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版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聚合酶 B.神经递质 C.CO2 D.抗体
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哪种调节机制( )
A. 神经—体液调节
B. 分级调节
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反馈调节
3.剧烈活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而()
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4. 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
A. 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B. 机体产热小于散热
C. 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D. 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
5. 下列有关人体水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垂体 B.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皮肤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
6.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7.以下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神经递质
B. 淋巴因子
C. 激素
D. 酶
8.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 吞噬细胞
B. 记忆细胞
C. 靶细胞
D. 浆细胞
9.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 消退较慢
C.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D.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10.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HIV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C.HIV病毒可通过血液、拥抱等途径传播 D.HIV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
11.下列不属于人类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平衡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分泌肾上腺素
12.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元
B. 神经胶质细胞
C. 反射弧
D. 神经
1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比较缓慢
B. 比较广泛
C. 时间比较长
D. 迅速准确
14.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15.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剪断④后刺激②处,能发生反射
16. 人体的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分泌它的部位是()
A. 生长旺盛的部位
B. 甲状腺
C. 下丘脑
D. 垂体
17. 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
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下丘脑
18.运动性失语症所表现的症状及脑中相关区域为( )
A. 不能发声,W区
B. 不能阅读,V区
C. 不会讲话,S区
D.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H区
19.治疗糖尿病所用的激素过去主要从猪和牛的某种腺体中提取,能够产生这种激素的结构是( )
A. 垂体
B. 胰腺外分泌部
C. 甲状腺
D. 胰岛
20.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组织是( )
A. 甲状腺
B. 唾液腺
C. 垂体
D. 性腺
21.下列能产生协同作用的激素为( )
A.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B. 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C. 性激素和胸腺激素
D.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22.在饲养家蚕时,为提高蚕丝的产量,常在喂养家蚕的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某种激素。
这种激素应是()
A. 脑激素
B. 保幼激素
C. 蜕皮激素
D. 生长激素
23.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条件下,其中生长状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4.农民伯伯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这个现象说明()
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无关
C. 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 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25.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 胚芽鞘类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 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D.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26. 在田间发现的异常高杆植株,最可能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变化引起的( )
A. 赤霉素
B. 乙烯
C. 脱落酸
D. 细胞分裂素
27.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 植物生长调节剂
B. 赤霉素
C. 脱落酸
D. 乙烯
28.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公园里的花卉 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
C.一条河里的鱼 D.一个蜂巢里的蜂
29.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
B. 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0.田鼠是稻田中最常见的害鼠。
为了调查稻田某区域内田鼠的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A. 样方法
B. 标志重捕法
C. 目测估算法
D. 记名计算法
31. 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调查高大的乔木,取样大小常常是1m2
C.所有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必须用标志重捕法
D.调查鸟类种群密度时,对标志物没有任何要求
32.右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A.总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33.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它们的种间关系属于()
A. 捕食
B. 竞争
C. 寄生
D. 互利共生
3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 温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35.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草原的演替 B.过量砍伐后森林的演替
C.弃耕农田的演替 D.裸岩上的演替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6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
(1)机体中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和[ ] 。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37.(6分)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⑩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会。
(3)由图可知,体温调节的方式是调节。
38.(6分)如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据图回答问题: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当生长素浓度为D点时,对于根、芽和茎来说分别是、、。
(3)由图可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表现出。
(2分)
39.(6分)调查草原老鼠数量变化对畜牧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假如某时期有一批田鼠迁入内蒙古草原,该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某科研小组对该草原的这一批田鼠进行了长期追踪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虚线表示种群数量呈“”增长,其前提是在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2)图中实线表示该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实际增长情况,B点以后同一时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表示。
(3)牧民为了减少田鼠的数量,在图中点(填“B”“C”“D”或“E”)投放鼠药效果最好。
(4)在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填“大于”、“小于”、“等于”),此时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为。
40.(6分)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同一培养体系中大、小两种草履虫;
C.狐与兔;
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顺序被打乱)(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
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生物的对应曲线: A. ;B. ;C. 。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2分)
(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高二生物答案
1——5 ACCCD 6——10 CBDBC
11——15 DADDC 16——20 DBCDC
21——25 ABCDD 26——30 ADDAB
31——35 ACDDD
36. (1)[B]组织液 [B]组织液 [C]血浆
(2)升高神经(3)略
37.(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收缩加强(3)神经—体液
38. (1) 10-8mol/L (2)抑制促进促进
(3)两重性(2分)
39.(1)J 理想条件(食物、空间无限,气候适宜等)
(2)环境阻力(3)B (4)大于增长型
40.(1)③②①
(2)食物竞争,使一种(大)草履虫死亡(饿死)(2分)
(3)狐死亡,兔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草制约)最后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