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规划和出让情况共34页

合集下载

徐汇滨江规划与出让情况

徐汇滨江规划与出让情况
五个功能片区
时尚文化主题园区,商贸企业总部办公 区,民企总部办公区、航空服务业集聚区, 能源科技服务区。
商贸企业总部 办公区
航空服务 业集聚区
时尚文化主题园区
民企总部办公区 能源科技 服务区
4.业态细化
规划倡导该地区土地使用的兼 容性,采用复合型建筑功能的综合 开发,同时加强对现状产业建筑与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以适应未 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建筑功能共分 为以下七大类:
我区划定的市区联合推进的总部集聚区位 于核心商务区中部及南部,可开发用地面积约 为33.2公顷,共20个地块组成,约占整个核心 商务区内可开发用地的51%。地上建筑面积总计 约118.4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约为3.6。
其中: (1)已出让地块:2幅(机场1、3号地块) (2)拟协议出让地块:1幅(新材料研发中心) (3)拟邀标出让地块:2幅(湖南广场项目) (4)拟划拨地块:2幅(民航四大中心) (5)拟公开出让地块:13幅,用地面积约为 16.8公顷,地上建筑面积约为53.6万平方米
WS3(B)单元 WS5(C)单元
徐汇滨江核心商务区
WS7(D)单元
(二)用地及建设规模
总用地约140公顷,其中:
公共绿地:约36公顷 城市道路用地:约36公顷 可开发用地面积:约65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 开发用地的平均容积率约3.0。
用地约140公顷
(二)用地及建设规模
滨江C单元核心商务区地块示意图
徐汇滨江规划布局及出让工作计划汇报
徐汇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2011.9
一、徐汇滨江概况
(一)徐汇滨江用地情况
徐汇滨江北起日晖港,南至 徐浦大桥,由黄浦江两岸综合开 发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南延伸段 WS3(B)、WS5(C)、WS7(D)三个单 元组成,岸线8.4公里,土地面 积7.4平方公里。另外,徐浦大 桥往南还有岸线近3公里,总岸 线长度约11公里。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1案例总结 2基地分析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1案例总结 2基地分析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1案例总结 2基地分析一、本文概述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本文对其规划设计和基地分析的探讨。

二、项目概述简要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的项目背景、位置、面积以及设计目标。

三、规划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包括可持续性、生态、文化、娱乐和运动等方面。

四、基地分析1、自然条件分析:分析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域,滨临黄浦江,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场所。

该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地形复杂,包括江岸的陡峭斜坡和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地。

该地区水文条件优越,黄浦江的水流速度和水量在季节性变化较大,对公园的设计和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方面,上海前滩滨江公园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寒冷,这种气候特点对于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各种树木、植被、鸟类和其他动物,这对于公园的生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基地分析:在基地方面,前滩滨江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周边环境。

公园的规划设计团队对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植被、生态等多个方面。

首先,地质方面,基地位于河漫滩和陡峭河岸的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

设计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了合适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法,保证了公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地形方面,基地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陡峭的河岸,也有平缓的河漫滩。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这一地形特点,规划设计了多层次的景观视廊,使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景观。

此外,水文方面,黄浦江在公园内流经长度约2公里,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江水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防洪措施和生态排水系统,确保了公园的安全性和生态性。

在植被方面,基地原有植被丰富,包括各种树木、草地和湿地植物。

设计团队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植被资源,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031滨水公园-徐汇滨江贯通工程SWA景观设计-SWA(87页)

031滨水公园-徐汇滨江贯通工程SWA景观设计-SWA(87页)

定位 • 概念
ID • CONCEPT
• 以生态为基底 • 以创新空间体验为场地特征 • 系统串联 • 打造西岸理想生活实验室
水上巴士远景建议
N
2016.11
徐汇滨江贯通工程景观方案最终汇报
WEST BUND SOUTH END LANDSCAPE COMPETETION FINAL PRESENTATION
5 徐浦大桥下运动场地 Sports Court Under Xupu Bridge
城市T台实验室 LAB URBAN RUNWAY
1 生态停车场 Parking
2 雨水花园 Rain garden
3 城市“T”台 Urban T Runway
4 生态教室 Eco-Pavilion
5 滨水大道 Waterfront
定位 • 概念
ID • CONCEPT
• 以生态为基底 • 以创新空间体验为场地特征 • 系统串联 • 打造西岸理想生活实验室
突破常规,激发想象
INNOVATION
挖掘场地记忆,唤醒新能量
FROM PAST TO FUTURE
2016.11
生态涵养修复,人与自然共生
ECO-FRIENDLY
徐汇滨江贯通工程景观方案最终汇报
WEST BUND SOUTH END LANDSCAPE COMPETETION FINAL PRESENTATION
N
理想生活实验室 LAB FUTURE
场地分析及平面
SITE ANALYSIS AND LAYOUT
2
场地现状
EXSITING
测绘平面
+6.2
+4.5
+4.5
+6.2

【热点回顾】美哭:徐汇滨江十大工程建设,个个都让人赞不绝口!

【热点回顾】美哭:徐汇滨江十大工程建设,个个都让人赞不绝口!

【热点回顾】美哭:徐汇滨江十大工程建设,个个都让人赞不绝口!为大家推出的十个区级重大工程位于徐汇滨江地区,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中的六大功能区之一,该地区位于区西南域,北起日晖港,南至关港,东临黄浦江,西至宛平南路-龙华港-龙吴路,紧邻徐家汇、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世博园区、后滩花园隔江相望,面积约达9.4平方公里,岸线长约11.4公里,是目前上海黄浦江两岸可成片开发面积最大的区域,区域开发总量约达900万平方米。

让我们看下,未来滨江地区将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吧!龙华地区综合改造龙华地区综合改造工程位于徐汇区中东部的龙华地区,近黄浦江,与千年古刹龙华寺比邻。

此项目东至龙恒路,南至龙华西路,西邻龙华寺,北邻盛大花园。

项目总基地面积为98810平方米(约合150亩),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112420平方米,地下共三层,建筑面积约为133580平方米。

龙华地区综合改造项目的前期基础性开发及地下空间建设,将极大提升龙华寺周边地区的整体品质,将千年龙华宗教文化与便利的城市轨道交通和时尚的生活服务等功能充分、有机结合,不仅节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效提升土地价值,也极大改善了周边的交通环境和服务功能。

通过整体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宗教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商业文化等现代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龙华港一河两岸龙华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作为连接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与龙华寺地区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纽带,是徐汇区“一带三廊”、“三片五区”绿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华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一期竣工▲龙华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一期竣工▲作为2015年徐汇滨江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龙华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一期已于年底全面竣工。

一期工程位于宛平南路桥(云锦路)至龙腾大道之间,主要工程为防汛墙改造与景观绿化,于2014年9月开工,目前已全面竣工,完成了约522米的防汛墙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4000平方米。

徐汇区华泾镇地块项目策划书

徐汇区华泾镇地块项目策划书
对于自备车而言,出行方便,龙吴路快速干道可直通市中心。
主要公交车及其路线:
车次
起终点站
主要途经
714
双峰路——曹行
龙华、徐浦大桥、老沪闵路、银都路
731
虹桥镇——紫阳花苑
虹梅路、顾戴路、锦江乐园、梅陇路、长桥新村 、罗秀路
770
徐家汇广场——紫阳花苑
上海游泳馆、龙华镇、上海植物园、徐浦大桥
755
凌兆新村——浦北路
1)华泾新村
位于长华路和华泾路交界处,现有居民3000户,人口大约1万人,主要是徐汇区中心地区如龙华、万体馆附近的动迁居民。该新村形成时间晚,大约在98年前后,居民换房和再置业可能性不大。
目前在华泾地区,该新村周围的配套较齐全,华泾中心小学、位育幼儿园、位育高级中学、中大高级中学、华泾地段医院等伴其左右,超市、邮局、银行配套齐全。
二、区域规划
(徐汇外环区域——龙吴路沿线规划情况)
(信息来源:徐汇区规划局)
整体情况及规划目标
目前龙吴路沿线住宅盘量供应较少,从徐汇区十五规划看,内环线以外、至淀浦河以北的34.42平方公里地区,定位为新兴住宅和产业开发区,而龙吴路从中山南路经过龙华、漕河泾、长桥,直达南面徐浦大桥、华泾镇,是该地区连接环线内外最主要的南北交通线之一。
三林塘、徐浦大桥、长桥新村、梅陇、锦江乐园、桂林路
804
华泾小区——桂林小区
上海中学、梅陇地铁站、康健商业城、宜山路
其他
梅南线、鲁莘线、龙吴线等
2)地块与公共交通的连接——亚交通条件
龙吴路的拓宽,使得目前地块与地铁万体馆站和轻轨明珠线龙漕路站联接方便,基本上15-20分钟的公交车程可达上述站点,弥补了周边交通过于集中徐汇区的不足,方便部分居民远行交通。

浅谈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的落地机制——以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为例

浅谈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的落地机制——以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为例

项目管理与工程咨询PROJECT MANAGEMENT浅谈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的落地机制----以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为例许世权(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作为创新开发模式,已经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应用。

以上海市徐汇区西岸传媒港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项目为例,从城市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落地保障机制出发,研究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出让、设计总控、施工协调、项目组织治理及费用阶段管理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对西岸传媒港项目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落地机制进行了总结。

希望为类似城市区域化整体开发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上海西岸传媒港;落地机制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104(2019)06-0014-031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理念及效益分析(以西岸传媒港为例)1.1西岸传媒港项目基本情况西岸传媒港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开发核心区WS5单元,由龙腾大道、云锦路、黄石路、规划七路所围合的9个地块组成。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9万m?,规划总建筑面积99.9万卅,其中地上53.4万mL地下约46.5万卅。

西岸传媒港作为徐汇滨江的重要先导项目,以“央视长三角总站”为旗舰项目,引进并集聚腾讯、湖南卫视、游族网络等一大批著名传媒文化企业,努力打造集现代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休闲、商务旅游为一体的高端影视制作和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块发展,辐射引领整个滨江核心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用超前的理念引领西岸传媒港的发展,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

合理出让土地、运营管理模式,是实现区域功能整体性、提升园区形象与品质的重要保证。

1.2西岸传媒港开发理念西岸传媒港共有9个地块,在规划设计的阶段即全面推行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理念,突破传统单地块自成系统、地块间互动联系薄弱的限制,从9个地块“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空间功能、交通流线、基础设施配置。

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功能转型分析

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功能转型分析

2019年5月下半月刊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功能转型分析匡翠翠 郁亮亮黄浦江见证了工业化时代上海的发展,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徐汇滨江作为其中重要一段,见证了上海工业百年发展,其土地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经过功能重塑后,再一次展现了滨江地区的活力。

引言近代以来,黄浦江两岸地区都是上海最重要的航运和工业基地,然而,随着上海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许多旧城得到大规模改造,位于中心城区的黄浦江两岸却仍被第二产业占据,阻碍了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展。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上海市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尝试。

徐汇滨江地区位于黄浦江南延伸段的黄金地区,在黄浦江两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其开发与建设也将成为徐汇乃至上海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一、徐汇滨江的功能变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徐汇滨江地区还是一派田园风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成为著名的工业聚集区,但工业发展逐渐没落,居住环境愈加恶化。

为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建设,上海市启动了“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通过文化创意、休闲、生活和工作等多元化融合,对黄浦江两岸进行景观重塑和空间功能置换,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滨江地区的活力。

以此为契机,徐汇滨江段的改造拉开了序幕,其以现代城市水岸景观营造为核心,对多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改建和适应性再利用。

随后,徐汇滨江又被明确列为上海“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发的六个区域之一,这对徐汇滨江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徐汇滨江地区在产业结构、景观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传统工业产业被迁出或改造,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徐汇滨江与浦东前滩的综合商务区等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也在黄浦江两岸蓬勃兴起,徐汇滨江地区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功能转型加速。

二、徐汇滨江功能转型的原因徐汇滨江地区进行整治改造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4/20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计政府采购项目的中标(成交) 结果公告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4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采购中心—— 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湖南路 街道 7 条风貌道路和天平路街道 11 条风貌道路全要素提升设计的 中标(...
上海安墨吉建筑规 划设计有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6 2.1 节支率分析 .......................................................................................................................6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7 三、采购供应商 .............................................................................................................................8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8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9 四、采购代理机构........................................................................................................................11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1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2 五、信用风险 ...............................................................................................................................13 附录 .............................................................................................................................................13

上海徐汇滨江商务区城市设计

上海徐汇滨江商务区城市设计

上海徐汇滨江商务区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of WaterfrontCommercial Area in ShanghaiXuhui District徐汇滨江商务中心区位于黄浦江南延伸段西岸,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

规划结合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龙华机场的功能调整,统筹完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地区价值。

设计理念规划通过地块的综合利用,将工作和休闲活动组合起来,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空间,让人感觉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美好。

文化娱乐、专业服务、商务办公与零售商业有效复合,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

通过二层步行台、地面商务商业界面、地下一层商业空间、地下二层环路系统的建设,构建立体便捷的商务社区。

保留和重塑地区航空跑道、机库和航空文化内涵,建设以航空文化遗迹为主题的滨江空间。

设计构思规划形成“一带、双轴、三区”的结构,创造复合、活力、生态、休闲的滨江商务生活。

结合上海水泥厂的改造,构思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城市形象;航空文化历史遗迹与商务广场相融合,设计三个特色商务广场:航空记忆广场、航空展示广场、国际商贸广场。

规划实践PROJECT REVIEW12图1 龙华水泥厂改造示意图图2 眺望徐汇滨江绿地图3 徐汇滨江WS5单元效果图图4 龙华港河口处标志塔1234重要节点『龙耀绿地节点』龙耀绿地节点是连接云锦路景观带、滨江景观带和南北商务片区的功能核心。

该节点通过二层步行平台缓解龙耀路对两侧绿地的阻隔,同时便捷地联系云锦路与滨江绿带,将龙耀绿地成为地区内最具活力的区域。

『云锦路节点』云锦路节点定位为地区的商务集聚轴、航空景观轴,是综合生活、工作、交通、休憩的南北动脉。

云锦路将航空元素作为云锦路绿地节点的主题景观,通过连贯的开放空间和生态绿地、广场空间衔接周边商务地块。

『水泥厂节点』水泥厂节点的功能开发体现“商、旅、文”结合,将商业开发、旅游景点与文化传承综合考虑。

上海滨江凯旋门

上海滨江凯旋门

上海滨江凯旋门滨江凯旋门位于陆家嘴核心地段,紧靠黄浦江,是由新鸿基地产打造的豪宅,单价超过汤臣一品,成为上海单价第一,中国单价第四的顶级豪宅。

小区规模: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住宅综合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建设包括高层住宅和裙房会所、低层住宅、公寓式办公楼、商业及地库停车场。

滨江凯旋门项目用地由浦明路、规划滨江公共绿地、潍坊西路、张杨路共同围合而形成,占地面积约61413.5平方米。

地块为长约450米,宽约150米的长方形地块。

地块西北端近规划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有浦东至浦西过江的变配电站、煤气过江井等公建设施。

交通图规划图总体布局:住宅区沿地块东北面浦明路往西南黄浦江畔长廊排列,建筑群组主要分为三大区片,由高层公寓式办公楼、商业、高层住宅、以及低层住宅建筑群组成。

小区会所设于高层住宅群组间,以方便住客使用。

滨江凯旋门共分三期发展,主体建筑以扇形排开,面向黄浦江湾道,最大特色即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能够坐拥黄浦江一线江景,部分更临眺外滩万国建筑群。

项目由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倾力规划和打造,采用世界一流的建筑用料和配套,如别具匠心的叠落式(梯田式)立体园林和中庭水景设计,让建筑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自如地呼吸。

户型介绍滨江凯旋门,又名凯旋滨江园,推出豪华公寓房和23套联排别墅。

本期推出的为1-6号楼的豪华公寓房,现阶段推出5号6号楼。

5号一层2户,每户3步电梯,01室为286平的四房,两房朝南,两房朝北,客厅朝南超大面宽,全套房设计,5楼以上均可看到不错的江景;02室为236平的大三房,两房朝南,一房朝北。

6号楼有小户型。

01为144.56平的两房,客厅朝南,两次卧朝北;02室182.18平,两房朝南,客厅超大面宽,朝南,本栋最好的户型;03室为136平的小两房,两房朝北,客厅朝东外阳台,朝南一扇小窗,户型紧凑,总价相对较低,所以也备受客户青睐!小区蕞后一批将会推出23套一线滨江的联排别墅,地上3层,地下1层,私家花园,当然售价也会在1亿起价。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徐汇区13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徐汇区13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徐汇区13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3.11.16•【字号】沪规划资源施〔2023〕444号•【施行日期】2023.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徐汇区13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沪规划资源施〔2023〕444号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报送徐汇区2023年度土地增补储备计划的请示》(徐规划资源〔2023〕4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审核,批复意见如下:一、根据你局土地储备实施情况,同意将徐汇区13幅地块(地块编号分别为:XH2023-050至XH2023-062)补充列入徐汇区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总面积约11.25公顷(以实测为准,地块基本情况详见附件)。

二、接文后,请你局按照《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18〕8号)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土地储备资金,有序推进2023年度土地储备工作。

三、提高土地储备工作实效。

按照“规划引领、聚焦重点;存量优先、服务民生;库容稳定、供储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土地储备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优先推进实施库存计划,储供联动,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四、加强土地储备信息监测监管。

请你中心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地块实施情况台账,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填报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上海市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做好土地储备项目信息化监管。

五、请你局对纳入储备的土地落实管护和巡查,严格储备土地的临时利用,不得出现违法违规使用储备土地的情况。

六、本土地储备计划批准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有效期1年。

附件:地块基本情况表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3年11月16日附件:地块基本情况表单位:公顷相关附件沪规划资源施〔2023〕444号.pdf相关文档关于同意徐汇区13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沪规划资源施〔2023〕444号2023-11-16 市规划资源局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报送徐汇区2023年度土地增补储备计划的请示》(徐规划资源〔2023〕4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2.02.02•【字号】徐府发[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7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有关单位:现将《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二日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徐汇滨江地区是徐汇区内唯一可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区域,其开发建设将成为徐汇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徐汇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根据《上海市“十二五”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和《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编制《徐汇区滨江地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徐汇滨江地区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十一五”期间,徐汇区委、区政府紧抓世博机遇,加快徐汇滨江的综合开发,在规划研究、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徐汇滨江地区的“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1、明确功能定位,规划编制全覆盖。

作为徐汇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重点推进的六大功能区之一,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重塑浦江的规划理念和目标,对徐汇滨江的目标定位做了进一步深化。

滨江B、C、D三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获市政府批准,期间经过枫林路线型优化、B单元控规局部完善、C单元轨道交通线型优化以及经济适用房规划选址等控详调整后,滨江三个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加合理完善。

“十一五”期间对滨江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徐汇滨江规划中心

徐汇滨江规划中心

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一游-------党员组织生活活动纪实6月22日下午,我中心全体党员在吕书记的带领下,一行十七人,乘车来到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进行党员组织生活实践活动。

大约午后两点半左右,我们的车队在展示中心的正门口停下来,一下车,“徐汇滨江展示中心”几个黑色的正楷大字映入眼帘,在大字的稍偏左侧,有一列老式的燃煤的火车头和车厢紧密相连,停放在那里,供人们欣赏,说明燃煤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今天的火车交通已经变成燃气的,燃油的,燃电的,逐渐的向着环保科技方向发展,记载着我国交通设施的蜕变。

接着,我们跟着工作人员走进了展示中心的大厅,大厅宽敞明亮,空间硕大,墙壁上挂有现代化的规划蓝图,我们跟着工作人员走到规划沙盘前。

从宏观上看沙盘,就像一片绿色的草地一样,上面有白色的现代化的楼房的模型,不时的发生不同颜色的光,将沙盘分成几个区域。

从卢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沿线,达8公里之多,占地面积约7.4个平方公里。

这段区域共分三个区,B区,生命科学园区,这里有医药的研发,医疗机构的建设等,为人民大众的医疗、保健、康复等创造更大的空间。

C区,滨江商务区,徐汇区近上海市中心,各种商务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据说有一个住宅楼盘,名叫上海湾,每平方米价格达到14万元,可见它的魅力所在。

D区,住宅区,各种不同层次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工作人员用红外线笔指点着各区的分界以及各区的发展特点。

沙盘在不同灯光闪耀的衬托下,构成了一道虚拟的、美丽的风景线。

讲解完毕,我们来到二层楼的会议室里,观看徐汇滨江规划发展的前景短片,短片反映的是,沙盘中所指示的各区的具体发展规划,非常细腻的展示,现代化的模拟方式,动画形象,画面逼真,解说词刚柔并进,语言贴切,播音员语调抑扬有致,时代气息非常强,规划有远谋,使我们观后深受启发,值得称赞。

尔后,我们随着工作人员走另一个门,刚一出门,在左侧看见一排海蓝色的旅行自行车,每台都放在装有磁卡信息的支架上,有需要它的人,到专门负责的地方,领取磁卡,刷卡后取下自行车,就可以骑车看景色了。

徐汇区的规划

徐汇区的规划

聚焦载体建设服务产业发展新鲜出炉的徐汇区科技园区和孵化器2010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度,徐汇区科技园区和孵化器768家属地企业和11家园区管理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746273.85万元,同比增长78.98%,上缴税金47613.18万元,同比增长81.49%,已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之一,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其中,上市企业9个,小巨人企业29个,专利试点企业73个,高新技术企业87个。

科技型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产业布局来看,徐汇区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达到75.06%。

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五大领域。

2010年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总和及税收总和分别占到园区销售收入的91.06%以及税收的96.05%。

强强联手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历来是徐汇区科技工作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徐汇区重点推进“1+1+X”产业园区建设。

其中第一个“1”是国家级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重点加快推进漕河泾开发区的二次开发。

第二个“1”是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建设,重点落实项目、加快推进。

“X”是“2010105”产业园区建设,重点突出特色、尽快产生效应。

明确建设关港工业园区、理日科技工业楼宇等20个都市工业园区,上海复旦枫林科技园、上海交大海科创业园等10个科技产业园区,徐汇创意空间(数码徐汇)、尚街等10个创意产业园区,上海聚科生物园、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5个孵化基地的任务。

如今到了盘点成果的时刻,徐汇区出色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园区建设的目标已成定局。

在徐汇区科技园区发展轨道上,有一个特征十分抢眼,那就是依托四大资源走高端发展之路。

园区与四大资源的合作是一种互补,是一种强强优势的结合。

如与中科院合作的聚科生物园区、与交大合作的慧谷科技园区,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的漕河泾创业中心等,都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8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有关单位:现将《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七日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华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华泾地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徐汇区华泾地区“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实现地区增加值95.34亿元,年均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65.44亿元,年均增长21.78%;工业产值达到206.41亿元,年均增长11%;商贸服务业达到463.15亿元,年均增长15%;仓储等收入达到12.65亿元,年均增长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先进制造业、房地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楼宇经济和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徐汇光启园、远中工业园、关港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楼宇建设,面积达61.7万平方米,园区品质不断提升,形成了外资企业、中小企业、新材料研发和科技企业、信息服务业、生物科技研发企业等特色园区。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共引进企业725家,其中内资企业630家,注册资金18.12亿元;外资企业95家,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4.08.08•【字号】徐府发[2014]15号•【施行日期】2014.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徐府发〔2014〕15号)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4年8月8日徐汇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作用,加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本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以及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本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等,结合本区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定义及适用范围)本细则所称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平台,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通过健全工业用地产业准入、综合效益评估、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退出等机制,将项目建设投入、产出、节能、环保等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纳入合同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

本区新增供应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等建设用地,均按照本细则执行。

历史违法工业用地处置、存量工业用地扩大用地面积、提高建筑容积率、分割转让、原划拨土地转出让等情形,参照本细则执行。

功能逻辑“再梳理”下的枢纽型地区更新规划——以徐汇中城为例

功能逻辑“再梳理”下的枢纽型地区更新规划——以徐汇中城为例

功能逻辑“再梳理”下的枢纽型地区更新规划——以徐汇中城为例潘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徐汇中城是上海市徐汇区五大功能板块之一,为原上海南站商务区影响范围,东至龙吴路、南至梅陇路,西至虹漕南路-华东理工大学西,北至漕宝路,面积9.6平方公里。

图1:徐汇中城区位图徐汇中城具备以下三大特征:第一,中城是上海中环内的交通枢纽地区。

坐拥上海四大铁路枢纽之一的上海南站,五大客车站之一的上海长途客运南站,5条地铁线与7个轨交站。

第二,中城是传统的城市型地区。

包含密集的多层老社区、悠久的老校区以及全新的商务楼宇。

第三,中城是徐汇区东西南北交汇之地。

北侧徐汇副中心,东侧为徐汇滨江地区,西侧为漕河泾开发区,南侧为华泾、长桥大社区。

图2:上海南站与周边多层老社区(1)枢纽型地区更新规划的惯性——打造商务型枢纽对于枢纽型地区的更新,传统的规划逻辑会单一的重视枢纽所带来的商务型功能。

徐汇中城自2006年南站重建以来,即开始向商务型枢纽转型。

然而,商务型枢纽的方向并不符合徐汇中城的实际。

商务功能面临周边商务区“四面围城”的境遇,会展功能的势能逐渐向虹桥以及浦东转移,2017年会展排期远低于国家会展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

图3:徐汇区商务量分布与2017年上海会展排期量(2)城市型地区更新规划的惯性——建设城市综合体对于徐汇中城这样典型的夕阳型社区,传统惯性思路会推动该地区向综合服务中心更新。

但这样的更新思路同样不符合徐汇中城。

第一,中城稀缺的可更新资源,需要承担全区乃至上海市更具竞争力的功能;第二,如果通过动拆迁,对于中城这样高密度社区,拆迁成本将非常巨大;第三,即使建设成为综合性服务中心,未来也面临徐汇副中心的同质化竞争。

图4:徐汇中城现状用地图及用地结构(3)中城交汇型地区更新规划的惯性——全面补足基础设施中城地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但被居住空间围绕,与周边功能板块缺少联动,中城地区也从区位上的交汇地区变成现状功能上的门禁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