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实际化”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题教学“实际化”的思考与实践
应用题教学“实际化”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数学课程新标准指出: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通过课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有关的数学规律。

"基于这一目标,我们从应用题教学"实际化"的角度,进展了探索和实践。

一.应用题教学题材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由于现有教材的滞后原因,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给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学生的数学认知构造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把那些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复原为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开展数学。

我们在对现行应用题的题材进展处理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从生活实际中提炼题材
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题材,并进展加工处理。

例如以学生节假日购物的事实,提炼出"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可以找回多少钱"的加减法应用题。

选取以帮助总务处计算一下二年级教室要装多
少台电风扇为题材的乘法应用题。

(学生自己去收集数据:每个教室装几台,二年级有几个班)……
2.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提炼题材
选取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炼成应用题。

例如学校搬迁了,新学校的面积有多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炼出相关的应用题(低年级:选取各个功能区的面积,求和。

或者选取原来学校的面积以及新校与原校之间的差比、倍比关系,提炼出简单应用题;中年级:选取各功能区的长度和宽度,求总面积;高年级选取相关数据及分率百分率,求面积)。

也可以选取城市建立、国家大事等方面的话题,提炼出相关应用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但在提炼过程中,也要防止题材的低级化和庸俗化,使题材在思想上和教学上都具有真实意义。

二.应用题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认知实际
在处理应用题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对应用题教学的手段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学生能否构建起应用题的构造、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这一思维框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题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纯文字化"的应用题,加剧了数学思维的抽象性。

因此,我们在探索过程中,首先对应用题的呈现形式作了一些尝试。

改变过去"纯文字化"的模式,有机地将情境图、卡通画、统计表、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

如在第二册学习差比应用题时,给学生一张数据单,告诉学生今天学校有客人来参观,想知道我们全校各
班的人数,我们只有自己知道,才能告诉客人。

下面小组合作,把各班人数算出来。

学生很快就有了结果。

让学生讲讲你是怎么想的,在此根底上,师生共同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展了概括,改变了以前那种“和谁同样多的局部 + 比谁多的局部”烦琐的语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