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理学实验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药理学实验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1]。
是以基础医学
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
作为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药理学产生和发展始终都离不开
实验,药理实验教学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变的当下,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研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实验课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初步科研能力、提高综合素
质的一个重要手段[2]。
因此,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药理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这两方面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的好坏,在近几年的药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包括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的不少的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1 教师方面
1.1 教学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由于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重、生活压力大等各种各样原因
导致真正能潜心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教师越来越少,甚至出现“药理学教学活动可以取消实验课”的声音。
1.2 实验技能掌握不够熟练。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难度的实验操作自己不熟悉,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进而对药理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1.3 实验教学手段不够先进。
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先示教给学生看,学生再自行动手做实验,这存在学生多,
教师少,场地小,时间短的情况,导致多数学生无法有效的看到示教操作,在其自行操作时
仍然一头雾水,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打击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2 学生方面
2.1 实验态度不端正。
理论课和实验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理论课指导实验课,而实验课有助于理解和巩固
理论知识,实验课在整个药理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可是部分学生在心里就觉得实
验课并不重要,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来上课,有此心态的学生不会在课前主动预习实验内容
及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就容易造成实验听课不积极认真、操作随意、使实验失败几率大
大提高,且对实验结果分析不清,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结果不善于主动分析问题、总结
失败的教训,导致涂改实验结果、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等情况发生。
2.2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对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日后走上工作岗位
的准医生、准药师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工作中经常要独自面对病人,在紧急情况需要医生、
药师快速反应和判断并迅速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医药专业学生应从大学开始培养和提升自身
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而药理学实验正是锻炼这一能力的好机会。
但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难
发现,有些学生已有问题,哪怕是诸如兔子耳缘静脉注射这样的简单操作都叫教师帮忙,使
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坏习惯。
难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够胜任日后的更复杂、
更紧急的工作。
2.3 主观能动性差。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做、学生看。
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
会按照教材上的步骤,不需积极主动地动脑筋去思考更多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被动、
依赖性的教学局面[3];部分学生动手操作意识不强,在整个实验教学实践中甚至没直接接触
过实验动物。
原因在于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都逐一
讲解,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教条地按讲义操作,即实验教学课讲得多,动手少从而使其主观
能动性差。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依据,以促进学生主动、多元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发展
为本的教育。
学生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可能与学生自身素质和兴趣等有关,但本人认为,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完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端正学习态度为
己任。
1.1 加强年轻教师培养。
针对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由于其没经过系统的实验操作训练,理论知识
不够扎实和系统,同时又缺乏教学经验,对实验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
解释和解决的情况,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一带一”,
同时要求新上岗的教师在实验前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并掌握规范和熟练的操作,对实验过
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应对预案。
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经验交流,
做到取长补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1.2 加强教学互动。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作巡回技术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动态,使学生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验技术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使得整个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解决理
论和实验课中一些疑难问题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由过去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1.3 改进教学手段。
针对现在的大容量、高密度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对于部分技术难度较大,对实验条件要
求较高的实验,应充分利用实验网络、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等,通过感观刺激来强化学习记忆,这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实验课教学从形式
上可不拘泥于现场的操作和观摩。
总之,药理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理论指导实验,通过实验检验理论,将
药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药理学的精髓。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实验教学中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提升自身素质后,才能较为圆满地完成药理学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任平,蔡飞,欧阳昌汉,等.药理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 10 ) :987- 989.
[3] 徐济良,邵政一.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1999, 17(2) : 110- 112.。