句段运用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在学校的花丛
中发现了一张蜘蛛网。我仔细一看,上面还 有一只蜘蛛在爬呢。然后,我就把一只蚂蚁 放到了蜘蛛网上。结果,令人惊奇的事情终 于发生了,蚂蚁在蜘蛛网上竟然不能像蜘蛛 那样爬行自如。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学过哪些修改符号?
1.删除号
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古诗词?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廷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 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修改病句的方法:
• 首先,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意; • 其次根据病句特点逐项检查,找出病因,
进行修改; • 修改后再读几遍,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
致,修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fēnɡ qù hé xié xīn kǔ shùn xù yuè mínɡrén jìnɡ( ) ( ) ( ) ( ) ( )shuài lǐnɡ zhuān zhù shǎn shuò yīn fú liáo kuò wú yín( )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3分)(1)(幸福)的滋味()的音符()的新装()的麦哨(2)(尽情)地欣赏()地行驶()地游戏()地工作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骏()畔()漂()运()峻()伴()膘()耘()俯()瞻()债()崩()腑()檐()绩()棚()四、选词填空(6分)关心关怀关切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老师亲切()和教导的结果。

2、对待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该主动去()他们。

3、妈妈语气中含着一种深沉的温柔,包容着说不尽的()和体贴。

珍惜珍贵珍藏4、“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应该()宝贵的时间。

5、这张爷爷()了四十年的照片,给他留下了()的回忆。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6分)既然……就……不是……就是……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与其……不如……1、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2、()这篇课文太感人,()我打算多读几遍。

3、我们班主任何老师()在教室里,()在办公室里。

4、你()已经答应放学以后出黑板报,那么()不应该独自回家。

5、我们()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

6、赵敏同学()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关心集体,工作认真。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1、老人知道村子的历史,因为他在这儿生活了八十年。

(调整语序,意思不变)2、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改为陈述句)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为反问句)4、满头大汗的小男孩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放起风筝。

(缩句)5、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为拟人句)七、修改病句(8分)1、我们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2、我们班的王雨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4、我们校园里有牡丹、玫瑰、月季、柳树和喇叭花等花卉。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1、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并回答问题。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之一。

(2)一个“学”字体现了少年儿童。

2、天边的,向晚的,头上,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3、荷兰以、风车、牧场、而闻名天下。

每年的三月到九月,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当之无愧的鲜花王国,它也因此获得了“”“”的美誉。

4、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

(1)竹外桃花三两枝,。

()(2),月明荞麦花如雪。

()(3)鹅湖山下稻梁肥,。

()(4),青草池塘处处蛙。

()九、轻松读短文,回答问题。

(24分)(一)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12分)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我会查字典。

(3分)“饰”字按音序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按部首应查部余画在字典中主要有以下解释:①装点得好看②装饰用的东西③装扮,扮演角色。

文中“装饰”应选哪种解释,另任选剩下一种解释组词。

2、在括号内填上鲜花名称。

(2分)3、用“~~”划出表现乡下人家勤劳的句子,用“”划出第二自然段的拟人句。

(2分)4、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并通过的方法,突出了对生动朴实的农家生活的喜爱。

(2分)5、“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句话是否前后矛盾?(3分)(二)阅读《井》,回答问题。

(12分)在我老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小小的水井。

井台是青石板铺(pūpù)成的,有一个微微的坡度。

井圈是一整块石头凿(zuózáo)成的,里口圆,外面则是八角形。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只有井口那些被井绳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记载(zài zǎi)着它的年龄。

井水很清很清,小时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我和妹妹常到井台上乘凉。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shùshǔ)映在井水里的闪闪的星星。

一面数,我心里一面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井水很甜(我们这里,把含盐量很少的淡水,就叫做甜水)。

我们平常吃的,都是这井里的水。

用它来浇菜,就更是极好的水了。

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

“快,拎水去!”妈妈一吩咐,你就能立刻听到我和妹妹在井台打水的嘻笑声。

收大萝卜啦!妈妈从畦里把大萝卜拔出来。

我和妹妹就把大萝卜抱到井台边,拎上水来,把大萝卜一个一个洗得干干净净。

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夏天,井水很凉很凉。

有一次,六月份,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

妈妈接过手,马上把那一小筐李子交给我说:“快去,把它吊在井水里!”我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系住小筐,把它吊进了井水里;另一头,便拴在井旁的大树上。

吃过晚饭,妈妈让我把李子从井水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

新鲜的红李子,又脆,又甜,又有一股清香,而且被井水浸得冰凉!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时候我常常想,现在我也常常想: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他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这么多的甜美和快乐。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分)2、短文中画“——”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3、请用三个字来概括井水的特点:、、。

(3分)4、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井口那些被井绳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记载着它的年龄”这句话的?(2分)5、短文围绕井水写了几件事?给每件事例个小标题。

(4分)十、习作乐园(25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受尊敬、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风趣……)②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③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fēnɡqù héxié xīn kǔ shùn xù yuè mínɡ rén jìnɡ( 风趣) (和谐) (辛苦) ( 顺序 ) ( 月明人静 )shuài lǐnɡ zhuān zhù shǎn shuò yīn fú liáo kuòwú yín( 率领) ( 专注) ( 闪烁) ( 音符 ) ( 辽阔无垠 )二、照样子写词语(3分)(1)(幸福)的滋味(跳动)的音符(耀眼)的新装(欢快柔美)的麦哨(2)(尽情)地欣赏(舒缓)地行驶(快乐)地游戏(全神贯注)地工作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骏(骏马)畔(湖畔)漂(漂泊)运(运河)峻(险峻)伴(伙伴)膘(膘肥体壮)耘(耕耘)俯(俯视)瞻(瞻仰)债(债务)崩(崩溃)腑(肺腑)檐(屋檐)绩(成绩)棚(棚架)四、选词填空(6分)关心关怀关切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老师亲切(关心)和教导的结果。

2、对待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该主动去(关怀)他们。

3、妈妈语气中含着一种深沉的温柔,包容着说不尽的(关切)和体贴。

珍惜珍贵珍藏4、“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时间。

5、这张爷爷(珍藏)了四十年的照片,给他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6分)既然……就……不是……就是……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与其……不如……1、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2、(因为)这篇课文太感人,(所以)我打算多读几遍。

3、我们班主任何老师(不是)在教室里,(就是)在办公室里。

4、你(既然)已经答应放学以后出黑板报,那么(就)不应该独自回家。

5、我们(与其)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不如)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

6、赵敏同学(不但)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而且)关心集体,工作认真。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1、老人知道村子的历史,因为他在这儿生活了八十年。

(调整语序,意思不变)因为老人在这儿生活了八十年,所以他知道村子的历史。

2、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改为陈述句)这点小事,不需要妈妈担心。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为反问句)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能不闻不问呢?4、满头大汗的小男孩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放起风筝。

(缩句)小男孩放起风筝。

5、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为拟人句)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七、修改病句(8分)1、我们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老师希望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2、我们班的王雨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我们班的王雨最爱看民族舞蹈。

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4、我们校园里有牡丹、玫瑰、月季、柳树和喇叭花等花卉。

√√√√我们校园里有牡丹、玫瑰、月季、喇叭花等花卉。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1、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并回答问题。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范成大,南宋四大家之一。

(2)一个“学”字体现了少年儿童天真、可爱。

2、天边的晚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3、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运河而闻名天下。

每年的三月到九月,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当之无愧的鲜花王国,它也因此获得了“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4、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2)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3)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